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缸管的制造方法,包括在管主体(10)的贯穿孔(11)与头部件(20)的突出部(21)以具有嵌合间隙(FC)的方式嵌合的状态下、使管主体(10)的端面(15)与凸缘部(25)碰撞并通过摩擦压接来进行接合的接合工序,管主体(10)具有内径随着从端面(15)沿着转轴(O)远离而变小的倾斜内周面(13),在接合工序中,将从第一部件的端面(15)和第二部件的凸缘部(25)起塑性流动的流动材料从突出部(21)的根部侧填充至嵌合间隙(FC)中,直至流动材料的顶端部位于转轴(O)方向上的倾斜内周面(13)的范围内为止,并且,通过流动材料而将非抵接部(26b)和第一部件接合,并将倾斜内周面(13)和突出部(21)的外周面接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接合体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接合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日本特开JP2008-12573A中,公开了一种摩擦接合方法,该摩擦接合方法一边以转轴为中心使一方的部件旋转,一边相对于另一方的部件与转轴平行地按压而进行接合,并且,该摩擦接合方法在一方的部件上形成朝向另一方的部件而与转轴同轴状地突出的圆形突出部,并在另一方的部件上形成供圆形突出部插入的圆形孔部。在日本特开JP2008-12573A中所公开的摩擦接合方法中,有时例如因加工精度的影响而使圆形突出部相对于转轴偏心。在该情况下,当欲使一方的部件旋转而与另一方的部件接合时,相对于转轴偏心地旋转的圆形突出部的外周和圆形孔部的内周可能会局部地(不均匀地)接触。当产生这种局部的接触时,圆形突出部和圆形孔部接触的一部分熔融,可能通过熔融的母材而在意外的部位处使一方的部件和另一方的部件被接合。为了抑制这种意外的接合,可考虑将圆形突出部与圆形孔部之间的间隙设定得较大,以抑制圆形突出部与圆形孔部的接触。然而,当使圆形突出部与圆形孔部的间隙变大时,向间隙流动的材料(飞边)与空气触碰的表面积增加,伴随此而容易在圆形孔部的内部产生氧化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氧化层的产生并抑制接合不良的接合体的制造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某一方式,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接合而制造出接合体,第一部件具有被形成于端面的中空部,第二部件具有与中空部嵌合的突出部以及从突出部朝向径向外侧而被设置的凸缘部,制造方法包括:第一接合工序,其在中空部和突出部以具有预定的嵌合间隙的方式嵌合的状态下使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绕着转轴相对旋转,并使第一部件的端面和第二部件的凸缘部抵接,从而在端面与凸缘部之间产生摩擦热;第二接合工序,其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相对旋转速度与第一接合工序相比较低的状态下,使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沿着转轴的方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相对移动而将第一部件的端面和第二部件的凸缘部接合,第一部件具有倾斜内周面,倾斜内周面是形成中空部的内周面,且内径随着从端面起沿着转轴远离而变小,在第二接合工序中,将从第一部件的端面和第二部件的凸缘部起塑性流动的流动材料从突出部的根部侧填充至嵌合间隙中,直至流动材料的顶端部位于转轴的方向上的倾斜内周面的范围内为止,并且,通过流动材料而将凸缘部的面向嵌合间隙的非抵接部和第一部件接合,并将突出部和第一部件接合。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液压缸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2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缸管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其为表示接合前的状态的图。图3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缸管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其为表示在第一接合工序中、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抵接的状态的图。图4是图3中的A部放大图。图5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缸管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其为表示第一接合工序的图。图6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缸管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其为表示第二接合工序的图。图7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缸管的制造方法的第一变形例的对应于图4的放大剖视图,其为表示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抵接的状态的图。图8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缸管的制造方法的第二变形例的对应于图4的放大剖视图,其为表示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抵接的状态的图。图9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缸管的制造方法的第三变形例的对应于图4的放大剖视图,其为表示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抵接的状态的图。图10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缸管的制造方法的第四变形例的对应于图4的放大剖视图,其为表示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抵接的状态的图。图11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缸管的制造方法的第五变形例的对应于图4的放大剖视图,其为表示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抵接的状态的图。图12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活塞杆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对接合体为液压缸(流体压力缸)1的缸管100的情况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对具备作为接合体的缸管100的液压缸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液压缸1为通过作为两个缸室的杆侧室3以及杆相反侧室4内的工作油(工作流体)的液压而伸缩工作的致动器。如图1所示,液压缸1具备:圆筒状的缸管100;活塞杆101,其被插入至缸管100内;活塞2,其被设置于活塞杆101的端部,并沿着缸管100的内周面而滑动。在缸管100上,设置有圆筒状的缸头5,该缸头5对一端(顶端)的开口部进行密封并且将活塞杆101支承成能够自由滑动。缸头5通过在周向上排列的多个紧固螺栓(省略图示)而与缸管100紧固。如图1所示,在缸管100的基端部和活塞杆101的顶端部分别设置有用于将液压缸1安装于其他设备上的安装部(挂钩)100A、101A。在活塞杆101的基端部通过螺纹紧固而安装有活塞2。缸管101的内部被活塞2分隔为杆侧室3以及杆相反侧室4。在杆侧室3以及杆相反侧室4中,填充有作为工作流体的工作油。液压缸1通过使工作油经由被设置于缸管100的端口(省略图示)而被供给至杆相反侧室4,并且从杆侧室3被排出,从而使活塞杆101向伸长方向移动。另外,液压缸1通过使工作油被供给至杆侧室3并且从杆相反侧室4被排出,从而使活塞杆101向收缩方向移动。由于在伸缩工作时,工作油被供排至缸管100内部的缸室(杆侧室3、杆相反侧室4),因此,工作油的液压作为内压而作用于缸管100。接着,主要参照图2至图6,对缸管10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缸管100通过以摩擦压接的方式将作为第一部件的管主体10和作为第二部件的头部件20接合而被制造出。更加具体而言,使管主体10和头部件20以绕着转轴O相对旋转的状态抵接,并通过由此产生的摩擦热而进行接合(后述的接合工序)。首先,参照图2至图4,对接合前的管主体10以及头部件2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表示管主体10的中心轴和头部件20的中心轴被彼此同轴地配置、并与后述的摩擦压接的转轴O一致的状态。如图1以及图2所示,管主体10被形成为具有在轴向的两端面15上开口的贯穿孔11的圆筒状。贯穿孔11相当于在与头部件20接合的管主体10的端面15上所形成的中空部。如图2所使,在管主体10的一方的端面15上接合有头部件20。供头部件20接合的端面15(接合面)具有:垂直端面16,其为与摩擦压接的转轴O(管主体10的中心轴)垂直的平坦面;倾斜端面17,其被设置于垂直端面16的径向内侧,并相对于转轴O而倾斜地被形成。垂直端面16为环状的平面,并与管主体10的外周面连续地被形成。倾斜端面17为相对于转轴O倾斜45°的锥面,并与垂直端面16和管主体10的内周面连接。形成作为中空部的贯穿孔11的管主体10的内周面具有:第一圆筒内周面(圆筒内周面)12,其作为以转轴O为中心的圆筒面而形成并与倾斜端面17连接;倾斜内周面13,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接合而制造出接合体,所述第一部件具有被形成于端面的中空部,所述第二部件具有与所述中空部嵌合的突出部以及从所述突出部朝向径向外侧而被设置的凸缘部,/n其中,所述制造方法包括:/n第一接合工序,其在所述中空部和所述突出部以具有预定的嵌合间隙的方式嵌合的状态下使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绕着转轴相对旋转,并使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端面和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凸缘部抵接,从而在所述端面与所述凸缘部之间产生摩擦热;/n第二接合工序,其在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的相对旋转速度与所述第一接合工序相比较低的状态下,使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沿着所述转轴的方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相对移动而将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端面和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凸缘部接合,/n所述第一部件具有倾斜内周面,所述倾斜内周面是形成所述中空部的内周面,且内径随着从所述端面起沿着所述转轴远离而变小,/n在所述第二接合工序中,将从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端面和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凸缘部起塑性流动的流动材料从所述突出部的根部侧填充至所述嵌合间隙中,直至所述流动材料的顶端部位于所述转轴的方向上的所述倾斜内周面的范围内为止,并且,通过所述流动材料而将所述凸缘部的面向所述嵌合间隙的非抵接部和所述第一部件接合,并将所述突出部和所述第一部件接合。/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927 JP 2018-181925;20180927 JP 2018-1819261.一种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接合而制造出接合体,所述第一部件具有被形成于端面的中空部,所述第二部件具有与所述中空部嵌合的突出部以及从所述突出部朝向径向外侧而被设置的凸缘部,
其中,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第一接合工序,其在所述中空部和所述突出部以具有预定的嵌合间隙的方式嵌合的状态下使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绕着转轴相对旋转,并使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端面和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凸缘部抵接,从而在所述端面与所述凸缘部之间产生摩擦热;
第二接合工序,其在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的相对旋转速度与所述第一接合工序相比较低的状态下,使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沿着所述转轴的方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相对移动而将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端面和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凸缘部接合,
所述第一部件具有倾斜内周面,所述倾斜内周面是形成所述中空部的内周面,且内径随着从所述端面起沿着所述转轴远离而变小,
在所述第二接合工序中,将从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端面和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凸缘部起塑性流动的流动材料从所述突出部的根部侧填充至所述嵌合间隙中,直至所述流动材料的顶端部位于所述转轴的方向上的所述倾斜内周面的范围内为止,并且,通过所述流动材料而将所述凸缘部的面向所述嵌合间隙的非抵接部和所述第一部件接合,并将所述突出部和所述第一部件接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突出部具有:
圆筒外周面,其外径沿着所述转轴而被形成为相同;
倾斜外周面,其为被设置于与所述圆筒外周面相比靠所述突出部的顶端侧、且通过所述流动材料而与所述中空部的所述倾斜内周面接合的所述突出部的外周面,所述倾斜外周面的外径随着从所述凸缘部起沿着所述转轴远离而变小,
所述第一部件还具有与所述端面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永井康行,
申请(专利权)人:KYBYS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