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尾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7080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后尾翼,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内壳体沿汽车的宽度方向设置为壳体结构,内壳体的中部设有多个螺钉孔,多个螺钉孔沿内壳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其中部分螺钉孔对应汽车的后厢盖铰链设置,汽车的后厢盖铰链设有和螺钉孔相对应的连接孔;外壳体沿汽车的宽度方向设置为和内壳体相配合的壳体结构,外壳体设有多个和内壳体螺钉孔相对应的螺钉座,外壳体的内壁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后尾翼安装到汽车的后厢盖铰链位置,能够避免后尾翼和汽车壳体之间发生钻孔连接,避免出现汽车壳体钻孔连接处的渗水生锈等问题,使得后尾翼的造型、装配可以有更广泛的设计空间,减小后尾翼设计局限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后尾翼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后尾翼。
技术介绍
汽车尾翼通常安装在汽车行李舱盖上,属于汽车空气动力套件中的一部分。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会遇到空气阻力,围绕汽车重心同时产生纵向、侧向和垂直上升的三个方向的空气动力量,其中汽车尾部会受到空气阻力形成的升力,汽车尾翼使空气对汽车产生第四种作用力,即产生较大的对地面的附着力,抵消一部分升力,有效控制汽车上浮,使风阻系数相应减小,从而提高行驶的稳定性能并降低能耗,同时也使汽车的外形更加美观,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但是汽车加装尾翼后连接处容易渗水,造成车身钣金生锈,甚至致使内部的电子器件损坏,特别是一些由于造型和空间的原因而不能安装防水卡扣的汽车尾翼,更容易发生漏水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后尾翼,其结构设计合理,将后尾翼安装到汽车的后厢盖铰链位置,能够避免后尾翼和汽车壳体之间发生钻孔连接,避免出现汽车壳体钻孔连接处的渗水生锈等问题,使得后尾翼的造型、装配可以有更广泛的设计空间,减小后尾翼设计局限性;而且后尾翼采用双层壳体结构相互连接配合,后尾翼的内层和外层壳体之间采用中部位置螺钉连接定位、侧边位置卡接相连,在确保连接强度可靠的前提下,避免侧边的锈蚀现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后尾翼,包括:内壳体,所述内壳体沿汽车的宽度方向设置为壳体结构,所述内壳体的中部设有多个螺钉孔,多个螺钉孔沿内壳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其中部分螺钉孔对应汽车的后厢盖铰链设置,汽车的后厢盖铰链设有和螺钉孔相对应的连接孔;在所述内壳体相对汽车长度方向的一侧顶面位置设有第一卡接件,在所述内壳体相对汽车长度方向另一侧的顶面位置设有第二卡接件;外壳体,所述外壳体沿汽车的宽度方向设置为和所述内壳体相配合的壳体结构,所述外壳体设有多个和所述内壳体螺钉孔相对应的螺钉座,所述外壳体的内壁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设有和所述第一卡接件相互卡接配合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定位件设有和所述第二卡接件相互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槽;所述内壳体的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分别和外壳体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相互卡接配合后,使内壳体和外壳体建立相互卡接关系,所述内壳体顶面不对应后厢盖铰链位置的螺钉孔通过螺钉和所述外壳体的螺钉座相连,使内壳体和外壳体建立螺钉连接关系形成后尾翼结构;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连接后,所述后厢盖铰链的连接孔、所述内壳体相对应的螺钉孔和所述外壳体相对应的螺钉座之间经螺钉相连,使后尾翼结构和后厢盖铰链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后厢盖铰链沿汽车的宽度方向对称设有两个,每个所述后厢盖铰链设有两个连接孔,所述内壳体对应所述连接孔的螺钉孔设有四个。进一步的,所述螺钉座包括支撑段和连接段,所述支撑段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连接段的径向尺寸,所述支撑段和所述外壳体的内壁相连,所述连接段设有内螺纹孔,所述连接段的端部设有和所述螺钉孔相插接的台阶,使外壳体和内壳体连接后,所述连接段的端部台阶能够插入所述螺钉孔内。进一步的,所述螺钉孔对应的内壳体的底面位置设有沉台,所述沉台用于和螺钉的头部相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分别沿所述内壳体的侧边均匀间隔设置多个。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的第一定位件设由壳板弯折形成,壳板的边缘和所述外壳体内壁相连,壳板弯折后形成两个对称的立面和一个连接面,两个所述立面分别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后尾翼结构和后厢盖铰链连接后,所述第一定位件的从上向下延伸倾斜设置,使所述第一卡槽的开口朝下方设置,形成帽檐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的内壁表面设有相互交错连接的加强筋,每个所述第一定位件形成的连接面位置和其中一个加强筋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定位件设为板状结构,所述第二定位件的板面沿所述外壳体的边缘走向呈弧形设置,所述第二定位件的板面位置设置均匀间隔设置多个第二卡槽。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卡接件的一侧设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向所述外壳体方向弯折设置,所述第二卡接件和所述内壳体的顶面相连,位于所述弯折部内侧,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相连后,所述弯折部的端面和所述外壳体的边缘内侧边相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后厢盖铰链的固定端和汽车的顶盖相连,所述后厢盖铰链的活动端和汽车的后厢盖相连。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有益效果是,其结构设计合理,将后尾翼安装到汽车的后厢盖铰链位置,能够避免后尾翼和汽车壳体之间发生钻孔连接,避免出现汽车壳体钻孔连接处的渗水生锈等问题,使得后尾翼的造型、装配可以有更广泛的设计空间,减小后尾翼设计局限性;而且后尾翼采用双层壳体结构相互连接配合,后尾翼的内层和外层壳体之间采用中部位置螺钉连接定位、侧边位置卡接相连,在确保连接强度可靠的前提下,避免侧边的锈蚀现象;而且后尾翼设计有帽檐结构,避免内层壳体积水问题,后尾翼的内层和外层壳体之间的卡接结构采用特殊设计,能够确保卡接的可靠性,有效提高装配精度,减小结构缝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后尾翼的内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后尾翼的外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壳体;101、螺钉孔;102、第一卡接件;103、第二卡接件;104、沉台;105、弯折部;2、外壳体;201、螺钉座;2011、支撑段;2012、连接段;202、第一定位件;203、第二定位件;204、第一卡槽;205、第二卡槽;206、加强筋;3、后厢盖铰链;4、顶盖;5、后厢盖。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后尾翼,其特征在于,包括:/n内壳体,所述内壳体沿汽车的宽度方向设置为壳体结构,所述内壳体的中部设有多个螺钉孔,多个螺钉孔沿内壳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其中部分螺钉孔对应汽车的后厢盖铰链设置,汽车的后厢盖铰链设有和螺钉孔相对应的连接孔;在所述内壳体相对汽车长度方向的一侧顶面位置设有第一卡接件,在所述内壳体相对汽车长度方向另一侧的顶面位置设有第二卡接件;/n外壳体,所述外壳体沿汽车的宽度方向设置为和所述内壳体相配合的壳体结构,所述外壳体设有多个和所述内壳体螺钉孔相对应的螺钉座,所述外壳体的内壁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设有和所述第一卡接件相互卡接配合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定位件设有和所述第二卡接件相互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槽;/n所述内壳体的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分别和外壳体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相互卡接配合后,使内壳体和外壳体建立相互卡接关系,所述内壳体顶面不对应后厢盖铰链位置的螺钉孔通过螺钉和所述外壳体的螺钉座相连,使内壳体和外壳体建立螺钉连接关系形成后尾翼结构;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连接后,所述后厢盖铰链的连接孔、所述内壳体相对应的螺钉孔和所述外壳体相对应的螺钉座之间经螺钉相连,使后尾翼结构和后厢盖铰链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尾翼,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壳体,所述内壳体沿汽车的宽度方向设置为壳体结构,所述内壳体的中部设有多个螺钉孔,多个螺钉孔沿内壳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其中部分螺钉孔对应汽车的后厢盖铰链设置,汽车的后厢盖铰链设有和螺钉孔相对应的连接孔;在所述内壳体相对汽车长度方向的一侧顶面位置设有第一卡接件,在所述内壳体相对汽车长度方向另一侧的顶面位置设有第二卡接件;
外壳体,所述外壳体沿汽车的宽度方向设置为和所述内壳体相配合的壳体结构,所述外壳体设有多个和所述内壳体螺钉孔相对应的螺钉座,所述外壳体的内壁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设有和所述第一卡接件相互卡接配合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定位件设有和所述第二卡接件相互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槽;
所述内壳体的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分别和外壳体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相互卡接配合后,使内壳体和外壳体建立相互卡接关系,所述内壳体顶面不对应后厢盖铰链位置的螺钉孔通过螺钉和所述外壳体的螺钉座相连,使内壳体和外壳体建立螺钉连接关系形成后尾翼结构;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连接后,所述后厢盖铰链的连接孔、所述内壳体相对应的螺钉孔和所述外壳体相对应的螺钉座之间经螺钉相连,使后尾翼结构和后厢盖铰链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厢盖铰链沿汽车的宽度方向对称设有两个,每个所述后厢盖铰链设有两个连接孔,所述内壳体对应所述连接孔的螺钉孔设有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后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座包括支撑段和连接段,所述支撑段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连接段的径向尺寸,所述支撑段和所述外壳体的内壁相连,所述连接段设有内螺纹孔,所述连接段的端部设有和所述螺钉孔相插接的台阶,使外壳体和内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峰赵建证豆为公梁成海杨硕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丽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