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粘合可立式减压午睡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5017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33
一种半粘合可立式减压午睡枕包括一个枕体,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枕体一侧侧壁上的折叠手臂支撑件,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枕体一端端头的腹部折叠支撑件。当午睡枕在使用状态时,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以及所述腹部折叠支撑件分别折叠至所述枕体两端端头且设置在所述枕体的同一侧,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的高度大于所述枕体的厚度,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以及所述腹部折叠支撑件的延伸方向皆与所述枕体之间相互垂直。该半粘合可立式减压午睡枕结构简单,提升了使用者睡眠质量,减轻脊椎、腰椎的受力,提升了使用者睡眠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粘合可立式减压午睡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活用品
,特别是一种半粘合可立式减压午睡枕。
技术介绍
对于办公白领来讲,午睡非常必要,经过一上午的工作,大脑处于疲劳状态,午睡不仅可以补偿夜间睡眠不足,还可使大脑及身体各个系统都得到放松与休息,可使人精力充沛,反应敏捷。但现有的午睡枕大多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及存放,同时,大部分人员均直接趴在桌面休息,休息质量差。趴着睡对颈椎的伤害和伏案工作是一样的。当颈椎的生理弧度消失时,患者容易出现头、肩、颈等部位的酸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提升使用者睡眠质量的半粘合可立式减压午睡枕,以满足工业需求。一种半粘合可立式减压午睡枕包括一个枕体,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枕体一侧侧壁上的折叠手臂支撑件,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枕体一端端头的腹部折叠支撑件。当午睡枕在使用状态时,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以及所述腹部折叠支撑件分别折叠至所述枕体两端端头且设置在所述枕体的同一侧,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的高度大于所述枕体的厚度,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以及所述腹部折叠支撑件的延伸方向皆与所述枕体之间相互垂直。进一步地,所述枕体包括一个主体,一个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通孔,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通孔一侧的颈部限位件,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主体靠近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一侧的折叠容置槽。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以及所述折叠容置槽皆设置在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与所述腹部折叠支撑件之间,且所述通孔与所述折叠容置槽相互连通。进一步地,每个所述颈部限位件的外轮廓成弧形。进一步地,在沿所述枕体中心轴的截面上,所述主体背向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一侧的边缘成弧形。进一步地,所述腹部折叠支撑件的外轮廓成弧形。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包括一个设置在枕体上的手臂支撑件主体,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手臂支撑件主体上的手臂容置槽,当午睡枕在工作状态时,所述手臂容置槽背向所述腹部折叠支撑件一侧。进一步地,所述枕体、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以及所述腹部折叠支撑件皆由高回弹海绵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半粘合可立式减压午睡枕通过在所述枕体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以及在所述枕体的一端端头设置所述腹部折叠支撑件。当午睡枕在使用状态时,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以及所述腹部折叠支撑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枕体两端,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的高度大于所述枕体的厚度,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以及所述腹部折叠支撑件的延伸方向皆与所述枕体之间相互垂直。该半粘合可立式减压午睡枕结构简单,提升了使用者睡眠质量,减轻脊椎、腰椎的受力,提升了使用者睡眠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半粘合可立式减压午睡枕在自由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半粘合可立式减压午睡枕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半粘合可立式减压午睡枕在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半粘合可立式减压午睡枕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半粘合可立式减压午睡枕包括一个枕体10,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枕体10一侧侧壁上的折叠手臂支撑件20,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枕体10一端端头的腹部折叠支撑件30。所述半粘合可立式减压午睡枕还包括其他的一些功能模块,如组装组件等等,其应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在此不再一一详细说明。所述枕体10包括一个主体11,一个设置在所述主体11上的通孔12,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通孔12一侧的颈部限位件13,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主体11一侧的折叠容置槽14。所述枕体10用于支撑使用者身体,减轻使用者脊椎、腰椎的受力。在沿所述枕体10中心轴的截面上,所述主体11背向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20一侧的边缘成弧形,以便于所述主体11贴合在使用者贴合。所述通孔12用于容置使用者的脸部,所述所述颈部限位件13用于限制使用者的颈部,以使使用者在所述枕体10上稳定。所述颈部限位件1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体11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通孔12、以及所述折叠容置槽14皆设置在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20与所述腹部折叠支撑件20之间,且所述通孔12与所述折叠容置槽14相互连通,以便于使用者在使用时呼吸。每个所述颈部限位件13的外轮廓成弧形,以便于所述颈部限位件13与使用者颈部贴合。所述折叠容置槽14用于容置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20,当所述午睡枕为自由状态时,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20容置于所述折叠容置槽14内,以使所述枕体10平整,减小午睡枕的体积。每个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20包括一个设置在枕体10上的手臂支撑件主体21,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手臂支撑件主体21上的手臂容置槽22。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20设置在所述枕体10的一侧侧壁上,可以想到的是,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20可在所述枕体10的一侧侧壁上进行折叠。当午睡枕在工作状态时,所述手臂容置槽22背向所述腹部折叠支撑件30一侧,以便于使用者的手臂容置于所述手臂容置槽22内。所述腹部折叠支撑件30设置在所述枕体10的一端端头,可以想到的是所述腹部折叠支撑件30可绕所述枕体10的一端转动折叠。所述腹部折叠支撑件30的外轮廓成弧形,以便于使用者的腹部贴合所述腹部折叠支撑件30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枕体10、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20、以及所述腹部折叠支撑件30之间为分体连接,以便整个该午睡枕的生产加工。所述枕体10、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20、以及所述腹部折叠支撑件30皆由高回弹海绵制成,高回弹海绵所用的聚醚多元醇一般采用EO封端,聚醚活性较大,生产出来的海绵泡孔直径大小混合分布,骨架粗细不同,有很大的开孔率,在受压时会在不同形变状态下产生不同支撑力的反弹力,高回弹海绵为一种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当午睡枕为自由状态时,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20、以及所述腹部折叠支撑件30不受力状态,所述腹部折叠支撑件30、以及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20的延伸方向皆与所述枕体10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以减小午睡枕的体积,便于携带及存放。当午睡枕在使用状态时,所述枕体10保持竖直状态,以支撑使用者的身体,减轻使用者脊椎、腰椎的受力。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20、以及所述腹部折叠支撑件30分别折叠至所述枕体10两端端头且设置在所述枕体10的同一侧,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20的高度大于所述枕体10的厚度,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20、以及所述腹部折叠支撑件30的延伸方向皆与所述枕体10之间相互垂直。在使用过程中,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20、以及所述腹部折叠支撑件30皆可支撑于桌子边缘,以限制所述枕体10的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半粘合可立式减压午睡枕通过在所述枕体10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20,以及在所述枕体10的一端端头设置所述腹部折叠支撑件30。当午睡枕在使用状态时,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20、以及所述腹部折叠支撑件30分别设置在所述枕体10两端,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20的高度大于所述枕体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粘合可立式减压午睡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粘合可立式减压午睡枕包括一个枕体,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枕体一侧侧壁上的折叠手臂支撑件,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枕体一端端头的腹部折叠支撑件,当午睡枕在使用状态时,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以及所述腹部折叠支撑件分别折叠至所述枕体两端端头且设置在所述枕体的同一侧,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的高度大于所述枕体的厚度,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以及所述腹部折叠支撑件的延伸方向皆与所述枕体之间相互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粘合可立式减压午睡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粘合可立式减压午睡枕包括一个枕体,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枕体一侧侧壁上的折叠手臂支撑件,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枕体一端端头的腹部折叠支撑件,当午睡枕在使用状态时,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以及所述腹部折叠支撑件分别折叠至所述枕体两端端头且设置在所述枕体的同一侧,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的高度大于所述枕体的厚度,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以及所述腹部折叠支撑件的延伸方向皆与所述枕体之间相互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粘合可立式减压午睡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体包括一个主体,一个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通孔,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通孔一侧的颈部限位件,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主体靠近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一侧的折叠容置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粘合可立式减压午睡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以及所述折叠容置槽皆设置在所述折叠手臂支撑件与所述腹部折叠支撑件之间,且所述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国豪刘友川丘国良刘志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高裕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