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膜上下料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7365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滤膜上下料机械手,包括装夹机架、缓冲组件、装夹板、装夹杆和真空吸盘;所述装夹机架设置于所述竖向导板;所述装夹板通过所述缓冲组件与所述装夹机架连接;所述装夹杆设有若干根,若干根所述装夹杆分别设置于所述装夹板;所述装夹杆为两端贯通的管状结构,至少部分所述装夹杆的一端与外部的抽真空设备连接,且该部分所述装夹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所述真空吸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所述缓存组件下压使得所述真空吸盘对滤膜吸持更牢固,而且所述真空吸盘和所述缓冲组件的缓冲作用下,可以有效的保护滤膜,防止滤膜破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滤膜上下料机械手
本技术涉及滤膜叠膜的
,特别是一种滤膜上下料机械手。
技术介绍
随着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饮用水安全及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更加关注,用于过滤水源的滤芯的也是备受关注,折叠滤芯的生产需要对滤膜进行堆叠,在传统的生产中,往往采用人工进行堆叠,这样不仅效率慢,人工成本高而且容易滤膜容易出现错漏;目前市面上有一些用于自动叠膜的机器,但是在搬运滤膜的时候仍有采用人工搬运的方式,或者利用一些简单的夹具对滤膜进行夹持,夹持不稳固且容易对滤膜造成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滤膜上下料机械手,实现对滤膜的自动化搬运,搬运牢固稳定,且能有效保护滤膜。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滤膜上下料机械手,包括装夹机架、缓冲组件、装夹板、装夹杆和真空吸盘;所述装夹机架设置于所述竖向导板;所述装夹板通过所述缓冲组件与所述装夹机架连接;所述装夹杆设有若干根,若干根所述装夹杆分别设置于所述装夹板;所述装夹杆为两端贯通的管状结构,至少部分所述装夹杆的一端与外部的抽真空设备连接,且该部分所述装夹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所述真空吸盘。进一步的是,所述缓冲组件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缓冲组件分别包括有第一直线轴承、缓冲导杆、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一行程限位件;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套设于所述缓冲导杆;所述第一直线轴承设置于所述装夹机架;所述缓冲导杆的一端与所述装夹板连接,所述缓冲导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行程限位件;所述第一缓冲弹簧套设于所述缓冲导杆,且所述第一缓冲弹簧设置于所述装夹板和所述装夹机架之间。进一步的是,所述上下料机械手还包括感应检测组件,所述感应检测组件包括检测杆和压力检测件;所述检测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装夹板,所述压力检测件设置于所述检测杆的另一端。进一步的是,所述感应检测组件还包括第二直线轴承、第二缓冲弹簧、第二行程限位件和弹簧限位件;所述第二直线轴承固定设置于所述装夹板,且所述第二直线轴承套设于所述检测杆;所述第二行程限位件设置于所述检测杆的上部,所述弹簧限位件设置于所述检测杆的下部;所述第二缓冲弹簧套设于所述检测杆,且所述第二缓冲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行程限位件和所述弹簧限位件之间。进一步的是,所述上下料机械手还包括两组提升组件,两组所述提升组件分别设于所述装夹机架的两端;所述提升组件包括驱动气缸、提升板提升立柱;所述驱动气缸设置于所述装夹机架;所述提升板设置于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端,所述提升立柱设置于所述提升板。进一步的是,所述真空吸盘为波纹真空吸盘。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行程限位件、所述第二行程限位件和所述弹簧限位件均为限位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滤膜上下料机械手,利用通过所述真空吸盘进行吸持,以及所述缓冲组件的缓冲作用和下压作用,不仅利用所述缓存组件下压使得吸持更牢固,而且所述真空吸盘和所述缓冲组件的缓冲作用下,可以有效的保护滤膜,防止滤膜破损。附图说明图1是自动叠膜机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上料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上料装夹机构的示意图;图4是感应检测组件和提升组件的示意图;图5是滤膜暂存装置的示意图;图6是滤膜暂存架的示意图;图7是调节组件的示意图;图8是滤膜暂存架的剖视图;图9是滤膜暂存架另一个平面的剖视图;图10是叠膜装置的示意图;图11是定位机构的示意图;图12是空框存储架的示意图。其中:叠膜机架1、上料装置2、机架21、横梁22、横梁驱动件23、竖向导板24、导板驱动件25、升降驱动件26、上料装夹机构27、装夹机架271、缓冲组件272、第一直线轴承2721、缓冲导杆2722、第一缓冲弹簧2723、第一行程限位件2724、装夹板273、装夹杆274、真空吸盘275、感应检测组件276、检测杆2761、压力检测件2762、第二直线轴承2763、第二缓冲弹簧2764、第二行程限位件2765、弹簧限位件2766、提升组件277、驱动气缸2771、提升板2772、提升立柱2773、滤膜暂存装置3、滤膜暂存架30、暂存机架301、暂存架驱动机构302、传动机构303、主动传动轮3031、从动传动轮3032、传动带3033、传动板304、安装板3041、限位凸起3042、安装槽3043、滑轮3044、滤膜暂存框305、安装凸起3051、主动转轴306、从动转轴307、调节组件308、调节板3081、调节槽3082、调节螺栓3083、定位支撑组件309、固定板3091、支撑板3092、限位凸缘3093、感应检测器3010、滤膜输送带4、叠膜装置5、视觉检测系统51、叠膜机器臂52、叠膜组装盒53、成品输送带54、定位机构55、安装杆551、导向杆552、定位杆553、滤膜检测装置6、收集框7、空框存储架8、框架81、放置平台82、辊筒83、空框感应开关84、推杆装置8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一种自动叠膜机,包括叠膜机架1、上料装置2、滤膜暂存装置3、滤膜输送带4和叠膜装置5;所述上料装置2和所述滤膜暂存装置3均设置于所述叠膜机架1;所述滤膜暂存装置3包括多个滤膜暂存架30,所述滤膜输送带4的输入端的至少一侧设有所述滤膜暂存装置3;所述叠装置5设置于所述输送带4的输出端。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滤膜暂存架30上放置有多种不同的滤膜,每一种滤膜都一层层叠放成一堆,当其中一种滤膜需要进行叠膜时,所述上料装置2就会移动到所述滤膜的上方,对该滤膜进行夹持,然后将该滤膜放置到所述滤膜输送带4上,滤芯常常是需要多种滤膜进行叠加而成,因此所述上料装置2就会根据需要,按照一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滤膜上下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装夹机架、缓冲组件、装夹板、装夹杆和真空吸盘;所述装夹机架设置于竖向导板;所述装夹板通过所述缓冲组件与所述装夹机架连接;所述装夹杆设有若干根,若干根所述装夹杆分别设置于所述装夹板;所述装夹杆为两端贯通的管状结构,至少部分所述装夹杆的一端与外部的抽真空设备连接,且该部分所述装夹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所述真空吸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膜上下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装夹机架、缓冲组件、装夹板、装夹杆和真空吸盘;所述装夹机架设置于竖向导板;所述装夹板通过所述缓冲组件与所述装夹机架连接;所述装夹杆设有若干根,若干根所述装夹杆分别设置于所述装夹板;所述装夹杆为两端贯通的管状结构,至少部分所述装夹杆的一端与外部的抽真空设备连接,且该部分所述装夹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所述真空吸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膜上下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缓冲组件分别包括有第一直线轴承、缓冲导杆、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一行程限位件;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套设于所述缓冲导杆;所述第一直线轴承设置于所述装夹机架;所述缓冲导杆的一端与所述装夹板连接,所述缓冲导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行程限位件;所述第一缓冲弹簧套设于所述缓冲导杆,且所述第一缓冲弹簧设置于所述装夹板和所述装夹机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滤膜上下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料机械手还包括感应检测组件,所述感应检测组件包括检测杆和压力检测件;所述检测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装夹板,所述压力检测件设置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平韩义肖远刚黄隆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栗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