一种挠性覆铜板压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0247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覆铜板压合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挠性覆铜板压合机,其技术方案是:包括传动装置和压合装置,所述压合装置位于所述传动装置的上方;所述压合装置包括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滑动连接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块,所述滑块底部固定连接扩张板,所述扩张板底部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一和电动伸缩杆二,所述滑动组件至少设有两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环形的转盘,并在转盘上设置环形的第一轨道,可在第一轨道上设置一定数量的滑动组件来进行压合薄膜操作,并在转盘上设置一定数量的铜板,同时对多组铜板进行压合薄膜操作,大大提高了铜板压合薄膜的速度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挠性覆铜板压合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覆铜板压合机
,具体涉及一种挠性覆铜板压合机。
技术介绍
覆铜板作为印制电路板制造中的基板材料,对印制电路板主要起互连导通、绝缘和支撑的作用,对电路中信号的传输速度、能量损失和特性阻抗等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印制电路板的性能、品质、制造中的加工性、制造水平、制造成本以及长期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覆铜板;挠性覆铜板是指在聚酯薄膜或聚酰亚胺薄膜等挠性绝缘材料的单面或双面,通过一定的工艺处理,与铜箔粘接在一起所形成的覆铜板;挠性覆铜板压合机是指将聚酯薄膜或聚酰亚胺薄膜与铜板进行压合的机器。现有挠性覆铜板压合机,通过两个移动装置,一个移动装置夹取薄膜对铜板进行首层压合薄膜后,另一个移动装置夹取薄膜对铜板进行第二层压合薄膜,两者不停的对铜板进行压合薄膜,这种对铜板进行压合薄膜速度慢,效率低下。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挠性覆铜板压合机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挠性覆铜板压合机,通过设置环形的传动装置对铜板进行运输,并设置两组以上的滑动组件进行压合薄膜,同时不间断的对多组铜板进行压合薄膜,大大提高了压合薄膜得到速度和效率,解决了现有挠性覆铜板压合机压合薄膜速度慢,效率低下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挠性覆铜板压合机,包括传动装置和压合装置,所述压合装置位于所述传动装置的上方;所述压合装置包括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滑动连接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块,所述滑块底部固定连接扩张板,所述扩张板底部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一和电动伸缩杆二,所述滑动组件至少设有两组,左端所述滑块顶部外壁套接第一从动轮,右端所述滑块顶部外壁套接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啮合连接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内壁套接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二从动轮啮合连接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内壁套接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由多组拼接单轨拼接形成,多组所述拼接单轨之间通过第一固定件进行固定,四角位置所述第一固定件外壁固定连接支撑板,左下角所述支撑板内壁通过轴承固定连接转轴,所述转轴底端固定连接伺服电机,所述转轴上下两端外壁套接皮带轮,所述转轴中部外壁套接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啮合连接环形齿轮,所述拼接单轨内壁上开设有滚槽,所述滚槽内设有滚动轮,所述滚动轮外壁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转盘,所述第二轨道内侧设有第三轨道,所述第三轨道由多组内侧拼接单轨拼接而成,两组所述内侧拼接单轨连接处套接第二固定件。优选的,所述电动伸缩杆一和电动伸缩杆二均设有四组,四组所述电动伸缩杆一和电动伸缩杆二关于所述扩张板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电动伸缩杆一远离所述扩张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提升板,所述电动伸缩杆二远离所述扩张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按压板。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端通过轴承固定连接第一支架,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输出端通过轴承固定连接第二支架。优选的,所述第一轨道为环形状,所述第一轨道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内侧拼接单轨与所述第二固定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优选的,所述第二主动轮包括齿环,所述齿环外壁固定连接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齿环的一端固定连接套环,所述套环内壁套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支撑杆设有六组,六组所述支撑杆等距离分布。优选的,两组所述拼接单轨连接处套接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拼接单轨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底部固定连接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环形齿轮内壁套接所述支撑架,所述第一固定件上开设有穿孔,所述环形齿轮外侧带有轮齿部位穿过所述穿孔。优选的,右上角、左上角和右下角所述支撑板通过轴承固定连接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下两端外壁套接所述皮带轮,所述驱动轴中部外壁套接所述主动齿轮,上方四组所述皮带轮通过圆形皮带传动连接,下方四组所述皮带轮通过圆形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圆形皮带为硬质材料,四组所述主动齿轮均与所述环形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内侧拼接单轨内壁上开设有滚动槽,所述滚动槽内设有所述滚动轮。优选的,所述滑动组件设有两组,所述拼接单轨顶部固定连接支撑腿。优选的,所述滑动组件设有四组,四组所述滑动组件设有两组均与所述第一轨道滑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第二轨道由拼接单轨拼接而成,并通过第一固定件和螺栓进行连接和固定,第三轨道通过内侧拼接单轨拼接而成,并通过第二固定件和螺栓进行连接和固定,使得转盘的运行轨道稳定,并便于拆卸和运输;2、通过设置环形的转盘,并在转盘上设置环形的第一轨道,可在第一轨道上设置一定数量的滑动组件来进行压合薄膜操作,并在转盘上设置一定数量的铜板,同时对多组铜板进行压合薄膜操作,大大提高了铜板压合薄膜的速度和效率;3、通过设置环形的压合装置和传动装置,大大降低了压合机长度,即降低了占地空间,提高了实用性;4、通过设置四组主动齿轮,和八组皮带轮,八组皮带轮通过圆形皮带传动连接,在伺服电机运动时,可同时驱动环形齿轮的四个部位进行旋转,从而使环形齿轮运转更加平稳,即使转盘运转更加平稳,同时也降低了环形齿轮上的轮齿磨损的程度,延长了环形齿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图1中B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图1中C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第二轨道和第三轨道的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传动装置的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第二轨道和第三轨道的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拼接单轨的剖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第一轨道的俯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压合装置的局部俯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压合装置的局部俯视图。图中:压合装置100、第二驱动电机101、第一驱动电机102、第二支架103、第一支架104、第二主动轮105、齿环1051、支撑杆1052、套环1053、第一主动轮106、第二从动轮107、第一从动轮108、滑动组件109、滑块1091、扩张板1092、电动伸缩杆一1093、提升板1094、电动伸缩杆二1095、按压板1096、第一轨道110、滑槽1101、传动装置200、支撑腿201、支撑板202、圆形皮带203、转轴204、环形齿轮205、转盘206、皮带轮208、第二轨道209、拼接单轨2091、第一固定件2092、穿孔2093、滚槽2094、电机支架210、伺服电机211、主动齿轮212、驱动轴213、第三轨道215、内侧拼接单轨2151、第二固定件2152、滚动槽2153、支撑架216、滚动轮21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挠性覆铜板压合机,包括传动装置(200)和压合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装置(100)位于所述传动装置(200)的上方;/n所述压合装置(100)包括第一轨道(110),所述第一轨道(110)滑动连接滑动组件(109),所述滑动组件(109)包括滑块(1091),所述滑块(1091)底部固定连接扩张板(1092),所述扩张板(1092)底部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一(1093)和电动伸缩杆二(1095),所述滑动组件(109)至少设有两组,左端所述滑块(1091)顶部外壁套接第一从动轮(108),右端所述滑块(1091)顶部外壁套接第二从动轮(107),所述第一从动轮(108)啮合连接第一主动轮(106),所述第一主动轮(106)内壁套接第一驱动电机(102)的输出端,所述第二从动轮(107)啮合连接第二主动轮(105),所述第二主动轮(105)内壁套接第二驱动电机(101)的输出端;/n所述传动装置(200)包括第二轨道(209),所述第二轨道(209)由多组拼接单轨(2091)拼接形成,多组所述拼接单轨(2091)之间通过第一固定件(2092)进行固定,四角位置所述第一固定件(2092)外壁固定连接支撑板(202),左下角所述支撑板(202)内壁通过轴承固定连接转轴(204),所述转轴(204)底端固定连接伺服电机(211),所述转轴(204)上下两端外壁套接皮带轮(208),所述转轴(204)中部外壁套接主动齿轮(212),所述主动齿轮(212)啮合连接环形齿轮(205),所述拼接单轨(2091)内壁上开设有滚槽(2094),所述滚槽(2094)内设有滚动轮(217),所述滚动轮(217)外壁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支撑架(216),所述支撑架(216)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转盘(206),所述第二轨道(209)内侧设有第三轨道(215),所述第三轨道(215)由多组内侧拼接单轨(2051)拼接而成,两组所述内侧拼接单轨(2051)连接处套接第二固定件(215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挠性覆铜板压合机,包括传动装置(200)和压合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装置(100)位于所述传动装置(200)的上方;
所述压合装置(100)包括第一轨道(110),所述第一轨道(110)滑动连接滑动组件(109),所述滑动组件(109)包括滑块(1091),所述滑块(1091)底部固定连接扩张板(1092),所述扩张板(1092)底部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一(1093)和电动伸缩杆二(1095),所述滑动组件(109)至少设有两组,左端所述滑块(1091)顶部外壁套接第一从动轮(108),右端所述滑块(1091)顶部外壁套接第二从动轮(107),所述第一从动轮(108)啮合连接第一主动轮(106),所述第一主动轮(106)内壁套接第一驱动电机(102)的输出端,所述第二从动轮(107)啮合连接第二主动轮(105),所述第二主动轮(105)内壁套接第二驱动电机(101)的输出端;
所述传动装置(200)包括第二轨道(209),所述第二轨道(209)由多组拼接单轨(2091)拼接形成,多组所述拼接单轨(2091)之间通过第一固定件(2092)进行固定,四角位置所述第一固定件(2092)外壁固定连接支撑板(202),左下角所述支撑板(202)内壁通过轴承固定连接转轴(204),所述转轴(204)底端固定连接伺服电机(211),所述转轴(204)上下两端外壁套接皮带轮(208),所述转轴(204)中部外壁套接主动齿轮(212),所述主动齿轮(212)啮合连接环形齿轮(205),所述拼接单轨(2091)内壁上开设有滚槽(2094),所述滚槽(2094)内设有滚动轮(217),所述滚动轮(217)外壁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支撑架(216),所述支撑架(216)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转盘(206),所述第二轨道(209)内侧设有第三轨道(215),所述第三轨道(215)由多组内侧拼接单轨(2051)拼接而成,两组所述内侧拼接单轨(2051)连接处套接第二固定件(21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挠性覆铜板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伸缩杆一(1093)和电动伸缩杆二(1095)均设有四组,四组所述电动伸缩杆一(1093)和电动伸缩杆二(1095)关于所述扩张板(1092)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电动伸缩杆一(1093)远离所述扩张板(1092)的一端固定连接提升板(1094),所述电动伸缩杆二(1095)远离所述扩张板(1092)的一端固定连接按压板(109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挠性覆铜板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02)输出端通过轴承固定连接第一支架(104),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玲
申请(专利权)人:吉安丽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