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壳式RF测试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4323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蚌壳式RF测试治具,包括:蚌壳式屏蔽箱,在蚌壳式屏蔽内设有底座,底座上设有平板天线,在平板天线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在支撑板上设固定模,在支撑板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块前导向座,在支撑板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块后导向座,在两块后导向座之间设有翻转架,翻转架活动支承在两块后导向座之间,在翻转架上固定安装有测试模,在每块后导向座与翻转架之间设置有一块连板,每块连板的前端铰接有侧推板,每块侧推板铰连接在翻转架的前端,在每块侧推板后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导轮,在两个前导向座的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轨道槽,两块侧推板通过把手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产品取放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蚌壳式RF测试治具
本技术涉及电子测试设备
,具体涉及蚌壳式RF测试治具。
技术介绍
RF是RadioFrequency的缩写,表示可以辐射到空间的电磁频率,频率范围从300KHz~30GHz之间。RF射频即射频电流,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而每秒变化小于1000次的交流电称为低频电流,大于10000次的称为高频电流。目前在运用于汽车、电脑、手机的主板的加工和组装过程中,很关键的一道工艺是对主板的RF进行测试。目前大多数电子行业的蚌壳式RF测试治具基本采用垂直下压方式,高度有限,产品取放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产品取放方便的蚌壳式RF测试治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蚌壳式RF测试治具,包括:蚌壳式屏蔽箱,在蚌壳式屏蔽的下箱体内设置有底座,在底座上设置有平板天线,在平板天线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通过若干支撑柱支撑固定在底座上,在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有用以放置主板的固定模,在支撑板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块前导向座,在支撑板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块后导向座,在两块后导向座之间设置有翻转架,在翻转架的左右侧板上同轴设置有向外凸出于对应侧板的第一轮轴,在翻转架的左右侧板的对应第一轮轴上均由内至外依次安装有第一导轮与滑块,在两个后导向座的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条供同侧滑块活动嵌入的竖直导槽,翻转架通过将两侧滑块分别放置于两块后导向座的对应侧竖直导槽内而活动支承在两块后导向座之间,在翻转架上固定安装有测试模,在翻转架与支撑板连接有气弹簧,气弹簧的一端与翻转架的前端相铰接,气弹簧的后端与支撑板的后端相铰接;在每块后导向座与翻转架之间设置有一块连板,在每块连板上设置有对应第一导轮的轨道孔,第一导轮位于对应连板的轨道孔内并能沿对应轨道孔移动,在两块连板后端的外侧壁上同轴设置有向外凸出于对应连板的第二轮轴,在每个第二轮轴上设置有第二导轮,在两块连板后端的外侧壁上还同轴设置有向外凸出于对应连板且位于对应侧第二轮轴前方的第三轮轴,在每个第三轮轴上设置有第三导轮,在两个后导向座的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条供对应侧的第二导轮活动嵌入的第一轨道槽、以及一条供对应侧的第三导轮活动嵌入的第二轨道槽,所述每块连板的第二导轮设置于对应侧后导向座的第一轨道槽内,每块连板的第三导轮设置于对应侧后导向座的第二轨道槽内,每块连板的前端通过第一转轴同轴铰连接有一块侧推板,每块侧推板通过第二转轴同轴铰连接在翻转架的前端,在每块侧推板后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凸出于对应侧推板的第四轮轴,在每个第四轮轴上设置有第四导轮,在两个前导向座的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条能供对应侧推板的第四导轮活动嵌入的第三轨道槽,每条第三轨道槽的一端向上延伸并贯通至对应前导向座的上表面,所述两块侧推板的前端通过一根把手相连接,各轨道槽的轨迹形状能确保,当把手通过侧推板及连板带动翻转架向前向下翻转至水平状而使测试模向下正对着放置于固定模中的主板时,在把手继续推动侧推板而使侧推板的第四导轮插入并沿对应前导向座的第三轨道槽移动的过程中,把手能通过侧推板及连板带动翻转架呈水平状平行下移,同步带动翻转架上的测试模平行下移压合放置于固定模中的主板。进一步地,前述的蚌壳式RF测试治具,其中:平板天线通过移动组件可左右移动地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移动组件的结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底座上表面的两根左右走向的导向条,两根导向条呈前后分布,在每根导向条中设置有上下贯通对应导向条的条形导向孔,所述平板天线安装在一块活动板上,在活动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能在对应侧导向条的条形导向孔中移动的滑块,平板天线通过滑块沿导向条的条形导向孔移动而能相对底座左右移动。进一步地,前述的蚌壳式RF测试治具,其中:在测试模上设置有若干弹簧压棒。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掀开式取放板设计,测试模能随翻转架向上翻转掀开,产品取放方便;(2)测试模随翻转架翻平后能平行下移压合固定模中的主板,专为蚌壳式屏蔽箱设计,下压最低高度160毫米,打开最大高度300毫米,操作使用更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蚌壳式RF测试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隐去蚌壳式屏蔽箱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左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所示的B-B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所示的C-C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3中所示的D-D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所述的蚌壳式RF测试治具,包括:蚌壳式屏蔽箱1,在蚌壳式屏蔽1的下箱体内设置有底座2,在底座2上设置有平板天线3,在平板天线3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4,支撑板4通过若干支撑柱5支撑固定在底座2上,在支撑板4的上表面固定有用以放置主板35的固定模6,在支撑板4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块前导向座7,在支撑板4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块后导向座8,在两块后导向座8之间设置有翻转架9,在翻转架9的左右侧板91上同轴设置有向外凸出于对应侧板91的第一轮轴10,在翻转架9的左右侧板91的对应第一轮轴10上均由内至外依次安装有第一导轮11与滑块12,在两个后导向座8的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条供同侧滑块12活动嵌入的竖直导槽13,翻转架9通过将两侧滑块12分别放置于两块后导向座8的对应侧竖直导槽13内而活动支承在两块后导向座8之间,在翻转架9上固定安装有测试模14,在翻转架9与支撑板4连接有气弹簧15,气弹簧15的一端与翻转9架的前端相铰接,气弹簧15的后端与支撑板4的后端相铰接;在每块后导向座8与翻转架9之间设置有一块连板16,在每块连板16上设置有对应第一导轮11的轨道孔17,第一导轮11位于对应连板16的轨道孔17内并能沿对应轨道孔17移动,在两块连板16后端的外侧壁上同轴设置有向外凸出于对应连板16的第二轮轴18,在每个第二轮轴18上设置有第二导轮19,在两块连板16后端的外侧壁上还同轴设置有向外凸出于对应连板16且位于对应侧第二轮轴18前方的第三轮轴20,在每个第三轮轴20上设置有第三导轮21,在两个后导向座8的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条供对应侧的第二导轮19活动嵌入的第一轨道槽22、以及一条供对应侧的第三导轮21活动嵌入的第二轨道槽23,所述每块连板16的第二导轮19设置于对应侧后导向座8的第一轨道槽22内,每块连板16的第三导轮21设置于对应侧后导向座8的第二轨道槽23内,每块连板16的前端通过第一转轴24同轴铰连接有一块侧推板25,每块侧推板25通过第二转轴26同轴铰连接在翻转架9的前端,在每块侧推板25后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凸出于对应侧推板25的第四轮轴27,在每个第四轮轴27上设置有第四导轮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蚌壳式RF测试治具,包括:蚌壳式屏蔽箱,其特征在于:在蚌壳式屏蔽的下箱体内设置有底座,在底座上设置有平板天线,在平板天线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通过若干支撑柱支撑固定在底座上,在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有用以放置主板的固定模,在支撑板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块前导向座,在支撑板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块后导向座,在两块后导向座之间设置有翻转架,在翻转架的左右侧板上同轴设置有向外凸出于对应侧板的第一轮轴,在翻转架的左右侧板的对应第一轮轴上均由内至外依次安装有第一导轮与滑块,在两个后导向座的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条供同侧滑块活动嵌入的竖直导槽,翻转架通过将两侧滑块分别放置于两块后导向座的对应侧竖直导槽内而活动支承在两块后导向座之间,在翻转架上固定安装有测试模,在翻转架与支撑板连接有气弹簧,气弹簧的一端与翻转架的前端相铰接,气弹簧的后端与支撑板的后端相铰接;在每块后导向座与翻转架之间设置有一块连板,在每块连板上设置有对应第一导轮的轨道孔,第一导轮位于对应连板的轨道孔内并能沿对应轨道孔移动,在两块连板后端的外侧壁上同轴设置有向外凸出于对应连板的第二轮轴,在每个第二轮轴上设置有第二导轮,在两块连板后端的外侧壁上还同轴设置有向外凸出于对应连板且位于对应侧第二轮轴前方的第三轮轴,在每个第三轮轴上设置有第三导轮,在两个后导向座的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条供对应侧的第二导轮活动嵌入的第一轨道槽、以及一条供对应侧的第三导轮活动嵌入的第二轨道槽,所述每块连板的第二导轮设置于对应侧后导向座的第一轨道槽内,每块连板的第三导轮设置于对应侧后导向座的第二轨道槽内,每块连板的前端通过第一转轴同轴铰连接有一块侧推板,每块侧推板通过第二转轴同轴铰连接在翻转架的前端,在每块侧推板后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凸出于对应侧推板的第四轮轴,在每个第四轮轴上设置有第四导轮,在两个前导向座的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条能供对应侧推板的第四导轮活动嵌入的第三轨道槽,每条第三轨道槽的一端向上延伸并贯通至对应前导向座的上表面,两块所述侧推板的前端通过一根把手相连接,各轨道槽的轨迹形状能确保,当把手通过侧推板及连板带动翻转架向前向下翻转至水平状而使测试模向下正对着放置于固定模中的主板时,在把手继续推动侧推板而使侧推板的第四导轮插入并沿对应前导向座的第三轨道槽移动的过程中,把手能通过侧推板及连板带动翻转架呈水平状平行下移,同步带动翻转架上的测试模平行下移压合放置于固定模中的主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蚌壳式RF测试治具,包括:蚌壳式屏蔽箱,其特征在于:在蚌壳式屏蔽的下箱体内设置有底座,在底座上设置有平板天线,在平板天线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通过若干支撑柱支撑固定在底座上,在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有用以放置主板的固定模,在支撑板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块前导向座,在支撑板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块后导向座,在两块后导向座之间设置有翻转架,在翻转架的左右侧板上同轴设置有向外凸出于对应侧板的第一轮轴,在翻转架的左右侧板的对应第一轮轴上均由内至外依次安装有第一导轮与滑块,在两个后导向座的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条供同侧滑块活动嵌入的竖直导槽,翻转架通过将两侧滑块分别放置于两块后导向座的对应侧竖直导槽内而活动支承在两块后导向座之间,在翻转架上固定安装有测试模,在翻转架与支撑板连接有气弹簧,气弹簧的一端与翻转架的前端相铰接,气弹簧的后端与支撑板的后端相铰接;在每块后导向座与翻转架之间设置有一块连板,在每块连板上设置有对应第一导轮的轨道孔,第一导轮位于对应连板的轨道孔内并能沿对应轨道孔移动,在两块连板后端的外侧壁上同轴设置有向外凸出于对应连板的第二轮轴,在每个第二轮轴上设置有第二导轮,在两块连板后端的外侧壁上还同轴设置有向外凸出于对应连板且位于对应侧第二轮轴前方的第三轮轴,在每个第三轮轴上设置有第三导轮,在两个后导向座的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条供对应侧的第二导轮活动嵌入的第一轨道槽、以及一条供对应侧的第三导轮活动嵌入的第二轨道槽,所述每块连板的第二导轮设置于对应侧后导向座的第一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远标魏彦峰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尼伦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