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机油用复合式换热器,包括外筒、第一腔室、第二腔室、换热管和第一进口,所述外筒具体为贯通的筒状结构,所述外筒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腔室,所述外筒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腔室,所述外筒的内侧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的固定设置有换热管,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中间板、贯通孔和固定圈,所述固定圈与外筒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板固定连接在固定圈的内侧,所述中间板的中间均匀的开设有多个贯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换热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换热管呈S形排列能够减小占用空间,通过隔热板和散热片能够提高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油用复合式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机油用复合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是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换热器在形式上可分为卧式换热器与立式换热器两种,它们的区别主要有:卧式换热器,稳定安全,能承受较高的工作压力和温度;占地大,安装空间净高要求不高,维护和清理方便,一般不需要平台;冷热两种流体可逆流、顺流;传热系数中等,加热停留时间短,换热效果中等。立式换热器,稳定安全,需要垂直铺设,通常采用塔状结构;占地少,安装空间净高要求高,一般≮3.5m,要求塔裙高度较高,操作需要平台,拆卸清洗比较麻烦;结构紧凑,配管容易;冷热两种流体一般逆流;传热系数较大,加热滞留时间短,换热效果较好。现有技术中机油用的复合式换热器占用空间较大,比较笨重,不宜进行更换,且换热效率低。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机油用复合式换热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油用复合式换热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油用复合式换热器,包括外筒、第一腔室、第二腔室、换热管和第一进口,所述外筒具体为贯通的筒状结构,所述外筒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腔室,所述外筒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腔室,所述外筒、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组成封闭结构,所述外筒的内侧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的固定设置有换热管,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中间板、贯通孔和固定圈,所述固定圈与外筒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板固定连接在固定圈的内侧,所述中间板的中间均匀的开设有多个贯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板和第一连接板的结构设置为相同,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换热管,所述第一腔室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进口,所述第二腔室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出口。优选的,所述换热管呈S形排列于外筒内部,所述外筒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隔热板,多个隔热板沿换热管的长度方向等距离间隔设置,所述隔热板连接有多个散热片。优选的,所述换热管为紫铜管,所述换热管的一端贯穿外筒与进水管连通,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水泵,所述进水管与蓄水池连通。优选的,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贯穿外筒与出水管连通,所述出水管与蓄水池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机油用复合式换热器,通过换热管呈S形排列能够减小占用空间,通过隔热板和散热片能够提高换热效率,本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换热效率,且减小了占用空间,便于进行更换,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技术通过在外筒两端固定设置带有进口和出口的两个腔室,且在外筒内部固定设置有换热管和隔热板,从而使得机油换热过程中两种流体的流速能得到减缓,能显著提高换热效率,方便实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机油用复合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机油用复合式换热器中的第一连接板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外筒;2、第一腔室;3、第二腔室;4、第一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6、换热管;7、中间板;8、贯通孔;9、固定圈;10、第一进口;11、第一出口;12、隔热板;13、进水管;14、水泵;15、蓄水池;16、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机油用复合式换热器,包括外筒1、第一腔室2、第二腔室3、换热管6和第一进口10,所述外筒1具体为贯通的筒状结构,所述外筒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腔室2,所述外筒1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腔室3,所述外筒1、第一腔室2和第二腔室3组成封闭结构,所述外筒1的内侧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板4和第二连接板5,所述第一连接板4和第二连接板5之间的固定设置有换热管6,所述第一连接板4包括中间板7、贯通孔8和固定圈9,所述固定圈9与外筒1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板7固定连接在固定圈9的内侧,所述中间板7的中间均匀的开设有多个贯通孔8,所述第二连接板5和第一连接板4的结构设置为相同,所述第一连接板4和第二连接板5之间设置有换热管,所述第一腔室2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进口10,所述第二腔室3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出口11。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换热管6呈S形排列于外筒1内部,所述外筒1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隔热板12,多个隔热板12沿换热管6的长度方向等距离间隔设置,所述隔热板12连接有多个散热片。通过换热管6呈S形排列能够减小占用空间,通过隔热板12和散热片能够提高换热效率,本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换热效率,且减小了占用空间,便于进行更换,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换热管6为紫铜管,所述换热管6的一端贯穿外筒1与进水管13连通,所述进水管13上设置有水泵14,所述进水管13与蓄水池15连通,所述换热管6的另一端贯穿外筒1与出水管16连通,所述出水管16与蓄水池15连通。本技术中,通过S型的水流方向,用水流的速度把换热器的温度逐级增加或者减少,以达到使进入的水流增温或降温,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换热效率,且减小了占用空间,便于进行更换,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效比高等特点。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机油通过第一进口10通入第一腔室2的内侧,使得机油通过第一腔室2后流入换热管6内侧的区域后进入第二腔室3的第一出口11,水泵14将蓄水池15内部的水通过进水管13进入外筒1内侧的换热管6内,使得机油和水在外筒1内侧完成换热过程,高效实用,便于推广使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油用复合式换热器,包括外筒(1)、第一腔室(2)、第二腔室(3)、换热管(6)和第一进口(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具体为贯通的筒状结构,所述外筒(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腔室(2),所述外筒(1)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腔室(3),所述外筒(1)、第一腔室(2)和第二腔室(3)组成封闭结构,所述外筒(1)的内侧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板(4)和第二连接板(5),所述第一连接板(4)和第二连接板(5)之间的固定设置有换热管(6),所述第一连接板(4)包括中间板(7)、贯通孔(8)和固定圈(9),所述固定圈(9)与外筒(1)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板(7)固定连接在固定圈(9)的内侧,所述中间板(7)的中间均匀的开设有多个贯通孔(8),所述第二连接板(5)和第一连接板(4)的结构设置为相同,所述第一连接板(4)和第二连接板(5)之间设置有换热管,所述第一腔室(2)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进口(10),所述第二腔室(3)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出口(11),所述换热管(6)呈S形排列于外筒(1)内部,所述外筒(1)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隔热板(12),多个隔热板(12)沿换热管(6)的长度方向等距离间隔设置,所述隔热板(12)连接有多个散热片,所述换热管(6)为紫铜管,所述换热管(6)的一端贯穿外筒(1)与进水管(13)连通,所述进水管(13)上设置有水泵(14),所述进水管(13)与蓄水池(15)连通,所述换热管(6)的另一端贯穿外筒(1)与出水管(16)连通,所述出水管(16)与蓄水池(15)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油用复合式换热器,包括外筒(1)、第一腔室(2)、第二腔室(3)、换热管(6)和第一进口(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具体为贯通的筒状结构,所述外筒(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腔室(2),所述外筒(1)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腔室(3),所述外筒(1)、第一腔室(2)和第二腔室(3)组成封闭结构,所述外筒(1)的内侧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板(4)和第二连接板(5),所述第一连接板(4)和第二连接板(5)之间的固定设置有换热管(6),所述第一连接板(4)包括中间板(7)、贯通孔(8)和固定圈(9),所述固定圈(9)与外筒(1)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板(7)固定连接在固定圈(9)的内侧,所述中间板(7)的中间均匀的开设有多个贯通孔(8),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加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绿瑞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