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腔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5680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学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腔胃管,包括连接套管,连接套管的外形轮廓为圆柱形,连接套管的一端套合连接有封头,所连接套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连接套管的表面一侧贯通开设有皮套,皮套远离连接套管的一侧贯穿开设有限位块,限位块的外形轮廓为矩形设置,限位块远离皮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抽注接头,抽注接头的截面尺寸大于限位块的截面尺寸,且皮套贯穿于抽注接头,抽注接头远离限位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座,支座远离限位块的一侧嵌合连接有鲁尔接头,通过设置的各个套囊与内壁连通器可以使卡主物体更为的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腔胃管
本技术涉及医学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多腔胃管。
技术介绍
胃管是由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多是用来抽胃液,也可以用来往胃里注入液体提供给患者必须的食物和营养,护理时应注意避免胃管污染,以及胃管脱出,导致误吸,留置胃管临床上运用广泛,可以经胃管鼻饲为昏迷病人或不能经口进食病人提供营养、热量;或者为病人进行胃内给药用于治疗某些疾病;通过抽吸胃液,了解胃液的量或对胃液进行化验进行疾病的诊断;有效地进行胃肠减压,减轻腹胀,促进切口愈合,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能恢复。特别是术前留置胃管还能为有效减少麻醉中及手术后的并发症,对术后恢复极为重要。虽然胃管在临床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胃管通过鼻插入到胃内,由于体外部分较长,通过重力作用或病人的无意识动作等其他外力很容易使胃管从胃中脱出,造成两次或多次插管,使病人增加痛苦,医护人员增加劳动量.降低治疗效果,延长治疗周期,从而增加治疗成本。因此需要一种胃管,临床使用时,不会轻易脱出,避免造成二次或多次插管减轻病人痛苦和医护人员劳动量,提高治疗效率,缩短治疗周期,从而减少治疗成本。胃管脱出的主要原因是固定欠妥。传统的固定方法是用普通医用胶布绕胃管环行1到2周后分别粘于鼻翼两侧和面颊部,胃肠减压袋用别针固定于病号服肩部或床边。临床观察发现面颊部的胶布固定很难持久有效,仅靠鼻翼的这条胶布又难以达到有效固定由于术后吸收热,汗液分泌增多,雾化吸入液沾湿等原因极易造成胶布的松脱。另外护理操作不当,如翻身、协助坐起拍背、活动时,易使胃管受牵拉脱出。另外由于胃管较粗硬,体外部分较长,因重力作用及病人辗转活动有自行脱出的倾向加上病人面颊部出汗和皮脂腺分泌较多,使胶布失去粘贴作用而导致胃管滑出。另外舒适改变、患者缺乏适当的肢体约束、相关知识欠缺等均可导致胃管脱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一种多腔胃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的外形轮廓为圆柱形,所述连接套管的一端套合连接有封头,所连接套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连接套管的表面一侧贯通开设有皮套,所述皮套远离连接套管的一侧贯穿开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形轮廓为矩形设置,所述限位块远离皮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抽注接头,所述抽注接头的截面尺寸大于限位块的截面尺寸,且皮套贯穿于抽注接头,所述抽注接头远离限位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座,所述支座远离限位块的一侧嵌合连接有鲁尔接头。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贯穿开设有拉绳,所述拉绳贯穿开设于固定块的内部且拉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胶塞,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高度语音固定块的高度一致,且胶塞的截面尺寸小于固定块的截面尺寸。优选的,所述封头的表面一周开设有三个气孔,三个所述气孔的外形轮廓为圆形,且三个所述气孔与连接套管贯穿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管的内壁靠近封头的位置套合连接有第一套囊,所述连接套管的内壁靠近第一套囊底部的位置套合连接有第二套囊,所述第二套囊与第一套囊的尺寸大小一致。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管的内壁靠近第二套囊底部的位置套合连接有第三套囊,所述连接套管的内壁靠近第三套囊底部的位置套合连接有第四套囊,所述第三套囊的外形尺寸与第四套囊的外形尺寸一致。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管在第一套囊与第二套囊的横截面位置设置有一根内壁连通管,所述连接套管在第二套囊与第三套囊的横截面处设置有两根内壁连通管,所述连接套管在第三套囊与第四套囊横截面处设置有三根内壁连通管,所述连接套管在靠近固定块的底部横截面处设置有四根内壁连通管。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第一套囊和第二套囊,因第一套囊和第二套囊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不同根数的内壁连通管,在通过不同的内壁连通管来控制不同的套囊,通过鲁尔接头外接气泵,通过不同的内壁连接管充气来控制第一套囊、第二套囊、第三套囊和第四套囊,是各个套囊可以分别通过膨胀来取出不同的物体,也可以使在取出较大较长物体时,可以使各个套囊可以一起膨胀从而卡主物体,这样使固定物体时更为的牢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腔胃管轴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腔胃管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腔胃管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腔胃管连接套管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连接套管;2、封头;3、固定块;4、气孔;5、拉绳;6、限位块;7、皮套;8、抽注接头;9、鲁尔接头;10、支座;11、胶塞;12、滑槽;13、第一套囊;14、第二套囊;15、第三套囊;16、第四套囊;17、内壁连通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具体实施例一:参照图1-2,一种多腔胃管,包括连接套管1,连接套管1的外形轮廓为圆柱形,连接套管1的一端套合连接有封头2,所连接套管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连接套管1的表面一侧贯通开设有皮套7,皮套7远离连接套管1的一侧贯穿开设有限位块6,限位块6的外形轮廓为矩形设置,限位块6远离皮套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抽注接头8,抽注接头8的截面尺寸大于限位块6的截面尺寸,且皮套7贯穿于抽注接头8,抽注接头8远离限位块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座10,支座10远离限位块6的一侧嵌合连接有鲁尔接头9。具体实施例二:参照图3-4,一种多腔胃管,固定块3的一侧贯穿开设有拉绳5,拉绳5贯穿开设于固定块3的内部且拉绳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胶塞11,固定块3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2,滑槽12的高度语音固定块3的高度一致,且胶塞11的截面尺寸小于固定块3的截面尺寸,封头2的表面一周开设有三个气孔4,三个气孔4的外形轮廓为圆形,且三个气孔4与连接套管1贯穿连接,连接套管1的内壁靠近封头2的位置套合连接有第一套囊13,连接套管1的内壁靠近第一套囊13底部的位置套合连接有第二套囊14,第二套囊14与第一套囊13的尺寸大小一致,连接套管1的内壁靠近第二套囊14底部的位置套合连接有第三套囊15,连接套管1的内壁靠近第三套囊15底部的位置套合连接有第四套囊16,第三套囊15的外形尺寸与第四套囊16的外形尺寸一致,连接套管1在第一套囊13与第二套囊14的横截面位置设置有一根内壁连通管17,连接套管1在第二套囊14与第三套囊15的横截面处设置有两根内壁连通管17,连接套管1在第三套囊15与第四套囊16横截面处设置有三根内壁连通管17,连接套管1在靠近固定块3的底部横截面处设置有四根内壁连通管1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首先通过设置的第一套囊13和第二套囊14,因第一套囊13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腔胃管,包括连接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管(1)的外形轮廓为圆柱形,所述连接套管(1)的一端套合连接有封头(2),所连接套管(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所述连接套管(1)的表面一侧贯通开设有皮套(7),所述皮套(7)远离连接套管(1)的一侧贯穿开设有限位块(6),所述限位块(6)的外形轮廓为矩形设置,所述限位块(6)远离皮套(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抽注接头(8),所述抽注接头(8)的截面尺寸大于限位块(6)的截面尺寸,且皮套(7)贯穿于抽注接头(8),所述抽注接头(8)远离限位块(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座(10),所述支座(10)远离限位块(6)的一侧嵌合连接有鲁尔接头(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腔胃管,包括连接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管(1)的外形轮廓为圆柱形,所述连接套管(1)的一端套合连接有封头(2),所连接套管(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所述连接套管(1)的表面一侧贯通开设有皮套(7),所述皮套(7)远离连接套管(1)的一侧贯穿开设有限位块(6),所述限位块(6)的外形轮廓为矩形设置,所述限位块(6)远离皮套(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抽注接头(8),所述抽注接头(8)的截面尺寸大于限位块(6)的截面尺寸,且皮套(7)贯穿于抽注接头(8),所述抽注接头(8)远离限位块(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座(10),所述支座(10)远离限位块(6)的一侧嵌合连接有鲁尔接头(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腔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3)的一侧贯穿开设有拉绳(5),所述拉绳(5)贯穿开设于固定块(3)的内部且拉绳(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胶塞(11),所述固定块(3)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2),所述滑槽(12)的高度语音固定块(3)的高度一致,且胶塞(11)的截面尺寸小于固定块(3)的截面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腔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2)的表面一周开设有三个气孔(4),三个所述气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