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中救生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遇水自动充气装置及带有遇水自动充气装置的救生腰带,其中,遇水自动充气装置,包括腔体,腔体内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内安装有遇水反应试剂,腔体的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孔,第一进水孔处转动安装有可启闭的封闭板,腔体的另一侧壁上设有出气孔,出气孔上安装有充气管,充气管上安装有充气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当人员落水时,遇水自动充气装置可以自动的进行充气上浮,使落水人员可以直立漂浮于水面上,有效避免溺亡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遇水自动充气装置及带有遇水自动充气装置的救生腰带
本技术涉及水中救生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遇水自动充气装置及带有遇水自动充气装置的救生腰带。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游来休闲,放松自己,其中,海边旅游因其独特的美景,富饶的海鲜吸引了大批的游客,但是,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落水事故,对于这些突发事故,有时由于各种原因,救生人员或者是救生设备无法第一时间到达落水人员处进行救助,同时,落水人员也没有有效的救生设备来进行自救,由此造成了溺亡事故。因此,开发一种遇水自动充气装置及带有遇水自动充气装置的救生腰带,不但具有迫切的研究价值,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工业应用潜力,这正是本技术得以完成的动力所在和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所指出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大量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技术。具体而言,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遇水自动充气装置及带有遇水自动充气装置的救生腰带,实现了当人员落水时,遇水自动充气装置可以自动的进行充气上浮,使落水人员可以直立漂浮于水面上,有效避免溺亡事故的发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遇水自动充气装置,包括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安装有遇水反应试剂,所述腔体的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孔,所述第一进水孔处转动安装有可启闭的封闭板,所述腔体的另一侧壁上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上安装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上安装有充气囊。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腔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遇水反应试剂位于所述隔板的一侧,所述隔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干燥剂。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遇水反应试剂采用的是固体结构的泡腾片,所述干燥剂采用的是固体结构的生石灰。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封闭板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腔体的内侧壁上,另一端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所述封闭板的一端连接于固定柱上,所述固定住设置与所述腔体的内侧壁上。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封闭板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腔体的内侧壁上,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腔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铁对应设置的第二磁铁,所述腔体的内侧壁上且靠近所述封闭板远离所述第一进水孔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柱。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一进水孔与所述出气孔相对设置。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遇水自动充气装置的救生腰带,包括若干所述遇水自动充气装置,若干所述遇水自动充气装置排列安装于腰带上设置的第二安装槽内,所述腰带上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槽处设置有第二进水孔,所述第二进水孔与所述第一进水孔连通。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遇水自动充气装置相对设置有两组。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进水孔,当人员落水后,水可以通过第一进水孔推动封闭板进入到腔体内,通过设置遇水反应试剂,遇水反应试剂采用的是泡腾片,泡腾片遇水剧烈反应,并在腔体内产生大量的气体,气体推动封闭板将第一进水孔封闭,剩余的大部分气体通过充气管进入到充气囊中,对充气囊充气、鼓胀,增加浮力,使落水人员可以漂浮于水面上,避免溺水;通过设置干燥剂,干燥剂采用生石灰,干燥剂可以在日常状态下对腔体内进行干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避免遇水反应试剂失效,同时,当腔体内进水时,生石灰可以与水反应,发热,进一步加快遇水反应试剂的反应速度,缩短充气囊的充气时间;通过在封闭板的一端设置第一转轴,使封闭板可以转动,另一端设置弹簧,弹簧在正常状态下推动封闭板将第一进水孔封闭,避免空气中的水汽进入到腔体内,当人员落水时,水的压力可以推动封闭板压缩弹簧打开第一进水孔,使水进入到腔体内,并与遇水反应试剂反应,当遇水反应试剂反应产生大量气体之后,气体推动封闭板再次封闭第一进水孔;通过在封闭板的一端设置第二转轴,另一端设置第一磁铁,腔体的侧壁上设置与第一磁铁对应设置的第二磁铁,通过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磁性吸力,使封闭板正常处于封闭第一进水孔的状态,当人员落水时,水的压力推动封闭板克服磁性吸力,打开第一进水孔,使水进入到腔体内与遇水反应试剂反应,同时,封闭板在水的作用下转动到限位柱上,当遇水反应试剂反应产生大量气体之后,气体推动封闭板再次封闭第一进水孔。综上,本技术实现了当人员落水时,遇水自动充气装置可以自动的进行充气上浮,使落水人员可以直立漂浮于水面上,有效避免溺亡事故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设置有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救生腰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在图中,各个数字标号分别指代如下的具体含义、元件和/或部件。图中:1、腔体,2、遇水反应试剂,3、第一进水孔,4、封闭板,5、出气孔,6、充气管,7、充气囊,8、隔板,9、干燥剂,10、第一转轴,11、弹簧,12、固定柱,13、第二转轴,14、第一磁铁,15、第二磁铁,16、限位柱,17、第二进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但这些例举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例举本技术,并非对本技术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遇水自动充气装置,包括腔体1,腔体1内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内安装有遇水反应试剂2,腔体1的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孔3,第一进水孔3处转动安装有可启闭的封闭板4,腔体1的另一侧壁上设有出气孔5,出气孔5上安装有充气管6,充气管6上安装有充气囊7,通过设置第一进水孔3,当人员落水后,在水压强作用下,水可以通过第一进水孔3推动封闭板4进入到腔体1内,遇水反应试剂2采用的是泡腾片,泡腾片利用有机酸和碱式碳酸(氢)盐反应做泡腾崩解剂,置入水中,即刻发生泡腾反应,生成并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泡腾片遇水剧烈反应,并在腔体1内产生大量的气体,气体推动封闭板4将第一进水孔3封闭,剩余的大部分气体通过充气管6进入到充气囊7中,对充气囊7充气、鼓胀,增加浮力,使落水人员可以漂浮于水面上,避免溺水。结合图2所示,腔体1内设置有隔板8,遇水反应试剂2位于隔板8的一侧,隔板8的另一侧设置有干燥剂9,通过设置干燥剂9,干燥剂9采用生石灰,干燥剂9可以在日常状态下对腔体1内进行干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避免遇水反应试剂2失效,同时,当腔体1内进水时,生石灰可以与水反应,发热,进一步加快遇水反应试剂2的反应速度,缩短充气囊7的充气时间。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遇水反应试剂2采用的是固体结构的泡腾片,干燥剂9采用的是固体结构的生石灰。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封闭板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转轴10,通过第一转轴10转动安装于腔体1的内侧壁上,另一端连接有弹簧11,弹簧11远离封闭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柱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遇水自动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安装有遇水反应试剂,所述腔体的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孔,所述第一进水孔处转动安装有可启闭的封闭板,所述腔体的另一侧壁上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上安装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上安装有充气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遇水自动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安装有遇水反应试剂,所述腔体的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孔,所述第一进水孔处转动安装有可启闭的封闭板,所述腔体的另一侧壁上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上安装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上安装有充气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遇水自动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遇水反应试剂位于所述隔板的一侧,所述隔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干燥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遇水自动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遇水反应试剂采用的是固体结构的泡腾片,所述干燥剂采用的是固体结构的生石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遇水自动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板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腔体的内侧壁上,另一端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所述封闭板的一端连接于固定柱上,所述固定住设置与所述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秀伟,
申请(专利权)人:赵秀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