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户外火炉及其制作方法,属于火炉制作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基底以及设置在基底顶部的火炉桌,所述火炉桌的上端面设置有环绕于燃烧室周侧的玻璃挡风板;基底所用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粉煤灰30~45份、水泥20~30份、细砂18~25份、耐高温添加剂2.5~3.2份、改性硅藻土粉末4.2~4.8份、聚丙烯纤维1.5~2.2份、双氧水1.6~2.3份、聚丙烯酰胺1.0~2.6份、MF型高效减水剂0.8~1.4份及水25~3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户外火炉相比较于传统的混凝土户外火炉不仅具有密度小,重量轻、耐高温性能优的优点;还具有很好的抗菌性能,有效地延长了火炉使用寿命的同时也保证了其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户外火炉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火炉制作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组合式户外火炉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一种取暖设备,火炉是一种适应较冷地方的常用生活用品,不但为人们带来温度上的提升(保暖作用),使人们即使在比较寒冷的天气里,也能生活得十分舒适,带给人们温馨的暖意。火炉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当人们在户外时尤其需要使用火炉进行取暖。但是,现有的户外火炉本身耐高温性能相对较差,且致密度较大,较为笨重。再者,其抗菌性能也相对不足,这使得人们在长时间使用时,其表面会因为滋生细菌而对其结构造成损伤,最终不仅缩短了其使用寿命,而且也影响了火炉本身的洁净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户外火炉,其不仅具有密度小,重量轻、耐高温性能优的优点;而且具有很好的抗菌性能,有效地延长了火炉使用寿命的同时也保证了其品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户外火炉,包括基底以及设置在基底顶部的火炉桌,所述火炉桌的上端面设置有环绕于燃烧室周侧的玻璃挡风板,所述基底与所述火炉桌中均添加有耐高温添加剂及改性硅藻土粉末;所述基底所用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粉煤灰30~45份、水泥20~30份、细砂18~25份、耐高温添加剂2.5~3.2份、改性硅藻土粉末4.2~4.8份、聚丙烯纤维1.5~2.2份、双氧水1.6~2.3份、聚丙烯酰胺1.0~2.6份、MF型高效减水剂0.8~1.4份及水25~32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粉煤灰、水泥、细砂、耐高温添加剂、改性硅藻土粉末及聚丙烯纤维等作为制备基底的原料;其中粉煤灰、水泥、细沙、耐高温添加剂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改善所制备的基底的耐高温性能,而改性硅藻土的使用,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基底的自重,还能有效地提高其抗菌性能以及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火炉桌所用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开孔膨胀珍珠岩42~50份、改性硅藻土粉末3.6~4.2份、红柱石10~13份、电气石粉2.4~3.2份、耐高温添加剂2.0~3.2份、玄武岩纤维2~5份、胶黏剂25~30份、白乳胶8~12份、碳化硅7~13份及水15~20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孔膨胀珍珠岩、红柱石、耐高温添加剂及碳化硅等物质的配合使用,能有效地增强火炉桌的耐高温性能。另外,电气石粉与改性硅藻土的配合使用能有效地改善火炉桌的抗菌性能,有效地延长了岩板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高温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为:S1、称取适量已除油污的γ-TiAl合金并将之球磨成粒径为200~300目的金属粉末,将之浸没在浓度为0.4~0.7mol/L的硝酸溶液中40~70min,然后将反应液中的固体粉末取出,并用适量的碱液将之洗涤至中性,再用乙醇将之清洗2~3次后,将之置于恒温干燥箱中,在80~100℃的条件下对其进行干燥处理;所得记为多孔固体原料;S2、将正硅酸乙酯、乙醇及浓度为0.08~0.12mol/L氢氟酸按照质量比1:1.0~1.5:0.04~0.06:0.25~0.3混合均匀,然后搅拌回流40~70min;再向所得的混合组分中加入与上步骤中等量的正硅酸乙酯,于70~110℃的条件下持续搅拌18~30h,所得记为溶胶组分;S3、将所得的多孔固体原料投至质量为其4~6倍的乙醇中;混合搅拌均匀后,向其中加入溶胶组分;超声分散30~60min后,再向其中加入质量为其10~20%、浓度为0.6~1.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超声分散15~30min后,将所得胶状混合物保存,备用;S4、将上述所得的胶状混合物在室温下静置2~3d,然后在30~65℃的条件下老化处理1~3d;老化处理完毕后,将之转入电气煅烧炉中,并在520~680℃,的条件下热处理5~8h,所得即为耐高温添加剂成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γ-TiAl合金作为起始原料,先对其进行酸浸,然后以正硅酸乙酯及氢氟酸等物质对其进行处理,所得胶状混合物最后经老化及煅烧处理后,最终制得密度小、质量轻、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的耐高温添加剂成品。另外,由于其本身具有较大的孔隙率及比表面积,且其成分中含有金属元素钛,故其具有很好的闹高温性能,其作为制作户外火炉的材料能有效地减轻火炉本身自重的同时,还能有效地保证其耐高温性能,保证了户外火炉的品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底或由金属框架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框架的基底不仅增强了户外火炉的承重能力,同时也减小了户外火炉自身的重量,运输或移动时相对比较方便,同时也使得其比较美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改性硅藻土粉末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称量好的硅藻土、氮化硅、金属氧化物研磨至粒径为200~300μm,然后将之与质量分数为15~20%的PVA水溶液及蒸馏水按照质量比1:0.012~0.018:0.2~0.3:1.3~1.5混合搅拌均匀;所得混合浆料,保存,备用;b、将上述所得混的合浆料经喷雾造粒后,置于煅烧炉中;并于900~1100℃的温度下煅烧3~4h;所得多孔微球浸没于质量为其4~6倍、浓度为65~75%的乙醇溶液中,并向乙醇溶液中加入质量为多孔微球20~30%的硅烷偶联剂;然后在55~70℃的条件下反应2~3h,反应完毕后,对反应液进行过滤处理,所得固体颗粒依次经水洗、醇洗及烘干处理后,即得改性硅藻土粉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PVA水溶液将硅藻土,氮化硅及金属氧化物之间黏结起来,再依次对其进行喷雾造粒及高温煅烧,最终制得孔隙率及比表面积较大的多孔微球,而所得多孔微球由于其本身的孔隙率及比表面积显著增大,可使得其本身的抗菌性能及耐高温性能也得到很大程度上地提高;接着,将多孔微球浸泡在乙醇溶液中,可使得硅烷偶联剂中的相关官能团与硅藻土表面裸露的羟基发生化学反应而成键,从而完成了对硅藻土表面进行改性;最后在硅烷偶联剂的作用下硅藻土分子中的杀菌因子被有效地“禁锢”在硅藻土的孔壁表面,实现了缓释杀菌的功能,延长了其杀菌的时长。金属氧化物的使用,能对硅藻土的杀菌性能起到一定的激活与促进作用,有效地增强了其杀菌性能。另外,由于改性硅藻土粉末中本身掺杂了氮化硅,可使得所制备的改性硅藻土的耐高温性能得到进一步地提高,且其作为制备户外火炉的原料,也有效地提高了所制备的火炉的杀菌性能及耐高温性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a中所用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镨、氧化铈、氧化镧中的任意一种。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b中所用硅烷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偶联剂KH-560中的任意一种。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户外火炉的制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一、基底的制备:按配方量准确称取用于制作基底的各原料,分别将其中的固体原料置于球磨机中,球磨12~16h,然后用200~300目标准样筛过筛,筛余控制在0.2%以下;将所得物料全部转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20~30min后;将所得的混合物料装载于自制模具中压制成型;再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户外火炉,包括基底(1)以及设置在基底(1)顶部的火炉桌(2),所述火炉桌(2)的上端面设置有环绕于燃烧室周侧的玻璃挡风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1)与所述火炉桌(2)中均添加有耐高温添加剂及改性硅藻土粉末;所述基底(1)所用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粉煤灰30~45份、水泥20~30份、细砂18~25份、耐高温添加剂2.5~3.2份、改性硅藻土粉末4.2~4.8份、聚丙烯纤维1.5~2.2份、双氧水1.6~2.3份、聚丙烯酰胺1.0~2.6份、MF型高效减水剂0.8~1.4份及水25~32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户外火炉,包括基底(1)以及设置在基底(1)顶部的火炉桌(2),所述火炉桌(2)的上端面设置有环绕于燃烧室周侧的玻璃挡风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1)与所述火炉桌(2)中均添加有耐高温添加剂及改性硅藻土粉末;所述基底(1)所用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粉煤灰30~45份、水泥20~30份、细砂18~25份、耐高温添加剂2.5~3.2份、改性硅藻土粉末4.2~4.8份、聚丙烯纤维1.5~2.2份、双氧水1.6~2.3份、聚丙烯酰胺1.0~2.6份、MF型高效减水剂0.8~1.4份及水25~3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户外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炉桌(2)所用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开孔膨胀珍珠岩42~50份、改性硅藻土粉末3.6~4.2份、红柱石10~13份、电气石粉2.4~3.2份、耐高温添加剂2.0~3.2份、玄武岩纤维2~5份、胶黏剂25~30份、白乳胶8~12份、碳化硅7~13份及水15~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户外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为:
S1、称取适量已除油污的γ-TiAl合金并将之球磨成粒径为200~300目的金属粉末,将之浸没在浓度为0.4~0.7mol/L的硝酸溶液中40~70min,然后将反应液中的固体粉末取出,并用适量的碱液将之洗涤至中性,再用乙醇将之清洗2~3次后,将之置于恒温干燥箱中,在80~100℃的条件下对其进行干燥处理;所得记为多孔固体原料;
S2、将正硅酸乙酯、乙醇及浓度为0.08~0.12mol/L氢氟酸按照质量比1:1.0~1.5:0.04~0.06:0.25~0.3混合均匀,然后搅拌回流40~70min;再向所得的混合组分中加入与上步骤中等量的正硅酸乙酯,于70~110℃的条件下持续搅拌18~30h,所得记为溶胶组分;
S3、将所得的多孔固体原料投至质量为其4~6倍的乙醇中;混合搅拌均匀后,向其中加入溶胶组分;超声分散30~60min后,再向其中加入质量为其10~20%、浓度为0.6~1.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超声分散15~30min后,将所得胶状混合物保存,备用;
S4、将上述所得的胶状混合物在室温下静置2~3d,然后在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海鸣,余海涛,蔡志煌,
申请(专利权)人:园素实业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