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杂交水稻育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水稻优质两系不育系选育方法。本申请的水稻优质两系不育系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稻种在第一育种地进行播种,移植栽插;2)将移植栽插后的单株的生长情况、开花情况、结实情况进行观察,根据生长情况、开花情况、结实情况对单株进行筛选并将选定的可育单株淘汰,筛选出不育单株;3)将步骤2)筛选出的不育单株在第二育种地进行种植,将不能结实的单株筛选出来;4)在第一育种地或第二育种地,将不能结实的单株与抗逆品种进行定向杂交,种植,从高世代开始进行测配,至得到不育系。本申请的水稻优质两系不育系选育方法选育得到的不育系品质更优,增产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优质两系不育系选育方法
本申请涉及杂交水稻育种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水稻优质两系不育系选育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粮食种子产业越来越重视,各种粮食作物的种子生产产业将会得到快速发展。水稻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育种的主要方式是杂交育种,杂交水稻研究在我国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历程,累计增产稻谷7000亿公斤以上,为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雄性不育系在水稻杂交制种、提高农业产量方面有重要作用,因此,不育系的选育对作物育种和农业生产至关重要。与三系法相比,两系法不受恢保关系的限制,配组自由,更容易获得性状优良的杂交品种。近年来,两系杂交水稻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申请公布号为CN11154331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转绿型新叶黄化杂交水稻两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转绿型新叶黄化品种为父本,以优良两系不育系水稻品种为母本,杂交得到F1代种子;2)F1代与优良两系不育系水稻品种继续回交,获得BC1F1代种子;3)在BC1F1代分离群体中观察并选择主茎和分蘖的每一片叶都表现为前期黄化,并随着叶片的展开自叶尖向叶基部由黄转绿的植株;4)将选择的植株在主穗幼穗用低温处理,抽穗后进行花粉镜检,淘汰可育植株,保留败育植株割茬再生,再生植株用低温处理后移至正常状况下生长,获得种子;5)获得的种子连续多代选择,选择出稳定表达转绿型新叶黄化性状,农艺性状优良的两系不育系进行育性、米质、抗性及配合力观察,获得转绿型新叶黄化标记性状的杂交水稻两系不育系。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不育系的选育方法得到的不育系对水稻产量的提升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不育系的增产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水稻优质两系不育系选育方法。本申请提供的水稻优质两系不育系选育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水稻优质两系不育系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稻种在第一育种地进行播种,播种12-18天后将秧苗进行移植栽插;所述第一育种地的纬度为北纬18°00′至北纬19°00′;2)将步骤1)中移植栽插后的单株的生长情况、开花情况、结实情况进行观察,并根据生长情况、开花情况、结实情况对单株进行筛选并将选定的可育单株淘汰,筛选出不育单株;3)将步骤2)筛选出的不育单株在第二育种地进行种植,将不能结实的单株筛选出来;所述第二育种地的纬度为北纬24°00′至北纬29°00′;4)在第一育种地或第二育种地,将步骤3)筛选得到的单株或将步骤3)筛选得到的单株与保持系得到的种子与抗逆品种进行定向杂交、种植,从高世代开始进行测配,所述高世代为F5以上;测配直至得到满足以下要求中的至少两种的不育系:ⅰ.育性转换温度不高于23.5℃;ⅱ.繁殖产量不低于400kg/亩,制种产量不低于300kg/亩;ⅲ.杂种结实率不低于80%,杂种产量不低于600kg/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稻种在低纬度进行播种种植,并筛选出不育单株,然后割蔸移栽在高纬度地区进行种植,并再次筛选不育单株,割蔸成熟后收集种子,然后再进行定向杂交,引入抗逆形状。在两种纬度下种植并筛选不育单株,能够使稻种在不同的环境中将其可育性状更加充分地展现,便于进行淘汰筛选,进而得到不育性更好的不育系,进而使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后的种子具有更好的性状,产量更高,品质更优。在定向杂交后,再进行测配(测交),经过多个世代的优选,得到优质不育系。在测交筛选过程中,不育系的筛选标准中加入了较高的产量标准,进一步提高了不育系的增产性能。优选的,步骤2)中根据生长情况、开花情况、结实情况对单株进行筛选并将选定的可育单株淘汰包括根据生长情况进行筛选,将生长情况差的单株作为可育单株淘汰,所述生长情况差的单株满足下述条件中至少一种:a.株叶形态形态明显畸形或有明显可见病斑;b.栽插后45天株叶数少于8片;c.栽插后45天株高低于50c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生长情况较差的单株进行了淘汰,提高了最终得到的不育系的植株品质,有利于得到优良的杂交种子。优选的,步骤2)中根据生长情况、开花情况、结实情况对单株进行筛选并将选定的可育单株淘汰包括根据开花情况进行筛选并将开花情况差的单株作为可育单株淘汰,所述开花情况差的单株满足下述条件中的至少一种:A.开颖时间小于2h;B.花药开裂;C.花粉对碘溶液反应,染成蓝黑色的花粉占比高于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开颖时间小的单株淘汰,可以保留开颖时间更长的单株,提高品种的不育程度。将花药开裂的单株淘汰,尽量保留花药不会开裂的单株,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品种的不育程度;而保留对碘溶液反应的花粉数量占比低于10%,可以利用碘反应筛选出高不育性的品种。优选的,步骤2)中根据生长情况、开花情况、结实情况对单株进行筛选并将选定的可育单株淘汰包括根据结实情况进行筛选并将结实的单株作为可育单株淘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结实的单株淘汰,保留下来的均是不能结实的单株,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筛选出的不育系的不育程度。优选的,步骤1)播种的时间为11月10至11月30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步骤1)中将稻种播种时,选择在冬季进行播种,此时第一育种地的环境温度大致为24-30℃之间,湿度适中且偏湿润,有利于稻种的萌发和幼苗的快速生长,有利于可育单株和不育单株的性状更明显地显现出来。优选的,步骤3)播种的时间为4月20至6月10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步骤3)中的播种时间定在4-6月份,气温大致在15-25℃,也更加适宜于植株的灌浆,进一步促进可育单株和不育单株的性状更明显地显现出来。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稻种为振两优蒂占、春两优香晶中的任意一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用的振两优蒂占、春两优香晶两个品种在上述第一育种地和第二育种地都有更好的生长状态,并具有较高的产量。优选的,步骤4)中的抗逆品种为野香B、玉针香中的任意一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抗逆品种品质更优,而且具有较好的抗病特性,在定向杂交后,能够把更好的抗逆性状引入杂交后代。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申请的水稻优质两系不育系选育方法采用在两个不同纬度的育种地进行种植筛选,将水稻的可育性状展现得更加充分,使选育得到的不育系品质更优,增产性更好。2、本申请的水稻优质两系不育系选育方法对稻种播种后的不育单株筛选时,综合按照单株的生长情况、开花情况、结实情况进行筛选,能够将可育单株较为彻底地筛选出来并淘汰,得到了不育性更好的不育单株。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水稻优质两系不育系选育方法中,优选的,第一育种地的纬度为北纬18°00′至北纬18°50′。进一步优选的,第一育种地为海南省三亚市。优选的,第二育种地的纬度为北纬24°00′至北纬25°50′或北纬27°50′至北纬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优质两系不育系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将稻种在第一育种地进行播种,播种12-18天后将秧苗进行移植栽插;/n所述第一育种地的纬度为北纬18°00′至北纬19°00′;/n2)根据移植栽插后的单株的生长情况、开花情况、结实情况对单株进行筛选并将选定的可育单株淘汰,筛选出不育单株;/n3)将步骤2)筛选出的不育单株在第二育种地进行种植,将不能结实的单株筛选出来;/n所述第二育种地的纬度为北纬24°00′至北纬29°00′;/n4)在第一育种地或第二育种地,将步骤3)筛选得到的单株或将步骤3)筛选得到的单株与保持系得到的种子与抗逆品种进行定向杂交、种植,从高世代开始进行测配,所述高世代为F5以上;测配直至得到满足以下要求中的至少两种的不育系:/nⅰ.育性转换温度不高于23.5℃;/nⅱ.繁殖产量不低于400kg/亩,制种产量不低于300kg/亩;/nⅲ.杂种结实率不低于80%,杂种产量不低于600kg/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优质两系不育系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稻种在第一育种地进行播种,播种12-18天后将秧苗进行移植栽插;
所述第一育种地的纬度为北纬18°00′至北纬19°00′;
2)根据移植栽插后的单株的生长情况、开花情况、结实情况对单株进行筛选并将选定的可育单株淘汰,筛选出不育单株;
3)将步骤2)筛选出的不育单株在第二育种地进行种植,将不能结实的单株筛选出来;
所述第二育种地的纬度为北纬24°00′至北纬29°00′;
4)在第一育种地或第二育种地,将步骤3)筛选得到的单株或将步骤3)筛选得到的单株与保持系得到的种子与抗逆品种进行定向杂交、种植,从高世代开始进行测配,所述高世代为F5以上;测配直至得到满足以下要求中的至少两种的不育系:
ⅰ.育性转换温度不高于23.5℃;
ⅱ.繁殖产量不低于400kg/亩,制种产量不低于300kg/亩;
ⅲ.杂种结实率不低于80%,杂种产量不低于600kg/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优质两系不育系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根据生长情况、开花情况、结实情况对单株进行筛选并将选定的可育单株淘汰包括:根据生长情况进行筛选,将生长情况差的单株作为可育单株淘汰,所述生长情况差的单株满足下述条件中至少一种:
a.株叶形态形态明显畸形或有明显可见病斑;
b.栽插后45天株叶数少于8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彭毅,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春云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