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式温室环流降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34888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成式温室环流降温系统,其包括控制柜、制冷机、贮水池、环流风机、雾化装置、温度感应器和温室,控制柜、制冷机和贮水池安装在温室内部下方,环流风机、雾化装置和温度感应器安装在温室内部上方,雾化装置包括高压水泵、高压管和雾化组件,高压水泵安装在贮水池底部、固定在高压管的下端,高压管的上部连接有雾化组件,雾化组件安装在环流风机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迅速达到温室内物理降温的效果,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式温室环流降温系统
本技术属于室内降温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温室环流降温系统。
技术介绍
温室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生育期并提高产量,但温度过高同样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蒸发降温也就成为了现代温室调温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已经普遍应用到温室环境调控系统,它可以增加智能温室内空气的流通速度,提高空气湿度的均匀度,也有利于智能温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及CO2的均衡分布,在大型连体温室中已取得较好的效果。但由于温室的密闭性及夏季炎热高温等原因,温室内不会迅速地达到理想的降温温度和效果,反而是过快的升温和过高的温度会损害植物、抑制生长发育,对温室内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湿帘风机降温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一种集成式温室环流降温系统,对于改善温室的夏季环境是十分简便而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情况,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式温室环流降温系统,将温室环流系统和自控化雾化设备合二为一,雾化后的细小水珠被环流风机产生的风吹散而迅速蒸发,不仅结构设计合理,还可使其达到有效物理降温的效果,大大节约了人力、水资源和电力的使用成本。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式温室环流降温系统,其包括控制柜、制冷机、贮水池、环流风机、雾化装置、温度感应器和温室,所述控制柜、制冷机和贮水池安装在所述温室内部下方,所述环流风机、雾化装置和温度感应器安装在所述温室内部上方,所述雾化装置包括高压水泵、高压管和雾化组件,所述高压水泵安装在所述贮水池底部且固定在所述高压管的下端,所述高压管的上部连接有所述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安装在所述环流风机上,所述雾化组件包括水管支管、喷雾管接头、环形喷雾管和雾化喷头,所述水管支管的上端连接在所述高压管的上部,所述环形喷雾管安装在所述环流风机的出风口一侧,并通过所述喷雾管接头连接在所述水管支管的下端,所述雾化喷头固定安装在所述环形喷雾管上。可优选的是,所述控制柜设有制冷机电线、水泵电线、环流风机电线和温度感应电线,所述控制柜通过所述制冷机电线与所述制冷机连接,通过所述水泵电线与所述高压水泵连接,且通过所述环流风机电线与所述环流风机连接,通过所述温度感应电线与所述温度感应器连接。可优选的是,所述环流风机设有进风口、出风口和安装支座,并通过所述安装支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温室的桁架上。可优选的是,所述环流风机和所述雾化组件均设有多个且一一对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环流风机的安装距离为10米。可优选的是,所述制冷机与所述贮水池中间设有进水管和回水管。可优选的是,所述雾化喷头设有多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环形喷雾管上。可优选的是,所述高压管的上部末端设有堵头。本技术的特点和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提供的集成式温室环流降温系统,当室内的温度到达设定值上限之后温度感应器会给控制柜传输信号,环流降温系统自动开启;雾化后的细小水珠被环流风机产生的风吹散,在空气中快速蒸发,吸收周围空气的热量,可迅速地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2、本技术提供的集成式温室环流降温系统,具有结构合理、实用又安全、真正达到运行自动化、高度集成、运行成本较低等优点,有效地辅助湿帘风机降温系统进行降温,使得效率达到最大化。3、本技术提供的集成式温室环流降温系统,其雾化装置既可以达到降温的效果,也增加了温室内的湿度,同时不会在地面产生水珠而引发危险,也不会导致温室植物含水过大造成植物死亡的现象。4、本技术提供的集成式温室环流降温系统,将其安装在观光型温室内,游客可以感受到出现烟雾弥漫的效果,回归大自然的感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环流电机的平面布置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雾化组件和环流风机结构示意图;以及图4是本技术的雾化组件和环流风机纵剖图。图中:1-控制柜;11-制冷机电线;12-水泵电线;13-环流风机电线;14-温度感应电线;2-制冷机;3-贮水池;231-进水管;232-回水管;4-环流风机;41-进风口;42-出风口;43-安装支座;5-雾化装置;51-高压水泵;52-高压管;521-堵头;53-雾化组件;531-水管支管;532-喷雾管接头;533-环形喷雾管;534-雾化喷头;6-温度感应器;7-温室。具体实施方式为详尽本技术之
技术实现思路
、结构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的集成式温室环流降温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控制柜1、制冷机2、贮水池3、环流风机4、雾化装置5、温度感应器6和温室7,控制柜1、制冷机2和贮水池3安装在温室7内部下方,环流风机4、雾化装置5和温度感应器6安装在温室7内部上方,雾化装置5包括高压水泵51、高压管52和雾化组件53,高压水泵51安装在贮水池3底部,并且固定在高压管52的下端,高压管52的上部连接有雾化组件53,雾化组件53安装在环流电机4上。控制柜1设有制冷机电线11、水泵电线12、环流风机电线13和温度感应电线14,控制柜1通过制冷机电线11与制冷机2连接,且通过水泵电线12与高压水泵51连接,且通过环流风机电线13与环流风机4连接,且通过温度感应电线14与温度感应器6连接。制冷机2与贮水池3中间设有进水管231和回水管232。环流风机4和雾化组件53均设有多个且一一对应,相邻两个环流风机4的安装距离为10米半径。高压管52上部末端设有堵头521。如图3和图4所示,环流风机4设有进风口41、出风口42和安装支座43,并通过安装支座43固定安装在温室7的桁架上;雾化组件53包括水管支管531、喷雾管接头532、环形喷雾管533和雾化喷头534,水管支管531的上端连接在高压管52的上部,环形喷雾管533安装在环流风机4上出风口42一侧,并通过喷雾管接头532连接在水管支管531的下端,雾化喷头534固定安装在环形喷雾管533上。而且,雾化喷头534设有12个,且均匀分布在环形喷雾管533上。本技术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集成式温室环流降温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由于温室7内的上空温度较高,将温度传感器6设置在温室7内较高的位置,通过温度感应电线14将温度传感器6的数据返回控制柜1;(2)通过控制柜1的逻辑控制系统对温度进行分析预判断,当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值后,系统通过制冷机电线11控制制冷机2自动开启,将贮水池3中的水通过进水管231传输到制冷机2中进行降温处理,再通过回水管232将低温的水流回贮水池3;当贮水池3中水的温度降至设计值后,制冷机2中的传感器会通过制冷机电线11返回数据给控制柜1,系统则会通过水泵电线12和环流风机电线13分别自动开启高压水泵51和环流风机4设备。(3)雾化装置5通过高压管52连接贮水池4中自动开启的高压水泵51,水通过高压管52传输到水管支管5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式温室环流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控制柜、制冷机、贮水池、环流风机、雾化装置和温度感应器,所述控制柜、制冷机和贮水池安装在温室的内部下方,所述环流风机、雾化装置和温度感应器安装在所述温室的内部上方,/n所述雾化装置包括高压水泵、高压管和雾化组件,所述高压水泵安装在所述贮水池底部且固定在所述高压管的下端,所述高压管的上部连接有所述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安装在所述环流风机上,所述雾化组件包括水管支管、喷雾管接头、环形喷雾管和雾化喷头,所述水管支管的上端连接在所述高压管的上部,所述环形喷雾管安装在所述环流风机的出风口一侧,并通过所述喷雾管接头连接在所述水管支管的下端,所述雾化喷头固定安装在所述环形喷雾管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温室环流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控制柜、制冷机、贮水池、环流风机、雾化装置和温度感应器,所述控制柜、制冷机和贮水池安装在温室的内部下方,所述环流风机、雾化装置和温度感应器安装在所述温室的内部上方,
所述雾化装置包括高压水泵、高压管和雾化组件,所述高压水泵安装在所述贮水池底部且固定在所述高压管的下端,所述高压管的上部连接有所述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安装在所述环流风机上,所述雾化组件包括水管支管、喷雾管接头、环形喷雾管和雾化喷头,所述水管支管的上端连接在所述高压管的上部,所述环形喷雾管安装在所述环流风机的出风口一侧,并通过所述喷雾管接头连接在所述水管支管的下端,所述雾化喷头固定安装在所述环形喷雾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温室环流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设有制冷机电线、水泵电线、环流风机电线和温度感应电线,所述控制柜通过所述制冷机电线与所述制冷机连接,通过所述水泵电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媛华张志涛巩艳明傅长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