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耐磨功能的高密度聚乙烯单丝纤维成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7687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耐磨功能的高密度聚乙烯单丝纤维成线结构,包括收紧线、细号单丝纤维、尼龙线、弹性丝、碳素线、螺旋线、粗号单丝纤维以及聚乙烯薄膜,螺旋线缠绕在粗号单丝纤维环形侧面,细号单丝纤维设置在粗号单丝纤维外侧,收紧线穿插在细号单丝纤维和粗号单丝纤维之间,尼龙线和碳素线交叉编织在细号单丝纤维外侧,弹性丝设置在尼龙线内部,聚乙烯薄膜粘贴在尼龙线和碳素线内壁侧,该设计解决了原有高密度聚乙烯单丝纤维成线结构缺乏耐磨效果,以及内部纤维绑扎不牢靠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提高高密度聚乙烯单丝纤维成线结构的耐磨性和整体绑扎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耐磨功能的高密度聚乙烯单丝纤维成线结构
本技术是一种具有耐磨功能的高密度聚乙烯单丝纤维成线结构,属于高密度聚乙烯纤维成型

技术介绍
聚乙烯单丝纤维是指由聚乙烯经熔融纺丝法纺丝而得到的纤维材料,在经过高压揉练成高密度聚乙烯单丝纤维,包括短纤维和长丝,这种纤维的机械强度可通过纺丝工艺参数进行调节,而且湿态强度和伸长与干态相同,聚乙烯纤维具有强度高,密度低,绝缘性佳等优点,但热承载能力低和冷蠕变限制了它的应用,主要用于生产各种工业用纺织品,特别是滤材,篷布以及网带等产品。现有技术中,现有的高密度聚乙烯单丝纤维成线加工中缺乏耐磨结构,多次使用后表面容易刮擦断开,另外由于高密度聚乙烯单丝纤维成型过程中绑扎效果不好,纤维之间容易发生相对滑动,不利于整理施力和承受力,现在急需一种具有耐磨功能的高密度聚乙烯单丝纤维成线结构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耐磨功能的高密度聚乙烯单丝纤维成线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提高高密度聚乙烯单丝纤维成线结构的耐磨性和整体绑扎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耐磨功能的高密度聚乙烯单丝纤维成线结构,包括收紧线、细号单丝纤维、尼龙线、弹性丝、碳素线、螺旋线、粗号单丝纤维以及聚乙烯薄膜,所述螺旋线缠绕在粗号单丝纤维环形侧面,所述细号单丝纤维设置在粗号单丝纤维外侧,所述收紧线穿插在细号单丝纤维和粗号单丝纤维之间,所述尼龙线和所述碳素线交叉编织在细号单丝纤维外侧,所述弹性丝设置在尼龙线内部,所述聚乙烯薄膜粘贴在尼龙线和所述碳素线内壁侧。进一步地,所述细号单丝纤维和粗号单丝纤维材质均为高密度聚乙烯。进一步地,所述螺旋线材质为高密度聚乙烯,所述螺旋线直径远小于粗号单丝纤维直径,所述螺旋线与粗号单丝纤维一体式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丝为弹性结构,所述弹性丝与尼龙线缠绕编织为一体。进一步地,所述细号单丝纤维设有多根,且多根细号单丝纤维均匀分布在粗号单丝纤维环形侧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具有耐磨功能的高密度聚乙烯单丝纤维成线结构,成型过程中,首先用收紧线穿插在细号单丝纤维和粗号单丝纤维之间,采用多根细号单丝纤维环抱粗号单丝纤维,拉紧收紧线,使细号单丝纤维抱紧粗号单丝纤维,防止纤维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提高整体承受力效果,然后用聚乙烯薄膜包裹缠绕在细号单丝纤维外壁侧,最后将尼龙线和碳素线交叉编织包裹在聚乙烯薄膜外壁侧,尼龙线和碳素线的加入大大增强了外壁的耐磨效果,另外尼龙线内部弹性丝的加入,提高尼龙线的弹性延展效果和包裹效果,解决了原有高密度聚乙烯单丝纤维成线结构缺乏耐磨效果,以及内部纤维绑扎不牢靠的问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有耐磨功能的高密度聚乙烯单丝纤维成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具有耐磨功能的高密度聚乙烯单丝纤维成线结构的剖面图;图中:1-收紧线、2-细号单丝纤维、3-尼龙线、4-弹性丝、5-碳素线、6-螺旋线、7-粗号单丝纤维、8-聚乙烯薄膜。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耐磨功能的高密度聚乙烯单丝纤维成线结构,包括收紧线1、细号单丝纤维2、尼龙线3、弹性丝4、碳素线5、螺旋线6、粗号单丝纤维7以及聚乙烯薄膜8,螺旋线6缠绕在粗号单丝纤维7环形侧面,细号单丝纤维2设置在粗号单丝纤维7外侧,收紧线1穿插在细号单丝纤维2和粗号单丝纤维7之间,尼龙线3和碳素线5交叉编织在细号单丝纤维2外侧,弹性丝4设置在尼龙线3内部,聚乙烯薄膜8粘贴在尼龙线3和碳素线5内壁侧,该设计解决了原有高密度聚乙烯单丝纤维成线结构缺乏耐磨效果,内部纤维绑扎不牢靠的问题。细号单丝纤维2和粗号单丝纤维7材质均为高密度聚乙烯,螺旋线6材质为高密度聚乙烯,螺旋线6直径远小于粗号单丝纤维7直径,螺旋线6与粗号单丝纤维7一体式连接,利用螺旋线6使细号单丝纤维2和粗号单丝纤维7之间增大摩擦阻力,减少相对滑动。弹性丝4为弹性结构,弹性丝4与尼龙线3缠绕编织为一体,提高尼龙线3的弹性延展效果,尼龙线3和碳素线5的加入大大增强了外壁的耐磨效果,细号单丝纤维2设有多根,且多根细号单丝纤维2均匀分布在粗号单丝纤维7环形侧面,利用最密堆积原理最大限度的增加细号单丝纤维2的数量。具体工作原理:成型过程中,首先用收紧线1穿插在细号单丝纤维2和粗号单丝纤维7之间,采用多根细号单丝纤维2环抱粗号单丝纤维7,拉紧收紧线1,使细号单丝纤维2抱紧粗号单丝纤维7,螺旋线6防止纤维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提高整体承受力效果,然后用聚乙烯薄膜8包裹缠绕在细号单丝纤维2外壁侧,使细号单丝纤维2包裹紧密,最后将尼龙线3和碳素线5交叉编织包裹在聚乙烯薄膜8外壁侧,尼龙线3和碳素线5的加入大大增强了外壁的耐磨效果,另外尼龙线3内部弹性丝4的加入,提高尼龙线3的弹性延展性和包裹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耐磨功能的高密度聚乙烯单丝纤维成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紧线、细号单丝纤维、尼龙线、弹性丝、碳素线、螺旋线、粗号单丝纤维以及聚乙烯薄膜,所述螺旋线缠绕在粗号单丝纤维环形侧面,所述细号单丝纤维设置在粗号单丝纤维外侧,所述收紧线穿插在细号单丝纤维和粗号单丝纤维之间,所述尼龙线和所述碳素线交叉编织在细号单丝纤维外侧,所述弹性丝设置在尼龙线内部,所述聚乙烯薄膜粘贴在尼龙线和所述碳素线内壁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耐磨功能的高密度聚乙烯单丝纤维成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紧线、细号单丝纤维、尼龙线、弹性丝、碳素线、螺旋线、粗号单丝纤维以及聚乙烯薄膜,所述螺旋线缠绕在粗号单丝纤维环形侧面,所述细号单丝纤维设置在粗号单丝纤维外侧,所述收紧线穿插在细号单丝纤维和粗号单丝纤维之间,所述尼龙线和所述碳素线交叉编织在细号单丝纤维外侧,所述弹性丝设置在尼龙线内部,所述聚乙烯薄膜粘贴在尼龙线和所述碳素线内壁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耐磨功能的高密度聚乙烯单丝纤维成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号单丝纤维和粗号单丝纤维材质均为高密度聚乙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普乐菲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