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乡村池塘水污染再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3605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乡村池塘水污染再生系统,包括防护外壳、消毒装置和污水处理装置,所述防护外壳呈中空腔体设置,所述消毒装置和污水处理装置设于防护外壳内,所述防护外壳上连通设有絮凝加药口和消毒剂加药口,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加药消毒区、静置除药区、活性炭吸附区和絮凝沉降区。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染治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水内的大颗粒杂质在絮凝沉降区经吸附沉降后从出水口排出,水内的小颗粒以及部分大分子在活性炭吸附区经活性炭层的吸附,水中的细菌等在加药消毒区经消毒,在抽吸作用下流向日光消毒板,水中的消毒剂在静置除药区挥发出去,达到良好的消毒杀菌、去杂质的效果的乡村池塘水污染再生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乡村池塘水污染再生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染治理系统
,具体是指一种乡村池塘水污染再生系统。
技术介绍
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尤其是政府部门的介入治理,在乡村人们的环保意识还不强,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到池塘内,长期的生活污水排放,导致池塘的水遭到了严重的污染,严重污染了乡村的生态环境,直接威胁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目前乡村污水处理是政府部门的污水治理的重点区域,目前广泛采用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但是传统的污水处理装置占地面积大、处理效率低,且传统设备耗电量大,在进行污水处理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内的大颗粒杂质在絮凝沉降区经吸附沉降后从出水口排出,水内的小颗粒以及部分大分子在活性炭吸附区经活性炭层的吸附,水中的细菌等在加药消毒区经消毒,在抽吸作用下流向日光消毒板,水中的消毒剂在静置除药区挥发出去,达到良好的消毒杀菌、去杂质的效果的乡村池塘水污染再生系统。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一种乡村池塘水污染再生系统,包括防护外壳、消毒装置和污水处理装置,所述防护外壳呈中空腔体设置,所述消毒装置和污水处理装置设于防护外壳内,所述防护外壳上连通设有絮凝加药口和消毒剂加药口;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加药消毒区、静置除药区、活性炭吸附区和絮凝沉降区,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部设有呈迷宫腔状设置的分隔板,所述加药消毒区设于迷宫腔的中心处,所述加药消毒区的一侧设有纵向设置的过滤孔,所述活性炭吸附区设于迷宫腔内,且所述活性炭吸附区设于加药消毒区的外周,所述静置除药区与絮凝沉降区设于防护外壳内且对称设于迷宫腔的两侧,所述活性炭吸附区靠近絮凝沉降区的一侧设有溢流孔,所述絮凝沉降区内设有挡流板,所述挡流板设于溢流孔的一侧上,所述挡流板的底部于絮凝沉降区的底部设有排污斗;所述消毒装置包括日光消毒板、板进口管、板出口管、出水管、抽水泵和排水泵,所述板出口管底部设于静置除药区内,所述板进口管设于加药消毒区内,所述日光消毒板呈波浪形设置,所述日光消毒板呈倾斜状连接设于板出口管和板进口管之间,所述日光消毒板的高端设于板出口管处,所述日光消毒板的低端靠近板进口管的一侧设有集水斗,所述抽水泵设于板出口管上,所述出水管呈倒钩形管状设置,且所述出水管的底部设于静置除药区内,所述出水管与板出口管之间连接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连接设于静置除药区内壁上,所述排水泵设于出水管上。进一步地,所述絮凝加药口与絮凝沉降区连通,所述消毒剂加药口与加药消毒区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活性炭吸附区内于分隔板上设有活性炭吸附层。进一步地,所述絮凝沉降区内设有混凝剂。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外壳的侧壁顶部贯通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管连通设于絮凝沉降区一侧,所述防护外壳的底部连通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排污斗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的顶部设于防护外壳的外侧上。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外壳的底部设有支腿。采用上述结构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乡村池塘水污染再生系统,水内的大颗粒杂质在絮凝沉降区经吸附沉降后从出水口排出,水内的小颗粒以及部分大分子在活性炭吸附区经活性炭层的吸附,水中的细菌等在加药消毒区经消毒,在抽吸作用下流向日光消毒板,水中的消毒剂在静置除药区挥发出去,达到良好的消毒杀菌、去杂质的效果的乡村池塘水污染再生系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乡村池塘水污染再生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乡村池塘水污染再生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乡村池塘水污染再生系统的剖视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其中,1、防护外壳,2、消毒装置,3、污水处理装置,4、絮凝加药口,5、消毒剂加药口,6、加药消毒区,7、静置除药区,8、活性炭吸附区,9、絮凝沉降区,10、迷宫腔,11、分隔板,12、过滤孔,13、溢流孔,14、挡流板,15、排污斗,16、日光消毒板,17、板进口管,18、板出口管,19、出水管,20、抽水泵,21、排水泵,22、集水斗,23、固定件,24、进水口,25、出水口,26、支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乡村池塘水污染再生系统,包括防护外壳1、消毒装置2和污水处理装置3,所述防护外壳1呈中空腔体设置,所述消毒装置2和污水处理装置3设于防护外壳1内,所述防护外壳1上连通设有絮凝加药口4和消毒剂加药口5;所述污水处理装置3包括加药消毒区6、静置除药区7、活性炭吸附区8和絮凝沉降区9,所述防护外壳1的内部设有呈迷宫腔10状设置的分隔板11,所述加药消毒区6设于迷宫腔10的中心处,所述加药消毒区6的一侧设有纵向设置的过滤孔12,所述活性炭吸附区8设于迷宫腔10内,且所述活性炭吸附区8设于加药消毒区6的外周,所述静置除药区7与絮凝沉降区9设于防护外壳1内且对称设于迷宫腔10的两侧,所述活性炭吸附区8靠近絮凝沉降区9的一侧设有溢流孔13,所述絮凝沉降区9内设有挡流板14,所述挡流板14设于溢流孔13的一侧上,所述挡流板14的底部于絮凝沉降区9的底部设有排污斗15;所述消毒装置2包括日光消毒板16、板进口管17、板出口管18、出水管19、抽水泵20和排水泵21,所述板出口管18底部设于静置除药区7内,所述板进口管17设于加药消毒区6内,所述日光消毒板16呈波浪形设置,所述日光消毒板16呈倾斜状连接设于板出口管18和板进口管17之间,所述日光消毒板16的高端设于板出口管18处,所述日光消毒板16的低端靠近板进口管17的一侧设有集水斗22,所述抽水泵20设于板出口管18上,所述出水管19呈倒钩形管状设置,且所述出水管19的底部设于静置除药区7内,所述出水管19与板出口管18之间连接设有固定件23,所述固定件23连接设于静置除药区7内壁上,所述排水泵21设于出水管19上。其中,所述絮凝加药口4与絮凝沉降区9连通,所述消毒剂加药口5与加药消毒区6连通。所述活性炭吸附区8内于分隔板11上设有活性炭吸附层。所述絮凝沉降区9内设有混凝剂。所述防护外壳1的侧壁顶部贯通设有进水口24,所述进水管连通设于絮凝沉降区9一侧,所述防护外壳1的底部连通设有出水口25,所述出水口25与排污斗15连通。所述出水管19的顶部设于防护外壳1的外侧上。所述防护外壳1的底部设有支腿26。具体使用时,水内的大颗粒杂质在絮凝沉降区9经吸附沉降后从出水口25排出,水内的小颗粒以及部分大分子在活性炭吸附区8经活性炭层的吸附,水中的细菌等在加药消毒区6经消毒,在抽吸作用下流向日光消毒板16,水中的消毒剂在静置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乡村池塘水污染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外壳、消毒装置和污水处理装置,所述防护外壳呈中空腔体设置,所述消毒装置和污水处理装置设于防护外壳内,所述防护外壳上连通设有絮凝加药口和消毒剂加药口;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加药消毒区、静置除药区、活性炭吸附区和絮凝沉降区,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部设有呈迷宫腔状设置的分隔板,所述加药消毒区设于迷宫腔的中心处,所述加药消毒区的一侧设有纵向设置的过滤孔,所述活性炭吸附区设于迷宫腔内,且所述活性炭吸附区设于加药消毒区的外周,所述静置除药区与絮凝沉降区设于防护外壳内且对称设于迷宫腔的两侧,所述活性炭吸附区靠近絮凝沉降区的一侧设有溢流孔,所述絮凝沉降区内设有挡流板,所述挡流板设于溢流孔的一侧上,所述挡流板的底部于絮凝沉降区的底部设有排污斗;所述消毒装置包括日光消毒板、板进口管、板出口管、出水管、抽水泵和排水泵,所述板出口管底部设于静置除药区内,所述板进口管设于加药消毒区内,所述日光消毒板呈波浪形设置,所述日光消毒板呈倾斜状连接设于板出口管和板进口管之间,所述日光消毒板的高端设于板出口管处,所述日光消毒板的低端靠近板进口管的一侧设有集水斗,所述抽水泵设于板出口管上,所述出水管呈倒钩形管状设置,且所述出水管的底部设于静置除药区内,所述出水管与板出口管之间连接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连接设于静置除药区内壁上,所述排水泵设于出水管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乡村池塘水污染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外壳、消毒装置和污水处理装置,所述防护外壳呈中空腔体设置,所述消毒装置和污水处理装置设于防护外壳内,所述防护外壳上连通设有絮凝加药口和消毒剂加药口;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加药消毒区、静置除药区、活性炭吸附区和絮凝沉降区,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部设有呈迷宫腔状设置的分隔板,所述加药消毒区设于迷宫腔的中心处,所述加药消毒区的一侧设有纵向设置的过滤孔,所述活性炭吸附区设于迷宫腔内,且所述活性炭吸附区设于加药消毒区的外周,所述静置除药区与絮凝沉降区设于防护外壳内且对称设于迷宫腔的两侧,所述活性炭吸附区靠近絮凝沉降区的一侧设有溢流孔,所述絮凝沉降区内设有挡流板,所述挡流板设于溢流孔的一侧上,所述挡流板的底部于絮凝沉降区的底部设有排污斗;所述消毒装置包括日光消毒板、板进口管、板出口管、出水管、抽水泵和排水泵,所述板出口管底部设于静置除药区内,所述板进口管设于加药消毒区内,所述日光消毒板呈波浪形设置,所述日光消毒板呈倾斜状连接设于板出口管和板进口管之间,所述日光消毒板的高端设于板出口管处,所述日光消毒板的低端靠近板进口管的一侧设有集水斗,所述抽水泵设于板出口管上,所述出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懂醛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