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盘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5207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盘板,包括盘体,所述盘体呈长方体结构,所述盘体顶面边缘环绕中心开设有储水槽,所述储水槽为矩形环槽,所述盘体顶面中心通过开设储水槽而形成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顶部表面均匀开设有沥水槽,所述盘体底面表面凸起有支撑座,所述盘体底面呈梯柱形向内凹陷,所述盘体侧面一端底部开设有卡管槽,所述盘体在所述储水槽交叉顶角处开设有出水孔,所述盘体内部底端与所述放置板形成排水面;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有出水孔、沥水槽、排水面和疏水槽相配合,可快速将该装置内部积水清空,同时使得茶水不会堆积在该装置内部,不需要频繁的去将废水排出,使用更加方便和风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盘板
本技术属于茶盘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茶盘板。
技术介绍
饮茶是中国的一种优良传统习惯,不仅没有在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现代社会中淘汰,反而在人们逐渐重视日常休闲生活的情形下日益抬头,并且虽然随着西方速食文化及生活步调繁忙的影响,及茶包、茶饮品的出现,人们的品茗习惯有所改变,但是冲泡一壶好茶与朋友共享或自行享用,仍然是一项相当赏心悦目的乐事。冲泡茶叶时,会有许多冲洗或烫热壶体、杯子及所余茶水等废水生成,以往的处理方式一般是倒在茶盘中,待茶盘盛满废水后,再将茶盘之水倒掉,然而由于传统茶盘的结构不甚合理,导致此种处理废水的方式,不仅于泡茶品茗的过程中需时常倾倒废水十分不便,且对品茗者而言亦是大伤风雅之事;又如果茶盘中的废水未立即倒掉,则茶盘中的积水容易变质发臭而衍生病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盘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盘板,包括盘体,所述盘体呈长方体结构,所述盘体顶面边缘环绕中心开设有储水槽,所述储水槽为矩形环槽,所述盘体顶面中心通过开设储水槽而形成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顶部表面均匀开设有沥水槽,所述盘体底面表面凸起有支撑座,所述盘体底面呈梯柱形向内凹陷,所述盘体侧面一端底部开设有卡管槽,所述盘体在所述储水槽交叉顶角处开设有出水孔,所述盘体内部底端与所述放置板形成排水面,所述沥水槽和所述储水槽底面与所述排水面处于同一平面。优选的,所述排水面为倾斜平面,所述排水面最高端与最低端处于对顶角位置,所述出水孔位于所述排水面最低端顶角处。优选的,所述沥水槽呈倒三角结构,且底面呈圆弧形,所述沥水槽与所述储水槽侧边相连通,所述沥水槽底边倾斜,且倾斜度与所述排水面保持一致。优选的,所述储水槽底面开设有疏水槽,所述疏水槽底面呈圆弧形,所述疏水槽底面倾斜,且倾斜度与所述排水面保持一致。优选的,所述放置板高度小于所述盘体侧边高度,所述放置板顶面为水平面。优选的,所述盘体外侧四角均开设有圆形倒角,所述盘体在所述支撑座底面开设有防滑条纹。优选的,所述盘体为胶木板材质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有出水孔、沥水槽、排水面和疏水槽相配合,可快速将该装置内部积水清空,同时使得茶水不会堆积在该装置内部,不需要频繁的去将废水排出,使用更加方便和风雅;(2)通过将盘体由胶木材质制成,干燥快速,不滋长果蝇,不留茶渍,厚度足够,纹理细腻,加工精密,质感真实,同时不开裂,不变形,不腐烂,不伤壶器,并且长时间使用会与空气发生缓慢的化学反应,使其颜色逐渐加深,观赏性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底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排水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盘体;2、放置板;3、储水槽;4、卡管槽;5、出水孔;6、支撑座;7、沥水槽;8、排水面;9、疏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茶盘板技术方案:包括盘体1,所述盘体1呈长方体结构,所述盘体1顶面边缘环绕中心开设有储水槽3,所述储水槽3为矩形环槽,所述盘体1顶面中心通过开设储水槽3而形成有放置板2,所述放置板2顶部表面均匀开设有沥水槽7,所述盘体1底面表面凸起有支撑座6,所述盘体1底面呈梯柱形向内凹陷,所述盘体1侧面一端底部开设有卡管槽4,所述盘体1在所述储水槽3交叉顶角处开设有出水孔5,所述盘体1内部底端与所述放置板2形成排水面8,所述沥水槽7和所述储水槽3底面与所述排水面8处于同一平面。为了水流能进入到出水孔5内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排水面8为倾斜平面,所述排水面8最高端与最低端处于对顶角位置,所述出水孔5位于所述排水面8最低端顶角处。为了快速排水,且避免水流迸溅,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沥水槽7呈倒三角结构,且底面呈圆弧形,所述沥水槽7与所述储水槽3侧边相连通,所述沥水槽7底边倾斜,且倾斜度与所述排水面8保持一致。为了快速排水,且避免水流迸溅,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储水槽3底面开设有疏水槽9,所述疏水槽9底面呈圆弧形,所述疏水槽9底面倾斜,且倾斜度与所述排水面8保持一致。为了保持茶具摆放平稳,且避免水流迸溅,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放置板2高度小于所述盘体1侧边高度,所述放置板2顶面为水平面。为了避免对使用者造成刮伤,同时保证该装置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盘体1外侧四角均开设有圆形倒角,所述盘体1在所述支撑座6底面开设有防滑条纹。为了提高该装置的物理性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盘体1为胶木板材质制成,所述胶木板为长绒棉纤维浸以天然植物油重力聚合加热而成,所述盘体1为所述胶木板整体雕刻而成。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在出水孔5内部套接出水管,并将其卡接入卡管槽4内部从侧面引出,紧接着将茶具放置在放置板2顶部表面,对茶壶和茶杯进行冲洗,通过设置有排水面8,利用水的自身重力,使其由沥水槽7底面汇聚到储水槽3内部,再通过疏水槽9底面流淌至出水孔5顶面,并通过出水孔5下落至出水管,排放至储水设备内,使得茶水不会堆积,不需要单独的对废水进行处理,通过将盘体1由胶木板材质制成,使用时,耐腐蚀性强,厚度足够,纹理细腻,加工精密,质感真实,同时长时间使用会与空气发生缓慢的化学反应,使其颜色逐渐变深。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盘板,包括盘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1)呈长方体结构,所述盘体(1)顶面边缘环绕中心开设有储水槽(3),所述储水槽(3)为矩形环槽,所述盘体(1)顶面中心通过开设储水槽(3)而形成有放置板(2),所述放置板(2)顶部表面均匀开设有沥水槽(7),所述盘体(1)底面表面凸起有支撑座(6),所述盘体(1)底面呈梯柱形向内凹陷,所述盘体(1)侧面一端底部开设有卡管槽(4),所述盘体(1)在所述储水槽(3)交叉顶角处开设有出水孔(5),所述盘体(1)内部底端与所述放置板(2)形成排水面(8),所述沥水槽(7)和所述储水槽(3)底面与所述排水面(8)处于同一平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盘板,包括盘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1)呈长方体结构,所述盘体(1)顶面边缘环绕中心开设有储水槽(3),所述储水槽(3)为矩形环槽,所述盘体(1)顶面中心通过开设储水槽(3)而形成有放置板(2),所述放置板(2)顶部表面均匀开设有沥水槽(7),所述盘体(1)底面表面凸起有支撑座(6),所述盘体(1)底面呈梯柱形向内凹陷,所述盘体(1)侧面一端底部开设有卡管槽(4),所述盘体(1)在所述储水槽(3)交叉顶角处开设有出水孔(5),所述盘体(1)内部底端与所述放置板(2)形成排水面(8),所述沥水槽(7)和所述储水槽(3)底面与所述排水面(8)处于同一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面(8)为倾斜平面,所述排水面(8)最高端与最低端处于对顶角位置,所述出水孔(5)位于所述排水面(8)最低端顶角处。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修翠芹谭全丰孙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澳兴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