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的谐波抑制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4593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接地的谐波抑制天线,所述接地的谐波抑制天线包括一对偶耦合极子天线和一信号激励源,其中所述对偶耦合极子天线包括一第一天线单元和一第二天线单元,所述第一天线单元被邻近且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和所述第二天线单元被同源馈电,以使得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对偶地耦合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其中所述激励信号源被设置用以产生一激励信号而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天线馈电,并具有一馈极和一地极,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经至少一等效电容被电性耦合于所述激励信号源的馈极,和经至少一等效电感被接地,其中所述第二天线单元被电气连接至所述激励信号源的地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地的谐波抑制天线
本技术涉及微波探测领域,尤其涉及一接地的谐波抑制天线。
技术介绍
随着物联网技术和5G高速通信的发展,人工智能、智能家居、以及智能安防技术对于环境探测,特别是对于人的存在、移动以及微动的动作特征的探测准确性的需求越来越高。只有获取足够稳定的探测结果,才能够为智能终端设备提供准确的判断依据。基于多普勒效应原理的微波探测技术作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相联的重要枢纽在行为探测和存在探测技术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其能够在不侵犯人隐私的情况下,探测出物体的特征信息,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微波探测天线作为微波探测领域的基础设备,其可发射和接收特定的频段微波信号,不同频段的定义和许可能够规范无线电的使用频段而减小不同频段的无线电设备之间相互干扰的概率,然而相邻或相同频段的无线电之间相互干扰的问题却日益严重。微波探测天线发射和接收信号的精度会直接影响到探测的精度,无线电技术同时作为通信领域中信息传递的枢纽,其抗干扰能力关乎经济和国防安全。基于多普勒效应原理的微波探测器可被用于探测人或动物等活体的活动的动作,其中所述微波探测器发射和接收特定频段的微波信号,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得到对应于所述活体的多普勒中频信号。影响微波探测器探测精度的主要因素有微波天线产生和接收到的谐波信号和天线自身因素产生的探测死区。首先所述微波探测器产生的谐波信号对人体活动的反馈并不完整、准确,并随着电磁环境的愈加复杂而使得目前的微波探测器对人体活动的反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一步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微波探测器的天线结构主要分为柱状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模块和平板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模块,不管是哪种结构的天线结构都会有探测死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主要优势在于提供一接地的谐波抑制天线,其中所述接地的谐波抑制天线减少了发送和接收到的谐波信号,有利于提高带有所述接地的谐波抑制天线的一微波探测装置的探测准确性。本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接地的谐波抑制天线,其中所述接地的谐波抑制天线采用对偶的耦合方式而具有相对较高的辐射增益,并能够避免形成探测死区。本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接地的谐波抑制天线,其中所述微波探测装置基于所述接地的谐波抑制天线发射和接收到的微波信号得到一波动信号,其中所述波动信号对应于环境中物体的运动特征,以便由所述微波探测装置探测环境中的运动物体。本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接地的谐波抑制天线,其中所述微波探测装置得到的所述波动信号对应于环境中活体(动物或人)的活动特征,有利于所述微波探测装置探测环境中所述活体的活动特征。本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接地的谐波抑制天线,其中所述接地的谐波抑制天线减小了环境中的电磁辐射对所述波动信号的干扰,有利于提高所述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对所述探测空间内物体的动作的探测的准确性。本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接地的谐波抑制天线,其中所述接地的谐波抑制天线通过减小发射和接收的微波信号的谐波,有利于所述微波探测装置得到对应于活体的微小运动特征,比如移动、微动、呼吸以及心跳等。本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接地的谐波抑制天线,其中所述接地的谐波抑制天线包括一谐波抑制单元和一对偶耦合极子天线,其中所述谐波抑制网络与所述对偶耦合极子天线电气连接,借以所述谐波抑制网络减少环境中的电磁辐射对所述波动信号的干扰,以有利于提高所述波动信号对人体活动动作的反馈的准确性。本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接地的谐波抑制天线,其中所述接地的谐波抑制天线的所述谐波抑制单元允许特定频率区间的信号通过,以减少向外发送的谐波信号和接收到的环境中的噪声信号,有利于提高所述微波探测装置探测的准确性。本技术的其它优势和特点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和装置的组合得以实现。依本技术的一个方面,能够实现前述目的和其他目的和优势的本技术的一接地的谐波抑制天线,包括:一对偶耦合极子天线,其中所述对偶耦合极子天线包括一第一天线单元和一第二天线单元,所述第一天线单元被邻近且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和所述第二天线单元被同源馈电,以使得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对偶地耦合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和一激励信号源,其中所述激励信号源被设置用以产生一激励信号而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天线馈电,并具有一馈极和一地极,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经至少一等效电容被电性耦合于所述激励信号源的馈极,和经至少一等效电感被接地,其中所述第二天线单元被电气连接至所述激励信号源的地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将所述第一天线单元接地的至少一所述等效电感被设置为微带线。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将所述第一天线单元接地的至少一所述等效电感被设置为电阻元件。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等效电容和所述等效电感组成一选频网络,所述选频网络对包含所述激励信号的频率的一频率区间的电信号具有选择特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等效电容包括一第一电容单元、一第二电容单元、一第三电容单元以及一第四电容单元,所述等效电感包括一第一电感单元、一第二电感单元、以及一第三电感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电容单元和所述第一电感单元被电气连接于所述对偶耦合极子天线的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并且所述第一天线单元通过所述第一电感单元接地,所述第二电感单元和所述第三电感单元串联于所述第一电感单元,所述等效电容的所述第二电容单元、所述第三电容单元以及所述第四电容单元与所述第一电感单元并联,并且所述第二电容单元、所述第三电容单元以及所述第四电容单元被接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二电容单元与所述第一电容单元串联,并通过所述第二电容单元接地,所述第三电容单元与所述第一电容单元和所述第二电感单元串联,并通过所述第三电容单元接地,所述第四电容单元与所述第一电容单元、所述第二电感单元以及所述第三电感单元串联,并通过所述第四电容单元接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等效电容的所述第一电容单元被实施为一电容元件,所述等效电容的所述第二电容单元、所述第三电容单元以及所述第四电容单元被实施为微带线。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等效电容的所述第一电容单元、所述第三电容单元以及所述第四电容单元被实施为一电容元件,所述等效电容的所述第二电容单元被实施为微带线。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激励信号源以分立元器件形式被设置而被实施为一振荡电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激励信号源以芯片形式被设置。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技术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本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微波探测装置的框架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微波探测装置的一接地的谐波抑制天线的模拟电路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接地的谐波抑制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对偶耦合极子天线,其中所述对偶耦合极子天线包括一第一天线单元和一第二天线单元,所述第一天线单元被邻近且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和所述第二天线单元被同源馈电,以使得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对偶地耦合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和/n一激励信号源,其中所述激励信号源被设置用以产生一激励信号而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天线馈电,并具有一馈极和一地极,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经至少一等效电容被电性耦合于所述激励信号源的馈极,和经至少一等效电感被接地,其中所述第二天线单元被电气连接至所述激励信号源的地极。/n

【技术特征摘要】
1.接地的谐波抑制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偶耦合极子天线,其中所述对偶耦合极子天线包括一第一天线单元和一第二天线单元,所述第一天线单元被邻近且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和所述第二天线单元被同源馈电,以使得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对偶地耦合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和
一激励信号源,其中所述激励信号源被设置用以产生一激励信号而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天线馈电,并具有一馈极和一地极,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经至少一等效电容被电性耦合于所述激励信号源的馈极,和经至少一等效电感被接地,其中所述第二天线单元被电气连接至所述激励信号源的地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的谐波抑制天线,其中将所述第一天线单元接地的至少一所述等效电感被设置为微带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的谐波抑制天线,其中将所述第一天线单元接地的至少一所述等效电感被设置为电阻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接地的谐波抑制天线,其中所述等效电容和所述等效电感组成一选频网络,所述选频网络对包含所述激励信号的频率的一频率区间的电信号具有选择特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地的谐波抑制天线,其中所述等效电容包括一第一电容单元、一第二电容单元、一第三电容单元以及一第四电容单元,所述等效电感包括一第一电感单元、一第二电感单元、以及一第三电感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电容单元和所述第一电感单元被电气连接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高迪邹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迈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