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德仁专利>正文

一种农林植物优良新品种培育用施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9281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林植物优良新品种培育用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土壤取样,将用于农林植物优良新品种培育的区域划分成10‑20个施肥区,再使用土壤取样装置对所有施肥区的土壤进行分别取样;取样完成后,对土壤成分进行研究,在将含有害物质土壤的施肥区进行排除后,再对剩下的土壤进行混合分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土壤取样、肥料配比、混合培养液、追加施肥、定期注水和人工维护六个步骤的设置,使不同的施肥区域能够根据自身不同的土壤成分得到不同的施肥计划,通过混合培养液的设置,能够使植物生长所需要地营养得到有力保障;通过以上设置,使本施肥方法能够对植物提供长期稳定有效的施肥方法,从而更加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林植物优良新品种培育用施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培育施肥
,具体为一种农林植物优良新品种培育用施肥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施肥,是指将肥料施于土壤中或喷洒在植物上,提供植物所需养分,并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农业技术措施。施肥的主要目的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培肥地力以及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合理和科学施肥是保障粮食安全和维护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施肥的主要依据是土壤肥力水平、作物类型、目标产量、气候环境以及肥料特点,从而选择合适的肥料,估算所需要肥料用量,并确定施肥时间和施肥模式。依据施肥时间的不同,可分为基肥和追肥,依据施肥模式的不同可分为撒施、冲施、穴施、条施等;撒施和冲施有利于养分的扩散,施用方便,但养分损失大,利用率较低;穴施和条施养分损失少,利用率高,但要消耗一定的机械能;随着现代精准农业的发展,精确施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施肥模式。部分植物是以采收幼嫩芽叶为对象的多年生经济作物,每年要多次采摘新生的营养嫩梢,从而对植物本身的营养造成极大的损耗;而植物本身还需要不断地生长根、茎和叶等营养器官,用以维持植物地繁茂和继续生长;如果没有能够对植物提供长期稳定有效营养的施肥方法,会影响到植物的生长,为此,提出一种农林植物优良新品种培育用施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林植物优良新品种培育用施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林植物优良新品种培育用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土壤取样,将用于农林植物优良新品种培育的区域划分成10-20个施肥区,再使用土壤取样装置对所有施肥区的土壤进行分别取样;取样完成后,对土壤成分进行研究,在将含有害物质土壤的施肥区进行排除后,再对剩下的土壤进行混合分析;步骤二、肥料配比,将混合后的土壤放置进反应容器中进行制剂,并使土壤样品与水的质量比为20:1500;再将反应后的土壤培养液放置进混料设备中,注入25-45千克尿素、30-60千克普钙和8-15千克硫酸钾,使尿素、普钙和硫酸钾对土壤培养液进行稀释;步骤三、混合培养液,向稀释后的土壤培养液中加注入含有钙、锌、硼锌、铁微量元素的肥料,再使用搅拌容器对肥料和土壤培养液进行混合,制成混合液;再向混合液中注水,形成饱和度在1~3%的肥液;步骤四、追加施肥,将制成的肥液使用喷洒装置对施肥区进行喷洒,并根据植物的生产状况决定追加施肥的时间,追加施肥的时间不应超过初次施肥20-30天;步骤五、定期注水,在对植物进行追加施肥后,按照每周2-5次的频率对植物进行注水;同时,夏季和秋季的注水量总和占全年注水总量的25-40%;步骤六、人工维护,注水工作完成后,需要按照每个施肥区域分配1-3名工作人员的比例,对施肥区进行维护管理,工作人员发现植物生产状况不良好时,及时再次进行追加施肥的工作。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步骤一中,对土壤成分进行研究时,当发现土壤中含有致病微生物、放射性物质、重金属类和有机物类有害成分时,根据该土壤来源的施肥区进行治理。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步骤二中,尿素、普钙和硫酸钾对土壤培养液进行稀释后,土壤培养液在稀释液中的含量降低。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步骤三中,使用搅拌容器对肥料和土壤培养液进行混合时,混合时间为1-3小时,同时使用加热设备对混合液进行加热,使加热温度为80度,最终制得标准混合液。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步骤四中,追加施肥时分为春秋、夏和冬三个不同的时段;根据植物生长的情况,夏季和冬季两个时段追加施肥的频率高于春秋时段。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步骤五中,对植物进行定期注水时,预先使用过滤装置对水源进行过滤,并对水源中的杂质进行去除,定量向水源中注入营养液。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步骤六中,工作人员驾驶轻型车辆对施肥区进行定期巡查,当发现部位植物出现不良状况时,应立即停止追加施肥和注水。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步骤六中,工作人员对部分植物的不良状况进行及时处理,一旦发现植物存在腐烂趋势,重新制定该片施肥区追加施肥的频率和注水频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土壤取样、肥料配比、混合培养液、追加施肥、定期注水和人工维护六个步骤的设置,使不同的施肥区域能够根据自身不同的土壤成分得到不同的施肥计划,通过混合培养液的设置,能够使植物生长所需要地营养得到有力保障;通过以上设置,使本施肥方法能够对植物提供长期稳定有效的施肥方法,从而更加有利于植物的生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农林植物优良新品种培育用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土壤取样,将用于农林植物优良新品种培育的区域划分成10个施肥区,再使用土壤取样装置对所有施肥区的土壤进行分别取样;取样完成后,对土壤成分进行研究,在将含有害物质土壤的施肥区进行排除后,再对剩下的土壤进行混合分析;步骤二、肥料配比,将混合后的土壤放置进反应容器中进行制剂,并使土壤样品与水的质量比为20:1500;再将反应后的土壤培养液放置进混料设备中,注入25千克尿素、30千克普钙和8千克硫酸钾,使尿素、普钙和硫酸钾对土壤培养液进行稀释;步骤三、混合培养液,向稀释后的土壤培养液中加注入含有钙、锌、硼锌、铁微量元素的肥料,再使用搅拌容器对肥料和土壤培养液进行混合,制成混合液;再向混合液中注水,形成饱和度在1%的肥液;步骤四、追加施肥,将制成的肥液使用喷洒装置对施肥区进行喷洒,并根据植物的生产状况决定追加施肥的时间,追加施肥的时间不应超过初次施肥20天;步骤五、定期注水,在对植物进行追加施肥后,按照每周2次的频率对植物进行注水;同时,夏季和秋季的注水量总和占全年注水总量的25%;步骤六、人工维护,注水工作完成后,需要按照每个施肥区域分配1名工作人员的比例,对施肥区进行维护管理,工作人员发现植物生产状况不良好时,及时再次进行追加施肥的工作。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在步骤一中,对土壤成分进行研究时,当发现土壤中含有致病微生物、放射性物质、重金属类和有机物类有害成分时,根据该土壤来源的施肥区进行治理。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在步骤二中,尿素、普钙和硫酸钾对土壤培养液进行稀释后,土壤培养液在稀释液中的含量降低。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在步骤三中,使用搅拌容器对肥料和土壤培养液进行混合时,混合时间为1小时,同时使用加热设备对混合液进行加热,使加热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林植物优良新品种培育用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土壤取样,将用于农林植物优良新品种培育的区域划分成10-20个施肥区,再使用土壤取样装置对所有施肥区的土壤进行分别取样;取样完成后,对土壤成分进行研究,在将含有害物质土壤的施肥区进行排除后,再对剩下的土壤进行混合分析;/n步骤二、肥料配比,将混合后的土壤放置进反应容器中进行制剂,并使土壤样品与水的质量比为20:1500;再将反应后的土壤培养液放置进混料设备中,注入25-45千克尿素、30-60千克普钙和8-15千克硫酸钾,使尿素、普钙和硫酸钾对土壤培养液进行稀释;/n步骤三、混合培养液,向稀释后的土壤培养液中加注入含有钙、锌、硼锌、铁微量元素的肥料,再使用搅拌容器对肥料和土壤培养液进行混合,制成混合液;再向混合液中注水,形成饱和度在1~3%的肥液;/n步骤四、追加施肥,将制成的肥液使用喷洒装置对施肥区进行喷洒,并根据植物的生产状况决定追加施肥的时间,追加施肥的时间不应超过初次施肥20-30天;/n步骤五、定期注水,在对植物进行追加施肥后,按照每周2-5次的频率对植物进行注水;同时,夏季和秋季的注水量总和占全年注水总量的25-40%;/n步骤六、人工维护,注水工作完成后,需要按照每个施肥区域分配1-3名工作人员的比例,对施肥区进行维护管理,工作人员发现植物生产状况不良好时,及时再次进行追加施肥的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林植物优良新品种培育用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土壤取样,将用于农林植物优良新品种培育的区域划分成10-20个施肥区,再使用土壤取样装置对所有施肥区的土壤进行分别取样;取样完成后,对土壤成分进行研究,在将含有害物质土壤的施肥区进行排除后,再对剩下的土壤进行混合分析;
步骤二、肥料配比,将混合后的土壤放置进反应容器中进行制剂,并使土壤样品与水的质量比为20:1500;再将反应后的土壤培养液放置进混料设备中,注入25-45千克尿素、30-60千克普钙和8-15千克硫酸钾,使尿素、普钙和硫酸钾对土壤培养液进行稀释;
步骤三、混合培养液,向稀释后的土壤培养液中加注入含有钙、锌、硼锌、铁微量元素的肥料,再使用搅拌容器对肥料和土壤培养液进行混合,制成混合液;再向混合液中注水,形成饱和度在1~3%的肥液;
步骤四、追加施肥,将制成的肥液使用喷洒装置对施肥区进行喷洒,并根据植物的生产状况决定追加施肥的时间,追加施肥的时间不应超过初次施肥20-30天;
步骤五、定期注水,在对植物进行追加施肥后,按照每周2-5次的频率对植物进行注水;同时,夏季和秋季的注水量总和占全年注水总量的25-40%;
步骤六、人工维护,注水工作完成后,需要按照每个施肥区域分配1-3名工作人员的比例,对施肥区进行维护管理,工作人员发现植物生产状况不良好时,及时再次进行追加施肥的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林植物优良新品种培育用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中,对土壤成分进行研究时,当发现土壤中含有致病微生物、放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仁
申请(专利权)人:刘德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