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形物体的圆周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7341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柱状产品的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圆柱形物体的圆周检测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图像获取机构及驱动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被配置同时输送多个所述圆柱形物体;所述图像获取机构被配置为对输送至其下方的多个所述圆柱形物体连续拍照;所述驱动机构被配置为驱动多个位于所述图像获取机构下方的所述圆柱形物体连续转动一周。利用驱动机构驱动多个位于图像获取机构下方的圆柱形物体连续转动一周,由图像获取机构对转动的多个圆柱形物体连续拍照,以便于将所拍的照片进行拼接从而得到圆柱形物体的圆周展开图像,避免了检测过程中拍摄不到的死角位置,且检测效率及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柱形物体的圆周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柱状产品的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圆柱形物体的圆周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对轴承、滚子等棒材类的产品的圆周检测方法一般是在生产线上设置激光检测设备,利用激光检测生产线上生产的每个柱状成品的圆周。但激光检测设备在结构上较为复杂而且不易于安装,经长时间的使用之后,激光检测设备的部件之间可能会出现松动,由于激光较为敏感,当激光检测设备位置发生变化时,会影响棒材圆周的检测精度,同时在传送柱状物体时,需要人工去将物品旋转一周检测,人工旋转的方式精度低,会造成检测死角,同时检测效率也较低。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圆柱形物体的圆周检测装置,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圆柱形物体的圆周检测装置,能够高效并精确地对圆柱形物体的圆周进行检测。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圆柱形物体的圆周检测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图像获取机构及驱动机构,其中:所述输送机构被配置同时输送多个所述圆柱形物体;所述图像获取机构被配置为对输送至其下方的多个所述圆柱形物体连续拍照;所述驱动机构被配置为驱动多个位于所述图像获取机构下方的所述圆柱形物体连续转动一周。作为上述的圆柱形物体的圆周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链条、多个转动连接两条所述链条的滚轮及驱动两条所述链条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相邻两个所述滚轮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圆柱形物体的外径。作为上述的圆柱形物体的圆周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两个分别与两个所述链条的对应的两端传动连接的链轮座及与其中一个所述链轮座传动连接的伺服电机。作为上述的圆柱形物体的圆周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支撑座、多个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座且平行分布的惰轮以及驱动各所述惰轮带动位于其上方的多个所述滚轮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作为上述的圆柱形物体的圆周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座上设有多个分别对应各所述惰轮两端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均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套接有弹簧,两个正对的所述连接轴之间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两个所述弹簧连接,所述惰轮转动连接于所述轴杆。作为上述的圆柱形物体的圆周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调速电机、与所述调速电机传动连接的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圆皮带传动连接有从动轮,且所述圆皮带抵压各所述惰轮。作为上述的圆柱形物体的圆周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图像获取机构包括位于所述链条侧部的支架、自上而下设置于所述支架的CCD相机和光源。作为上述的圆柱形物体的圆周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光源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第二光源的照射角度能够覆盖多个待检测的所述圆柱形物体,所述第一光源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二光源进行补偿。作为上述的圆柱形物体的圆周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CCD相机、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能够沿所述支架的高度方向移动。作为上述的圆柱形物体的圆周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被配置为限定各所述圆柱形物体于所述各滚轮上的位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利用驱动机构驱动多个位于图像获取机构下方的圆柱形物体连续转动一周,由图像获取机构对转动的多个圆柱形物体连续拍照,以便于将所拍的照片进行拼接从而得到圆柱形物体的圆周展开图像,避免了检测过程中拍摄不到的死角位置,且检测效率及精度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圆柱形物体的圆周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圆柱形物体的圆周检测装置中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圆柱形物体的圆周检测装置中的图像获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输送机构,110-链条,120-滚轮,130-链轮座,140-伺服电机,200-图像获取机构,210-支架,220-CCD相机,231-第一光源,232-第二光源,300-驱动机构,310-支撑座,311-连接槽,312-连接轴,313-弹簧,314-轴杆,320-惰轮,330-调速电机,340-主动轮,350-圆皮带,360-从动轮,400-圆柱形物体,500-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如图1至3所示,本技术的圆柱形物体的圆周检测装置包括输送机构100、图像获取机构200及驱动机构300。其中,输送机构100被配置同时输送多个圆柱形物体400;图像获取机构200被配置为对输送至其下方的多个圆柱形物体400连续拍照;驱动机构300被配置为驱动多个位于图像获取机构200下方的圆柱形物体400连续转动一周。利用驱动机构300驱动多个位于图像获取机构200下方的圆柱形物体400连续转动一周,由图像获取机构200对转动的多个圆柱形物体400连续拍照,以便于将所拍的照片进行拼接从而得到圆柱形物体400的圆周展开图像,避免了检测过程中拍摄不到的死角位置,且检测效率及精度高。具体地,输送机构100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链条110、多个转动连接两条链条110的滚轮120及驱动两条链条110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相邻两个滚轮120之间的间距小于圆柱形物体400的外径。本技术中,两条链条110均呈环形设置,各滚轮120均匀分布在两条链条110之间,链条110绕环形路线移动,带动各滚轮120移动,从而带动放置在滚轮120上的圆柱形物体400移动。本实施例中,每三个圆柱形物体400为一组,同时上料、检测、下料。另外,第一驱动组件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柱形物体的圆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机构(100)、图像获取机构(200)及驱动机构(300),其中:/n所述输送机构(100)被配置同时输送多个所述圆柱形物体(400);/n所述图像获取机构(200)被配置为对输送至其下方的多个所述圆柱形物体(400)连续拍照;/n所述驱动机构(300)被配置为驱动多个位于所述图像获取机构(200)下方的所述圆柱形物体(400)连续转动一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柱形物体的圆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机构(100)、图像获取机构(200)及驱动机构(300),其中:
所述输送机构(100)被配置同时输送多个所述圆柱形物体(400);
所述图像获取机构(200)被配置为对输送至其下方的多个所述圆柱形物体(400)连续拍照;
所述驱动机构(300)被配置为驱动多个位于所述图像获取机构(200)下方的所述圆柱形物体(400)连续转动一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物体的圆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100)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链条(110)、多个转动连接两条所述链条(110)的滚轮(120)及驱动两条所述链条(110)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相邻两个所述滚轮(120)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圆柱形物体(400)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形物体的圆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两个分别与两个所述链条(110)的对应的两端传动连接的链轮座(130)及与其中一个所述链轮座(130)传动连接的伺服电机(14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形物体的圆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00)包括支撑座(310)、多个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座(310)且平行分布的惰轮(320)以及驱动各所述惰轮(320)带动位于其上方的多个所述滚轮(120)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柱形物体的圆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310)上设有多个分别对应各所述惰轮(320)两端的连接槽(311),所述连接槽(311)均设有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郁彬于洋周佳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奥德鲁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