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头结构及入口扫描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9828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扫描头结构及入口扫描仪,扫描头结构包括镜片、支架以及外壳,外壳具有安装腔和与安装腔连通的反射口,支架设置在安装腔内;其中,外壳和支架之间形成限位区域,以通过将镜片限位在限位区域内,来对镜片进行固定,这种固定方式使镜片的固定效果较好,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扫描头结构的镜片的固定效果较差的问题。另外,镜片的反射面朝向反射口设置,在使用本扫描头结构进行口腔内扫描时,以通过反射口采集镜片的反射面上所反射的数据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扫描头结构及入口扫描仪
本技术涉及医疗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扫描头结构及入口扫描仪。
技术介绍
关于入口式扫描仪,需要将其扫描头部分伸入患者口内,故在进行口腔内扫描时,存在许多无法从外部直射采集的数据,需要通过镜片反射,考虑到扫描出来的数据需要加工成型并植入口腔,对于数据精度要求比较高,故镜片平面度需要保证,不能因受力发生微量扭曲变形。当前镜片的常规固定方式为将镜片直接固定在支架或者外壳上,采用硬胶方式粘接;这种粘接的方式存在如下问题:在胶固化之后,镜片均会受到较大的应力;且在使用过程中,因高低温热胀冷缩系数不同,镜片与固定位也会发生应力拉扯;一旦出现胶层剥离,镜片从扫描窗口掉落,容易造成医疗事故。在进行口腔内扫描时,由于口腔内的湿度温度,容易造成扫描头镜片(反射镜或窗口防护镜片)起雾,故需要对镜片进行加热,现有加热方式有:外部热源间歇性接触式导热,这种加热方式不卫生,扫描过程会因加热而打断,操作流程不连贯;内部持续性加热,扫描头含电气件,有电流泄漏风险,且扫描头单体制作工艺复杂,材料成本高;内部持续性导热。现有产品中,不管是内部持续性加热还是导热,对应器件与外壳,常采用硬质胶水进行固定,此类胶水粘接力高,虽然经过了FDA认证,但多为工业级胶水,存在危害;食品级胶水多为软胶,其粘接力不足,而且涂胶工艺复杂,固化时间长,胶层如果外露容易发生剐蹭,会有胶层剥离脱落,掉落到患者口内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扫描头结构及入口扫描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扫描头结构的镜片的固定效果较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扫描头结构,其包括:镜片;支架;外壳,外壳具有安装腔和与安装腔连通的反射口,支架设置在安装腔内;其中,外壳和支架之间形成限位区域,镜片限位在限位区域内,镜片的反射面朝向反射口设置。进一步地,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设置在支架主体上的第一限位部,外壳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第一限位部相对设置,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和支架主体之间围成限位区域。进一步地,镜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第一限位部包括止挡凸台,当镜片位于限位区域内时,第一侧边与止挡凸台抵接;和/或,第二限位部为限位凹槽,当镜片位于限位区域内时,第二侧边与限位凹槽的槽壁抵接。进一步地,支架具有翻边部,外壳具有卡位槽,翻边部卡设在卡位槽内。进一步地,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设置在支架主体上的第一定位部,外壳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部,以通过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相互配合对支架主体定位。进一步地,第一定位部包括定位板,第二定位部包括定位凸起,定位板与定位凸起抵接。进一步地,扫描头结构还包括第一支撑筋,第一支撑筋设置在安装腔内,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支架主体的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支撑筋上,以使第一支撑筋对支架主体进行支撑。进一步地,第一支撑筋包括悬臂部,支架主体包括弯折板段,弯折板段上设置有避让孔,悬臂部由避让孔伸出,以通过悬臂部和弯折板段之间的相互配合对支架主体定位。进一步地,避让孔为多个,第一支撑筋为多个,多个第一支撑筋的悬臂部一一对应地由多个避让孔伸出;其中,多个避让孔沿垂直于支架主体的延伸方向的方向间隔布置。进一步地,外壳为筒状,外壳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限位区域位于外壳的第二端,自外壳的第二端至其第一端的方向,外壳的外周面逐渐增大;和/或,支架主体为条形板,限位区域位于支架主体的第二端,支架主体的第一端的板面用于与发热体接触,以使发热体产生的热量通过支架主体传递至位于限位区域内的镜片。进一步地,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支架主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板段和主体板段,第一板段的延伸方向和主体板段的至少部分板段的延伸方向呈第一预定夹角设置;其中,第一板段用于形成限位区域。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入口扫描仪,其包括上述的扫描头结构。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该扫描头结构包括镜片、支架以及外壳,外壳具有安装腔和与安装腔连通的反射口,支架设置在安装腔内;其中,外壳和支架之间形成限位区域,以通过将镜片限位在限位区域内,来对镜片进行固定,这种固定方式使镜片的固定效果较好,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扫描头结构的镜片的固定效果较差的问题。另外,在使用本扫描头结构进行口腔内扫描时,镜片的反射面用于反射所需的数据信息,此部分数据信息为无法从外部直射采集的数据;镜片的反射面朝向反射口设置,以通过反射口采集镜片的反射面上所反射的数据信息。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扫描头结构的实施例的爆炸结构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扫描头结构的镜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中的扫描头结构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1中的扫描头结构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1中的扫描头结构的一种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5中的扫描头结构的另一种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5中的扫描头结构的去除镜片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图7中的扫描头结构的A处放大图;图9示出了图4中的扫描头结构的第一支撑筋的悬臂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镜片;11、第一侧边;12、第二侧边;20、支架;21、支架主体;211、第一板段;212、主体板段;2121、第一主体段;2122、第二主体段;213、弯折板段;2131、第一弯折段;2132、第二弯折段;22、止挡凸台;23、翻边部;24、定位板;25、避让孔;26、翻边缺口;30、外壳;31、安装腔;32、反射口;33、限位凹槽;34、卡位槽;35、定位凸起;36、侧壳体;37、端部壳体;40、限位区域;50、第一支撑筋;51、悬臂部;52、主体筋;521、第二端面段;60、第二支撑筋。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扫描头结构,请参考图1至图9,该扫描头结构包括镜片10、支架20以及外壳30,外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扫描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镜片(10);/n支架(20);/n外壳(30),所述外壳(30)具有安装腔(31)和与所述安装腔(31)连通的反射口(32),所述支架(20)设置在所述安装腔(31)内;/n其中,所述外壳(30)和所述支架(20)之间形成限位区域(40),所述镜片(10)限位在所述限位区域(40)内,所述镜片(10)的反射面朝向所述反射口(32)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扫描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片(10);
支架(20);
外壳(30),所述外壳(30)具有安装腔(31)和与所述安装腔(31)连通的反射口(32),所述支架(20)设置在所述安装腔(31)内;
其中,所述外壳(30)和所述支架(20)之间形成限位区域(40),所述镜片(10)限位在所述限位区域(40)内,所述镜片(10)的反射面朝向所述反射口(32)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0)包括支架主体(21)和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21)上的第一限位部,所述外壳(30)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和所述第一限位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支架主体(21)之间围成所述限位区域(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描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11)和第二侧边(12),
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止挡凸台(22),当所述镜片(10)位于所述限位区域(40)内时,所述第一侧边(11)与所述止挡凸台(22)抵接;和/或
所述第二限位部为限位凹槽(33),当所述镜片(10)位于所述限位区域(40)内时,所述第二侧边(12)与所述限位凹槽(33)的槽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0)具有翻边部(23),所述外壳(30)具有卡位槽(34),所述翻边部(23)卡设在所述卡位槽(34)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0)包括支架主体(21)和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21)上的第一定位部,所述外壳(30)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部,以通过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的相互配合对所述支架主体(21)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扫描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定位板(24),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定位凸起(35),所述定位板(24)与所述定位凸起(35)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头结构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海龙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