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车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7079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车厢结构,包括底盘、前围板、两个侧围板、后门和顶罩;所述前围板、两个侧围板和后门围合设置在底盘的周侧形成一个顶部为开口的车厢体,所述顶罩设置在车厢体的顶部;所述底盘包括一对纵梁,纵梁之间设置多个横向支撑件,多个横向支撑件的顶面设有底板,所述横向支撑件的端部伸出底板的侧面,所述侧围板经第一对接机构设置在底盘的两侧,所述侧围板与前围板之间经第二对接机构连接;所述纵梁的前端伸出底板外且托住前围板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极大地方便了各个模块之间的组装和焊接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车厢结构
本技术涉及物流车厢
,具体为一种模块化车厢结构。
技术介绍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对超载需进行大力度治理,配合计重收费制度的实施,控制车辆总重量是当前急待解决的课题。另外,出于车辆的节能环保和安全方面的考虑,使得商用车本身轻量化已成必然趋势。再者,轻量化车辆所具有的高效、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也逐渐被用户所重视,因此,市场的扩大和用户需求的提高,这也是车辆轻量化的动力。然而,目前国内的车厢大多是复合板和瓦楞板结构。但都存在车厢自重大,密封防水性能差等缺陷。因此有人提出了模块化且轻量化的货车车厢结构,但现有轻量化的货车车厢结构中的各个模块不便于对接焊接成一体,容易出现错位现象。因此我们提供一种模块化车厢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模块化车厢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模块化车厢结构,包括底盘、前围板、两个侧围板、后门和顶罩;所述前围板、两个侧围板和后门围合设置在底盘的周侧形成一个顶部为开口的车厢体,所述顶罩设置在车厢体的顶部;所述底盘包括一对纵梁,纵梁之间设置多个横向支撑件,多个横向支撑件的顶面设有底板,所述横向支撑件的端部伸出底板的侧面,所述侧围板经第一对接机构设置在底盘的两侧,所述第一对接机构包括设置在侧围板底部的下边架,所述下边架的内侧壁上设有供横向支撑件的端部伸入的凹槽,所述横向支撑件的端部与下边架焊接为一体;所述前围板设置在底盘前端且位于侧围板之间,所述侧围板与前围板之间经第二对接机构连接,所述第二对接机构包括设置在前围板两侧设置的L形边架,所述L形边架的内侧壁与侧围板的外壁接触,所述L形边架与侧围板焊接为一体;所述前围板的底部设有下焊接边条,所述下焊接边条与最前端的横向支撑件焊接为一体;所述纵梁的前端伸出底板外且托住前围板的底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围板和前围板的顶部设有向内弯折的折弯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罩与折弯板焊接或螺栓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围板上设有侧箱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盘、前围板、两个侧围板、后门和顶罩均由轻量化高强钢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模块化车厢结构,首先该车厢体由前围板、两个侧围板、后门和顶罩灯多个独立的模块围合形成的,将车厢结构模块化,而便于对车厢体进行组装和拆卸,侧围板经特定的第一对接机构设置在底盘的两侧,第一对接机构包括设置在侧围板底部的下边架,所述下边架的内侧壁上设有供横向支撑件的端部伸入的凹槽,所述横向支撑件的端部与下边架焊接为一体,具有便于对接和焊接的特点,极大地方便了车箱体的焊接工作;侧围板与前围板之间经第二对接机构连接,所述第二对接机构包括设置在前围板两侧设置的L形边架,所述L形边架的内侧壁与侧围板的外壁接触,所述L形边架与侧围板焊接为一体;所述前围板的底部设有下焊接边条,所述下焊接边条与最前端的横向支撑件焊接为一体,其中纵梁的前端伸出底板外且托住前围板的底部,便于对前围板进行准确安装,同时又便于前围板与侧围板进行对接,极大地方便了前围板的安装焊接工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模块化车厢结构的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模块化车厢结构的第一对接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模块化车厢结构的下焊接边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第二对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厢体;2、底盘;3、前围板;4、侧围板;5、后门;6、顶罩;7、纵梁;8、横向支撑件;9、底板;10、第一对接机构;11、下边架;12、第二对接机构;13、L形边架;14、下焊接边条;15、折弯板;16、侧箱门;17、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模块化车厢结构,包括底盘2、前围板3、两个侧围板4、后门5和顶罩6;所述前围板3、两个侧围板4和后门5围合设置在底盘2的周侧形成一个顶部为开口的车厢体1,所述顶罩6设置在车厢体1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包括一对纵梁7,纵梁7之间设置多个横向支撑件8,多个横向支撑件8的顶面设有底板9,所述横向支撑件8的端部伸出底板9的侧面,所述侧围板4经第一对接机构10设置在底盘2的两侧,所述第一对接机构10包括设置在侧围板4底部的下边架11,所述下边架11的内侧壁上设有供横向支撑件8的端部伸入的凹槽17,所述横向支撑件8的端部与下边架11焊接为一体;所述前围板3设置在底盘2前端且位于侧围板4之间,所述侧围板4与前围板3之间经第二对接机构12连接,所述第二对接机构12包括设置在前围板3两侧设置的L形边架13,所述L形边架13的内侧壁与侧围板4的外壁接触,所述L形边架13与侧围板4焊接为一体;所述前围板3的底部设有下焊接边条14,所述下焊接边条14与最前端的横向支撑件8焊接为一体;所述纵梁7的前端伸出底板9外且托住前围板3的底部,首先该车厢体1由前围板3、两个侧围板4、后门5和顶罩6灯多个独立的模块围合形成的,将车厢结构模块化,而便于对车厢体1进行组装和拆卸,侧围板4经特定的第一对接机构10设置在底盘2的两侧,第一对接机构10包括设置在侧围板4底部的下边架11,所述下边架11的内侧壁上设有供横向支撑件8的端部伸入的凹槽17,所述横向支撑件8的端部与下边架11焊接为一体,具有便于对接和焊接的特点,极大地方便了车箱体的焊接工作;侧围板4与前围板3之间经第二对接机构12连接,所述第二对接机构12包括设置在前围板3两侧设置的L形边架13,所述L形边架13的内侧壁与侧围板4的外壁接触,所述L形边架13与侧围板4焊接为一体;所述前围板3的底部设有下焊接边条14,所述下焊接边条14与最前端的横向支撑件8焊接为一体,其中纵梁7的前端伸出底板9外且托住前围板3的底部,便于对前围板3进行准确安装,同时又便于前围板3与侧围板4进行对接,极大地方便了前围板3的安装焊接工作。所述侧围板4和前围板3的顶部设有向内弯折的折弯板15。所述顶罩6与折弯板15焊接或螺栓固定,便于对顶罩6进行焊接固定。所述侧围板4上设有侧箱门16,便于进行侧向装货或卸货。所述底盘2、前围板3、两个侧围板4、后门5和顶罩6均由轻量化高强钢材料制成。有效地降低了整体的重量。工作原理:首先该车厢体1由前围板3、两个侧围板4、后门5和顶罩6灯多个独立的模块围合形成的,将车厢结构模块化,而便于对车厢体1进行组装和拆卸,侧围板4经特定的第一对接机构10设置在底盘2的两侧,第一对接机构10包括设置在侧围板4底部的下边架11,所述下边架11的内侧壁上设有供横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车厢结构,包括底盘(2)、前围板(3)、两个侧围板(4)、后门(5)和顶罩(6);所述前围板(3)、两个侧围板(4)和后门(5)围合设置在底盘(2)的周侧形成一个顶部为开口的车厢体(1),所述顶罩(6)设置在车厢体(1)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包括一对纵梁(7),纵梁(7)之间设置多个横向支撑件(8),多个横向支撑件(8)的顶面设有底板(9),所述横向支撑件(8)的端部伸出底板(9)的侧面,所述侧围板(4)经第一对接机构(10)设置在底盘(2)的两侧,所述第一对接机构(10)包括设置在侧围板(4)底部的下边架(11),所述下边架(11)的内侧壁上设有供横向支撑件(8)的端部伸入的凹槽(17),所述横向支撑件(8)的端部与下边架(11)焊接为一体;所述前围板(3)设置在底盘(2)前端且位于侧围板(4)之间,所述侧围板(4)与前围板(3)之间经第二对接机构(12)连接,所述第二对接机构(12)包括设置在前围板(3)两侧设置的L形边架(13),所述L形边架(13)的内侧壁与侧围板(4)的外壁接触,所述L形边架(13)与侧围板(4)焊接为一体;所述前围板(3)的底部设有下焊接边条(14),所述下焊接边条(14)与最前端的横向支撑件(8)焊接为一体;所述纵梁(7)的前端伸出底板(9)外且托住前围板(3)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车厢结构,包括底盘(2)、前围板(3)、两个侧围板(4)、后门(5)和顶罩(6);所述前围板(3)、两个侧围板(4)和后门(5)围合设置在底盘(2)的周侧形成一个顶部为开口的车厢体(1),所述顶罩(6)设置在车厢体(1)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包括一对纵梁(7),纵梁(7)之间设置多个横向支撑件(8),多个横向支撑件(8)的顶面设有底板(9),所述横向支撑件(8)的端部伸出底板(9)的侧面,所述侧围板(4)经第一对接机构(10)设置在底盘(2)的两侧,所述第一对接机构(10)包括设置在侧围板(4)底部的下边架(11),所述下边架(11)的内侧壁上设有供横向支撑件(8)的端部伸入的凹槽(17),所述横向支撑件(8)的端部与下边架(11)焊接为一体;所述前围板(3)设置在底盘(2)前端且位于侧围板(4)之间,所述侧围板(4)与前围板(3)之间经第二对接机构(12)连接,所述第二对接机构(12)包括设置在前围板(3)两侧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轻运达上海供应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