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水式底部推流增氧机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9372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增氧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潜水式底部推流增氧机的制造方法,所述增氧机包括潜水电机、涡轮组件、气室、进气管、增氧机底座、涡轮保护罩;所述涡轮组件包括转轴和卡环,根据涡轮组件的结构设计涡轮模具,采用模具注塑工艺制造涡轮;所述气室包括空腔、进气口、卡槽,根据气室的结构设计气室模具,采用模具注塑工艺制造气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潜水式底部推流增氧机的制造方法,所述增氧机包括潜水电机、涡轮组件、气室、进气管、增氧机底座、涡轮保护罩,采用模具注塑工艺制造涡轮,采用模具注塑工艺制造气室,由于涡轮和气室的结构较为复杂,因此需要采用模具注塑工艺来完成涡轮和气室的批量制造,提高制造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潜水式底部推流增氧机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增氧机
,具体涉及到一种潜水式底部推流增氧机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池塘水体增氧的机械设备主要有叶轮式的结构与喷水式的结构。其中,叶轮式的增氧机主要是通过电机驱动叶轮的高速旋转,通过叶轮对水的剧烈搅动的方法,促使水中混入氧气,实现对水体增氧的目的。喷水式的增氧机,其采用的原理是通过将水喷向水面,使其充分地与空气接触的办法,实现增氧的目的。由叶轮式增氧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看出,该种机械在搅水的过程中,工作效率较低,存在能源消耗较高的缺陷。喷水式的增氧机,由于大部分的水被扬起在水面之上,水表的氧气质量占比虽然得到增强,但是,在较深的水下增氧效果不明显。如申请号为CN201010208068.0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增氧机的制造方法,它是由固定机架安装固定在浮筒上,中心轴通过轴承安装固定在固定机架的中间位置,且中心轴具有绕固定机架旋转的自由度,在中心轴的下方,安装固定中心链轮,在中心链轮下方的中心轴上,安装固定旋转机架,在旋转机架的一端,安装螺旋叶轴,螺旋叶轴具有相对旋转机架旋转的自由度,在旋转机架上方的螺旋叶轴上面,安装固定传动链轮,所述的电机通过电机架安装固定在螺旋叶轴的上方,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螺旋叶轴的顶端相连接固定,所述的配重块与电机对称地安装固定在旋转机架的一端,其作用起到平衡作用。该专利制造的增氧机能将空气带入水下,提高增氧效果。但是,该专利的增氧机只是将水面上的空气带入水下,空气与水的接触时间较短,较深的水下增氧效果还是不够明显,并且,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潜水式底部推流增氧机的制造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潜水式底部推流增氧机的制造方法,所述增氧机包括潜水电机、涡轮组件、气室、进气管、增氧机底座、涡轮保护罩;所述涡轮组件包括转轴和卡环,根据涡轮组件的结构设计涡轮模具,采用模具注塑工艺制造涡轮;所述气室包括空腔、进气口、卡槽,根据气室的结构设计气室模具,采用模具注塑工艺制造气室;通过卡环和卡槽配合以将涡轮可转动的安装在气室中,将潜水电机的驱动轴与转轴相连接;制造增氧机底座,将增氧机底座安装在池塘的水底,将潜水电机、涡轮组件、气室固定在增氧机底座上;将进气管安装在气室上,进气管的一端与进气口连接,另一端伸出池塘的水面外与空气连通;制造涡轮保护罩,将涡轮保护罩罩设在潜水电机、涡轮组件、气室的外部。进一步的,所述涡轮组件包括曝气叶轮和辅助叶轮,所述曝气叶轮和辅助叶轮一体相连,所述曝气叶轮设置在空腔内,所述辅助叶轮设置在空腔外。进一步的,所述曝气叶轮包括若干推气叶片和若干分散叶片,所述推气叶片和分散叶片均呈螺旋状结构设置在转轴上,所述分散叶片的宽度沿转轴的轴向方向逐渐减小。进一步的,所述推气叶片和分散叶片交错的设置在转轴上。进一步的,所述涡轮组件上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空腔连通,所述出气口位于辅助叶轮的内侧。进一步的,所述涡轮组件采用尼龙和玻璃纤维材料制成,所述尼龙的质量占比为百分之80-90,所述玻璃纤维的质量占比为百分之10-20。进一步的,所述气室采用尼龙和玻璃纤维材料制成,所述尼龙的质量占比为百分之80-90,所述玻璃纤维的质量占比为百分之10-20。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采用钢丝螺纹波纹管。进一步的,所述涡轮保护罩采用不锈钢筛网制成,采用弯折焊接工艺制造。进一步的,所述增氧机底座采用不锈钢管焊接而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潜水式底部推流增氧机的制造方法,所述增氧机包括潜水电机、涡轮组件、气室、进气管、增氧机底座、涡轮保护罩,采用模具注塑工艺制造涡轮,采用模具注塑工艺制造气室,由于涡轮和气室的结构较为复杂,因此需要采用模具注塑工艺来完成涡轮和气室的批量制造,提高制造效率;通过设置卡环和卡槽,完成涡轮和气室的连接,将潜水电机的驱动轴与转轴相连接,以驱动涡轮在气室中转动,以将气室内的空气打出,通过增氧机底座,将潜水电机、涡轮组件、气室固定在水底,通过进气管连接气室的进气口,以在涡轮的作用下将空气引入至气室内,再打出空气与水混合,空气在水底上升,以提高空气与水的接触时间,提高增氧效果,通过涡轮保护罩对潜水电机、涡轮组件、气室进行保护,防止水底生物碰撞涡轮组件,较为安全,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造方法制造增氧机,制造效率更快,制造成本更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一种潜水式底部推流增氧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涡轮组件和气室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潜水电机;2、涡轮组件;3、气室;4、进气管;5、增氧机底座;6、涡轮保护罩;21、转轴;22、卡环;23、曝气叶轮;24、辅助叶轮;25、出气口;31、空腔;32、进气口;33、卡槽;231、推气叶片;232、分散叶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一种潜水式底部推流增氧机的制造方法,所述增氧机包括潜水电机1、涡轮组件2、气室3、进气管4、增氧机底座5、涡轮保护罩6;所述涡轮组件2包括转轴21和卡环22,根据涡轮组件2的结构设计涡轮模具,采用模具注塑工艺制造涡轮;所述气室3包括空腔31、进气口32、卡槽33,根据气室3的结构设计气室模具,采用模具注塑工艺制造气室3;通过卡环22和卡槽33配合以将涡轮可转动的安装在气室3中,将潜水电机1的驱动轴与转轴21相连接;制造增氧机底座5,将增氧机底座5安装在池塘的水底,将潜水电机1、涡轮组件2、气室3固定在增氧机底座5上;将进气管4安装在气室3上,进气管4的一端与进气口32连接,另一端伸出池塘的水面外与空气连通;制造涡轮保护罩6,将涡轮保护罩6罩设在潜水电机1、涡轮组件2、气室3的外部。本专利技术的潜水式底部推流增氧机的制造方法,所述增氧机包括潜水电机1、涡轮组件2、气室3、进气管4、增氧机底座5、涡轮保护罩6,采用模具注塑工艺制造涡轮,采用模具注塑工艺制造气室3,由于涡轮和气室3的结构较为复杂,因此需要采用模具注塑工艺来完成涡轮和气室3的批量制造,提高制造效率;通过设置卡环22和卡槽33,完成涡轮和气室3的连接,将潜水电机1的驱动轴与转轴21相连接,以驱动涡轮在气室3中转动,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潜水式底部推流增氧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机包括潜水电机(1)、涡轮组件(2)、气室(3)、进气管(4)、增氧机底座(5)、涡轮保护罩(6);/n所述涡轮组件(2)包括转轴(21)和卡环(22),根据涡轮组件(2)的结构设计涡轮模具,采用模具注塑工艺制造涡轮;/n所述气室(3)包括空腔(31)、进气口(32)、卡槽(33),根据气室(3)的结构设计气室模具,采用模具注塑工艺制造气室(3);/n通过卡环(22)和卡槽(33)配合以将涡轮可转动的安装在气室(3)中,将潜水电机(1)的驱动轴与转轴(21)相连接;/n制造增氧机底座(5),将增氧机底座(5)安装在池塘的水底,将潜水电机(1)、涡轮组件(2)、气室(3)固定在增氧机底座(5)上;/n将进气管(4)安装在气室(3)上,进气管(4)的一端与进气口(32)连接,另一端伸出池塘的水面外与空气连通;/n制造涡轮保护罩(6),将涡轮保护罩(6)罩设在潜水电机(1)、涡轮组件(2)、气室(3)的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潜水式底部推流增氧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机包括潜水电机(1)、涡轮组件(2)、气室(3)、进气管(4)、增氧机底座(5)、涡轮保护罩(6);
所述涡轮组件(2)包括转轴(21)和卡环(22),根据涡轮组件(2)的结构设计涡轮模具,采用模具注塑工艺制造涡轮;
所述气室(3)包括空腔(31)、进气口(32)、卡槽(33),根据气室(3)的结构设计气室模具,采用模具注塑工艺制造气室(3);
通过卡环(22)和卡槽(33)配合以将涡轮可转动的安装在气室(3)中,将潜水电机(1)的驱动轴与转轴(21)相连接;
制造增氧机底座(5),将增氧机底座(5)安装在池塘的水底,将潜水电机(1)、涡轮组件(2)、气室(3)固定在增氧机底座(5)上;
将进气管(4)安装在气室(3)上,进气管(4)的一端与进气口(32)连接,另一端伸出池塘的水面外与空气连通;
制造涡轮保护罩(6),将涡轮保护罩(6)罩设在潜水电机(1)、涡轮组件(2)、气室(3)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水式底部推流增氧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组件(2)包括曝气叶轮(23)和辅助叶轮(24),所述曝气叶轮(23)和辅助叶轮(24)一体相连,所述曝气叶轮(23)设置在空腔(31)内,所述辅助叶轮(24)设置在空腔(31)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潜水式底部推流增氧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叶轮(23)包括若干推气叶片(231)和若干分散叶片(232),所述推气叶片(2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仲清武鑫苏纪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云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