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洁工具的盖体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9814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清洁工具的盖体安装结构,包括底座、盖体以及垃圾盒,所述底座上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盖体安装在垃圾盒上,所述垃圾盒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使的所述盖体盖合于容纳腔的开口处,还包括所述垃圾盒和盖体之间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使得盖体能够相对所述垃圾盒打开或闭合,所述盖体具有延伸出所述垃圾盒的延伸面,所述垃圾盒安装于所述容纳腔中时,所述垃圾盒的外壁、延伸面和底座包围形成配合腔,所述连接结构容纳于所述配合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随着垃圾盒一并取出清洁工具的盖体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洁工具的盖体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清洁工具领域,特别是一种清洁工具的盖体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清洁工具帮助用户方便地将地面上的赃物及脏水清扫进入清洁工具内的垃圾盒收纳,现有的垃圾盒一般设置为抽屉装,当赃物收集过多时,可以拆下垃圾盒集中对收纳的赃物进行处理,但包容该垃圾盒的清洁工具的盖体并不能跟随垃圾盒一并进行拆卸,导致盖体难以进行清洁,长期使用容易滋生细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清洁工具的盖体安装结构,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随着垃圾盒一并取出清洁工具的盖体安装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有:一种清洁工具的盖体安装结构,包括底座、盖体以及垃圾盒,所述底座上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盖体安装在垃圾盒上,所述垃圾盒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使的所述盖体盖合于容纳腔的开口处,还包括所述垃圾盒和盖体之间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使得盖体能够相对所述垃圾盒打开或闭合,所述盖体具有延伸出所述垃圾盒的延伸面,所述垃圾盒安装于所述容纳腔中时,所述垃圾盒的外壁、延伸面和底座包围形成配合腔,所述连接结构容纳于所述配合腔中。根据本申请的一种清洁工具的盖体安装结构,将盖体和底座分开设置,盖体可以轻松的从底座上拆下,从而能够方便得对盖体进行清理;具体盖体是安装在垃圾盒上,所述垃圾盒可拆卸地安装于底座上具有开口的容纳腔内,使得盖体也能够跟随垃圾盒一并进拆卸,一并进行清理;同时还对垃圾盒和盖体之间的连接结构的设置位置进行了改进,将连接结构藏在延伸面和垃圾盒外壁之间的配合腔中,避免垃圾盒和盖体盖合于容腔腔时用户误触到连接结构使盖体打开影响了清洁工具的正常使用。进一步地,所述盖体还包括铰接轴,所述垃圾盒在对应铰接轴的位置上设置有铰接孔与之配合。通过铰接轴和铰接孔形成的铰接结构与连接结构配合,形成了能够相对垃圾盒开合的盖体结构,使盖体能够随垃圾盒一同移动,避免盖体或垃圾盒拆卸后各自收纳造成用户使用上的不便。再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扣钩和第二扣钩,所述第一扣钩设置在所述延伸面上,第二扣钩设置在所述垃圾盒的外壁上,第一扣钩和第二扣钩相互配合使得盖体与垃圾盒连接,所述铰接轴设置在相对所述第一扣钩位置的盖体的另一侧。本方案提供了一种简单的盖体与垃圾盒之间的连接结构,避免用户开启该垃圾盒的盖体时过于繁琐,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再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扭簧和铰接座,至少存在一个所述铰接轴延伸出铰接孔至所述配合腔中,所述铰接座的位置与该铰接轴对应,所述扭簧抵靠于所述铰接座和延伸面之间,使得盖体能够在第一扣钩和第二扣钩解除扣接后将盖体打开。本方案利用盖体与垃圾盒的铰接结构提供了一种能够自动开盖的盖体结构,无需再单独设置自动开盖结构,从而简化了垃圾盒和盖体之间的连接结构。再进一步地,所述垃圾盒具有清扫入口,所述铰接轴设置于所述清扫入口处。将铰接轴设置于清扫入口处,清扫入口可以为铰接轴以及铰接轴对应的盖体部分提供旋转的空间。再进一步地,所述垃圾盒还向所述配合腔内延伸第三扣钩和顶出面,所述底座向所述配合腔内延伸有弹性锁扣和顶出件,所述弹性锁扣与第三扣钩配合定位垃圾盒在容纳腔中的位置,并使所述顶出面弹性压缩所述顶出件;在弹性锁扣解锁第三扣钩时,顶出件通过顶起顶出面将垃圾盒顶出至方便取出垃圾盒的高度。提供了一种锁定垃圾盒、盖体和解锁后顶出垃圾盒、盖体的结构,方便用户将垃圾盒安装到容纳腔内或从容纳腔中取出。再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配合所述容纳腔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的台阶面供所述盖体安装在所述容纳腔与弹性锁扣连接时抵靠。再进一步地,还包括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设置于所述台阶面上,该感应装置在盖体安装在所述容纳腔与弹性锁扣接触时感应,用于感应所述垃圾盒和盖体是否安装到位。感应装置感应垃圾盒和盖体是否安装到位,避免了垃圾盒锁定不到位,使用时被顶出件顶出导致用户使用上的不便。再进一步地,还包括提示装置,所述提示装置在所述感应装置感应到垃圾盒和盖体未安装到位时发出提示信号。提示装置可以直接提示用户垃圾盒和盖体是否安装到位,使用户能够明确的知晓是否已经安装到位,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再进一步地,所述清洁工具为喷水拖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清洁工具底座和垃圾盒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清洁工具垃圾盒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清洁工具底座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清洁工具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至4说明本技术的一种清洁工具的盖体安装结构。一种清洁工具,附图4中所示的清洁工具为一种喷水拖把,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把手部、杆体、喷水部以及底座1,底座1作用于需要清洁的地面上,在把手部的推动下移动并对地面进行清洁工作,喷水部可以朝地面喷水,所以需要在底座1上设置辊刷5和驱动辊刷5转动的电机和电源,辊刷5转动并与地面接触,将地面上的赃物和污水清扫进入到底座1内,所以还需要在底座1内设置一个用于收集污水和赃物的垃圾盒4。本实用提供了一种安装在垃圾盒4上的盖体2安装结构,盖体2能够随垃圾盒4从底座1上拆卸,具体的,所述底座1上具有开口的容纳腔11,所述盖体2安装在垃圾盒4上,所述垃圾盒4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容纳腔11内,并使的所述盖体2盖合于容纳腔11的开口处,还包括所述垃圾盒4和盖体2之间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使得盖体2能够相对所述垃圾盒4打开或闭合,所述盖体2具有延伸出所述垃圾盒4的延伸面21,所述垃圾盒4安装于所述容纳腔11中与所述底座1之间的间隙形成配合腔12,所述连接结构容纳于所述配合腔12中。所述盖体2具有铰接结构,包括铰接轴22以及用于加强铰接轴22强度的加强件23,所述垃圾盒4在在对应铰接轴22的位置上设置有铰接孔与之配合。通过铰接轴22和铰接孔形成的铰接结构与连接结构配合,形成了能够相对垃圾盒4开合的盖体2结构,使盖体2能够随垃圾盒4一同移动,避免盖体2或垃圾盒4拆卸后各自收纳造成用户使用上的不便。所述垃圾盒4具有清扫入口45,所述辊刷5通过该清扫入口45向垃圾盒4内清扫赃物,所述铰接轴22设置于所述清扫入口45处。将铰接轴22设置于清扫入口45处,清扫入口45可以为铰接轴22、加强件23以及铰接轴22对应的盖体2部分提供旋转的空间。为了使盖体2能够稳定的盖合在垃圾盒4和底座1上,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扣钩211和第二扣钩44,所述第一扣钩211设置在所述延伸面21上,第二扣钩44设置在所述垃圾盒4的外壁上,第一扣钩211和第二扣钩44相互配合使得盖体2与垃圾盒4连接,所述铰接轴22设置在相对所述第一扣钩211位置的盖体2的另一侧。本方案提供了一种简单的盖体2与垃圾盒4之间的连接结构,避免用户开启该垃圾盒4的盖体2时过于繁琐,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扭簧3和铰接座43,为了使盖体2在第一扣钩211和第二扣钩44解锁后能够自动开盖,在盖体2的铰接处还设置了连接结构帮助盖体2自动开盖;至少存在一个所述铰接轴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洁工具的盖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盖体以及垃圾盒,所述底座上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盖体安装在垃圾盒上,所述垃圾盒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使的所述盖体盖合于容纳腔的开口处,还包括所述垃圾盒和盖体之间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使得盖体能够相对所述垃圾盒打开或闭合,所述盖体具有延伸出所述垃圾盒的延伸面,所述垃圾盒安装于所述容纳腔中时,所述垃圾盒的外壁、延伸面和底座包围形成配合腔,所述连接结构容纳于所述配合腔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洁工具的盖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盖体以及垃圾盒,所述底座上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盖体安装在垃圾盒上,所述垃圾盒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使的所述盖体盖合于容纳腔的开口处,还包括所述垃圾盒和盖体之间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使得盖体能够相对所述垃圾盒打开或闭合,所述盖体具有延伸出所述垃圾盒的延伸面,所述垃圾盒安装于所述容纳腔中时,所述垃圾盒的外壁、延伸面和底座包围形成配合腔,所述连接结构容纳于所述配合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工具的盖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还包括铰接轴,所述垃圾盒在对应铰接轴的位置上设置有铰接孔与之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工具的盖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扣钩和第二扣钩,所述第一扣钩设置在所述延伸面上,第二扣钩设置在所述垃圾盒的外壁上,第一扣钩和第二扣钩相互配合使得盖体与垃圾盒连接,所述铰接轴设置在相对所述第一扣钩位置的盖体的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工具的盖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扭簧和铰接座,至少存在一个所述铰接轴延伸出铰接孔至所述配合腔中,所述铰接座的位置与该铰接轴对应,所述扭簧抵靠于所述铰接座和延伸面之间,使得盖体能够在第一扣钩和第二扣钩解除扣接后将盖体打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演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德尔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