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挠度测试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4166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挠度测试仪装置,属于桥梁技术领域,该桥梁挠度测试仪装置包括:固定块、振弦式位移传感器和无伸缩钢棒,固定块设有多个,多个固定块间隔地设于桥梁底部,多个固定块的两端均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与固定块可转动连接;其中,安装在桥梁底部的多个固定块至少在朝向相邻固定块的一端设有连接件,振弦式位移传感器设于相邻的两个固定块之间,其两端通过无伸缩钢棒分别与连接件连接。该桥梁挠度测试仪装置的有益效果是不易受视距、气候条件和人为等因素影响,进而提高测量精度,且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挠度测试仪装置
本技术涉及桥梁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桥梁挠度测试仪装置。
技术介绍
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在桥梁建设完成后,需要对桥梁挠度进行检测,作为桥梁竣工验收和鉴定的重要指标,目前,现有的桥梁挠度测试仪装置主要采用水准仪等光学仪器、电子百分表等机械式位移计、光电图像技术仪器及开放式连通管等。但是,传统挠度测试仪一般会存在测量易受视距、气候、测点等因素影响的缺点。如水准仪等光学仪器方便野外作业、操作方便,但易受视距、天气、人为等因素影响,效率低;百分表等机械式位移计精度高,结果直观,测试速度快,但需要安装平台,费用高;光电图像技术仪器量程大,但易受视距、气候条件等影响,测试精度低,且测点数常受限;连通管(开放式)原理简单,读数直观,但精度低、回零读数误差大。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测量过程中不易受视距、气候条件和人为等因素影响,进而提高测量精度,且操作简单的桥梁挠度测试仪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桥梁挠度测试仪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桥梁挠度测试测量过程中容易受视距、气候条件和人为等因素影响,影响测量精度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挠度测试仪装置,包括:固定块、振弦式位移传感器和无伸缩钢棒,所述固定块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固定块间隔地设于桥梁底部,多个所述固定块的两端均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固定块可转动连接;其中,安装在桥梁底部的多个所述固定块至少在朝向相邻所述固定块的一端设有所述连接件,所述振弦式位移传感器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其两端通过所述无伸缩钢棒分别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具有螺纹孔,所述无伸缩钢棒两端均具有与所述螺纹孔相适配的螺栓栓杆,且所述无伸缩钢棒两端所述螺栓栓杆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振弦式位移传感器的两端具有分别与所述无伸缩钢棒两端的所述螺栓栓杆相适配的螺栓栓筒。所述连接件为球型螺栓,所述球型螺栓与所述固定块铰接。所述固定块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于桥梁底部。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桥梁挠度测试仪装置,通过将相邻的两个固定块通过一个振弦式位移传感器和两个无伸缩钢棒连接,固定块上设有与无伸缩钢棒连接的可转动连接件,进而使该桥梁挠度测试仪装置在测试桥梁挠度的过程中,该装置不易受视距、气候条件和人为等因素影响,进而提高测量精度,且操作简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桥梁挠度测试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振弦式位移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无伸缩钢棒的结构示意图;图5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五个固定块在挠度测量结束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固定块;2为振弦式位移传感器;3为无伸缩钢棒;4为桥梁;5为连接件;6为螺纹孔;7为螺栓栓杆;8为螺栓栓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附图1-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桥梁挠度测试仪装置,包括:固定块1、振弦式位移传感器2和无伸缩钢棒3,固定块1设有多个,多个固定块1等间距地设于桥梁4底部,其中,固定块1通过强力胶水粘接的方式固定于桥梁4底部,在本实施例中,强力胶水具体采用环氧树脂胶ab胶,多个固定块1的两端均设有连接件5,连接件5与固定块1可转动连接;其中,安装在桥梁4底部的多个固定块1,位于首尾两端的固定块1至少在朝向其余固定块1的一侧设有连接件5,与其相对的一侧可以设有连接件5,也可以不设有连接件5,振弦式位移传感器2设于相邻的两个固定块1之间,其两端分别通过一个无伸缩钢棒3与连接件5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5具有螺纹孔6,无伸缩钢棒3两端均具有与螺纹孔6相适配的螺栓栓杆7,且无伸缩钢棒3两端螺栓栓杆7的螺纹旋向相反。具体地,振弦式位移传感器2的两端具有分别与无伸缩钢棒3两端的螺栓栓杆7相适配的螺栓栓筒8。在上述实施例中,连接件5为球型螺栓,球型螺栓与固定块1铰接,具体地,固定块1具有球型凹槽,球型凹槽的开口略小于球型螺栓的直径,球型螺栓嵌入球型凹槽内,且球型螺栓能够在球型凹槽内自由转动,并且能够防止球型螺栓从球型凹槽中脱出,连接件5上的螺纹孔6开口位于球型凹槽外。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固定块1的上表面与桥梁4的下表面通过强力胶水粘接,将无伸缩钢棒3分别连接于振弦式位移传感器2的两端,然后再将无伸缩钢棒3的另一端通过旋转拧入连接件5上的螺纹孔6内,即完成该桥梁挠度测试仪装置的装配工作。通过该桥梁挠度测试仪装置工作原理,其中该桥梁挠度测试仪装置采用五个固定块1对桥梁进行挠度测量,挠度计算公式如下:故,即,其中,五个固定块1是等间距布置,S0、S1、S2、S3、S4分别为挠度测量结束后,五个固定块1分别垂直向下移动的距离,L为相邻两个固定块1之间的距离,ΔL1、ΔL2、ΔL3、ΔL4分别为从第一个开始,依次为相邻两个固定块1之间的位移变化量。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挠度测试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块(1)、振弦式位移传感器(2)和无伸缩钢棒(3),所述固定块(1)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固定块(1)间隔地设于桥梁(4)底部,多个所述固定块(1)的两端均设有连接件(5),所述连接件(5)与所述固定块(1)可转动连接;/n其中,安装在桥梁(4)底部的多个所述固定块(1)至少在朝向相邻所述固定块(1)的一端设有所述连接件(5),所述振弦式位移传感器(2)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固定块(1)之间,其两端通过所述无伸缩钢棒(3)分别与所述连接件(5)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挠度测试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块(1)、振弦式位移传感器(2)和无伸缩钢棒(3),所述固定块(1)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固定块(1)间隔地设于桥梁(4)底部,多个所述固定块(1)的两端均设有连接件(5),所述连接件(5)与所述固定块(1)可转动连接;
其中,安装在桥梁(4)底部的多个所述固定块(1)至少在朝向相邻所述固定块(1)的一端设有所述连接件(5),所述振弦式位移传感器(2)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固定块(1)之间,其两端通过所述无伸缩钢棒(3)分别与所述连接件(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挠度测试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具有螺纹孔(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二利倪永军郝常顺刘琛范剑雄秦秀荣丛晓雪卢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