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装置、牙合架系统及牙合架校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5115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支撑装置、牙合架系统及牙合架校准方法。支撑装置用于将转移校准块放置到牙合架上,支撑装置包括本体和定位部,本体包括用于容纳转移校准块的定位空间;定位部设置在本体上,定位部用于连接在牙合架的预设位置,以使转移校准块的结合面与牙合架确定的咬合面相重合。支撑装置作为辅助安装结构将转移校准块准确地定位到特定位置,即使得转移校准块的结合面与牙合架确定的咬合面相重合,整个定位过程仅需要将支撑装置安装于牙合架上,并将转移校准块放置于定位空间内,不仅操作简单,且定位精度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装置、牙合架系统及牙合架校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
,尤其涉及一种支撑装置、架系统及架校准方法。
技术介绍
架是口腔领域应用最广泛的仪器之一,用于模仿下颌运动,对修复体咬合面制作具有重要意义。数字化是口腔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方向之一,架数字化也是大势所趋。架的数字化技术过程复杂,其中最重要的一步是对机械架进行校准,通常的步骤是应用模型扫描仪的校准块在需要校准的牙合架上定位,依靠石膏将校准快和架环连接到一起,再将架环、石膏和校准块放到模型扫描仪里扫描定位进行校准。然而,上述步骤中校准块在机械架上的定位现主要靠肉眼观察,在石膏硬固前将校准快调整到合适位置,操作难度大,容易出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支撑装置、架系统及架校准方法,以简化转移校准块的定位操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用于将转移校准块放置到架上,支撑装置包括:本体,本体包括用于容纳转移校准块的定位空间;定位部,定位部设置在本体上,定位部用于连接在架的预设位置,以使转移校准块的结合面与架确定的咬合面相重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定位部包括定位槽,定位槽用于与架的切导针相配合,以固定本体与架的相对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本体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通孔,定位部设置在固定板上;支撑架,支撑架设置在固定板的下方,转移校准块穿设在通孔内,且放置于支撑架上;其中,固定板与支撑架形成定位空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包括:连接部,连接部连接于固定板上;支撑部,支撑部连接于连接部远离固定板的一侧,支撑部用于支撑转移校准块。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转移校准块的上部和下部之间形成结合面;其中,定位部连接于架时,支撑部的上表面与咬合面之间的距离等于下部的高度,支撑部相对于连接部固定设置;或,支撑部相对于连接部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调节支撑部与固定板之间的距离,以在定位部连接于架时,使得支撑部的上表面与咬合面之间的距离等于下部的高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部包括多个连接杆,多个连接杆绕通孔间隔地连接于述固定板上,支撑部为支撑板,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连接杆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装置还包括:固定部,固定部设置在本体上,固定部用于与架相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固定部包括:夹持件,夹持件用于夹设在架上;固定件,固定件的一端与本体相连接,固定件的另一端连接于夹持件上,且用于与架限位接触,以将夹持件固定于架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夹持件包括夹持口,固定件的一端位于夹持口内,以与位于夹持口内的架相接触;其中,固定件的至少部分相对于夹持件可移动地设置,以在定位部连接于架的预设位置后,调节固定件与架限位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架系统,包括上述的支撑装置和架,支撑装置可拆卸地设置在架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架校准方法,包括:将支撑装置的定位部贴合于架的预设位置;将支撑装置的固定部连接于架上,以使支撑装置的本体相对于架固定设置;将转移校准块放入本体的定位空间内,以使转移校准块的结合面与架确定的咬合面相重合;将转移校准块的上部与架的上颌架环相连接;将支撑装置由架上取下;将转移校准块的下部与架的下颌架环相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架校准方法还包括:将支撑装置安装于架之前,将架的切导针归零;将架的平面指针与切导针相连接;将皮筋连接于架的下颌体双侧后部凹痕和平面指针上,咬合面为皮筋确定的平面;其中,转移校准块的正面与平面指针垂直,且平面指针的尖端位于正面的几何中心点上。本专利技术的支撑装置通过定位部定位于架上,且通过本体将转移校准块定位于特定位置处,以方便后续的转移校准块与架的连接。支撑装置作为辅助安装结构将转移校准块准确地定位到特定位置,即使得转移校准块的结合面与架确定的咬合面相重合,整个定位过程仅需要将支撑装置安装于架上,并将转移校准块放置于定位空间内,不仅操作简单,且定位精度较高,毕竟相对于定位转移校准块与架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支撑装置与架的位置关系更加简单。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架系统的应用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支撑装置的应用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架校准方法的流程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转移校准块;11、结合面;12、上部;13、下部;14、几何中心点;20、架;21、咬合面;22、切导针;25、平面指针;30、本体;31、定位空间;32、固定板;321、通孔;33、支撑架;331、连接部;332、支撑部;34、上表面;40、定位部;41、定位槽;50、固定部;51、夹持件;511、夹持口;52、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专利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在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附图形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的是,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之上”,“之间”,“之内”等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的示例的方向。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3,支撑装置用于将转移校准块10放置到架20上,支撑装置包括:本体30,本体30包括用于容纳转移校准块10的定位空间31;定位部40,定位部40设置在本体30上,定位部40用于连接在架20的预设位置,以使转移校准块10的结合面11与架20确定的咬合面21相重合。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支撑装置通过定位部40定位于架20上,且通过本体30将转移校准块10定位于特定位置处,以方便后续的转移校准块10与架20的连接。支撑装置作为辅助安装结构将转移校准块10准确地定位到特定位置,即使得转移校准块10的结合面11与架20确定的咬合面21相重合,整个定位过程仅需要将支撑装置安装于架20上,并将转移校准块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将转移校准块(10)放置到牙合架(20)上,所述支撑装置包括:/n本体(30),所述本体(30)包括用于容纳所述转移校准块(10)的定位空间(31);/n定位部(40),所述定位部(40)设置在所述本体(30)上,所述定位部(40)用于连接在所述牙合架(20)的预设位置,以使所述转移校准块(10)的结合面(11)与所述牙合架(20)确定的咬合面(21)相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将转移校准块(10)放置到牙合架(20)上,所述支撑装置包括:
本体(30),所述本体(30)包括用于容纳所述转移校准块(10)的定位空间(31);
定位部(40),所述定位部(40)设置在所述本体(30)上,所述定位部(40)用于连接在所述牙合架(20)的预设位置,以使所述转移校准块(10)的结合面(11)与所述牙合架(20)确定的咬合面(21)相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40)包括定位槽(41),所述定位槽(41)用于与所述牙合架(20)的切导针(22)相配合,以固定所述本体(30)与所述牙合架(20)的相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30)包括:
固定板(32),所述固定板(32)上设置有通孔(321),所述定位部(40)设置在所述固定板(32)上;
支撑架(33),所述支撑架(33)设置在所述固定板(32)的下方,所述转移校准块(10)穿设在所述通孔(321)内,且放置于所述支撑架(33)上;
其中,所述固定板(32)与所述支撑架(33)形成所述定位空间(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3)包括:
连接部(331),所述连接部(331)连接于所述固定板(32)上;
支撑部(332),所述支撑部(332)连接于所述连接部(331)远离所述固定板(32)的一侧,所述支撑部(332)用于支撑所述转移校准块(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校准块(10)的上部(12)和下部(13)之间形成所述结合面(11);
其中,所述定位部(40)连接于所述牙合架(20)时,所述支撑部(332)的上表面与所述咬合面(21)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下部(13)的高度,所述支撑部(332)相对于所述连接部(331)固定设置;
或,所述支撑部(332)相对于所述连接部(331)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调节所述支撑部(332)与所述固定板(32)之间的距离,以在所述定位部(40)连接于所述牙合架(20)时,使得所述支撑部(332)的上表面与所述咬合面(21)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下部(13)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31)包括多个连接杆,多个所述连接杆绕所述通孔(321)间隔地连接于所述述固定板(32)上,所述支撑部(332)为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杆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广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