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夜光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6926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夜光面料,包括织物层、间隔设于织物层上方的反光层、设于织物层上且位于反光层之间的荧光层,所述反光层包括胶接于织物层上方的软性垫层、胶接于软性垫层上方的树脂层、间隔设于树脂层顶端且用于反光的镀铝层、设于镀铝层内的玻璃微珠,其中黏胶纤维经线具有高的聚合度、强力和韧性,可避免铜离子纤维韧性比较差和耐久性差,与铜离子纤维配合使用时兼顾抗菌的优点,棉纤维使用时提升面料的亲肤性能,不易起毛球,使面料使用寿命长;荧光层位于反光层间隔之间,当荧光层亮度低时,反光层遇到光可增强夜间警示性,可增加警示性使用安全,避免了夜间使用单片面料将导致夜光材料夜间发亮效果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夜光面料
本技术涉及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夜光面料。
技术介绍
目前,中国专利号:CN201710062819.4,公开了一种夜光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夜光面料包括芳纶织物层和涂覆于芳纶织物层表面的夜光涂层,其中所述芳纶织物层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所述芳纶织物层经过处理液浸渍处理;虽然解决了耐洗涤性不佳、发光时效较短的问题,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夜光面料会应用于夜间工作者,夜光面料需要长时间在较强的光线照射下,夜间可持续发亮,而阴雨天居住环境位于光线不好的位置,夜间使用单片面料将导致夜光材料夜间发亮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夜光面料。其解决了阴雨天居住环境位于光线不好的位置,夜间使用单片面料将导致夜光材料夜间发亮效果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夜光面料,包括织物层、间隔设于织物层上方的反光层,所述反光层包括胶接于织物层上方的软性垫层、胶接于软性垫层上方的树脂层、间隔设于树脂层顶端且用于反光的镀铝层、设于镀铝层内的玻璃微珠、设于玻璃微珠层上方的丙烯酸保护膜,所述树脂层上位于两组玻璃微珠之间设有凸柱,所述凸柱顶端与玻璃微珠顶端平行,所述凸柱顶端面与丙烯酸保护膜胶接,所述玻璃微珠顶端面与丙烯酸保护膜贴合,所述树脂层顶端与丙烯酸保护膜之间设有空部,所述织物层包括缝制于软性垫层下方的抗拉面料层、缝制于抗拉面料层底部的亲肤面料层,所述亲肤面料层由黏胶纤维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所述纬线由棉纤维和铜离子纤维相互交缠而成。r>进一步的,所述玻璃微球之间设有至少一个隔热玻璃球。进一步的,所述树脂层与镀铝层连接处设有偏心弧形槽,所述偏心弧形槽顶端与镀铝层之间间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丙烯酸保护膜表面设有大于1的正整数个透明凸点。进一步的,所述抗拉面料层由纤维和丙纶纤维混纺而成。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夜光面料,通过荧光层和反光层的设置,荧光层位于反光层间隔之间,当荧光层亮度低时,反光层遇到光可增强夜间警示性,可增加警示性使用安全,避免了夜间使用单片面料将导致夜光材料夜间发亮效果差,为使用者提供保护,荧光层发亮度高时,配合反光层使用时,部分机动车夜间行驶不开车灯或疲劳驾驶,荧光层和反光层警示性强,通过织物层的设置,其中织物层内的亲肤面料层由黏胶纤维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黏胶纤维经线具有高的聚合度、强力和韧性,与棉纤维和铜离子纤维交织时,可避免铜离子纤维韧性比较差和耐久性差,与铜离子纤维配合使用时兼顾抗菌的优点,棉纤维使用时提升面料的亲肤性能,不易起毛球,使面料使用寿命长,避免了长时间使用与皮肤接触易造成不适感;并且玻璃微珠顶端面与丙烯酸保护膜贴合,同时一侧凸柱与玻璃微珠顶端面平行,可对玻璃微珠固定平稳固定,凸柱通过顶端的丙烯酸保护膜支撑,受到外力刮除时可对丙烯酸保护膜进行加强支撑,从而对底部的玻璃微珠进行保护,同时与硅橡胶片配合使用,硅橡胶片具有耐氧抗老化性、耐光防霉性,使反光层耐用性好;反光层间隔的设置,单片反光层老化可直接进行修补更换,可防止一体整片使用时,部分氧化开裂将迅速蔓延,导致整片反光面料快速损坏。进一步的,通过隔热玻璃球的设置,可将波长为15左右μm的红外光进行反射,可起到减低反光层温度的效果。进一步的,通过偏心弧形槽的设置,使用过程中玻璃微珠背部温度高,偏心弧形槽与玻璃微珠之间留有间隙,可减少玻璃微珠和镀铝层之间接触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避免温度高老化快。进一步的,通过透明凸点的设置,由于透明凸点设有丙烯酸保护膜表面,将接收光线反射,肉眼观察时可呈现亮晶点,提升使用时的美观性。进一步的,抗拉面料层的设置,PE纤维和丙纶纤维同时具有耐磨性能好的优点,长期使用耐磨损性好,与丙纶纤维混纺时兼顾丙纶纤维质地轻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反光层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反光层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黏胶纤维经线和纬线交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夜光面料,包括织物层1、间隔设于织物层1上方的反光层2、设于织物层1上且位于反光层2之间的荧光层3,所述反光层2包括胶接于织物层1上方的软性垫层21、胶接于软性垫层21上方的树脂层22、间隔设于树脂层22顶端且用于反光的镀铝层23、设于镀铝层23内的玻璃微珠24、设于玻璃微珠24层上方的丙烯酸保护膜25,所述树脂层22上位于两组玻璃微珠24之间设有凸柱26,所述凸柱26顶端与玻璃微珠24顶端平行,所述凸柱26顶端面与丙烯酸保护膜25胶接,所述玻璃微珠24顶端面与丙烯酸保护膜25贴合,一组玻璃微珠24的数量为2两个,或其它数量,所述凸柱26与树脂层22一体成型,所述树脂层22顶端与丙烯酸保护膜25之间设有空部27,所述织物层1包括缝制于软性垫层21下方的抗拉面料层11、缝制于抗拉面料层11底部的亲肤面料层12,所述亲肤面料层12由黏胶纤维经线121和纬线122相互交织而成,可采用1:1交织制成,或为其它比例交织而成,其为现有常规技术,在此不予赘述,所述纬线122由棉纤维和铜离子纤维相互交缠而成,捻系数比为1.4,或为其它捻系数比,其为现有常规技术,在此不予赘述,所述荧光层3包括荧光涂层、荧光布层,所述荧光涂层包括夜光粉、海藻酸钠和尿素的共混物,其为现有常规技术,在此不予赘述,所述荧光布层由棉纤维和荧光纤维混纺而成,所述棉纤维和荧光纤维的重量比为4:1,或为其它配比混纺而成,其为常规技术,在此不予赘述。通过荧光层和反光层的设置,荧光层位于反光层间隔之间,当荧光层亮度低时,反光层遇到光可增强夜间警示性,可增加警示性使用安全,避免了夜间使用单片面料将导致夜光材料夜间发亮效果差,为使用者提供保护,荧光层发亮度高时,配合反光层使用时,部分机动车夜间行驶不开车灯或疲劳驾驶,荧光层和反光层警示性强,通过织物层的设置,其中织物层内的亲肤面料层由黏胶纤维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黏胶纤维经线具有高的聚合度、强力和韧性,与棉纤维和铜离子纤维交织时,可避免铜离子纤维韧性比较差和耐久性差,与铜离子纤维配合使用时兼顾抗菌的优点,棉纤维使用时提升面料的亲肤性能,不易起毛球,使面料使用寿命长,避免了长时间使用与皮肤接触易造成不适感;并且玻璃微珠顶端面与丙烯酸保护膜贴合,同时一侧凸柱与玻璃微珠顶端面平行,可对玻璃微珠固定平稳固定,凸柱通过顶端的丙烯酸保护膜支撑,受到外力刮除时可对丙烯酸保护膜进行加强支撑,从而对底部的玻璃微珠进行保护,同时与硅橡胶片配合使用,硅橡胶片具有耐氧抗老化性、耐光防霉性,使反光层耐用性好;反光层间隔的设置,单片反光层老化可直接进行修补更换,可防止一体整片使用时,部分氧化开裂将迅速蔓延,导致整片反光面料快速损坏。所述玻璃微球之间设有至少一个隔热玻璃球2a,所述隔热玻璃球2a直径为15μ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夜光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织物层、间隔设于织物层上方的反光层、设于织物层上且位于反光层之间的荧光层,所述反光层包括胶接于织物层上方的软性垫层、胶接于软性垫层上方的树脂层、间隔设于树脂层顶端且用于反光的镀铝层、设于镀铝层内的玻璃微珠、设于玻璃微珠层上方的丙烯酸保护膜,所述树脂层上位于两组玻璃微珠之间设有凸柱,所述凸柱顶端与玻璃微珠顶端平行,所述凸柱顶端面与丙烯酸保护膜胶接,所述玻璃微珠顶端面与丙烯酸保护膜贴合,所述树脂层顶端与丙烯酸保护膜之间设有空部,所述织物层包括缝制于软性垫层下方的抗拉面料层、缝制于抗拉面料层底部的亲肤面料层,所述亲肤面料层由黏胶纤维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所述纬线由棉纤维和铜离子纤维相互交缠而成,所述荧光层包括荧光布层、设于荧光布层表面的荧光涂层,所述荧光布层由棉纤维和荧光纤维混纺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夜光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织物层、间隔设于织物层上方的反光层、设于织物层上且位于反光层之间的荧光层,所述反光层包括胶接于织物层上方的软性垫层、胶接于软性垫层上方的树脂层、间隔设于树脂层顶端且用于反光的镀铝层、设于镀铝层内的玻璃微珠、设于玻璃微珠层上方的丙烯酸保护膜,所述树脂层上位于两组玻璃微珠之间设有凸柱,所述凸柱顶端与玻璃微珠顶端平行,所述凸柱顶端面与丙烯酸保护膜胶接,所述玻璃微珠顶端面与丙烯酸保护膜贴合,所述树脂层顶端与丙烯酸保护膜之间设有空部,所述织物层包括缝制于软性垫层下方的抗拉面料层、缝制于抗拉面料层底部的亲肤面料层,所述亲肤面料层由黏胶纤维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所述纬线由棉纤维和铜离子纤维相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锡平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宏宇服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