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急避难场所用的相变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4056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紧急避难场所用的相变降温装置,包括壳体、多块挡板、多个相变单元和散热组件,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侧开口和第二侧开口,所述第一侧开口和第二侧开口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的末端对称且贯通设置,所述散热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侧开口处;任一所述的挡板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所述的相变单元并互相构成相变合体单元,所述壳体内安装有多个所述的相变合体单元,多个所述的相变合体单元在所述壳体内间隔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合理设置能够经供电设备驱动的散热组件及相变单元来实现降温,保证紧急避难场所环境符合的要求,保证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急避难场所用的相变降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相变降温
,具体涉及一种紧急避难场所用的相变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地震、泥石流、洪水、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矿难、火灾、爆炸、生产生活事故等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各类突发事件不断发生,破坏力的强度及防控难度不断加大,对人员安全和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威胁。为减少事故损失、救援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施科学有效的应急救援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人民防空工程、国防工程和避难硐室等紧急避险设施可为战时和灾后人员提供安全的避难场所,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线。但是,在战时和灾后,人民防空工程、国防工程和避难硐室等紧急避难设施极有可能处于断水、断电、封闭等与外界环境相隔绝的状态,人员以及设备散热使得室内温度持续升高,若不及时降温,将会威胁避难人员的生命安全及影响高性能设备的使用性。目前,适用于人民防空工程、国防工程和避难硐室的控温方式主要有四种,根据运行是否需要电能支持可分为有源和无源两类。有源系统包括分体式空调系统以及通风降温系统;无源系统包括CO2开式空调系统、蓄冰降温系统、相变降温等。有源的降温系统太过于依赖外界能源,难以保障战时和灾后特殊条件下的温度控制要求。无源的CO2开式空调系统存在CO2泄露的危险,且排出的CO2阻碍了进一步井下救援工作的展开;蓄冰空调系统的制冷机组在高温潮湿的地下环境中极易受到腐蚀,长期运行的可靠性运行差,运行及维护费用太高。故而,面对应急救援环境的无法用电情况,同时考虑其安全特性,急需设计一种在无电源,系统要求安全可靠情况下可连续运行的降温通风装置非常重要和迫切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急避难场所用的相变降温装置,通过合理设置能够经供电设备驱动的散热组件及相变单元来实现降温,保证紧急避难场所环境符合的要求,保证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紧急避难场所用的相变降温装置,包括壳体、多块挡板、多个相变单元和散热组件,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侧开口和第二侧开口,所述第一侧开口和第二侧开口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的末端对称且贯通设置,所述散热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侧开口处;任一所述的挡板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所述的相变单元并互相构成相变合体单元,所述壳体内安装有多个所述的相变合体单元,多个所述的相变合体单元在所述壳体内间隔布置。本技术壳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对称布置的第一侧开口和第二侧开口,散热组件安装在第二侧开口处,通过供电设备驱动散热组件工作,使紧急避难场所内的热空气从壳体的第二侧开口流入壳体内,相变单元吸收进入壳体内的热空气的热量并把热量慢慢储存起来,相变材料进行固体-液体转化,壳体内的热空气被冷却,冷却后的热空气再经的第一侧开口流出,从而降低了紧急避难场所的温度。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为长方形壳体,所述长方形壳体为不锈钢壳体。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壳体的好处是不锈钢壳体易传热,且耐腐蚀。进一步地,所述相变单元包括矩形容器和填充在所述矩形容器内的相变材料,所述矩形容器为不锈钢容器,所述矩形容器焊接在所述挡板上。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矩形容器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所述挡板上,矩形容器可稳定地固定在挡板上,不易脱落。进一步地,所述相变材料为相变温度为20~35℃的有机石蜡或脂肪酸。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材料不仅成本低廉易得,而且其相变温度为20~35℃,适宜于紧急避难场的温度环境。进一步地,所述相变合体单元上的多个所述的相变单元分成两组组合相变体,每组所述的组合相变体均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八字形的组合相变单体,每个所述的组合相变单体包括两个呈八字形排列的所述相变单元;所述八字形的组合相变单体的敞开部朝向所述述第二侧开口。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增大了相变单元与空气换热的表面积,从而增强了相变单元吸热的速率,能有效降低避难场所的温度,保证人员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为不锈钢挡板。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不锈钢挡板易传热,且耐腐蚀。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组件为散热风机。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散热风机作为散热组件,易于实现通过供电设备驱动散热风机工作,使得操作简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紧急避难场所用的相变降温装置,其壳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对称布置的第一侧开口和第二侧开口,散热组件安装在第二侧开口处,通过供电设备驱动散热组件工作,使紧急避难场所内的热空气从壳体的第二侧开口流入壳体内,相变单元吸收进入壳体内的热空气的热量并把热量慢慢储存起来,相变材料进行固体-液体转化,壳体内的热空气被冷却,冷却后的热空气再经的第一侧开口流出,从而降低了紧急避难场所的温度;本技术的组合相变单体中的两个相变单元按垂直的“八字形”排列,增大了相变单元与空气换热的表面积,从而增强了相变单元吸热的速率,能有效降低避难场所的温度,保证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紧急避难场所用的相变降温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相变合体单元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多个相变合体单元叠加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101-第一侧开口,102-第二侧开口,2-挡板,3-相变单元,301-矩形容器,4-散热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请参照图1,一种紧急避难场所用的相变降温装置,包括壳体1、多块挡板2、多个相变单元3和散热组件4,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第一侧开口101和第二侧开口102,所述第一侧开口101和第二侧开口102沿所述壳体1的长度方向的末端对称且贯通设置,所述散热组件4安装在所述第二侧开口102处;任一所述的挡板2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所述的相变单元3并互相构成相变合体单元,所述壳体1内安装有多个所述的相变合体单元,多个所述的相变合体单元在所述壳体1内间隔布置。本技术的紧急避难场所用的相变降温装置,其壳体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对称布置的第一侧开口101和第二侧开口102,散热组件4安装在第二侧开口102处,通过供电设备驱动散热组件4工作,使紧急避难场所内的热空气从壳体1的第二侧开口102流入壳体1内,相变单元3吸收进入壳体1内的热空气的热量并把热量慢慢储存起来,相变材料进行固体-液体转化,壳体1内的热空气被冷却,冷却后的热空气再经的第一侧开口101流出,从而降低了紧急避难场所的温度。请参照图2,所述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紧急避难场所用的相变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多块挡板(2)、多个相变单元(3)和散热组件(4),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第一侧开口(101)和第二侧开口(102),所述第一侧开口(101)和第二侧开口(102)沿所述壳体(1)的长度方向的末端对称且贯通设置,所述散热组件(4)安装在所述第二侧开口(102)处;/n任一所述的挡板(2)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所述的相变单元(3)并互相构成相变合体单元,所述壳体(1)内安装有多个所述的相变合体单元,多个所述的相变合体单元在所述壳体(1)内间隔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急避难场所用的相变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多块挡板(2)、多个相变单元(3)和散热组件(4),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第一侧开口(101)和第二侧开口(102),所述第一侧开口(101)和第二侧开口(102)沿所述壳体(1)的长度方向的末端对称且贯通设置,所述散热组件(4)安装在所述第二侧开口(102)处;
任一所述的挡板(2)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所述的相变单元(3)并互相构成相变合体单元,所述壳体(1)内安装有多个所述的相变合体单元,多个所述的相变合体单元在所述壳体(1)内间隔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急避难场所用的相变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长方形壳体,所述长方形壳体为不锈钢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急避难场所用的相变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单元(3)包括矩形容器(301)和填充在所述矩形容器(301)内的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楠孙亚芬钟巍袁艳平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