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颜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在管道内拐弯的疏通喷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61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在管道内拐弯的疏通喷头,管道疏通喷头包括头部和连接头部的身部,身部呈圆柱形且内部具有容腔。环身部的周壁设有斜向后喷且连通容腔的第一喷孔、第二喷孔和第三喷孔。第一喷孔、第二喷孔和第三喷孔位于身部的同一径向平面上,且其延长线相交于身部轴线的同一点。第一喷孔和第二喷孔对应的第一圆心角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在管道内拐弯的疏通喷头
本技术涉及管道疏通喷头,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在管道内拐弯的疏通喷头。
技术介绍
生活中的排水、排污管道中,污水中的杂物容易积淀引起管道堵塞。在管道长度较长时,需要利用能够自动向前推进的疏通喷头进行清洗,该疏通喷头连接在高压水管上,通过喷射的高压水流以清洗管道。而对于管道较长且具有拐弯的情况,目前的疏通喷头只能便于向前推进,若想使疏通喷头转弯,则需要操作人员在管道外不断调整高压水管的位置,进而随机调整疏通喷头方向,使疏通喷头转向。这种方式操作麻烦,并且在面临具有多个转弯的管道时,这种操作方式很难起到作用。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疏通喷头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疏通喷头能够在管道内方便地进行拐弯的问题。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便于在管道内拐弯的疏通喷头,所述疏通喷头包括头部和连接所述头部的身部,所述身部呈圆柱形且内部具有容腔,环所述身部的周壁设有斜向后喷且连通所述容腔的第一喷孔、第二喷孔和第三喷孔,所述第一喷孔、第二喷孔和第三喷孔位于所述身部的同一径向平面上,且其延长线相交于所述身部轴线的同一点,所述第一喷孔和第二喷孔对应的第一圆心角θ1,与所述二孔和第三喷孔对应的第二圆心角θ2相等,所述θ1满足:100°≤θ1≤120°;其中,在所述第一喷孔和第三喷孔中间的所述身部上还开设有斜向后喷的第四喷孔,所述第四喷孔的延长线相交于所述轴线。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喷孔、第二喷孔和第三喷孔的孔径相同,所述第四喷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喷孔的孔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喷孔的延长线与所述轴线的夹角θ3满足:35°≤θ3≤6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喷孔的延长线与所述轴线的夹角θ4满足:20°≤θ4≤6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θ1为120°,所述θ3为45°,所述θ4为6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头部呈圆锥形,所述头部具有空腔并连通所述容腔。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头部与所述身部固为一体,且所述身部的后端具有可连接清洗软管的内螺纹或外螺纹。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便于在管道内拐弯的疏通喷头,所述疏通喷头包括头部和连接所述头部的身部,所述身部呈圆柱形且内部具有容腔,所述身部的周壁上设有斜向后喷且连通所述容腔的第五喷孔和第六喷孔,所述第五喷孔和第六喷孔相对设置;其中,在所述第五喷孔和第六喷孔中间的所述身部上还开设有斜向后喷的第七喷孔,所述第五喷孔、第六喷孔、第七喷孔的延长线相交于所述身部轴线的同一点。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五喷孔的延长线与所述轴线的夹角θ5满足:35°≤θ5≤6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五喷孔、第六喷孔、第七喷孔的孔径相同;和/或,所述头部呈圆锥形,所述头部具有空腔并连通所述容腔;和/或,所述头部与所述身部固为一体,且所述身部的后端具有可连接清洗软管的内螺纹或外螺纹。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提供的便于在管道内拐弯的疏通喷头,通过多个斜向后喷的喷孔,以喷射高压的水流或气流,一方面支持疏通喷头的向前推进,另一方面清理管道内的堵塞物。在遇到管道拐弯的时候,通过转动专用于调整疏通喷头方向的喷孔(第四喷孔、第七喷孔)的喷射方向,从而引导疏通喷头转向,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易于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左剖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右剖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左剖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便于在管道内拐弯的疏通喷头包括头部1和连接头部1的身部2。身部2呈圆柱形且内部具有容腔21。环身部2的周壁设有斜向后喷且连通容腔21的第一喷孔31、第二喷孔32和第三喷孔33。第一喷孔31、第二喷孔32和第三喷孔33位于身部2的同一径向平面上,且其延长线相交于身部2轴线的同一点,第一喷孔31和第二喷孔32对应的第一圆心角θ1,与第二喷孔32和第三喷孔33对应的第二圆心角θ2相等,θ1满足:100°≤θ1≤120°。其中,在第一喷孔31与第三喷孔33中间的身部2上还开设有斜向后喷的第四喷孔44,第四喷孔44的延长线相交于轴线L。具体地,头部1可以呈圆锥形并具有空腔11,该容腔21与空腔11相连通,头部1与身部2可以固为一体,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身部2的后端具有可连接清洗软管的内螺纹或外螺纹(图中未示出),在使用中,该疏通喷头连接清洗软管,以将清洗软管中的高压水流或气流,从疏通喷头的喷孔中喷出。需要说明的是,头部1还可以其他的形状,如圆柱形、蘑菇形、多边变形等,只要能够封闭该身部2的容腔21即可,对其形状不作限制。第一喷孔31、第二喷孔32和第三喷孔33为斜向后喷的喷孔,即第一喷孔31、第二喷孔32和第三喷孔33的内侧比其外侧,更靠近疏通喷头的头部1。第一喷孔31、第二喷孔32和第三喷孔33的孔径相同,第一喷孔31、第二喷孔32和第三喷孔33的孔径大小可以根据使用场景进行确定设计。第一喷孔31、第二喷孔32和第三喷孔33的延长线相交于身部2的轴线L的同一点。即,第一喷孔31、第二喷孔32和第三喷孔33的孔中心线的延长线共同交汇于身部2的轴线Z上,且第一喷孔31、第二喷孔32和第三喷孔33的孔中心线的延长线与身部2的轴线L的夹角均相同。第一喷孔31的延长线与轴线L的夹角θ3满足:35°≤θ3≤60°。即,第一喷孔31、第二喷孔32和第三喷孔33的孔中心线的延长线与身部2的轴线L的夹角均属于[35°,60°]。第四喷孔44的孔径小于第一喷孔31的孔径。即,第四喷孔44的孔径小于第一喷孔31、第二喷孔32和第三喷孔33的孔径。第四喷孔44的延长线与轴线L的夹角θ4满足:20°≤θ4≤60°。可选地,θ4满足:20°≤θ4≤40°或45°≤θ4≤55°。参阅附图1至图3,其示例性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主要结构。身部2的径向平面平行于X轴和Y轴,身部2的轴线L平行于Z轴。第一喷孔31、第二喷孔32、第三喷孔33以及第四喷孔34的端部位于该径向平面内,以该径向平面与轴线L的交点为圆心点A,环绕身部2做圆,第一喷孔31、第二喷孔32、第三喷孔33以及第四喷孔34的端部位于该圆上。第一喷孔31、第二喷孔32、第三喷孔33将该圆三等分,即,第一喷孔31、第二喷孔32、第三喷孔33中,相邻喷孔的间隔为120°。第一喷孔31、第二喷孔32、第三喷孔33的孔中心线的延长线与轴线L之间的夹角均为45°。第四喷孔44的孔中心线的延长线与轴线L之间的夹角为60°。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便于在管道内拐弯的疏通喷头,该疏通喷头包括头部1和连接头部1的身部2。头部1呈圆锥形,身部2呈圆柱形且内部具有容腔21,头部1具有空腔11并连通容腔21。头部1与身部2固为一体。身部2的后端具有可连接清洗软管的内螺纹或外螺纹(图中未示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在管道内拐弯的疏通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疏通喷头包括头部和连接所述头部的身部,所述身部呈圆柱形且内部具有容腔,环所述身部的周壁设有斜向后喷且连通所述容腔的第一喷孔、第二喷孔和第三喷孔,所述第一喷孔、第二喷孔和第三喷孔位于所述身部的同一径向平面上,且其延长线相交于所述身部轴线的同一点,所述第一喷孔和第二喷孔对应的第一圆心角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在管道内拐弯的疏通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疏通喷头包括头部和连接所述头部的身部,所述身部呈圆柱形且内部具有容腔,环所述身部的周壁设有斜向后喷且连通所述容腔的第一喷孔、第二喷孔和第三喷孔,所述第一喷孔、第二喷孔和第三喷孔位于所述身部的同一径向平面上,且其延长线相交于所述身部轴线的同一点,所述第一喷孔和第二喷孔对应的第一圆心角θ1,与所述二喷孔和第三喷孔对应的第二圆心角θ2相等,所述θ1满足:100°≤θ1≤120°;
其中,在所述第一喷孔和第三喷孔中间的所述身部上还开设有斜向后喷的第四喷孔,所述第四喷孔的延长线相交于所述轴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在管道内拐弯的疏通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孔、第二喷孔和第三喷孔的孔径相同,所述第四喷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喷孔的孔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在管道内拐弯的疏通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孔的延长线与所述轴线的夹角θ3满足:35°≤θ3≤6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在管道内拐弯的疏通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喷孔的延长线与所述轴线的夹角θ4满足:20°≤θ4≤6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在管道内拐弯的疏通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θ1为120°,所述θ3为45°,所述θ4为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颜李红平
申请(专利权)人:顾颜李红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