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可穿戴生理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9840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穿戴生理监测装置,包括采集模块和接收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置放在第一载体上,所述采集模块包括第一主控制器、第一射频收发线圈、生理信号采集芯片,所述生理信号采集芯片和所述第一射频收发线圈均与所述第一主控制器相连;所述接收模块置放在第二载体上,所述接收模块包括第二主控制器、第二射频收发线圈、无线传输模块、存储模块、开关及LED电路以及电池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第二射频收发线圈、无线传输模块、存储模块、开关及LED电路以及电池电源管理模块均与所述第二主控制器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会使采集到的生理数据更加准确,提升装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穿戴生理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理监测的
,尤其是指一种可穿戴生理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传感器技术、信息采集处理技术的发展,生理监测产品越来越趋于小型化、便携化和智能化。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此类型的产品和研究呈爆发式增长,其中按监测方式划分,主要有穿戴式设备、便携式设备、台式设备等;按功能划分,有心电血压监测设备、除颤监测设备、睡眠监测设备、多参数监测设备等,各类产品的技术大都采用生理信息采集传感器来进行信息的采集,借助现在体积小、价格低的嵌入式作为主控制器来进行数据的处理,同时借助现有的数据传输技术来进行数据的传输,从而做到对生理信息的实时监测,采集的信息主要包括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和体温等。现有穿戴技术中,主要设计思路总共分为两种:第一种设计思路是使用一个生理信息采集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至主控制器,配合主控制器通过AD模块采集生理数据。这样的设计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导线,一般使用时,是将生理信息采集传感器贴在皮肤表层,主控制器部分放置在身体其他部位,针对主控制器放置的不同部位,有时候甚至需要很长的导线来完成设计,因此在日常使用中,会对使用造成不方便甚至不适。第二种设计思路是将采集芯片、低功耗的主控制器和低功耗的无线传输模块整合起来设计成一块采集电路,然后设计另一块主控制器电路,由采集端采集到生理信号后,再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采集端采集到的生理信号发送至接收端。上述设计思路中,采集端的供电有两种方案,其一是通过导线连接至接收端进行供电,其二是给采集端加上电池,这样可以直接将其嵌入采集端。但是,连接导线供电的方案违背了使用无线设计的初衷,加入电池供电的方案,由于在采集端增加了无线传输模块和电池等,过多的模块使得采集端质量明显增大,因为采集端是放在皮肤表层的,质量越大,与皮肤表层摩擦越大,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摩擦噪声,从而影响采集到的数据的准确性,因此对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造成了很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采集端质量大、信号噪声大,且佩戴舒适感差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采集端质量和信号噪声均小,且可提升佩戴舒适感的可穿戴生理监测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可穿戴生理监测装置,包括采集模块和接收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置放在第一载体上,所述采集模块包括第一主控制器、第一射频收发线圈、生理信号采集芯片,所述生理信号采集芯片用于生理信号的采集,所述第一射频收发线圈用于将采集的信号发射出去,同时对所述采集模块供电,所述生理信号采集芯片和所述第一射频收发线圈均与所述第一主控制器相连;所述接收模块置放在第二载体上,所述接收模块包括第二主控制器、第二射频收发线圈、无线传输模块、存储模块、开关及LED电路以及电池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第二射频收发线圈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射频收发线圈发射的信号,同时给所述采集模块供电,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用于传输接收的信号,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生理数据,所述开关及LED电路用于显示工作的状态,所述电池电源管理模块用于为整个装置提供电源,所述第二射频收发线圈、无线传输模块、存储模块、开关及LED电路以及电池电源管理模块均与所述第二主控制器相连。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射频收发线圈所在的位置正对所述第一射频收发线圈所在的位置。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模块还包括反馈马达,所述反馈马达与所述第二主控制器相连,所述反馈马达用来提供开机、电量过低以及生理信号过阈值的反馈提醒。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电池、可充电电路以及稳压电路。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传输模块通过无线方式与电脑或者手机相连。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载体是人体表面;所述第二载体是外层衣物。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集模块粘贴在人体表面;所述接收模块粘接或卡扣在外层衣物上。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集模块和所述接收模块呈可拆卸式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模块上设有USB协议通信接口。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理信号采集芯片包括:通过SPI采集心电信号的ADS1294R、通过IIC采集温度信号的ADS1110A0IDBVR、以及通过IIC采集呼吸信号的FDC211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所述的可穿戴生理监测装置,利用短距离无线射频技术,通过接收端的无线射频线圈将电能无线传输至采集端,由此来给采集端供电,同时,通过射频通信技术进行采集端到接收端的数据传输,不但能够降低采集端质量,从而减小运动状态下产生的信号噪声,也利于提升使用者的佩戴舒适感。另外,在采集端上无电池设计和取消无线传输模块,减轻了装置采集端的质量,减少由于身体摩擦带来的噪声,会使采集到的生理数据更加准确,提升装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可穿戴生理监测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可穿戴生理监测装置使用时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生理信号采集芯片的电路图。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0-采集模块,11-第一主控制器,12-第一射频收发线圈,13-生理信号采集芯片,20-接收模块,21-第二主控制器,22-第二射频收发线圈,23-无线传输模块,24-存储模块,25-开关及LED电路,26-电池电源管理模块,27-反馈马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穿戴生理监测装置,包括采集模块10和接收模块20,所述采集模块10置放在第一载体上,所述采集模块10包括第一主控制器11、第一射频收发线圈12、生理信号采集芯片13,所述生理信号采集芯片13用于生理信号的采集,所述第一射频收发线圈12用于将采集的信号发射出去,同时对所述采集模块10供电,所述生理信号采集芯片13和所述第一射频收发线圈12均与所述第一主控制器11相连;所述接收模块20置放在第二载体上,所述接收模块20包括第二主控制器21、第二射频收发线圈22、无线传输模块23、存储模块24、开关及LED电路25以及电池电源管理模块26,所述第二射频收发线圈22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射频收发线圈12发射的信号,同时给所述采集模块10供电,所述无线传输模块23用于传输接收的信号,所述存储模块24用于存储生理数据,所述开关及LED电路25用于控制整个设备以及显示工作的状态,所述电池电源管理模块26用于为整个装置提供电源,所述第二射频收发线圈22、无线传输模块23、存储模块24、开关及LED电路25以及电池电源管理模块26均与所述第二主控制器21相连。本实施例所述可穿戴生理监测装置,包括采集模块10和接收模块20,所述采集模块10置放在第一载体上,作为采集端,所述采集模块10包括第一主控制器11、第一射频收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穿戴生理监测装置,包括采集模块和接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置放在第一载体上,所述采集模块包括第一主控制器、第一射频收发线圈、生理信号采集芯片,所述生理信号采集芯片用于生理信号的采集,所述第一射频收发线圈用于将采集的信号发射出去,同时对所述采集模块供电,所述生理信号采集芯片和所述第一射频收发线圈均与所述第一主控制器相连;所述接收模块置放在第二载体上,所述接收模块包括第二主控制器、第二射频收发线圈、无线传输模块、存储模块、开关及LED电路以及电池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第二射频收发线圈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射频收发线圈发射的信号,同时给所述采集模块供电,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用于传输接收的信号,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生理数据,所述开关及LED电路用于显示工作的状态,所述电池电源管理模块用于为整个装置提供电源,所述第二射频收发线圈、无线传输模块、存储模块、开关及LED电路以及电池电源管理模块均与所述第二主控制器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生理监测装置,包括采集模块和接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置放在第一载体上,所述采集模块包括第一主控制器、第一射频收发线圈、生理信号采集芯片,所述生理信号采集芯片用于生理信号的采集,所述第一射频收发线圈用于将采集的信号发射出去,同时对所述采集模块供电,所述生理信号采集芯片和所述第一射频收发线圈均与所述第一主控制器相连;所述接收模块置放在第二载体上,所述接收模块包括第二主控制器、第二射频收发线圈、无线传输模块、存储模块、开关及LED电路以及电池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第二射频收发线圈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射频收发线圈发射的信号,同时给所述采集模块供电,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用于传输接收的信号,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生理数据,所述开关及LED电路用于显示工作的状态,所述电池电源管理模块用于为整个装置提供电源,所述第二射频收发线圈、无线传输模块、存储模块、开关及LED电路以及电池电源管理模块均与所述第二主控制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生理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射频收发线圈所在的位置正对所述第一射频收发线圈所在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生理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包括反馈马达,所述反馈马达与所述第二主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荣朱文亮马刚邱励燊杨余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