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现场用电加热采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4048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施工现场用电加热采暖装置,该采暖装置包括:水箱和若干个并联设置的采暖片;其中,各采暖片的出水口与水箱均通过回水管道相连通,并且,各采暖片的入水口与水箱均通过给水管道相连通,以形成取暖系统,水箱内设有取暖介质;回水管道或给水管道上设有循环泵,用以加快取暖介质的循环;至少其中一个采暖片内设有电加热器,用以对取暖系统内的导热介质进行加热;采暖片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用以检测采暖片或采暖片四周环境的温度,并且,温度传感器连接有温控器,用以控制电加热器的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节约了电能、降低了供电系统的负荷还提高了热效率,为施工一线提供了一个清洁高效的办公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现场用电加热采暖装置
本技术涉及施工建设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施工现场用电加热采暖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建筑安装工程大临现场无法接引采暖管道,因此施工现场冬季办公的时候特别不方便,特别是北方地区。通常的做法是采用反射式取暖器、电炉子等高耗电设备。由于办公空间大、办公室数量多因此为了满足取暖要求通常需要多组电采暖设备,这就给大大增加了施工现场的用电负荷,容易造成一级箱、二级箱跳闸断电,严重影响到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更有甚者会造成电气火灾、损坏供配电设备及用电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施工现场用电加热采暖装置,旨在解决现有多组电采暖设备用电负荷大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施工现场用电加热采暖装置,该采暖装置包括:水箱和若干个并联设置的采暖片;其中,各所述采暖片的出水口与所述水箱均通过回水管道相连通,并且,各所述采暖片的入水口与所述水箱均通过给水管道相连通,以形成取暖系统,所述水箱内设有取暖介质,用以向所述取暖系统内补充取暖介质;所述回水管道或所述给水管道上设有循环泵,用以加快取暖介质的循环;至少其中一个所述采暖片内设有电加热器,用以对所述取暖系统内的导热介质进行加热;所述采暖片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用以检测所述采暖片或所述采暖片四周环境的温度,并且,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有温控器,用以控制所述电加热器的工作。进一步地,上述施工现场用电加热采暖装置,所述取暖系统上设有排气阀。进一步地,上述施工现场用电加热采暖装置,所述排气阀设置在所述给水管道远离所述水箱的端部。进一步地,上述施工现场用电加热采暖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有报警器,用以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高于阈值时进行报警。进一步地,上述施工现场用电加热采暖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电加热器设置在不同所述采暖片上。进一步地,上述施工现场用电加热采暖装置,所述回水管道或所述给水管道为镀锌钢管或PPR管。进一步地,上述施工现场用电加热采暖装置,所述水箱设有开口。进一步地,上述施工现场用电加热采暖装置,所述电加热器为螺纹加热棒结构,其插设在所述采暖片内并通过密封管件进行密封连接。进一步地,上述施工现场用电加热采暖装置,所述采暖片上设有呼气装置和吸气装置;所述采暖片内的最高水位低于呼气装置和吸气装置,当所述采暖片内上部的压力大于所述呼气装置的第一预设压力时,所述呼气装置打开,待所述采暖片内上部的压力小于所述呼气装置的第一预设压力,所述呼气装置关闭;当所述采暖片内上部的压力小于所述吸气装置的第二预设压力时,所述吸气装置打开,待所述采暖片内上部的压力大于所述吸气装置的第二预设压力,所述吸气装置关闭。进一步地,上述施工现场用电加热采暖装置,所述呼气装置和所述吸气装置为分体式结构或一体式结构。本技术提供的施工现场用电加热采暖装置,通过电加热器对采暖片内的取暖介质进行加热,以实现采暖片和水箱形成的取暖系统内取暖介质的加热;并通过循环泵加快取暖系统内取暖介质的循环速度,进而加快对施工现场的加热,提高施工现场升温的效率;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温控器的设置,待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停止加热,待温度回降到预定值后再接通电源进行加热,保持室温的稳定,避免系统温度太高造成介质沸腾溢出或系统内部超压,进而保证系统的安全和热工作效率。本技术克服了施工现场引采暖管道不便以及其他电采暖热辐射范围小、热效率低、总体用电功率较大的弊端。不仅节约了电能、降低了供电系统的负荷还提高了热效率,为施工一线提供了一个清洁高效的办公环境。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施工现场用电加热采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参见图1,其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施工现场用电加热采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水箱1和若干个并联设置的采暖片2;其中,各所述采暖片2的出水口与所述水箱1均通过回水管道3相连通,并且,各所述采暖片2的入水口与所述水箱1均通过给水管道4相连通,以形成取暖系统,所述水箱1内设有取暖介质,用以向所述取暖系统内补充取暖介质;所述回水管道3或所述给水管道4上设有循环泵5,用以加快取暖介质的循环。具体地,采暖片2可以并排设置,并且,各个采暖片2之间并联设置,给水管道4和回水管道3用来连接采暖片2,使整个系统连通,满足取暖介质循环的需要;采暖片2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道与回水管道3相连通,采暖片2的入水口通过入水管道与给水管道相连通;并且,给水管道4、回水管道3通过水箱1相连通,以实现整个系统的连通,并且,水箱1用可容纳回路系统中因受热而膨胀的水,水冷却体积缩小时,还可以流回系统来补充蒸发掉的取暖介质,保证回路在任何时候充满水,促使循环通畅;其中,取暖介质可以为水,亦可为其他取暖介质,本实施例中对其不做任何限定;水箱1可设有开口,例如可以为一敞口容器,可以使用钢板自行加工制作也可以利用满足使用要求的塑料容器,以便补充取暖介质;水箱1上设置有透明刻度管,可以方便地观察液位,方便及时补充介质。采暖片2的具体数量可根据采暖空间及电加热器6的功率来确定;为提高采暖片2的换热效率,优选地,采暖片2可以为蛇形连接平行排列的排管,其外部还可设有多片散热翼片。给水管道4和回水管道3可采用镀锌钢管或PPR管,为保证系统循环速度制作时注意管道坡道设置。循环泵5可以装设在给水管道4上也可以装设在回水管道3上,本实施例中,以循环泵5装设在回水管道3末端为例进行说明,可根据实际对比确保其效果最佳,在采暖系统自身动力不足,或循环不好的情况下给系统增加循环动力。至少其中一个所述采暖片2内设有电加热器6,用以对所述取暖系统内的导热介质进行加热;所述采暖片2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用以检测所述采暖片2或所述采暖片2四周环境的温度,并且,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有温控器,用以控制所述电加热器6的工作。具体地,电加热器6为螺纹加热棒结构即棒型螺纹口样式,其插设在所述采暖片2内并通过密封管件进行密封连接,以避免取暖系统工作时取暖介质的渗漏,也就是说,电加热器6可以采用螺口形式,深入采暖片2内部拧紧密封,为整个体统提供热源;温度传感器用来检测系统温度,可以选择监控采暖片2的温度也可以选择监控办公空间的温度,以便提高温控器进行电加热器6运行的控制,进而防止长时间加热损坏电加热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工现场用电加热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和若干个并联设置的采暖片(2);其中,/n各所述采暖片(2)的出水口与所述水箱(1)均通过回水管道(3)相连通,并且,各所述采暖片(2)的入水口与所述水箱(1)均通过给水管道(4)相连通,以形成取暖系统,所述水箱(1)内设有取暖介质,用以向所述取暖系统内补充取暖介质;所述回水管道(3)或所述给水管道(4)上设有循环泵(5),用以加快取暖介质的循环;/n至少其中一个所述采暖片(2)内设有电加热器(6),用以对所述取暖系统内的导热介质进行加热;/n所述采暖片(2)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用以检测所述采暖片(2)或所述采暖片(2)四周环境的温度,并且,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有温控器,用以控制所述电加热器(6)的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现场用电加热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和若干个并联设置的采暖片(2);其中,
各所述采暖片(2)的出水口与所述水箱(1)均通过回水管道(3)相连通,并且,各所述采暖片(2)的入水口与所述水箱(1)均通过给水管道(4)相连通,以形成取暖系统,所述水箱(1)内设有取暖介质,用以向所述取暖系统内补充取暖介质;所述回水管道(3)或所述给水管道(4)上设有循环泵(5),用以加快取暖介质的循环;
至少其中一个所述采暖片(2)内设有电加热器(6),用以对所述取暖系统内的导热介质进行加热;
所述采暖片(2)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用以检测所述采暖片(2)或所述采暖片(2)四周环境的温度,并且,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有温控器,用以控制所述电加热器(6)的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用电加热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暖系统上设有排气阀(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现场用电加热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阀设置在所述给水管道(4)远离所述水箱(1)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施工现场用电加热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有报警器,用以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高于阈值时进行报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施工现场用电加热采暖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波宋美丽佟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