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心驱动组合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836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轴承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心驱动组合轴承,所述定心驱动组合轴承还包括座圈以及轴向滚子组件,所述座圈通过轴向滚子组件活动连接于外圈,滚子组件夹持在座圈和端面滚道之间,所述座圈能够相对外圈进行周向转;同时能够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心驱动组合轴承
本技术属于轴承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心驱动组合轴承。
技术介绍
轴承是一种应用在转动机构上,用来支撑,减少摩擦以及承受负载的部件。目前国内主要采用一套向心轴承与一套推力轴承一起安装来满足工况需求,但安装时需要增加其它工装,安装不太方便,安装效率低,另外轴承占用空间较大,因此国内对于即同时能够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的轴承还是空白状态,亟待研究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同时能够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的定心驱动组合轴承。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主要技术解决手段是一种定心驱动组合轴承,包括外圈、内圈以及径向滚子组件,所述内圈通过径向滚子组件活动连接于外圈,内圈能够相对外圈进行周向转动,所述定心驱动组合轴承还包括座圈以及轴向滚子组件,所述座圈通过轴向滚子组件活动连接于外圈,滚子组件夹持在座圈和端面滚道之间,所述座圈能够相对外圈进行周向转动,在该技术方案下,使得外圈共用,进而达到缩减了空间,使得轴承结构紧凑,提高了轴承使用寿命,提高了同轴度,使轴承运转更稳定,降低了噪声的效果,此外,一个轴承能同时可以承受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在一些实例中,所述内圈和/或外圈为齿圈;所述外圈为齿圈时,所述外圈的外径面为沿周向布置的齿面,所述内圈为齿圈时,内圈的内径面为沿周向布置的齿面;可直接将该轴承应用于需要传动连接的设备中去,并且简化了传动结构。在一些实例中,所述内圈的外径面沿圆周方向至少设置一个滚道槽,径向滚子组件安装在滚道槽上,所述滚道槽的两侧壁为限制滚子轴向运动的挡片。在一些实例中,沿着滚道槽的槽底至槽口方向上的两侧挡片间距离逐渐减小,进而两侧挡板和底面形成一能装入滚子的锥形滚道槽,滚子与挡片之间形成点接触;以便于形成润滑油膜,减小摩擦。在一些实例中,所述滚道槽的槽底角端至少设置有便于润滑的油圈槽。在一些实例中,所述轴向滚子组件包括多个滚子构成的轴向滚子组6以及用于安装滚子的轴向保持架,所述轴向保持架沿圆周方向均匀地设有多个进油孔以及多个便于滚子组填装的兜孔,兜孔口径设置为喇叭口面。在一些实例中,所述径向滚子组件包括径向滚子组以及用于安装滚子的径向保持架,所述径向滚子组由双排滚子沿圆周方向阵列布置构成,所述内圈的外径面沿周向设置与双排滚子配合使用的两条滚道槽,采用双排滚子代替单排长滚子以便减小滚子的自旋滑动。在一些实例中,所述座圈朝向外圈的侧面呈阶梯状,所述保持架可拆卸式连接于座圈并位于座圈和外圈之间。在一些实例中,所述外圈的内径面为外滚道面,所述外滚道面边缘设置有便于引导径向滚子组件装配的倒角。在一些实例中,所述内圈的内孔径设置为便于轴承安装拆卸的锥形孔径。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一、轴承径向承载力及轴向承载力同时得到很大提升;二、轴承完全分体式,安装拆卸方便,缩短了安装拆卸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安装损坏率,提高轴承使用寿命;三、齿圈同时作为径向轴承的外圈和轴向轴承的轴圈使用,缩减了空间,使得轴承结构紧凑,提高了轴承使用寿命,提高了同轴度,使轴承运转更稳定,降低了噪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实施例的齿圈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实施例的内圈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实施例的座圈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实施例的轴向保持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实施例的轴向保持架A-A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实施例的轴向保持架B-B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齿圈1、内圈2、径向滚子组3、径向保持架4、座圈5、轴向滚子组6、轴向保持架7、齿面10、螺纹孔11、外滚道面12、倒角13、端面滚道14、内孔径20、滚子装填缺口21、内滚道面22、滚道槽23、挡片24、座圈滚道50、阶梯面51、螺栓孔52、兜孔70、配合面71、进油孔72、喇叭口面7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实施例一:参考本专利技术说明书附图之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的一种带齿圈1的定心驱动组合轴承被阐明,包括外圈、内圈2以及滚子组件,所述内圈2通过滚子组件活动连接于外圈,内圈2能够相对外圈进行周向转动,所述定心驱动组合轴承还包括座圈5以及滚子组件,所述座圈5通过滚子组件活动连接于外圈,滚子组件夹持在座圈5和外圈之间,所述座圈5能够相对外圈进行周向转动;所述外圈和/或内圈2为齿圈1,外圈为齿圈1时,所述外圈的外径面为沿周向布置的齿面10,所述内圈2为齿圈1时,内圈2的内径面为沿周向布置的齿面10;在本实施例中,将外圈实施为齿圈1,所述外圈的外侧面沿圆周方向设有一端面滚道14,所述座圈5通过滚子组件活动连接于端面滚道14上,所述滚子组件夹持在座圈5和端面滚道14之间,在此方案下,所述定心驱动组合轴承同时能够承受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径向承载力及轴向承载力都得到很大提升;此外,该方案下,齿圈1共用是为了缩减了空间,使得轴承结构紧凑,提高了轴承使用寿命,提高了同轴度,使轴承运转更稳定,降低了噪声;并且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实施例的齿圈1之间与内圈2装配成型,相比于齿圈1套设在成型的轴承上的方案来说,增强轴承的刚度,而且消除齿圈1与轴承之间发生位移偏移的风险,再者,将外圈实施为齿圈1,可直接将该轴承应用于需要传动连接的设备中去,并且简化了传动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滚子组件包括径向滚子组件以及轴向滚子组件,径向滚子组件包括多个滚子构成的径向滚子组3以及用于安装滚子的径向保持架4;轴向滚子组件包括多个滚子构成的轴向滚子组6以及用于安装滚子的轴向保持架7,所述内圈2通过径向滚子组件活动连接于外圈,所述座圈5通过轴向滚子组件活动连接于端面滚道14上,本文提到的“轴向”和“径向”主要是以其轴承承受载荷力的方向来定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径向滚子组3由双排滚子沿圆周方向阵列布置构成,因此,所述内圈2的外径面沿周向设置,采用双排滚子代替单排长滚子以便减小滚子的自旋滑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心驱动组合轴承,包括外圈、内圈(2)以及径向滚子组件,所述内圈(2)通过径向滚子组件活动连接于外圈,内圈(2)能够相对外圈进行周向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心驱动组合轴承还包括座圈(5)以及轴向滚子组件,所述座圈(5)通过轴向滚子组件活动连接于外圈,滚子组件夹持在座圈(5)和端面滚道之间,所述座圈(5)能够相对外圈进行周向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心驱动组合轴承,包括外圈、内圈(2)以及径向滚子组件,所述内圈(2)通过径向滚子组件活动连接于外圈,内圈(2)能够相对外圈进行周向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心驱动组合轴承还包括座圈(5)以及轴向滚子组件,所述座圈(5)通过轴向滚子组件活动连接于外圈,滚子组件夹持在座圈(5)和端面滚道之间,所述座圈(5)能够相对外圈进行周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心驱动组合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2)和/或外圈为齿圈(1);所述外圈为齿圈(1)时,所述外圈的外径面为沿周向布置的齿面,所述内圈(2)为齿圈(1)时,内圈(2)的内径面为沿周向布置的齿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心驱动组合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2)的外径面沿圆周方向至少设置一个滚道槽(23),径向滚子组件安装在滚道槽(23)上,所述滚道槽(23)的两侧壁为限制滚子轴向运动的挡片(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心驱动组合轴承,其特征在于,沿着滚道槽(23)的槽底至槽口方向上的两侧挡片(24)间距离逐渐减小,进而两侧挡板和底面形成一能装入滚子的锥形滚道槽(23),滚子与挡片(24)之间形成点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心驱动组合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兴法吴敏吴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马轴承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