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土灼烧产物自动卸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7345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稀土灼烧产物自动卸料装置,包括灼烧窑,灼烧窑的底侧外表面四角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的底侧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底座,底座的底侧外表面面积均大于支撑架的底侧外表面面积,灼烧窑的内部左下端前后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主动轴,主动轴的外表面环绕固定安装有主动辊,灼烧窑的内部右下端前后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从动轴,从动轴的外表面环绕固定安装有从动辊,主动辊和从动辊的外表面均环绕固定安装有传料带,传料带的顶侧外表面水平向中端位置放置有匣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起到机械化自动卸料,降低人工手动将匣钵侧翻卸料的劳动强度,省时省力,不仅降低人工成本,还提高稀土的生产效率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稀土灼烧产物自动卸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稀土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稀土灼烧产物自动卸料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的稀土储量丰富,拥有世界第一的稀土储量和产量。稀土成为21世纪的新型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和物理性能、光学性能、电学性能、磁学性能以及催化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化工、玻璃陶瓷和农业等行业中。稀土的开发利用已经深入到人类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将是未来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稀土的萃取分离工艺可分为三个方面,即料液前处理、溶剂萃取分离过程和产品精加工后处理。料液前处理是将精矿放入硫酸中进行酸浸,然后经溶解、分离、净化、浓缩或灼烧等工序,制成各种混合稀土化合物产品;后处理是将萃取分离过程所获得的单一稀土产品通过沉淀、过滤、灼烧等过程得到最终固态产品,即稀土氧化物。其中,在对稀土灼烧后的产物需要使用到卸料装置。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稀土灼烧产物卸料装置,由于是采用工人手动将匣钵侧翻卸料,如此操作劳动强度较大,且费时费力,不仅增加了人工成本,还导致稀土的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稀土灼烧产物自动卸料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稀土灼烧产物卸料装置在卸料时存在着采用工人手动将匣钵侧翻卸料,如此操作劳动强度较大,且费时费力,不仅增加了人工成本,还导致稀土的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一种稀土灼烧产物自动卸料装置,包括灼烧窑,所述灼烧窑的底侧外表面四角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侧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侧外表面面积均大于所述支撑架的底侧外表面面积,所述灼烧窑的内部左下端前后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的外表面环绕固定安装有主动辊,所述灼烧窑的内部右下端前后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的外表面环绕固定安装有从动辊,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的外表面均环绕固定安装有传料带,所述传料带的顶侧外表面水平向中端位置放置有匣钵,所述灼烧窑的后侧外表面左下端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箱,所述第一电机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底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底座,所述第一电机底座的底侧外表面与所述第一电机箱的底侧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箱的后侧外表面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开启按钮,所述第一开启按钮的底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关闭按钮,所述灼烧窑的右侧外表面下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卸料主板,所述卸料主板的右侧外表面转动安装有卸料轴,所述卸料轴的左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卸料副板,所述卸料主板的顶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卸料箱,所述卸料主板的垂直下方放置有收钵槽,所述收钵槽的右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收料槽,所述卸料主板的后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箱,所述第二电机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底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底座,所述第二电机底座的底侧外表面与所述第二电机箱的底侧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箱的后侧外表面中央位置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开启按钮,所述第二开启按钮的底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关闭按钮。优选地,所述匣钵的前侧外表面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贴,所述卸料箱的前侧内表面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贴。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前端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的前端与所述主动轴的后端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启按钮和所述第一关闭按钮通过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而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启动与停止。优选地,所述匣钵的右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板,所述卸料箱的右侧内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板。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前端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驱动轴的前端与所述卸料轴的后端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启按钮和所述第二关闭按钮通过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而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启动与停止。(三)有益效果该一种稀土灼烧产物自动卸料装置,通过设置有主动轴、主动辊、从动轴、从动辊、传料带、匣钵、第一电磁贴、第一电磁板、第一电机箱、第一驱动电机、第一电机底座、第一驱动轴、第一开启按钮、第一关闭按钮、卸料主板、卸料轴、卸料副板、卸料箱、第二电磁贴、第二电磁板、收钵槽、收料槽、第二电机箱、第二驱动电机、第二电机底座、第二驱动轴、第二开启按钮和第二关闭按钮的共同配合作用,可以实现机械化自动卸料,降低了人工手动将匣钵侧翻卸料的劳动强度,省时省力,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还提高了稀土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灼烧窑结构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卸料主板结构的右视图。图中:1-灼烧窑、2-支撑架、3-底座、4-主动轴、5-主动辊、6-从动轴、7-从动辊、8-传料带、9-匣钵、10-第一电磁贴、11-第一电磁板、12-第一电机箱、13-第一驱动电机、14-第一电机底座、15-第一驱动轴、16-第一开启按钮、17-第一关闭按钮、18-卸料主板、19-卸料轴、20-卸料副板、21-卸料箱、22-第二电磁贴、23-第二电磁板、24-收钵槽、25-收料槽、26-第二电机箱、27-第二驱动电机、28-第二电机底座、29-第二驱动轴、30-第二开启按钮、31-第二关闭按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稀土灼烧产物自动卸料装置,包括灼烧窑1,灼烧窑1的底侧外表面四角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底侧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底座3,底座3的底侧外表面面积均大于支撑架2的底侧外表面面积,灼烧窑1的内部左下端前后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主动轴4,主动轴4的外表面环绕固定安装有主动辊5,灼烧窑1的内部右下端前后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从动轴6,从动轴6的外表面环绕固定安装有从动辊7,主动辊5和从动辊7的外表面均环绕固定安装有传料带8,传料带8的顶侧外表面水平向中端位置放置有匣钵9,灼烧窑1的后侧外表面左下端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箱12,第一电机箱1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13,第一驱动电机13的底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底座14,第一电机底座14的底侧外表面与第一电机箱12的底侧内表面固定连接,第一电机箱12的后侧外表面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开启按钮16,第一开启按钮16的底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关闭按钮17,灼烧窑1的右侧外表面下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卸料主板18,卸料主板18的右侧外表面转动安装有卸料轴19,卸料轴19的左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卸料副板20,卸料主板18的顶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卸料箱21,卸料主板18的垂直下方放置有收钵槽24,收钵槽24的右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收料槽25,卸料主板18的后侧外表面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稀土灼烧产物自动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灼烧窑(1),所述灼烧窑(1)的底侧外表面四角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底侧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底座(3),所述底座(3)的底侧外表面面积均大于所述支撑架(2)的底侧外表面面积,所述灼烧窑(1)的内部左下端前后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主动轴(4),所述主动轴(4)的外表面环绕固定安装有主动辊(5),所述灼烧窑(1)的内部右下端前后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从动轴(6),所述从动轴(6)的外表面环绕固定安装有从动辊(7),所述主动辊(5)和所述从动辊(7)的外表面均环绕固定安装有传料带(8),所述传料带(8)的顶侧外表面水平向中端位置放置有匣钵(9),所述灼烧窑(1)的后侧外表面左下端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箱(12),所述第一电机箱(1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1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3)的底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底座(14),所述第一电机底座(14)的底侧外表面与所述第一电机箱(12)的底侧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箱(12)的后侧外表面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开启按钮(16),所述第一开启按钮(16)的底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关闭按钮(17),所述灼烧窑(1)的右侧外表面下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卸料主板(18),所述卸料主板(18)的右侧外表面转动安装有卸料轴(19),所述卸料轴(19)的左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卸料副板(20),所述卸料主板(18)的顶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卸料箱(21),所述卸料主板(18)的垂直下方放置有收钵槽(24),所述收钵槽(24)的右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收料槽(25),所述卸料主板(18)的后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箱(26),所述第二电机箱(2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27),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7)的底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底座(28),所述第二电机底座(28)的底侧外表面与所述第二电机箱(26)的底侧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箱(26)的后侧外表面中央位置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开启按钮(30),所述第二开启按钮(30)的底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关闭按钮(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土灼烧产物自动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灼烧窑(1),所述灼烧窑(1)的底侧外表面四角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底侧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底座(3),所述底座(3)的底侧外表面面积均大于所述支撑架(2)的底侧外表面面积,所述灼烧窑(1)的内部左下端前后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主动轴(4),所述主动轴(4)的外表面环绕固定安装有主动辊(5),所述灼烧窑(1)的内部右下端前后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从动轴(6),所述从动轴(6)的外表面环绕固定安装有从动辊(7),所述主动辊(5)和所述从动辊(7)的外表面均环绕固定安装有传料带(8),所述传料带(8)的顶侧外表面水平向中端位置放置有匣钵(9),所述灼烧窑(1)的后侧外表面左下端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箱(12),所述第一电机箱(1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1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3)的底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底座(14),所述第一电机底座(14)的底侧外表面与所述第一电机箱(12)的底侧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箱(12)的后侧外表面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开启按钮(16),所述第一开启按钮(16)的底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关闭按钮(17),所述灼烧窑(1)的右侧外表面下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卸料主板(18),所述卸料主板(18)的右侧外表面转动安装有卸料轴(19),所述卸料轴(19)的左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卸料副板(20),所述卸料主板(18)的顶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卸料箱(21),所述卸料主板(18)的垂直下方放置有收钵槽(24),所述收钵槽(24)的右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收料槽(25),所述卸料主板(18)的后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箱(26),所述第二电机箱(2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27),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7)的底侧外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春雷程宗敏王智刚陈勇春刘建安
申请(专利权)人:龙南友力稀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