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屏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8018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移动屏蔽装置,包括可移动的底盘组件以及设于底盘组件上的屏蔽组件,屏蔽组件包括支撑架,以及与支撑架可拆卸连接的用于屏蔽辐射的屏蔽体;支撑架上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连接屏蔽体的连接面,至少两个毗邻设置的屏蔽体覆盖连接面;支撑架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屏蔽辐射的自屏蔽结构,自屏蔽结构与毗邻的两屏蔽体的接缝对应设置,用于防止在两毗邻设置的屏蔽体的在接缝处产生射线漏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至少两屏蔽体的毗邻设置,并在毗邻设置的接缝处设置自屏蔽结构,从而在解决屏蔽体的漏束问题的同时简化移动屏蔽装置的结构,保证屏蔽体安装拆卸的便捷性和互换性的同时,大大降低屏蔽体的加工难度,有利于进行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屏蔽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工业防护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屏蔽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压水堆核电厂的运行,其核岛控制区很多操作位置的管路和设备上都会形成辐射热点,需采取一定的辐射屏蔽措施,以减少辐射热点附近的设备操作和检修人员接受的外照射剂量。目前,国内核电厂通常采用铅皮或铅板进行辐射屏蔽,这种屏蔽方法需消耗大量的铅皮或铅板,且在检修工作完成后还要在高辐射热点处进行拆除,累计了大量的外照射剂量,不利于操作人员的健康。而现有的移动式屏蔽装置,通常是将两屏蔽体部分重叠设置,以达到避免漏束的效果,但该技术方案中的屏蔽体的结构复杂,需要额外设计为企口配合阶梯的错峰结构,两相邻的屏蔽体之间通过企口配合阶梯的错峰结构实现完全屏蔽,但该方案中屏蔽体的互换性不好,一旦两屏蔽体的企口不匹配则容易产生漏束现象,为保证屏蔽体的互换性,制造精度要求较高,制造难度大,不利于全面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移动屏蔽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移动屏蔽装置,包括可移动的底盘组件以及设于所述底盘组件上的屏蔽组件,所述屏蔽组件包括支撑架,以及与所述支撑架可拆卸连接的用于屏蔽辐射的屏蔽体;所述支撑架上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连接所述屏蔽体的连接面,至少两个毗邻设置的所述屏蔽体覆盖所述连接面;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屏蔽辐射的自屏蔽结构,所述自屏蔽结构与毗邻的两所述屏蔽体的接缝对应设置,用于防止在两毗邻设置的所述屏蔽体的在接缝处产生射线漏束。优选地,所述屏蔽体悬挂于所述连接面上,所述连接面上设有挂钩,所述屏蔽体上设有与所述挂钩配合连接的通孔,所述屏蔽体通过所述通孔悬挂于所述挂钩上,并覆盖所述连接面。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纵横交错的横梁和竖梁,至少一个横梁上设有所述挂钩。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内还设有增加所述支撑架强度的骨架,所述骨架为所述自屏蔽结构,至少一个所述骨架设于毗邻设置的所述屏蔽体的接缝处。优选地,所述屏蔽体包括与所述挂钩连接的固定端,以及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垂下的自由端,所述支撑架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自由端位置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沿垂直所述连接面的方向限制所述自由端的位置;所述通孔还包括用于增加所述通孔强度的刚性环,所述刚性环沿所述通孔内周设置。优选地,所述底盘组件包括与所述支撑架垂直设置的底部支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底部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底部支架还包括至少两个带动所述移动屏蔽装置移动的移动轮。优选地,所述底盘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支腿,所述支腿为升降支腿,用于支撑所述底部支架并带动所述底部支架上下移动。优选地,所述底部支架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架的斜梁,所述斜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部支架和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底盘组件还包括连接耳,相邻两所述移动屏蔽装置通过所述连接耳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屏蔽体为橡胶基柔性屏蔽体。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至少两屏蔽体的毗邻设置,并在毗邻设置的接缝处设置自屏蔽结构,从而在解决屏蔽体的漏束问题的同时简化移动屏蔽装置的结构,保证屏蔽体安装拆卸的便捷性和互换性的同时,大大降低屏蔽体的加工难度,有利于进行广泛推广。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和底盘组件的配合连接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屏蔽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移动屏蔽装置,可在核电厂设备检修时作为γ射线的临时屏蔽设备使用,具体的,参考图1,其可包括可移动的底盘组件20以及设于该底盘组件20上的屏蔽组件10,底盘组件20和屏蔽组件10在一些实施例中为固定焊接结构。具体的,屏蔽组件10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架11,以及与支撑架11可拆卸连接的用于屏蔽辐射的屏蔽体12,通过在支撑架11上设置屏蔽体12起到隔离辐射的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支撑架11包括至少一个与屏蔽体12连接的连接面111,若干屏蔽体12相互毗邻设置覆盖在连接面111上。具体的,支撑架11可为竖直设置的矩形结构,矩形结构的支撑架11由纵横交错的若干横梁113和竖梁114组成,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平面,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矩形结构的其中一面可为连接面11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其两面可均为连接面111,即屏蔽体12可覆盖在该矩形结构的相对两面,以增加其屏蔽强度。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中,屏蔽体12可通过挂钩112悬挂在连接面111上。具体的,在支撑架11的连接面111上设有若干排挂钩112,屏蔽体12上与该挂钩112对应设有若干通孔121,通过通孔121将屏蔽体12悬挂在挂钩112上,从而覆盖连接面111。多个屏蔽体12毗邻设于连接面111上,即两屏蔽体12之间无重叠,两屏蔽体12的侧边相接设置,无需设计相互连接的企口结构。为保证两毗邻设置的屏蔽体12之间的接缝处无射线漏束,在本专利技术中,支撑架11上还设有若干交错设置的骨架115,该骨架115为自屏蔽结构,至少一个骨架115设于两毗邻设置的屏蔽体12的接缝处,用于防止其接缝处产生漏束现象,从而在增加支撑架11整体强度、为其几何中心位置增加配重的同时用于进一步屏蔽辐射,防止射线通过相互毗邻的两屏蔽体12之间的接缝处产生漏束。进一步的,自屏蔽结构为由不锈钢和铅板制成杆状结构,若干骨架115在支撑架11上呈十字排列。在一些实施例中,屏蔽体12为为橡胶基柔性屏蔽体12,具体采用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复合铅粉、钨粉、铁粉或镍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采用硫化粘结技术模压成型。单片屏蔽体12厚度为12~30mm厚度,对应的铅当量为6~20mmPb,满足核电厂大部分屏蔽热点位置辐射剂量降低80%以上的要求。每一块屏蔽体12重量约为5~11Kg,保证可以一个人可以进行屏蔽体12的拆卸和安装。具体的,多个屏蔽体12沿水平和竖直两方向相互毗邻设置,从而完全覆盖连接面111。参考图3,该屏蔽体12优选顶部设有若干通孔121,用于悬挂在挂钩112上,进一步的,由于屏蔽体12自身存在一定重量,通孔121直接悬挂在挂钩112容易变形,优选在通孔121上还设有刚性环1211,刚性环1211沿通孔121内周设置,通过该刚性环1211将屏蔽体12悬挂在挂钩112上。具体的,该刚性环1211可为金属环,固定设于通孔121内周,用于增加通孔121的强度,防止其悬挂在挂钩112上时产生变形。当屏蔽体12悬挂在挂钩112上时,其与挂钩112连接的一端为固定端122,与该固定端122相对的一侧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垂,为自由端123。为防止当屏蔽体12悬挂在支撑架11上后,在移动支撑架11时自由端123发生移位,导致屏蔽体12在支撑架11上的覆盖不完全,从而产生射线漏束现象,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11上还设有用于限制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的底盘组件(20)以及设于所述底盘组件(20)上的屏蔽组件(10),所述屏蔽组件(10)包括支撑架(11),以及与所述支撑架(11)可拆卸连接的用于屏蔽辐射的屏蔽体(12);/n所述支撑架(11)上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连接所述屏蔽体(12)的连接面(111),至少两个毗邻设置的所述屏蔽体(12)覆盖所述连接面(111);/n所述支撑架(11)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屏蔽辐射的自屏蔽结构,所述自屏蔽结构与毗邻的两所述屏蔽体(12)的接缝对应设置,用于防止在两毗邻设置的所述屏蔽体(12)的在接缝处产生射线漏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的底盘组件(20)以及设于所述底盘组件(20)上的屏蔽组件(10),所述屏蔽组件(10)包括支撑架(11),以及与所述支撑架(11)可拆卸连接的用于屏蔽辐射的屏蔽体(12);
所述支撑架(11)上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连接所述屏蔽体(12)的连接面(111),至少两个毗邻设置的所述屏蔽体(12)覆盖所述连接面(111);
所述支撑架(11)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屏蔽辐射的自屏蔽结构,所述自屏蔽结构与毗邻的两所述屏蔽体(12)的接缝对应设置,用于防止在两毗邻设置的所述屏蔽体(12)的在接缝处产生射线漏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体(12)悬挂于所述连接面(111)上,所述连接面(111)上设有挂钩(112),所述屏蔽体(12)上设有与所述挂钩(112)配合连接的通孔(121),所述屏蔽体(12)通过所述通孔(121)悬挂于所述挂钩(112)上,并覆盖所述连接面(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1)包括纵横交错的横梁(113)和竖梁(114),至少一个横梁(113)上设有所述挂钩(1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1)内还设有增加所述支撑架(11)强度的骨架(115),所述骨架(115)为所述自屏蔽结构,至少一个所述骨架(115)设于毗邻设置的所述屏蔽体(12)的接缝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龙刘夏杰刘峰林鹏康正周江黄文有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