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锡耿专利>正文

一种车辆的拉手盒的支架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7010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的拉手盒的支架外壳,该种车辆的拉手盒的支架外壳,包括:拉手盒支撑板和C型挡板,拉手盒支撑板为长条状凸起坡度板,拉手盒支撑板一长端面安装在车辆的车门的内侧面上,位于车内人员乘坐时肘部对应的位置,且安装在车门的一长端面设置有拉手盒开口,手拉盒支撑板的另一端为圆弧端面,与C型挡板配合连接,C型挡板用于遮挡拉手盒支撑板的圆弧端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辆的拉手盒的支架外壳,拉手盒支撑板1用于车内人员乘坐时肘部和前臂的支撑,使手臂得到了支撑,从而使肩部得到了支撑,避免肩部劳累;拉手盒支撑板为长条状凸起坡度板,有利于前臂放置在拉手盒支撑板上时可更好的与前臂接触,使手臂得到有效的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的拉手盒的支架外壳
本技术属于汽车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车辆的拉手盒的支架外壳。
技术介绍
车门内拉手安装于车辆的车门内侧上,便于开关车门,车门内拉手仅设有一个拉手盒或者仅设有一个斜拉手,当车内人员在休息时手臂悬空放置,易导致肩部疲劳,舒适感差,当车内人员休息好准备坐起时没有支撑点,造成坐起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拉手盒的支架外壳,旨在解决车内人员在休息时手臂悬空放置,易导致肩部疲劳,舒适感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辆的拉手盒的支架外壳,包括:拉手盒支撑板,为长条状凸起坡度板,所述拉手盒支撑板一长端面安装在车门内侧上,且该端面设有拉手盒开口,另一端面为圆弧端面;C型挡板,与所述拉手盒支撑板的圆弧端面配合连接,用于增大所述拉手盒支撑板的圆弧端面。优选地,所述拉手盒支撑板与所述C型挡板连接处为圆弧连接。优选地,所述拉手盒支撑板和所述C型挡板为一体结构。优选地,所述C型挡板头部设有折痕。优选地,所述C型挡板为C型坡度板。优选地,所述拉手盒开口的形状为条状。优选地,所述拉手盒开口长度小于2/3所述拉手盒支撑板长度,所述拉手盒开口宽度小于2/3所述拉手盒支撑板宽度。优选地,所述所述拉手盒开口位于所述拉手盒支撑板上端。优选地,所述拉手盒支撑板长度为18-30CM,宽度为6-10CM。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辆的拉手盒的支架外壳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车辆的拉手盒的支架外壳,包括:拉手盒支撑板和C型挡板,拉手盒支撑板为长条状凸起坡度板,前后两端低中间凸起,即安装状态拉手盒支撑板车辆行驶的方向为前,相对于前的反向为后,拉手盒支撑板一长端面安装在车辆的车门的内侧面上,位于车内人员乘坐时肘部对应的位置,且安装在车门的一长端设置有拉手盒开口,使其与车门形成封闭的孔,用于安装手拉盒,手拉盒支撑板的另一端面为圆弧端面,与C型挡板配合连接,C型挡板用于增大拉手盒支撑板的圆弧端面,该种车辆的拉手盒的支架外壳,拉手盒支撑板用于车内人员乘坐时肘部和前臂的支撑,使手臂得到了支撑,从而使肩部得到支撑,避免肩部劳累;拉手盒支撑板为长条状凸起坡度板,有利于前臂放置在拉手盒支撑板上时可更好的与前臂接触,使手臂得到有效的支撑;拉手盒支撑板与车门形成封闭的孔,用于盛放手拉盒,便于车内人员抬手推拉车门;手拉盒支撑板的另一端为圆弧端面,避免尖锐部位碰伤肢体;手拉盒支撑板的圆弧端面与C型挡板配合连接,增大了圆弧端面的面积,避免车内人员抬手推拉车门时,身体与拉盒支撑板发生碰撞导致碰伤肢体,同时C型挡板与人体腰部接触,有助于支撑人体腰部,从而减轻了腰部负担,提高了舒适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的拉手盒的支架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图1的左视图;图4为图1的仰视图。图中:1、拉手盒支撑板;2、C型挡板;11、拉手盒开口;21、折痕;3、圆弧连接。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4,现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辆的拉手盒的支架外壳进行说明。所述一种车辆的拉手盒的支架外壳,包括:拉手盒支撑板1和C型挡板2,拉手盒支撑板1为长条状凸起坡度板,前后两端低中间凸起,即安装状态拉手盒支撑板1车辆行驶的方向为前,相对于前的反向为后,拉手盒支撑板1一长端面安装在车辆的车门的内侧面上,位于车内人员乘坐时肘部对应的位置,且安装在车门的一长端设置有拉手盒开口11,使其与车门形成封闭的孔,用于安装手拉盒,手拉盒支撑板的另一端面为圆弧端面,与C型挡板2配合连接,C型挡板2用于增大拉手盒支撑板1的圆弧端面,该种车辆的拉手盒的支架外壳,拉手盒支撑板1用于车内人员乘坐时肘部和前臂的支撑,使手臂得到了支撑,从而使肩部得到支撑,避免肩部劳累;拉手盒支撑板1为长条状凸起坡度板,有利于前臂放置在拉手盒支撑板1上时可更好的与前臂接触,使手臂得到有效的支撑;拉手盒支撑板1与车门形成封闭的孔,用于盛放手拉盒,便于车内人员抬手推拉车门;手拉盒支撑板的另一端为圆弧端面,避免尖锐部位碰伤肢体;手拉盒支撑板的圆弧端面与C型挡板2配合连接,增大了圆弧端面的面积,避免车内人员抬手推拉车门时,身体与拉盒支撑板发生碰撞导致碰伤肢体,同时C型挡板2与人体腰部接触,有助于支撑人体腰部,从而减轻了腰部负担,提高了舒适感。实施例二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的拉手盒的支架外壳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拉手盒支撑板1与C型挡板2连接处为圆弧连接3,便于腰部倚靠,增加了车内舒适度,有效的避免车内人员乘坐时与该种车辆的拉手盒的支架外壳的棱角处发生碰撞,导致肢体不适。本实施例中,一种车辆的拉手盒的支架外壳,拉手盒支撑板1和C型挡板2为一体结构,增加了该种车辆的拉手盒的支架外壳的强度,避免连接断裂影响使用,同时一体结构减少了组装工作,缩短了汽车组装时间,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本实施例中,一种车辆的拉手盒的支架外壳,C型挡板2头部设有折痕21,用于增大摩擦力,该种车辆的拉手盒的支架外壳,方便车内人员休息好坐起时抓取提供支撑,C型挡板2头部设有折痕21增加了抓取时的摩擦力,避免手滑导致身体与车内碰撞。本实施例中,一种车辆的拉手盒的支架外壳,C型挡板2为C型坡度板,C型坡度板为上端面小于下端面,即C型挡板2安装时的状态,便于车内人员乘坐时倚靠,增加舒适度。本实施例中,一种车辆的拉手盒的支架外壳,拉手盒开口11的形状为条状,便于增大拉手盒开口11度,同时也增加了车门的整体美感,进而在拉手盒开口11的位置同时可以设置储物盒或车内按键,抬手就可拿取或操控车内设施。本实施例中,一种车辆的拉手盒的支架外壳,拉手盒开口11长度小于2/3拉手盒支撑板1长度,拉手盒开口11宽度小于2/3拉手盒支撑板1宽度,有利于拉手盒支撑板1对拉手盒提供了稳固的支撑,避免因与拉手盒连接部位过窄导致安装困难及推拉门时容易断裂的问题,无法支撑拉手盒。本实施例中,一种车辆的拉手盒的支架外壳,拉手盒开口11位于拉手盒支撑板1上端,即靠近C型挡板2头部的一端,当车内乘坐人员前臂放置在拉手盒支撑板1上时距离手的位置最近,便于推拉车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一种车辆的拉手盒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拉手盒的支架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n拉手盒支撑板(1),为长条状凸起坡度板,所述拉手盒支撑板(1)一长端面安装在车门内侧上,且该端面设有拉手盒开口(11),另一端面为圆弧端面;/nC型挡板(2),与所述拉手盒支撑板(1)的圆弧端面配合连接,用于增大所述拉手盒支撑板(1)的圆弧端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拉手盒的支架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拉手盒支撑板(1),为长条状凸起坡度板,所述拉手盒支撑板(1)一长端面安装在车门内侧上,且该端面设有拉手盒开口(11),另一端面为圆弧端面;
C型挡板(2),与所述拉手盒支撑板(1)的圆弧端面配合连接,用于增大所述拉手盒支撑板(1)的圆弧端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的拉手盒的支架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盒支撑板(1)与所述C型挡板(2)连接处为圆弧连接(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的拉手盒的支架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盒支撑板(1)和所述C型挡板(2)为一体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辆的拉手盒的支架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挡板(2)头部设有折痕(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锡耿
申请(专利权)人:徐锡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