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板复合体及图像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8795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偏振板复合体,其依次具备直线偏振板、1/2波长层、使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固化而成的第1粘接层、和1/4波长层,所述1/2波长层的快轴与所述直线偏振板的透射轴所成的角度为10°以上且20°以下,所述第1粘接层的波长589nm处的折射率与所述1/2波长层的波长589nm处的快轴方向的折射率的差的绝对值小于0.0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偏振板复合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偏振板复合体、以及具有该偏振板复合体的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在图像显示装置中,采用在图像显示面板的可视侧配置具有防反射性能的光学层叠体从而抑制外来光的反射所致的可视性的降低的方法。作为具有防反射性能的光学层叠体,已知有由直线偏振板及相位差层构成的圆偏振板。圆偏振板中,将朝向图像显示面板的外来光利用直线偏振板转换为直线偏振光,并利用紧接着的相位差层转换为圆偏振光。转换为圆偏振光的外来光虽然在图像显示面板的表面被反射,然而在该反射时偏振面的旋转方向发生逆转,由相位差层转换为直线偏振光后,由紧接着的直线偏振板阻挡。其结果是,向外部的射出得到显著抑制。在日本特开2018-17996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在具有多个相位差层的带有相位差层的偏振板中,通过调整多个相位差层的平均折射率的差,能够抑制反射光的不均,改善可视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799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抑制了干涉不均的发生的新的偏振板复合体、以及具备该复合偏振板的图像显示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所示的偏振板复合体、以及图像显示装置。〔1〕一种偏振板复合体,其依次具备直线偏振板、1/2波长层、使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固化而成的第1粘接层、和1/4波长层,所述1/2波长层的快轴与所述直线偏振板的透射轴所成的角度为10°以上且20°以下,所述第1粘接层的波长589nm处的折射率与所述1/2波长层的波长589nm处的快轴方向的折射率的差的绝对值小于0.05。〔2〕根据〔1〕中记载的偏振板复合体,其中,所述第1粘接层的波长589nm处的折射率小于1.55。〔3〕根据〔1〕或〔2〕中记载的偏振板复合体,其中,所述1/4波长层的波长589nm处的面内平均折射率小于1.58,所述面内平均折射率为快轴方向的折射率与慢轴方向的折射率的平均值。〔4〕根据〔1〕~〔3〕中任一项记载的偏振板复合体,其中,所述第1粘接层的波长589nm处的折射率与所述1/4波长层的波长589nm处的面内平均折射率的差的绝对值小于0.05,所述面内平均折射率为快轴方向的折射率与慢轴方向的折射率的平均值。〔5〕根据〔1〕~〔4〕中任一项记载的偏振板复合体,其为圆偏振板。〔6〕根据〔1〕~〔5〕中任一项记载的偏振板复合体,其中,所述1/2波长层包含作为液晶层的相位差显现层。〔7〕根据〔1〕~〔6〕中任一项记载的偏振板复合体,其中,所述1/4波长层包含作为液晶层的相位差显现层。〔8〕根据〔1〕~〔7〕中任一项记载的偏振板复合体,其中,所述第1粘接层的厚度为5μm以下。〔9〕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包含图像显示面板、和配置于所述图像显示面板的可视侧的〔1〕~〔8〕中任一项记载的偏振板复合体。〔10〕根据〔9〕中记载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偏振板复合体以所述直线偏振板位于可视侧的方向配置。〔11〕根据〔9〕或〔10〕中记载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偏振板复合体,可以抑制干涉不均。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偏振板复合体的一例的示意剖视图。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具备液晶层作为相位差显现层的相位差层的一例的示意剖视图。图3(A)~(D)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偏振板复合体的制造方法的各制造工序的一例的示意剖视图。图4(A)、(B)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偏振板复合体的制造方法的各制造工序的另一例的示意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在参照附图的同时对本专利技术的偏振板复合体及图像显示装置进行说明。[复合相位差板]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偏振板复合体的一例的示意剖视图。如图1所示,偏振板复合体10依次层叠有直线偏振板13、第2粘接层22、1/2波长层11、第1粘接层21、和1/4波长层12。在偏振板复合体10中,1/2波长层11的快轴与直线偏振板13的透射轴所成的角度为10°以上且20°以下,优选为12°以上且18°以下,更优选为约15°。在偏振板复合体10中,1/4波长层12的快轴与直线偏振板13的透射轴所成的角度优选为70°以上且80°以下,更优选为72°以上且78°以下,进一步优选为约75°。在偏振板复合体10中,1/2波长层11的慢轴与1/4波长层12的慢轴所成的角度优选为55°以上且65°以下,更优选为57°以上且6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约60°。通过以形成此种角度的方式层叠,可以作为圆偏振板合适地使用偏振板复合体10。即使是上述角度以外的角度的关系,也能够构成可以作为圆偏振板合适地使用的偏振板复合体,然而通过满足上述的关系,即使在第1粘接层的波长589nm处的折射率小于1.55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抑制干涉不均。对于偏振板复合体10的厚度,从薄型化的观点出发,优选为30μm~50μm,更优选为30μm~200μm,进一步优选为30μm~150μm。对于第1粘接层21,将波长589nm处的折射率设为“折射率n21”。第1粘接层21不具有相位差,无论是哪个方向的折射率都可以视为相同的值。因而,“折射率n21”可以是任意方向的折射率。对于1/2波长层11,将波长589nm处的慢轴方向的折射率设为“折射率n11x”,将快轴方向的折射率设为“折射率n11y”,将厚度方向的折射率设为“折射率n11z”,将n11x与n11y的平均值设为“面内平均折射率n11x,y”,将n11x与n11y与n11z的平均值设为“三维平均折射率n11x,y,z”。面内平均折射率n11x,y及三维平均折射率n11x,y,z各自设为利用以下的式(1)、式(2)算出的值。n11x,y=(n11x+n11y)/2(1)n11x,y,z=(n11x+n11y+n11z)/3(2)对于1/4波长层12,将波长589nm处的慢轴方向的折射率设为“折射率n12x”,将快轴方向的折射率设为“折射率n12y”,将厚度方向的折射率设为“折射率n12z”,将n12x与n12y的平均值设为“面内平均折射率n12x,y”,将n12x与n12y与n12z的平均值设为“三维平均折射率n12x,y,z”。面内平均折射率n12x,y及三维平均折射率n12x,y,z各自设为利用以下的式(3)、式(4)算出的值。n12x,y=(n12x+n12y)/2(3)n12x,y,z=(n12x+n12y+n12z)/3(4)<第1粘接层>第1粘接层21通过使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固化而成。第1粘接层21的厚度优选为0.1μm~50μm,更优选为0.1μm~5μm。作为第1粘接层21的波长589nm处的折射率n21与1/2波长层11的波长589nm处的快轴方向的折射率n11y的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偏振板复合体,/n其依次具备直线偏振板、1/2波长层、使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固化而成的第1粘接层和1/4波长层,/n所述1/2波长层的快轴与所述直线偏振板的透射轴所成的角度为10°以上且20°以下,/n所述第1粘接层的波长589nm处的折射率与所述1/2波长层的波长589nm处的快轴方向的折射率的差的绝对值小于0.05。/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928 JP 2018-1845771.一种偏振板复合体,
其依次具备直线偏振板、1/2波长层、使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固化而成的第1粘接层和1/4波长层,
所述1/2波长层的快轴与所述直线偏振板的透射轴所成的角度为10°以上且20°以下,
所述第1粘接层的波长589nm处的折射率与所述1/2波长层的波长589nm处的快轴方向的折射率的差的绝对值小于0.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板复合体,其中,
所述第1粘接层的波长589nm处的折射率小于1.5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偏振板复合体,其中,
所述1/4波长层的波长589nm处的面内平均折射率小于1.58,所述面内平均折射率为快轴方向的折射率与慢轴方向的折射率的平均值。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板复合体,其中,
所述第1粘接层的波长589nm处的折射率与所述1/4波长层的波长589nm处的面内平均折射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田政大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