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节能型中水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37869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环保节能型中水利用系统,包括用于水质净化与水体下渗的地下水涵养区、用于将地下水涵养区内净化后的水体汇流的汇流水道、用于暂时存储净化后水体的蓄水池和用于将蓄水池中的水泵送至浇灌分系统的增压泵;地下水涵养区内的引水道与设置在地下水涵养区边缘的汇流水道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汇流水道出水端与蓄水池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蓄水池出水端与增压泵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增压泵出水端与浇灌分系统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将居民区中水进行循环使用,同时还可以将雨水或其他类型的降水进行收集以及简易处理存储,并进行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节能型中水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中水利用
具体地说是一种环保节能型中水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再生水,为经过适当处理后能够满足某种使用要求的水体,不仅成本低,且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目前再生水,多是将雨水以及某些容易处理的废水进行集中适当处理后得到的水体。再生水处理设备占地面积比较大,不宜在面积较小的范围使用。而且在将再生水用于绿植、草坪浇灌后,一部分蒸发,一部分下渗,一部分被植物吸收利用,还有一部分流入排水管道里回流到污水处理工厂。这种再生水的使用方式既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又不能对雨水或其他类型的降水进行简单的处理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环保节能型中水利用系统,可以将居民区中水进行循环使用,同时还可以将雨水或其他类型的降水进行收集以及简易处理存储,并进行循环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节能型中水利用系统,包括:地下水涵养区,用于水质净化与水体下渗;汇流水道,用于将地下水涵养区内净化后的水体汇流;蓄水池,用于暂时存储净化后水体;增压泵,用于将蓄水池中的水泵送至浇灌分系统;地下水涵养区内的引水道与设置在地下水涵养区边缘的汇流水道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汇流水道出水端与蓄水池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蓄水池出水端与增压泵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增压泵出水端与浇灌分系统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上述环保节能型中水利用系统,地下水涵养区包括水生植物种植分区和湿地分区,水生植物种植分区设置在湿地分区内侧,湿地分区通过引水道与汇流水道流体导通连接。上述环保节能型中水利用系统,地下水涵养区还包括地下水涵养林分区,地下水涵养林分区设置在湿地分区外侧。上述环保节能型中水利用系统,地下水涵养林分区与湿地分区通过引水渠流体导通连接。上述环保节能型中水利用系统,地下水涵养林分区与引水渠进水端之间设有草坪缓冲分区。上述环保节能型中水利用系统,引水道出水端内设有格栅。上述环保节能型中水利用系统,蓄水池侧壁上设有与排水系统流体导通的溢流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取得了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利用地下水涵养区对雨水进行过滤除杂以及沉降,使得居民区降水不再直接经污水管排放掉,这样可以减轻污水管排水压力,同时利用居民区地下水涵养区对地下水进行补充,这样可以对地下水形成多个补水点。2、利用湿地分区和水生植物种植分区作为地下水涵养区,不仅可以改善小区景观,又有利于对雨水以及其他种类易处理污水的净化处理,同时还可以对局部环境湿度进行调节,有利于改善城镇的整体环境,并且有可以实现将大湿地化整为零分散到居民区,提高湿地的影响及作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环保节能型中水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环保节能型中水利用系统的蓄水池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蓄水池;2-增压泵;3-浇灌分系统;4-地下水涵养区,4-1-湿地分区,4-2-水生植物种植分区,4-3-地下水涵养林分区,4-4-草坪缓冲分区,4-5-引水渠,4-6-引水道;4-7-格栅;5-汇流水道;6-溢流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环保节能型中水利用系统,包括用于水质净化与水体下渗的地下水涵养区4、用于将地下水涵养区4内净化后的水体汇流的汇流水道5、用于暂时存储净化后水体的蓄水池1和用于将蓄水池1中的水泵送至浇灌分系统3的增压泵2;地下水涵养区4内的引水道4-6与设置在地下水涵养区4边缘的汇流水道5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汇流水道5出水端与蓄水池1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蓄水池1出水端与增压泵2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增压泵2出水端与浇灌分系统3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本实施例中,引水道4-6出水端内设有格栅4-7,蓄水池1侧壁上设有与排水系统流体导通的溢流孔6其中,地下水涵养区4包括水生植物种植分区4-2和湿地分区4-1,水生植物种植分区4-2设置在湿地分区4-1内侧,湿地分区4-1通过引水道4-6与汇流水道5流体导通连接。以水生植物种植分区4-2和湿地分区4-1作为地下水涵养区4,可以应用于普通小区,在普通居民小区的公共绿地上建立预设形状的水塘作为水生植物种植分区4-2,用以种植睡莲等观赏性较强的水生植物,然后在水生植物种植分区4-2周围建设网格式的湿地分区4-1,并在湿地分区4-1上加装防护设施。利用湿地分区4-1对雨水或其他易处理污水进行过滤和沉降形成再生水,而再生水从湿地分区4-1内携带的养分又可以供水生植物种植分区4-2内的水生植物吸收,同时地下水涵养区4整体上可以通过水体下渗的方式对地下水进行补充,降低地下水枯竭的速度,并且可以将湿地分区4-1处理后得到的再生水汇集到蓄水池1内存放,然后有增压泵2将水泵入浇灌分系统3对居民小区内的绿地、绿植等植物进行浇水,又可以对地下水涵养区4进行补水,从而形成一个小循环。对于面积较大且可设置坡地或者土山的小区,可以在坡地或土山上设置地下水涵养林分区4-3,地下水涵养林分区4-3设置在湿地分区4-1外侧,即湿地分区4-1设置在地下水涵养林分区4-3下侧方,当有降雨或对地下水涵养林分区4-3内树木浇灌时,一部分水下渗到地表以下对土壤或/和地下水进行补水,一部分水流经地下水涵养林分区4-3地表并携带着地下水涵养林分区4-3地表上的杂物流入湿地分区4-1内,杂物在湿地分区4-1的过滤下留置在湿地分区4-1内,并由湿地分区4-1内的腐生细菌进行分解,形成可溶于水的养料。鉴于有些小区的洼地与坡地或者土山的距离较远,可以将地下水涵养林分区4-3与湿地分区4-1通过引水渠4-5流体导通连接,并在地下水涵养林分区4-3与引水渠4-5进水端之间设有草坪缓冲分区4-4,利用草坪缓冲分区4-4可以减少硬质渣土淤塞引水渠4-5,利用引水渠4-5增添新的景致。本技术在居民小区构筑一个中水半循环系统,即在降水丰沛的时节,通过蓄水池1向外排放简单处理后的再生水,此类再生水可以直接用来浇灌绿植,或者排入河渠,在降水较少的时节,通过外部供水管路对蓄水池1进行补水,以满足居民区内绿植等需水要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增压泵2将蓄水池1内的中水泵入浇灌分系统3,浇灌分系统3将中水输送至地下水涵养林分区4-3和湿地分区4-1,被输送至地下水涵养林分区4-3的水中的一部分水经草坪缓冲分区4-4、引水渠4-5进入湿地分区4-1,湿地分区4-1将草末、树叶等易腐烂的物质拦截并由湿地分区4-1内的腐生细菌进行降解,而湿地分区4-1内的水则会携带湿地分区4-1内部分营养物质流入水生植物种植分区4-2内供水生植物生长吸收所需。而湿地分区4-1内有一部分水则通过引水道4-6和汇流水道5流入蓄水池1内,然后再由增压泵2泵送至浇灌系统,从而使得湿地分区4-1内有机物分解得到的营养物质可以被输送到其他区域,以供其他区域的绿植生长需要。在本技术中,湿地分区4-1作为一个对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节能型中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地下水涵养区(4),用于水质净化与水体下渗;/n汇流水道(5),用于将地下水涵养区(4)内净化后的水体汇流;/n蓄水池(1),用于暂时存储净化后水体;/n增压泵(2),用于将蓄水池(1)中的水泵送至浇灌分系统(3);/n地下水涵养区(4)内的引水道(4-6)与设置在地下水涵养区(4)边缘的汇流水道(5)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汇流水道(5)出水端与蓄水池(1)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蓄水池(1)出水端与增压泵(2)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增压泵(2)出水端与浇灌分系统(3)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节能型中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下水涵养区(4),用于水质净化与水体下渗;
汇流水道(5),用于将地下水涵养区(4)内净化后的水体汇流;
蓄水池(1),用于暂时存储净化后水体;
增压泵(2),用于将蓄水池(1)中的水泵送至浇灌分系统(3);
地下水涵养区(4)内的引水道(4-6)与设置在地下水涵养区(4)边缘的汇流水道(5)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汇流水道(5)出水端与蓄水池(1)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蓄水池(1)出水端与增压泵(2)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增压泵(2)出水端与浇灌分系统(3)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节能型中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地下水涵养区(4)包括水生植物种植分区(4-2)和湿地分区(4-1),水生植物种植分区(4-2)设置在湿地分区(4-1)内侧,湿地分区(4-1)通过引水道(4-6)与汇流水道(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锋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正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