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黑臭河水内源治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6063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的黑臭河水内源治理方法,包括:水体表面悬浮物清理系统、水体底泥污染清除系统和水体水质提升措施。针对河湖水体的内湖污染,分别从水体表面、水底淤泥和水体本身三个层面进行处理。对水体表面悬浮物、藻类、油污等,通过投加浮上型混凝剂将污染物浮上水面,再通过水面捞渣机将表面污染物收集抽送到微纳米气泡气浮设备进行处理,清水返回水体,污染物转移处置。对于水底淤泥,通过底泥洗脱技术进行处理,洗脱底泥中轻质、有机的胶体污染物,消除底泥污染物对水体水质的影响。对于水体,通过投加EM菌和水下森林措施,构建水体生态系统,维持水质的长效达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黑臭河水内源治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新型的黑臭河水内源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镇规模和人口不断增加,人类生产和生活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大,进入水体的污染物浓度超过水体自净能力。好氧微生物通过新陈代谢作用消耗水体中氧气,使水体处于缺氧或厌氧状态,此时大量繁殖的厌氧微生物与有机物发生腐败、分解和发酵等反应,产生有机硫化物、氨氮和甲烷等14000多种致臭气体;同时水体中铁、锰等重金属被还原,与硫离子结合形成FeS、MnS等黑色沉淀使水体变黑。另外,城市水体流动性差,水动力不足,导致水环境恶化,污染物积累,水体黑臭状况加重。黑臭河水的存在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恶劣的感官刺激,也直接对人们的饮水、用水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目前,治理城市黑臭河水主要包括物理治理技术、化学治理技术以及生物生态治理技术。黑臭河水治理虽然广泛运用3种治理技术,但各自都有不同的优缺点,单独运用某种技术可能不会保证其长久有效性。因此,多种技术联合运用于黑臭河水的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黑臭河水内源治理是基础措施。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黑臭河水内源治理方法,针对低水位、河道小且窄的污水河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黑臭河水内源治理方法,从水底、水体、水面三个方式处理河湖污染物,达到河湖水质修复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黑臭河水内源治理方法,包括水体底泥污染清除:将底泥洗脱船驾驶进入污水河或湖,洗脱底泥中轻质、有机的胶体污染物;底泥洗脱办法是在底泥洗脱船配置罩式洗脱仓,该罩式洗脱仓是四周和顶部封闭只有底部开口,用该罩式洗脱仓深入到水底且罩住泥沙,将水底局部需要处理底泥的位置隔离,以原位覆盖深层淤泥的方式阻止污染物释放,然后在罩式洗脱仓内部采用高压水柱将污水、泥沙、底泥搅拌混合,再通过控制搅拌速度使质量较轻呈胶状的浮泥悬浮到水体中再沉降形成一层有机浮泥,而重质的泥沙无机物沉降,再通过抽吸的方式将罩式洗脱仓内的有机浮泥泵出水面以外进行泥水分离,清水回至河或湖中,接着底泥洗脱船移动带动罩式洗脱仓进行下一位置的水底底泥处理,如此重复不断;水体水质提升:先通过微纳米气泡增氧,通过投加EM菌、微藻和水下森林措施,构建水体生态系统,维持水质的长效达标;微纳米气泡增氧的方式是基于微纳米曝气装置,通过水泵加压,对曝气头内部的曝气石高速旋转,在离心作用下,使曝气头内部形成负压区,空气通过排气口进入负压区,在水下分成周边液体带和中心气体带,由高速旋转的曝气石出气部将空气均匀切割成直径为5-30纳米的微纳米的微小气泡,微小气泡提高污水溶氧效率,同时具有良好的气浮性,可以在污水中长时间停留,从而能达到较好的曝气效果,EM菌和微藻的投放方式是,先采用EM菌进行污水的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再投入微藻,与EM菌形成共生生物相结合处理;水下森林是采用可降解材料的网格状水底植物种植基铺设于河或湖底,并用固定件将种植基固定,水底植物自由生长形成水下森林;水体表面悬浮物清理:对水体表面悬浮物、藻类、油污,通过投加浮上型混凝剂将污染物浮上水面,再通过水面捞渣机将表面污染物收集抽送到微纳米气泡气浮设备进行处理,清水返回水体,污染物转移处置;所述浮上型混凝剂的成份是壳聚糖、聚合硫酸铁、高锰酸盐和磺化木质素盐。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针对河湖水体的内湖污染,分别从水体表面、水底淤泥和水体本身三个层面进行处理。对水体表面悬浮物、藻类、油污等,通过投加浮上型混凝剂将污染物浮上水面,再通过水面捞渣机将表面污染物收集抽送到微纳米气泡气浮设备进行处理,清水返回水体,污染物转移处置。对于水底淤泥,通过底泥洗脱技术进行处理,洗脱底泥中轻质、有机的胶体污染物,消除底泥污染物对水体水质的影响。对于水体,通过投加EM菌和水下森林措施,构建水体生态系统,维持水质的长效达标。尤其是,采用罩式洗脱仓对水体进行局部隔离,以原位处理的方式,不需要将河水排空再用挖掘机挖泥、也不需要采用围坝等将河水拦截,而是直接在活动的水体中进行污水处理,简单方便,省成本。再有,本专利技术的罩式洗脱仓是四周和顶部封闭只有底部开口,用该罩式洗脱仓深入到水底且罩住泥沙,将水底局部需要处理底泥的位置隔离,以原位覆盖深层淤泥的方式阻止污染物释放,使得污泥处理时不会因为自身内部水体挠动造成泥沙外溢,仅在罩式洗脱仓内进行,因此整个污泥处理过程本身是环保的。采用罩式洗脱仓将水体隔离之后,再于内部采用高压水柱将污水、泥沙、底泥搅拌混合,使质量较轻呈胶状的浮泥悬浮到水体中再沉降形成一层有机浮泥,而重质的泥沙无机物沉降,再通过抽吸的方式将罩式洗脱仓内的有机浮泥泵出水面以外进行泥水分离,清水回至河或湖中,这样的方式对河道内原有水体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整个处理方式简单且快速。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之一种实施例的黑臭河水内源治理方法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之第一种实施例的一体式底泥洗脱船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之第二种实施例的黑臭河水底泥处理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之第三种实施例的黑臭河水底泥处理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之第三种实施例的中简易污泥处理设备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之底泥洗脱前后对比效果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之底泥洗脱前后柱状样图。附图标记10、底泥洗脱船11、高压水泵12、有机浮泥泵13、加药泵14、省力滑轮20、罩式洗脱仓21、金属罩体22、高压水柱喷射头23、污泥抽吸头24、喷药嘴25、微孔30、微纳米曝气装置40、水面捞渣机50、一体化气浮设备60、简易污泥处理设备101、有机浮泥102、泥沙无机物。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所示,其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黑臭河水内源治理方法,包括水体底泥污染清除、水体水质提升、水体表面悬浮物清理。其中,水体底泥污染清除:是指将底泥洗脱船10驾驶进入污水河或湖,洗脱底泥中轻质、有机的胶体污染物。底泥洗脱办法是在底泥洗脱船配置罩式洗脱仓20,该罩式洗脱仓是四周和顶部封闭只有底部开口,用该罩式洗脱仓深入到水底且罩住泥沙,将水底局部需要处理底泥的位置隔离,以原位覆盖深层淤泥的方式阻止污染物释放,然后在罩式洗脱仓内部采用高压水柱、气流或机械挠动将污水、泥沙、底泥搅拌混合,再通过控制搅拌速度使质量较轻呈胶状的浮泥悬浮到水体中再沉降形成一层有机浮泥101,而重质的泥沙无机102物沉降,再通过抽吸的方式将罩式洗脱仓内的有机浮泥泵出水面以外进行泥水分离,清水回至河或湖中,接着底泥洗脱船移动带动罩式洗脱仓进行下一位置的水底底泥处理,如此重复不断,将水底下20-40mm厚的污泥去除。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黑臭河水内源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水体底泥污染清除:/n将底泥洗脱船驾驶进入污水河或湖,洗脱底泥中轻质、有机的胶体污染物;底泥洗脱办法是在底泥洗脱船配置罩式洗脱仓,该罩式洗脱仓是四周和顶部封闭只有底部开口,用该罩式洗脱仓深入到水底且罩住泥沙,将水底局部需要处理底泥的位置隔离,以原位覆盖深层淤泥的方式阻止污染物释放,然后在罩式洗脱仓内部采用高压水柱喷射将污水、泥沙、底泥搅拌混合,再通过控制喷射速度使质量较轻呈胶状的浮泥悬浮到水体中再沉降形成一层有机浮泥,而重质的泥沙无机物沉降,再通过抽吸的方式将罩式洗脱仓内的有机浮泥泵出水面以外进行泥水分离,清水回至河或湖中,接着底泥洗脱船移动带动罩式洗脱仓进行下一位置的水底底泥处理,如此重复不断;/n水体水质提升:/n先通过微纳米气泡增氧,通过投加EM菌、微藻和水下森林措施,构建水体生态系统,维持水质的长效达标;微纳米气泡增氧的方式是基于微纳米曝气装置,通过水泵加压,对曝气头内部的曝气石高速旋转,在离心作用下,使曝气头内部形成负压区,空气通过排气口进入负压区,在水下分成周边液体带和中心气体带,由高速旋转的曝气石出气部将空气均匀切割成直径为5-30纳米的微纳米的微小气泡,微小气泡提高污水溶氧效率,同时具有良好的气浮性,可以在污水中长时间停留,从而能达到较好的曝气效果;EM菌和微藻的投放方式是,先采用EM菌进行污水的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再投入微藻,与EM菌形成共生生物相结合处理;水下森林是采用可降解材料的网格状水底植物种植基铺设于河或湖底,并用固定件将种植基固定,水底植物自由生长形成水下森林;/n水体表面悬浮物清理:/n对水体表面悬浮物、藻类、油污,通过投加浮上型混凝剂将污染物浮上水面,再通过水面捞渣机将表面污染物收集抽送到微纳米气泡气浮设备进行处理,清水返回水体,污染物转移处置;所述浮上型混凝剂的成份是壳聚糖、聚合硫酸铁、高锰酸盐和磺化木质素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黑臭河水内源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体底泥污染清除:
将底泥洗脱船驾驶进入污水河或湖,洗脱底泥中轻质、有机的胶体污染物;底泥洗脱办法是在底泥洗脱船配置罩式洗脱仓,该罩式洗脱仓是四周和顶部封闭只有底部开口,用该罩式洗脱仓深入到水底且罩住泥沙,将水底局部需要处理底泥的位置隔离,以原位覆盖深层淤泥的方式阻止污染物释放,然后在罩式洗脱仓内部采用高压水柱喷射将污水、泥沙、底泥搅拌混合,再通过控制喷射速度使质量较轻呈胶状的浮泥悬浮到水体中再沉降形成一层有机浮泥,而重质的泥沙无机物沉降,再通过抽吸的方式将罩式洗脱仓内的有机浮泥泵出水面以外进行泥水分离,清水回至河或湖中,接着底泥洗脱船移动带动罩式洗脱仓进行下一位置的水底底泥处理,如此重复不断;
水体水质提升:
先通过微纳米气泡增氧,通过投加EM菌、微藻和水下森林措施,构建水体生态系统,维持水质的长效达标;微纳米气泡增氧的方式是基于微纳米曝气装置,通过水泵加压,对曝气头内部的曝气石高速旋转,在离心作用下,使曝气头内部形成负压区,空气通过排气口进入负压区,在水下分成周边液体带和中心气体带,由高速旋转的曝气石出气部将空气均匀切割成直径为5-30纳米的微纳米的微小气泡,微小气泡提高污水溶氧效率,同时具有良好的气浮性,可以在污水中长时间停留,从而能达到较好的曝气效果;EM菌和微藻的投放方式是,先采用EM菌进行污水的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再投入微藻,与EM菌形成共生生物相结合处理;水下森林是采用可降解材料的网格状水底植物种植基铺设于河或湖底,并用固定件将种植基固定,水底植物自由生长形成水下森林;
水体表面悬浮物清理:
对水体表面悬浮物、藻类、油污,通过投加浮上型混凝剂将污染物浮上水面,再通过水面捞渣机将表面污染物收集抽送到微纳米气泡气浮设备进行处理,清水返回水体,污染物转移处置;所述浮上型混凝剂的成份是壳聚糖、聚合硫酸铁、高锰酸盐和磺化木质素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黑臭河水内源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式洗脱仓的长宽高尺寸为1-5m、1-5m、0.5-1m;工作时,该罩式洗脱仓至少有0.2m是扎入到水底的泥沙层,形成原位覆盖深层淤泥,阻止污染物释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黑臭河水内源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斯濠林辉胡爽杨草杨立辉何忠艳苏桂鑫苏乐李文威陈诗婷胡秀红甘诗迪庄伟琪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理工学院广东信丰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