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627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润滑剂的制备方法,该用于润滑剂的组分及重量成分组成包括:烃油1:2、卤代烃油1:2、硼酸25重量份、硼酸铵25重量份和三乙醇胺35重量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的烃油能够在氮的高反应活性、卤代烃油分子的载体作用和硼的缺电子性及三者的协同作用下形成具有抗磨极压性的吸附膜和摩擦化学反应膜,能够在机油中起到减磨的效果,采用的三乙醇胺,能够增强机油添加剂组合物在机油中的氧化稳定性和低温性能,采用的锈蚀抑制剂能够提高机油的抗腐蚀性能,能够显著改善润滑油在高温条件和金属离子催化条件下的氧化安定性,有效延长机油的使用寿命,并且还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油品的极压抗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润滑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润滑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润滑剂是用以降低摩擦副的摩擦阻力、减缓其磨损的润滑介质,润滑剂对摩擦副还能起冷却、清洗和防止污染等作用,为了改善润滑性能,在某些润滑剂中可加入合适的添加剂,选用润滑剂时,一般须考虑摩擦副的运动情况、材料、表面粗糙度、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以及润滑剂的性能等多方面因素,在机械设备中,润滑剂大多通过润滑系统输配给各需要润滑的部位。传统的润滑剂有一些缺点,现有的润滑剂使用寿命较短,并且极压抗磨性能较低,不利于人们使用、而且现有的润滑剂抗氧化性能效果较差,并且其低温性能不理想,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润滑剂的制备方法,解决了传统润滑剂寿命较短、极压抗磨性能较低、抗氧化性能效果较差和低温性能不理想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润滑剂的制备方法,该用于润滑剂的组分及重量成分组成包括:烃油1:2、卤代烃油1:2、硼酸20-30重量份、硼酸铵20-30重量份和三乙醇胺30-50重量份。优选的,该用于润滑剂的组分及重量成分组成包括:烃油1:3、卤代烃油1:3、硼酸20重量份、硼酸铵20重量份和三乙醇胺30重量份。优选的,该用于润滑剂的组分及重量成分组成包括:烃油1:4、卤代烃油1:4、硼酸30重量份、硼酸铵30重量份和三乙醇胺50重量份。优选的,该用于润滑剂的组分及重量成分组成包括:烃油1:5、卤代烃油1:5、硼酸26重量份、硼酸铵28重量份和三乙醇胺38重量份。优选的,该用于润滑剂的组分及重量成分组成包括:烃油1:3.5、卤代烃油1:3.5、硼酸29重量份、硼酸铵24重量份和三乙醇胺48重量份。优选的,所述硼酸为白色粉末状结晶或三斜轴面鳞片状光泽结晶,有滑腻手感,无臭味,溶于水、酒精、甘油、醚类及香精油中,水溶液呈如弱酸性,大量用于玻璃工业,可以改善玻璃制品的耐热、透明性能,提高机械强度,缩短溶融时间。优选的,所述三乙醇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可以看做是三乙胺的三羟基取代物,与其他胺类化合物相似,由于氮原子上存在孤对电子,三乙醇胺具弱碱性,能够与无机酸或有机酸反应生成盐,三乙醇胺的碱性比氨弱,具有叔胺和醇的性质,与有机酸反应低温时生成盐,高温时生成酯,与多种金属生成2~4个配位体的螯合物,用次氯酸氧化时生成胺氧化物,用高碘酸氧化分解成氨和甲醛,与硫酸作用生成吗啉代乙醇,三乙醇胺在低温时能吸收酸性气体,高温时则放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新型润滑剂的制备方法的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条所述的组分及重量成分组成准备烃油、卤代烃油、硼酸、硼酸铵重量份和三乙醇胺;(2)将烃油和卤代烃油,在200~300r/min的速度下搅拌反应2~5h,然后静置30~60min,取上层油性溶液100重量份加入微波反应釜,微波加热至100~130℃,然后在200~300r/min的速度下搅拌;(3)以每分钟2~5重量份的滴加速度将20~50重量份的硼酸和硼酸铵加入微波反应釜中,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反应1~3h;(4)以每分钟1~3重量份的滴加速度将三乙醇胺加入微波反应釜中,搅拌反应1~3h,然后静置20~40min,取上层油性溶液,分离提纯,得到新型润滑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的烃油能够在氮的高反应活性、卤代烃油分子的载体作用和硼的缺电子性及三者的协同作用下形成具有抗磨极压性的吸附膜和摩擦化学反应膜,能够在机油中起到减磨的效果,采用的三乙醇胺,能够增强机油添加剂组合物在机油中的氧化稳定性和低温性能,采用的锈蚀抑制剂能够提高机油的抗腐蚀性能,抗氧剂为不含硫、磷的有机铋类物质,该物质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能够显著改善润滑油在高温条件和金属离子催化条件下的氧化安定性,有效延长机油的使用寿命,并且还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油品的极压抗磨性能,满足调配高档机油的要求,相较于传统的润滑油使用效果更好,用途更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润滑剂的成分组成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制作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按照组分及重量成分组成准备:烃油1:3、卤代烃油1:3、硼酸20重量份、硼酸铵20重量份和三乙醇胺30重量份;(2)将1:3的烃油和卤代烃油,在200~300r/min的速度下搅拌反应2~5h,然后静置30~60min,取上层油性溶液100重量份加入微波反应釜,微波加热至100~130℃,然后在200~300r/min的速度下搅拌;(3)以每分钟2~5重量份的滴加速度将20重量份的硼酸和硼酸铵加入微波反应釜中,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反应1~3h;(4)以每分钟1~3重量份的滴加速度将30重量份的三乙醇胺加入微波反应釜中,搅拌反应1~3h,然后静置20~40min,取上层油性溶液,分离提纯,得到新型润滑剂。实施例2制作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按照组分及重量成分组成准备:烃油1:4、卤代烃油1:4、硼酸30重量份、硼酸铵30重量份和三乙醇胺50重量份;(2)将1:4的烃油和卤代烃油,在200~300r/min的速度下搅拌反应2~5h,然后静置30~60min,取上层油性溶液100重量份加入微波反应釜,微波加热至100~130℃,然后在200~300r/min的速度下搅拌;(3)以每分钟2~5重量份的滴加速度将30重量份的硼酸和硼酸铵加入微波反应釜中,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反应1~3h;(4)以每分钟1~3重量份的滴加速度50重量份的三乙醇胺加入微波反应釜中,搅拌反应1~3h,然后静置20~40min,取上层油性溶液,分离提纯,得到新型润滑剂。实施例3制作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按照组分及重量成分组成准备:烃油1:5、卤代烃油1:5、硼酸26重量份、硼酸铵28重量份和三乙醇胺38重量份;(2)将1:5的烃油和卤代烃油,在200~300r/min的速度下搅拌反应2~5h,然后静置30~60min,取上层油性溶液100重量份加入微波反应釜,微波加热至100~130℃,然后在200~300r/min的速度下搅拌;(3)以每分钟2~5重量份的滴加速度将26重量份的硼酸和28重量份的硼酸铵加入微波反应釜中,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反应1~3h;(4)以每分钟1~3重量份的滴加速度38重量份的三乙醇胺加入微波反应釜中,搅拌反应1~3h,然后静置20~40min,取上层油性溶液,分离提纯,得到新型润滑剂。实施例4制作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按照组分及重量成分组成准备:烃油1:3.5、卤代烃油1:3.5、硼酸29重量份、硼酸铵24重量份和三乙醇胺48重量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用于润滑剂的组分及重量成分组成包括:烃油1:2、卤代烃油1:2、硼酸20-30重量份、硼酸铵20-30重量份和三乙醇胺30-50重量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用于润滑剂的组分及重量成分组成包括:烃油1:2、卤代烃油1:2、硼酸20-30重量份、硼酸铵20-30重量份和三乙醇胺30-50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用于润滑剂的组分及重量成分组成包括:烃油1:3、卤代烃油1:3、硼酸20重量份、硼酸铵20重量份和三乙醇胺3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用于润滑剂的组分及重量成分组成包括:烃油1:4、卤代烃油1:4、硼酸30重量份、硼酸铵30重量份和三乙醇胺50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用于润滑剂的组分及重量成分组成包括:烃油1:5、卤代烃油1:5、硼酸26重量份、硼酸铵28重量份和三乙醇胺38重量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用于润滑剂的组分及重量成分组成包括:烃油1:3.5、卤代烃油1:3.5、硼酸29重量份、硼酸铵24重量份和三乙醇胺48重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硼酸为白色粉末状结晶或三斜轴面鳞片状光泽结晶,有滑腻手感,无臭味,溶于水、酒精、甘油、醚类及香精油中,水溶液呈弱酸性,大量用于玻璃工业,可以改善玻璃制品的耐热、透明性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彤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彤源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