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餐餐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9736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7:59
一种分餐餐具,包括弯折式手柄、设置在所述弯折式手柄的第一端的第一盛装部和设置在所述弯折式手柄的第二端的第二盛装部,所述第一盛装部正对所述第二盛装部且可相对彼此移动;所述弯折式手柄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盛装部的第一手柄部、连接所述第二盛装部的第二手柄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手柄部和所述第二手柄部的弯折部。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分餐餐具,由于餐具包括第一和第二盛装部,其与常规餐具有显著区别,不会造成误认,并且采用第一和第二盛装部可以构成封闭设计,能够安全卫生的进行分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餐餐具
本技术涉及餐具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分餐餐具。
技术介绍
为了卫生,现在普遍倡导采用单独就餐或者分餐方式。然而,目前通常时采用公筷或者公勺的方式进行分餐。但是,由于公筷或者公勺与就餐者自身的使用的私筷和私勺完全相同,因此容易造成就餐者将公筷或者公勺误认为公筷或者公勺来使用。并且公筷和公勺也是开放式的设计结构,在分餐过程中,也容易混入细菌、病毒或飞沫,从而对食物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分餐餐具,其不容易造成就餐者误认,并且能够安全卫生的进行分餐。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分餐餐具,包括弯折式手柄、设置在所述弯折式手柄的第一端的第一盛装部和设置在所述弯折式手柄的第二端的第二盛装部,所述第一盛装部正对所述第二盛装部且可相对彼此移动;所述弯折式手柄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盛装部的第一手柄部、连接所述第二盛装部的第二手柄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手柄部和所述第二手柄部的弯折部。在本技术所述的分餐餐具中,所述第一手柄部上设置第一扣合部,所述第一扣合部包括在所述第一手柄部的前部一侧垂直向上延伸的第一垂直延伸部、在所述第一手柄部的横向上延伸的第一水平延伸部以及从所述水平延伸部向下延伸的倒钩部。在本技术所述的分餐餐具中,所述第一手柄部上设置第一扣合部,所述第一扣合部包括在所述第一手柄部的前部中央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部以及在所述第一手柄部的纵向上延伸的第二延伸部。在本技术所述的分餐餐具中,所述第一扣合部进一步包括从所述第二延伸部向上或者向下延伸的第三延伸部。在本技术所述的分餐餐具中,所述第三延伸部向上弯折或者向下弯折,或者所述第三延伸部向下延伸到所述第一手柄部的后部中央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三延伸部和所述第一手柄部形成闭合结构。在本技术所述的分餐餐具中,所述第二手柄部上设置第二扣合部,所述第二扣合部包括在所述第二手柄部的前部中央向下延伸的第四延伸部以及在所述第二手柄部的纵向上延伸的第五延伸部。在本技术所述的分餐餐具中,所述第二扣合部进一步包括从所述第五延伸部向上或者向下延伸的第六延伸部。在本技术所述的分餐餐具中,所述第六延伸部向上弯折或者向下弯折,或者所述第六延伸部向上延伸到所述第二手柄部的后部中央从而使得所述第三延伸部、所述第四延伸部、所述第六延伸部和所述第二手柄部形成闭合结构。在本技术所述的分餐餐具中,所述第一盛装部的边缘设置第一啮合部,所述第二盛装部的边缘设置第二啮合部,所述第一啮合部与所述第二啮合部相互啮合。在本技术所述的分餐餐具中,所述第一啮合部和所述第二啮合部分别包括从所述第一盛装部和所述第二盛装部的边缘向外延伸的刀刃部和/或多个叉齿;或者所述第一啮合部包括环绕所述第一盛装部设置的第一围边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围边部上的第一咬合部,所述第二啮合部包括环绕所述第二盛装部设置的第二围边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围边部上的第二咬合部,所述第一咬合部和所述第二咬合部彼此匹配。在本技术所述的分餐餐具中,所述弯折部包括合页连接部或者弹簧连接部,或所述第一手柄部、所述第二手柄部和所述弯折部一体成型。在本技术所述的分餐餐具中,所述第二盛装部为容器,所述第一盛装部为与所述容器匹配的容器盖。实施本技术的分餐餐具,由于餐具包括第一和第二盛装部,其与常规餐具有显著区别,不会造成误认,并且采用第一和第二盛装部可以构成封闭设计,能够安全卫生的进行分餐。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第一和第二扣合部,可以方便使用者操作。更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第一和第二啮合部,可以防止食物泄漏,倾倒和污染。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分餐餐具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餐餐具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分餐餐具的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分餐餐具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分餐餐具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分餐餐具的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分餐餐具的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图;图8是本技术的分餐餐具的第三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分餐餐具的第四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分餐餐具的第五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1是本技术的分餐餐具的第五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的分餐餐具的第六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3是本技术的分餐餐具的第七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4是本技术的分餐餐具的第八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5是本技术的分餐餐具的第九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6是本技术的分餐餐具的第十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7是本技术的分餐餐具的第十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18是图17所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本技术的分餐餐具的第十二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0是本技术的分餐餐具的第十三实施例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分餐餐具,包括弯折式手柄、设置在所述弯折式手柄的第一端的第一盛装部和设置在所述弯折式手柄的第二端的第二盛装部,所述第一盛装部正对所述第二盛装部且可相对彼此移动。由于餐具包括第一和第二盛装部,其与常规餐具有显著区别,不会造成误认,并且采用第一和第二盛装部可以构成封闭设计,能够安全卫生的进行分餐。图1是本技术的分餐餐具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餐餐具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分餐餐具的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3对本技术的分餐餐具说明如下。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分餐餐具,包括弯折式手柄30、设置在所述弯折式手柄30的第一端的第一盛装部10和设置在所述弯折式手柄30的第二端的第二盛装部20,所述第一盛装部10正对所述第二盛装部20且可相对彼此移动。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弯折式手柄30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盛装部10的第一手柄部31、连接所述第二盛装部20的第二手柄部3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手柄部31和所述第二手柄部32的弯折部35。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分餐餐具可以采用金属、竹木、塑胶、陶瓷等材料构成。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手柄部31、所述第二手柄部32和所述弯折部35可以采用弹性材料一体成型。在本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弯折部35可以是合页连接部或者弹簧连接部。通过使用者按压所述第一手柄部31和第二手柄部32,所述第一盛装部10和所述第二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餐餐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弯折式手柄、设置在所述弯折式手柄的第一端的第一盛装部和设置在所述弯折式手柄的第二端的第二盛装部,所述第一盛装部正对所述第二盛装部且可相对彼此移动;所述弯折式手柄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盛装部的第一手柄部、连接所述第二盛装部的第二手柄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手柄部和所述第二手柄部的弯折部;所述第一手柄部上设置第一扣合部,所述第一扣合部包括在所述第一手柄部的前部一侧垂直向上延伸的第一垂直延伸部、在所述第一手柄部的横向上延伸的第一水平延伸部以及从所述水平延伸部向下延伸的倒钩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316 CN 20202033068761.一种分餐餐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弯折式手柄、设置在所述弯折式手柄的第一端的第一盛装部和设置在所述弯折式手柄的第二端的第二盛装部,所述第一盛装部正对所述第二盛装部且可相对彼此移动;所述弯折式手柄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盛装部的第一手柄部、连接所述第二盛装部的第二手柄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手柄部和所述第二手柄部的弯折部;所述第一手柄部上设置第一扣合部,所述第一扣合部包括在所述第一手柄部的前部一侧垂直向上延伸的第一垂直延伸部、在所述第一手柄部的横向上延伸的第一水平延伸部以及从所述水平延伸部向下延伸的倒钩部。


2.一种分餐餐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弯折式手柄、设置在所述弯折式手柄的第一端的第一盛装部和设置在所述弯折式手柄的第二端的第二盛装部,所述第一盛装部正对所述第二盛装部且可相对彼此移动;所述弯折式手柄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盛装部的第一手柄部、连接所述第二盛装部的第二手柄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手柄部和所述第二手柄部的弯折部;所述第一手柄部上设置第一扣合部,所述第一扣合部包括在所述第一手柄部的前部中央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部以及在所述第一手柄部的纵向上延伸的第二延伸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餐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部进一步包括从所述第二延伸部向上或者向下延伸的第三延伸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餐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延伸部向上弯折或者向下弯折,或者所述第三延伸部向下延伸到所述第一手柄部的后部中央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富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富国美成环境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