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救护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5135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压救护车,包括救护车主体、第一尾门和第二尾门,所述第二尾门上设置有尾门开关,所述第二尾门上设置有供所述尾门开关进行防护的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安装块和防护罩,所述安装块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移动孔,所述移动孔的内部设置有挡杆,所述挡杆的一端可延伸至所述防护罩的正面,所述挡杆的外壁套设有弹簧,所述挡杆的外部设置有两组挡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防护机构,便于对尾门开关进行防护,防止当医护人员在打开尾门开关时手上容易被尾门开关上的泥巴给弄脏,而且也不会导致病人受到感染,防护效果好,有助于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操作方便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压救护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救护车
,具体涉及一种负压救护车。
技术介绍
负压救护车最大的特点是负压,通过救护车上的负压排风净化装置,使车内气压低于车外,空气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借助新风系统让新鲜空气进来,同时借助过滤设备对车内空气进行无害化处理,最大限度减少医护人员与病人交叉感染。现有的救护车在接送病人时,医护人员将尾门开关打开便可将第一尾门和第二尾门打开将病人抬上救护车内,但是下雨天气里救护车在行驶时,车轮上的泥巴会被甩到尾门开关上,导致医护人员在打开尾门开关时会弄脏手,不但会影响医护人员的操作,而且医护人员的手接触到病人后,还容易给病人造成感染,降低医护人员救治效果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负压救护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压救护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救护车在接送病人时,医护人员将尾门开关打开便可将第一尾门和第二尾门打开将病人抬上救护车内,但是下雨天气里救护车在行驶时,车轮上的泥巴会被甩到尾门开关上,导致医护人员在打开尾门开关时会弄脏手,不但会影响医护人员的操作,而且医护人员的手接触到病人后,还容易给病人造成感染,降低医护人员救治效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负压救护车,包括救护车主体、第一尾门和第二尾门,所述第二尾门上设置有尾门开关,所述第二尾门上设置有供所述尾门开关进行防护的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安装块和防护罩,所述安装块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移动孔,所述移动孔的内部设置有挡杆,所述挡杆的一端可延伸至所述防护罩的正面,所述挡杆的外壁套设有弹簧,所述挡杆的外部设置有两组挡板。优选的,所述挡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握把,所述挡杆可在所述移动孔的内部进行左右往复活动。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尾门之间通过两组合页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块位于所述第二尾门的正面,所述救护车主体的底部设置有车轮。优选的,所述第一尾门与所述第二尾门的正面均设置有铁块,所述救护车主体的正面设置有两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正面设置有吸铁石,所述铁块与所述吸铁石之间通过吸附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尾门和所述第二尾门的表面均嵌入安装有观察窗,所述救护车主体上分别设置有两组尾灯和脚踏板。优选的,所述救护车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担架,所述救护车主体的正面设置有车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防护机构,便于对尾门开关进行防护,防止当医护人员在打开尾门开关时手上容易被尾门开关上的泥巴给弄脏,而且也不会导致病人受到感染,防护效果好,有助于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操作方便性。(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铁块、安装板和吸铁石相结合,便于在使用中可以对打开后的第一尾门和第二尾门进行限位,防止打开后的第一尾门和第二尾门容易出现晃动,影响医护人员将病人抬上救护车主体的情况,操作简单,方便救护车主体运送病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块和固定块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块左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板和吸铁石连接图;图中:1、尾灯;2、吸铁石;3、第一尾门;4、救护车主体;5、第二尾门;6、铁块;7、脚踏板;8、安装块;9、挡杆;10、尾门开关;11、防护罩;12、凹槽;13、握把;14、弹簧;15、挡板;16、固定块;17、移动孔;18、安装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负压救护车,包括救护车主体4、第一尾门3和第二尾门5,第二尾门5上设置有尾门开关10,第二尾门5上设置有供尾门开关10进行防护的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包括安装块8和防护罩11,安装块8的内部开设有凹槽12,凹槽12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块16,固定块16的内部开设有移动孔17,移动孔17的内部设置有挡杆9,挡杆9的一端可延伸至防护罩11的正面,挡杆9的外壁套设有弹簧14,挡杆9的外部设置有两组挡板15,挡杆9的另一端设置有握把13,挡杆9可在移动孔17的内部进行左右往复活动,防护罩11的一端与第二尾门5之间通过两组合页转动连接,安装块8位于第二尾门5的正面,救护车主体4的底部设置有车轮,通过设计的防护机构,便于对尾门开关10进行防护,防止当医护人员在打开尾门开关10时手上容易被尾门开关10上的泥巴给弄脏,而且也不会导致病人受到感染,防护效果好,有助于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操作方便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尾门3与第二尾门5的正面均设置有铁块6,救护车主体4的正面设置有两组安装板18,安装板18的正面设置有吸铁石2,铁块6与吸铁石2之间通过吸附连接,通过设计的铁块6、安装板18和吸铁石2相结合,便于在使用中可以对打开后的第一尾门3和第二尾门5进行限位,防止打开后的第一尾门3和第二尾门5容易出现晃动,影响医护人员将病人抬上救护车主体4的情况,操作简单,方便救护车主体4运送病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尾门3和第二尾门5的表面均嵌入安装有观察窗,救护车主体4上分别设置有两组尾灯1和脚踏板7。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救护车主体4的内部设置有担架,救护车主体4的正面设置有车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专利技术在使用的时候,医护人员将手指伸入凹槽12内,并握住握把13向左移动,带动挡杆9移动,挡杆9带动挡板15移动,这时弹簧14受到挡板15的挤压开始压缩,当握把13向左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停止移动,这时挡杆9的一端便脱离防护罩11的正面位置,然后将防护罩11打开后即可将尾门开关10打开,这时便可打开第一尾门3和第二尾门5,当关闭时,将第一尾门3和第二尾门5关闭,然后将防护罩11关起来,这时放开握把13,此时弹簧14回伸,推动挡板15向右移动,带动挡杆9跟着向右移动,随后挡杆9的一端便延伸至防护罩11的正面位置,便可挡住防护罩11;将第一尾门3和第二尾门5向外打开至180度位置,这时铁块6便可吸附在吸铁石2上,便可对第一尾门3和第二尾门5进行限位,当关闭时用力将第一尾门3和第二尾门5关闭,这时铁块6便脱离吸铁石2即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压救护车,包括救护车主体(4)、第一尾门(3)和第二尾门(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尾门(5)上设置有尾门开关(10),所述第二尾门(5)上设置有供所述尾门开关(10)进行防护的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安装块(8)和防护罩(11),所述安装块(8)的内部开设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块(16),所述固定块(16)的内部开设有移动孔(17),所述移动孔(17)的内部设置有挡杆(9),所述挡杆(9)的一端可延伸至所述防护罩(11)的正面,所述挡杆(9)的外壁套设有弹簧(14),所述挡杆(9)的外部设置有两组挡板(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救护车,包括救护车主体(4)、第一尾门(3)和第二尾门(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尾门(5)上设置有尾门开关(10),所述第二尾门(5)上设置有供所述尾门开关(10)进行防护的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安装块(8)和防护罩(11),所述安装块(8)的内部开设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块(16),所述固定块(16)的内部开设有移动孔(17),所述移动孔(17)的内部设置有挡杆(9),所述挡杆(9)的一端可延伸至所述防护罩(11)的正面,所述挡杆(9)的外壁套设有弹簧(14),所述挡杆(9)的外部设置有两组挡板(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救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杆(9)的另一端设置有握把(13),所述挡杆(9)可在所述移动孔(17)的内部进行左右往复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救护车,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祥丁受刚吴云梁施维杨猛丁鹏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全顺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