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楼面的找平导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7974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现浇混凝土楼面找平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楼面的找平导轨支架,包括至少一个支架体,支架体包括呈纵向布置支撑杆以及支撑座,支撑杆的下部呈固定布置,支撑座与支撑杆呈上下连接布置;支撑座形成有至少一个承载部,承载部用于支撑找平导轨。通过支架体实现找平导轨的承载,提高找平导轨的设置稳固性;由于支撑杆呈纵向布置,支撑杆使找平导轨具有一定高度,便于找平体系的安设以及找平作业,在支撑座的承载部的作用下,对找平导轨起到支撑和固定,增强找平导轨的安设稳固性,保证了找平导轨的稳定性,保障找平作业的施工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楼面的找平导轨支架
本技术专利涉及现浇混凝土楼面找平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楼面的找平导轨支架。
技术介绍
找平,使物体处于同一水平面;一般用于建筑施工中,就是用某种器材,比如水平仪,经纬仪等一起,使砌体或者施工物体的表面,侧面等看起来平整,没有坡度。目前,现浇混凝土楼地面找平时,工人用刮尺凭感觉逐段找平,找平控制有一定的随机性,从而导致楼地面找平精度不佳。采用找平导轨实现找平体系的移动,提高对找平控制的延续性和稳定性;现有技术中,找平导轨缺乏承载结构,导致找平导轨安设稳定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楼面的找平导轨支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找平导轨安设稳定性不佳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楼面的找平导轨支架,包括至少一个支架体,所述支架体包括呈纵向布置支撑杆以及支撑座,所述支撑杆的下部呈固定布置,所述支撑座与所述支撑杆呈上下连接布置;所述支撑座形成有至少一个承载部,所述承载部用于支撑找平导轨。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包括套管以及支撑螺杆,所述支撑螺杆呈纵向布置,所述支撑螺杆的下端呈固定布置,所述支撑螺杆的上端与所述套管呈活动对接布置,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套管呈上下对接布置。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包括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套管呈对接布置,所述支撑螺杆的上端穿设所述套管的内部,所述支撑螺杆贯穿所述调节螺母,且所述支撑螺杆与所述调节螺母呈螺纹连接布置。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板以及两个限制板,所述支撑板呈水平布置,所述限制板呈纵向布置,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对接两个所述限制板的下端,所述限制板的上端朝上延伸布置;所述支撑板形成有所述承载部。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形成有两个所述承载部,两个所述承载部呈中心对称布置。进一步的,所述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楼面的找平导轨支架包括加固件,所述加固件用于加固所述找平导轨,所述找平导轨置于所述加固件与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加固件抵触所述找平导轨,向下施加加固作用力。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形成有两个加固槽,所述加固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加固槽,所述加固件的中部抵触所述找平导轨,向下施加加固作用力。进一步的,所述加固件为强力弹性件,向下施加弹力,加固所述找平导轨。进一步的,所述承载部包括上承载面、斜限制面以及下承载面,所述上承载面与所述下承载面呈上下平行且错位布置,沿自上而下方向,所述斜限制面呈倾斜布置,所述斜限制面的两端分别对接所述上承载面与所述下承载面;所述找平导轨具有抵接面,当所述找平导轨安设在所述承载部时,所述抵接面与所述斜限制面呈叠合布置。进一步的,包括多个所述支架体,沿所述找平导轨的长度方向,各个所述支架体呈间隔依序布置,且各个所述支架体同步承载所述找平导轨;各个所述支架体的承载部呈同一水平面布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楼面的找平导轨支架,通过支架体实现找平导轨的承载,提高找平导轨的设置稳固性;由于支撑杆呈纵向布置,支撑杆使找平导轨具有一定高度,便于找平体系的安设以及找平作业,在支撑座的承载部的作用下,对找平导轨起到支撑和固定,增强找平导轨的安设稳固性,保证了找平导轨的稳定性,保障找平作业的施工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楼面的找平导轨支架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支撑座与找平导轨的配合平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楼面的找平导轨支架的支撑座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楼面的找平导轨支架的平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楼面的找平导轨支架的施工布局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5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楼面的找平导轨支架,包括至少一个支架体100,支架体100包括呈纵向布置支撑杆110以及支撑座120,支撑杆110的下部呈固定布置,支撑座120与支撑杆110呈上下连接布置;支撑座120形成有至少一个承载部123,承载部123用于支撑找平导轨200。上述的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楼面的找平导轨支架,通过支架体100实现找平导轨200的承载,提高找平导轨200的设置稳固性;由于支撑杆110呈纵向布置,支撑杆110使找平导轨200具有一定高度,便于找平体系的安设以及找平作业,在支撑座120的承载部123的作用下,对找平导轨200起到支撑和固定,增强找平导轨200的安设稳固性,保证了找平导轨200的稳定性,保障找平作业的施工安全。楼板进行现浇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层400,找平作业即针对混凝土层400的找平作业。支撑座120采用圆钢材质制成,为实心布置,这样,有效增强支撑座120的承载力。支撑杆110包括套管111以及支撑螺杆112,支撑螺杆112呈纵向布置,支撑螺杆112的下端呈固定布置,支撑螺杆112的上端与套管111呈活动对接布置,支撑座120与套管111呈上下对接布置;通过支撑螺杆112与套管111,实现支撑座120的标高调节,可适用于各种不同施工需求。再者,支撑杆110包括调节螺母113,调节螺母113与套管111呈对接布置,支撑螺杆112的上端穿设套管111的内部,支撑螺杆112贯穿调节螺母113,且支撑螺杆112与调节螺母113呈螺纹连接布置;通过旋拧调节螺母113,实现支撑螺杆112与套管111之间的相对位置的调节,实现支撑座120的标高调节,可适用于各种不同施工需求。支撑座120包括支撑板121以及两个限制板122,支撑板121呈水平布置,限制板122呈纵向布置,支撑板121的两端分别对接两个限制板122的下端,限制板122的上端朝上延伸布置;支撑板121形成有承载部123;通过支撑板121的承载部123,实现对找平导轨200的承载,保证找平导轨200的设置水平效果以及稳固性。支撑板121形成有两个承载部123,两个承载部123呈中心对称布置,实现找平导轨200的水平承载,保证后续找平作业的精准性。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楼面的找平导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支架体,所述支架体包括呈纵向布置支撑杆以及支撑座,所述支撑杆的下部呈固定布置,所述支撑座与所述支撑杆呈上下连接布置;所述支撑座形成有至少一个承载部,所述承载部用于支撑找平导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楼面的找平导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支架体,所述支架体包括呈纵向布置支撑杆以及支撑座,所述支撑杆的下部呈固定布置,所述支撑座与所述支撑杆呈上下连接布置;所述支撑座形成有至少一个承载部,所述承载部用于支撑找平导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楼面的找平导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套管以及支撑螺杆,所述支撑螺杆呈纵向布置,所述支撑螺杆的下端呈固定布置,所述支撑螺杆的上端与所述套管呈活动对接布置,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套管呈上下对接布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楼面的找平导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套管呈对接布置,所述支撑螺杆的上端穿设所述套管的内部,所述支撑螺杆贯穿所述调节螺母,且所述支撑螺杆与所述调节螺母呈螺纹连接布置。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楼面的找平导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板以及两个限制板,所述支撑板呈水平布置,所述限制板呈纵向布置,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对接两个所述限制板的下端,所述限制板的上端朝上延伸布置;所述支撑板形成有所述承载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楼面的找平导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形成有两个所述承载部,两个所述承载部呈中心对称布置。


6.如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杰李少雄段科潘志忠周伟业侯光华刘裕林王强强夏立衍赵娜唐彪罗昭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