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塞旋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0119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4
本公开涉及一种火花塞旋拧设备,所述火花塞旋拧设备包括:内部旋拧件,所述内部旋拧件的沿轴向方向的一个端部设置有用于与火花塞卡合的卡合特征;外部护套,所述内部旋拧件延伸贯穿所述外部护套,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外部护套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火花塞旋拧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火花塞旋拧设备。
技术介绍
火花塞主要用于发动机点火系统中,其将高压电流引入汽缸产生电火花从而点燃可燃混合气体。火花塞通常由侧电极、中心电极、固定螺纹、六角螺栓、绝缘体以及接地螺母等部件构成。火花塞通常装配在发动机的汽缸盖中的火花塞孔中,在装配过程中需要使用套筒扳手对火花塞进行预拧紧、拧紧过程。套筒扳手的一个端部能够与火花塞的六角螺栓卡合以对火花塞进行上紧。在装配过程中由于火花塞的绝缘体通常由陶瓷构成,因此在将套筒扳手与火花塞的六角螺栓对准期间,期望火花塞仅受到沿轴向方向的力,而不受到沿径向方向的力,沿径向方向的力可能导致绝缘体破裂。同时,在装配期间,套筒扳手可能会与发动机汽缸盖的汽缸壁产生摩擦或磕碰,导致汽缸壁产生划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火花塞旋拧设备,所述火花塞旋拧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火花塞旋拧设备,所述火花塞旋拧设备包括:内部旋拧件,所述内部旋拧件的沿轴向方向的一个端部设置有用于与火花塞卡合的卡合特征;外部护套,所述内部旋拧件延伸贯穿所述外部护套,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外部护套旋转。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外部护套包括用于容纳轴承的第二孔,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外部护套与所述内部旋拧件之间。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内部旋拧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内部旋拧件的第一部分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外径,在所述内部旋拧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过渡处形成第一肩部,所述外部护套中形成有第二肩部,所述第二肩部能够用于与所述第一肩部相抵接以将所述内部旋拧件保持在所述外部护套内。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火花塞旋拧设备还包括垫圈、偏压构件以及轴套,所述垫圈和所述轴套形成有通孔,并且所述偏压构件设置在所述垫圈和所述轴套之间,所述轴套能够抵靠在所述轴承上,所述垫圈、偏压构件和轴套设置在所述内部旋拧件的第一部分上。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垫圈和所述轴套的通孔内均形成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内部旋拧件的第一部分上形成的凹槽卡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外部护套的外轮廓能够无间隙地适配到与待用于布置火花塞的火花塞孔的内轮廓中。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外部护套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过渡部分,所述外部护套的第一部分的外径小于所述外部护套的第二部分的外径,所述外部护套的过渡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并且设置成平滑过渡的锥形形状。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火花塞旋拧设备还包括第二卡簧,所述第二卡簧设置在所述垫圈的与所述偏压构件相反的一侧上,所述第二卡簧设置在所述内部旋拧件的第一部分的凹槽内。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外部护套设置有第一卡簧,所述第一卡簧设置在所述轴承的与所述外部护套的肩部相反的一侧上,所述第一卡簧设置在所述外部护套的凹槽中。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外部护套的外表面设置有附加的保持特征。附图说明图1a、1b是发动机汽缸盖的部分剖视图,其分别示出了用于装备火花塞的火花塞孔以及火花塞装配所述火花塞孔中。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火花塞旋拧设备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火花塞旋拧设备的外部护套的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火花塞旋拧设备的内部旋拧件以及轴套的立体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火花塞旋拧设备与火花塞组装在一起的透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火花塞旋拧设备将火花塞装配在火花塞孔中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其中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若干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不局限于下文描述的实施例;事实上,下文描述的实施例旨在使本公开的公开更为完整,并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说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还应当理解的是,本文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各种方式进行组合,从而提供更多额外的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在附图中,为清楚起见,某些特征的尺寸可以进行变形。应当理解的是,说明书中的用辞仅用于描述特定的实施例,并不旨在限定本公开。说明书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除非另外定义,均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为简明和/或清楚起见,公知的功能或结构可以不再详细说明。说明书使用的单数形式“一”、“所述”和“该”除非清楚指明,均包含复数形式。说明书使用的用辞“包括”、“包含”和“含有”表示存在所声称的特征,但并不排斥存在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说明书使用的用辞“和/或”包括相关列出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意和全部组合。说明书使用的用辞“在X和Y之间”和“在大约X和Y之间”应当解释为包括X和Y。本说明书使用的用辞“在大约X和Y之间”的意思是“在大约X和大约Y之间”,并且本说明书使用的用辞“从大约X至Y”的意思是“从大约X至大约Y”。在说明书中,称一个元件位于另一元件“上”、“附接”至另一元件、“连接”至另一元件、“耦合”至另一元件、或“接触”另一元件等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附接至另一元件、连接至另一元件、联接至另一元件或接触另一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对照的是,称一个元件“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直接附接”至另一元件、“直接连接”至另一元件、“直接耦合”至另一元件、或“直接接触”另一元件时,将不存在中间元件。在说明书中,一个特征布置成与另一特征“相邻”,可以指一个特征具有与相邻特征重叠的部分或者位于相邻特征上方或下方的部分。在说明书中,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高”、“低”等的空间关系用辞可以说明一个特征与另一特征在附图中的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关系用辞除了包含附图所示的方位之外,还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在附图中的装置倒转时,原先描述为在其它特征“下方”的特征,此时可以描述为在其它特征的“上方”。装置还可以以其它方式定向(旋转90度或在其它方位),此时将相应地解释相对空间关系。图1a和图1b是发动机汽缸盖的部分剖视图,图1a中示出了用于装备火花塞20的火花塞孔10,图1b中示出了火花塞装配所述火花塞孔中。如图1a所示,火花塞孔10沿纵向方向由四部分形成:第一部分101,所述第一部分形成为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用于与火花塞20的固定螺纹201接合以便将火花塞20固定在火花塞孔10中;第二部分102,所述第二部分形成为内径大于所述螺纹孔的内径,由此形成肩部1021,所述肩部1021能够用于与火花塞20的对应肩部相互抵接;第三部分103,所述第三部分形成为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部分;过渡部分104,所述过渡部分104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之间并且形成为内径渐变的锥形形状。图1b中示出了火花塞20装配在火花塞孔10中的情况,火花塞20的固定螺纹201旋拧在火花塞孔10的第一部分101中。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火花塞旋拧设备30的剖视图,所述火花塞旋拧设备30用于将火花塞20装配到火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花塞旋拧设备,所述火花塞旋拧设备包括:/n内部旋拧件,所述内部旋拧件的沿轴向方向的一个端部设置有用于与火花塞卡合的卡合特征;/n外部护套,所述内部旋拧件延伸贯穿所述外部护套,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外部护套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花塞旋拧设备,所述火花塞旋拧设备包括:
内部旋拧件,所述内部旋拧件的沿轴向方向的一个端部设置有用于与火花塞卡合的卡合特征;
外部护套,所述内部旋拧件延伸贯穿所述外部护套,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外部护套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塞旋拧设备,其中,所述外部护套包括用于容纳轴承的第二孔,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外部护套与所述内部旋拧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花塞旋拧设备,其中,所述火花塞旋拧设备还包括垫圈、偏压构件以及轴套,所述垫圈和所述轴套形成有通孔,并且所述偏压构件设置在所述垫圈和所述轴套之间,所述轴套能够抵靠在所述轴承上,所述垫圈、偏压构件和轴套设置在所述内部旋拧件的第一部分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火花塞旋拧设备,其中,所述内部旋拧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内部旋拧件的第一部分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外径,在所述内部旋拧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过渡处形成第一肩部,所述外部护套中形成有第二肩部,所述第二肩部能够用于与所述第一肩部相抵接以将所述内部旋拧件保持在所述外部护套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晓梅
申请(专利权)人: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