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于粉碎和清洗的食品加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5244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于粉碎和清洗的食品加工机,属于生活电器领域,解决了通过简单设置扰流筋提升粉碎效率及效果比较有限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是粉碎杯体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粉碎段、上升段和扰流段,粉碎段的内径小于上升段的内径而形成粉碎的小空间,粉碎刀具位于粉碎段内,上升段的内径小于扰流段的内径,粉碎段的内侧壁设有第一扰流筋,扰流段的内侧壁设有第二扰流筋,第一扰流筋的数量少于第二扰流筋的数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提高粉碎效率及效果、提高清洗效率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于粉碎和清洗的食品加工机
本技术涉及生活电器,特别是一种利于粉碎和清洗的食品加工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食品加工机,为提高粉碎效率及效果,一般会在粉碎杯体的内侧壁设置扰流筋,扰流筋一般高于粉碎刀具设置,粉碎刀具带动液体离心运动时,液体带着物料会沿着粉碎杯体的内侧壁向上爬壁,遇到扰流筋后会向粉碎杯体的中心流动,改变其离心运动趋势,使得上升到粉碎杯体顶部的液体向下回落,其中的物料重新与粉碎刀具接触得到粉碎,以此提高粉碎效率及效果。这种方式提升粉碎效率及效果的程度比较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利于粉碎和清洗的食品加工机,提高粉碎效率及效果、提高清洗效率及效果。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于粉碎和清洗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体和可拆卸连接于机体的粉碎组件,粉碎组件包括粉碎杯体、粉碎杯盖和粉碎刀具,粉碎杯盖安装在粉碎杯体的顶端,粉碎杯体的底面设有刀轴,粉碎刀具安装在刀轴上,粉碎杯体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粉碎段、上升段和扰流段,粉碎段的内径小于上升段的内径而形成粉碎的小空间,粉碎刀具位于粉碎段内,上升段的内径小于扰流段的内径,粉碎段的内侧壁设有第一扰流筋,扰流段的内侧壁设有第二扰流筋,第一扰流筋的数量少于第二扰流筋的数量。进一步的,所述粉碎段的内侧壁的倾斜角度为α,上升段的内侧壁的倾斜角度为β,β<α。进一步的,所述扰流段的内侧壁的倾斜角度为γ,0≤γ≤β。进一步的,所述β=0~5°。进一步的,所述粉碎段的高度为H1,上升段的高度为H2,扰流段的高度为H3,H2≤H1<H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扰流筋设有两条,粉碎杯体的底部设有排浆口,两条第一扰流筋关于排浆口与刀轴轴线的连线对称分布,第二扰流筋均布有五条。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扰流筋设有两条,粉碎杯体的底部设有排浆口,两条第一扰流筋关于排浆口与刀轴轴线的连线对称分布,两条第一扰流筋以粉碎杯体中心为圆心的圆心角为120°,第二扰流筋均布有六条,其中两条第二扰流筋与第一扰流筋对齐。进一步的,所述粉碎段的侧壁设有厚度增加的加厚部,加厚部形成一个第一扰流筋,排浆口设于加厚部。进一步的,所述粉碎刀具包括倾斜向上延伸的上刀片、倾斜向下延伸的下刀片和位于上刀片与下刀片之间的中刀片,上刀片的顶端伸入上升段内。进一步的,所述粉碎杯体包括筒状的上杯体和碗状的下杯体,上杯体的底端与下杯体的顶端密封连接,上升段和扰流段位于上杯体,粉碎段位于下杯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粉碎杯体分成三段结构,并且分别在粉碎段和扰流段设置扰流筋,在粉碎过程中,第一扰流筋能够配合粉碎刀具的高速旋转对液体和物料的混合物进行扰流,使物料更加频繁地与粉碎刀具接触,提高粉碎初期的粉碎效果,第二扰流筋则对上升的液体进行扰流使其更容易回落至粉碎段内,进一步促进物料粉碎,提升精细粉碎效果,由于第一扰流筋的数量少于第二扰流筋的数量,一方面是第一扰流筋的数量不宜过多,避免影响物料运动,另一方面是第一扰流筋与第二扰流筋数量不等,扰流频率不同,对液体的流动影响不同,液体从粉碎段经过上升段进入扰流段,粉碎杯体的扰流效果从有到无、再从无到有,并且第一扰流筋与第二扰流筋的扰流效果不同,能够大大提高扰流效果。由于上升段的内侧壁不设置扰流筋,降低液体向上爬壁受到的阻碍,有利于提升液体上扬行程,使得液体的循环流动更加高效。另外在粉碎杯体的自动清洗过程中,第一扰流筋和第二扰流筋对清洗水的扰流作用可以提高清洗水对粘在粉碎杯体内侧壁上的物料产生更好的冲击效果,提高清洗效率及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粉碎杯体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粉碎段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扰流段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粉碎杯体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粉碎段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扰流段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利于粉碎和清洗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体1和可拆卸连接于机体1的粉碎组件,粉碎组件包括粉碎杯体2、粉碎杯盖3和粉碎刀具4,粉碎杯盖3安装在粉碎杯体2的顶端,粉碎杯体2的底面设有刀轴41,粉碎刀具4安装在刀轴41上,结合图2看,粉碎杯体2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粉碎段21、上升段22和扰流段23,粉碎段21的内径小于上升段22的内径而形成粉碎的小空间,粉碎刀具4位于粉碎段21内,上升段22的内径小于扰流段23的内径,粉碎段21的内侧壁设有第一扰流筋211,扰流段23的内侧壁设有第二扰流筋231,第一扰流筋211的数量少于第二扰流筋231的数量。在本技术中,粉碎杯体2分成三段结构,并且分别在粉碎段21和扰流段23设置扰流筋,在粉碎过程中,第一扰流筋211能够配合粉碎刀具4的高速旋转对液体和物料的混合物进行扰流,使物料更加频繁地与粉碎刀具4接触,提高粉碎初期的粉碎效果,第二扰流筋231则对上升的液体进行扰流使其更容易回落至粉碎段21内,进一步促进物料粉碎,提升精细粉碎效果,由于第一扰流筋211的数量少于第二扰流筋231的数量,一方面是第一扰流筋211的数量不宜过多,避免影响物料运动,另一方面是第一扰流筋211与第二扰流筋231数量不等,扰流频率不同,对液体的流动影响不同,液体从粉碎段21经过上升段22进入扰流段23,粉碎杯体2的扰流效果从有到无、再从无到有,并且第一扰流筋211与第二扰流筋231的扰流效果不同,能够大大提高扰流效果。由于上升段22的内侧壁不设置扰流筋,降低液体向上爬壁受到的阻碍,有利于提升液体上扬行程,使得液体的循环流动更加高效。另外在粉碎杯体的自动清洗过程中,第一扰流筋211和第二扰流筋231对清洗水的扰流作用可以提高清洗水对粘在粉碎杯体2内侧壁上的物料产生更好的冲击效果,提高清洗效率及效果。粉碎段21的内侧壁的倾斜角度为α,α>0,上升段22的内侧壁的倾斜角度为β,考虑到上升段22起引导液体流动的作用,要求β<α,可以利用液体流动时的离心运动,让液体能够从粉碎段21顺势流动至上升段22,并快速上升至扰流段23,提高液体循环流动的效率。粉碎段21的内侧壁和上升段22的内侧壁的倾斜都是自下向上、相对粉碎杯体2的中心向外倾斜,粉碎段21的横截面积要比上升段22的横截面积小,使得粉碎段21内部形成小型粉碎空间,以提高粉碎效率及效果。扰流段23的内侧壁的倾斜角度为γ,由于液体到达扰流段23后,会因为惯性继续上冲,同时随着液体动能损耗,会向粉碎杯体2的中心流动,以此形成循环,因此要控制0≤γ≤β,避免液体受离心运动而过于远离粉碎杯体2的中心导致液体循环路径过长或难以形成循环。同样的道理,扰流段23的内侧壁的倾斜也是自下向上、相对粉碎杯体2的中心向外倾斜。作为合理的选择范围,β=0~5°,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的β=3°,α=5°,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于粉碎和清洗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体和可拆卸连接于机体的粉碎组件,粉碎组件包括粉碎杯体、粉碎杯盖和粉碎刀具,粉碎杯盖安装在粉碎杯体的顶端,粉碎杯体的底面设有刀轴,粉碎刀具安装在刀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杯体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粉碎段、上升段和扰流段,粉碎段的内径小于上升段的内径而形成粉碎的小空间,粉碎刀具位于粉碎段内,上升段的内径小于扰流段的内径,粉碎段的内侧壁设有第一扰流筋,扰流段的内侧壁设有第二扰流筋,第一扰流筋的数量少于第二扰流筋的数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于粉碎和清洗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体和可拆卸连接于机体的粉碎组件,粉碎组件包括粉碎杯体、粉碎杯盖和粉碎刀具,粉碎杯盖安装在粉碎杯体的顶端,粉碎杯体的底面设有刀轴,粉碎刀具安装在刀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杯体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粉碎段、上升段和扰流段,粉碎段的内径小于上升段的内径而形成粉碎的小空间,粉碎刀具位于粉碎段内,上升段的内径小于扰流段的内径,粉碎段的内侧壁设有第一扰流筋,扰流段的内侧壁设有第二扰流筋,第一扰流筋的数量少于第二扰流筋的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粉碎和清洗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段的内侧壁的倾斜角度为α,上升段的内侧壁的倾斜角度为β,β<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于粉碎和清洗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段的内侧壁的倾斜角度为γ,0≤γ≤β。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利于粉碎和清洗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β=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粉碎和清洗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段的高度为H1,上升段的高度为H2,扰流段的高度为H3,H2≤H1<H3。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万军胡欣茂刘超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