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预制混凝土桩快速接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3581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预制混凝土桩快速接头装置,包括上接头机构、下接头机构、内护层、外护层和若干螺柱,所述上接头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至上桩体,另一端通过螺柱固定连接至下接头机构,下接头机构底部固定连接至下桩体,下接头机构内壁和上接头机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内护层,下接头机构外壁和上接头机构外壁分别固定套接有外护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预制混凝土桩快速接头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其上下接头机构均设有梯形定位块,其外护层设有梯形凹槽,通过梯形定位块与梯形凹槽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混凝土桩的快速接头操作,而且节省了人力,经济实用,适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预制混凝土桩快速接头装置
本技术属于混凝土桩快速接头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强度预制混凝土桩快速接头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桩是建筑桩基的一种,是建筑的核心基础部分,承载着巨大的生命财产安全。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高度也屡创新高,超高建筑随处可见,对于超高建筑,其桩基的深度自然也更深,也就是混凝土桩长度更长,但混凝土桩生产时往往无法直接生产长度太长的混凝土桩,而是在施工时将多个混凝土桩使用接头进行连接,使混凝土桩长度与建筑高度相匹配,在现有的建筑施工中,通常的混凝土桩是在现场通过焊接将两根混凝土桩拼接在一起,焊接时间长,焊接质量主要取决于工人的焊接技术,且电焊联接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需要专业的焊工进行焊接,且不适合在雨天施工,同时焊接的质量无法保证,另外若使用常规的接头装置,一般需要两个人以上将上下桩体进行对正接头,这样不仅会增加加工成本,而且费时费力,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高强度预制混凝土桩快速接头装置,以解决现有混凝土桩接头时需要人工焊接,需要多人对正接头,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强度预制混凝土桩快速接头装置,包括上接头机构、下接头机构、内护层、外护层和若干螺柱,所述上接头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至上桩体,另一端通过螺柱固定连接至下接头机构,下接头机构底部固定连接至下桩体,下接头机构内壁和上接头机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内护层,下接头机构外壁和上接头机构外壁分别固定套接有外护层。进一步的,所述上接头机构和下接头机构拼接处还设有加强机构,加强机构包括加强垫圈和若干加强垫环,加强垫圈和加强垫环均为环形结构,加强垫圈上均布若干加强垫环,每个加强垫环内圈套接一个螺柱。进一步的,所述下接头机构和上接头机构结构相同,所述下接头机构包括下接头本体、若干二号定位块和若干内螺纹,下接头本体为空心圆柱结构,下接头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下桩体,顶部用于连接上接头机构,下接头本体内壁设有内螺纹,外壁周向均布若干二号定位块,且下接头本体与二号定位块为一体成型结构,二号定位块的横截面是梯形结构,且二号定位块卡接至外护层内壁,内螺纹为梯形螺纹,且内螺纹与内护层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内护层外壁设有与内螺纹相配合使用的梯形螺纹。进一步的,所述外护层包括护层本体,护层本体为空心圆柱结构,护层本体内壁周向开设有梯形凹槽,护层本体上端的梯形凹槽内部套接二号定位块。进一步的,所述下接头本体还开设有若干一号固定孔,护层本体还开设有若干二号固定孔,一号固定孔位于二号固定孔内部,一号固定孔和二号固定孔均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二者依次通过固定柱固定连接,一号固定孔和二号固定孔孔径相同。进一步的,所述下接头本体上端周向开设若干用于固定螺柱的螺纹孔,螺柱为圆柱形结构,且两端为螺纹段,中部为光滑段,螺柱分别通过螺纹孔与下接头本体和上接头机构的上接头本体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梯形凹槽的外表面和二号定位块的的外表面均涂覆防腐蚀层。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预制混凝土桩快速接头装置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预制混凝土桩快速接头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其上下接头机构均设有梯形定位块,其外护层设有梯形凹槽,通过梯形定位块与梯形凹槽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混凝土桩的快速接头操作,而且节省了人力,经济实用,适于推广。(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预制混凝土桩快速接头装置,其上下接头机构之间通过螺柱螺纹连接,这样不仅增强上下接头机构之间的连接强度,而且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预制混凝土桩快速接头装置安装完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预制混凝土桩快速接头装置安装前结构剖视图;图3为图中A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预制混凝土桩快速接头装置下接头机构与下桩体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预制混凝土桩快速接头装置上接头机构与上桩体的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预制混凝土桩快速接头装置外护层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预制混凝土桩快速接头装置外护层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预制混凝土桩快速接头装置加强机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接头机构;2-下接头机构;21-下接头本体;211-一号固定孔;212-螺纹孔;22-二号定位块;23-内螺纹;3-内护层;4-外护层;41-护层本体;411-梯形凹槽;412-二号固定孔;5-螺柱;6-加强机构;61-加强垫环;62-加强垫圈;7-上桩体;8-下桩体。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高强度预制混凝土桩快速接头装置,包括上接头机构1、下接头机构2、内护层3、外护层4和若干螺柱5,所述上接头机构1的一端固定连接至上桩体7,另一端通过螺柱5固定连接至下接头机构2,下接头机构2底部固定连接至下桩体8,下接头机构2内壁和上接头机构1内壁分别固定连接内护层3,下接头机构2外壁和上接头机构1外壁分别固定套接有外护层4,在接头时,工作人员可以在事先预制桩时就将上接头机构1、下接头机构2分别与上桩体7、下桩体8一一对应的预制好,也可以用若钢筋将上接头机构1、下接头机构2分别与上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预制混凝土桩快速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接头机构(1)、下接头机构(2)、内护层(3)、外护层(4)和若干螺柱(5),所述上接头机构(1)的一端固定连接至上桩体(7),另一端通过螺柱(5)固定连接至下接头机构(2),下接头机构(2)底部固定连接至下桩体(8),下接头机构(2)内壁和上接头机构(1)内壁分别固定连接内护层(3),下接头机构(2)外壁和上接头机构(1)外壁分别固定套接有外护层(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预制混凝土桩快速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接头机构(1)、下接头机构(2)、内护层(3)、外护层(4)和若干螺柱(5),所述上接头机构(1)的一端固定连接至上桩体(7),另一端通过螺柱(5)固定连接至下接头机构(2),下接头机构(2)底部固定连接至下桩体(8),下接头机构(2)内壁和上接头机构(1)内壁分别固定连接内护层(3),下接头机构(2)外壁和上接头机构(1)外壁分别固定套接有外护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预制混凝土桩快速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机构(1)和下接头机构(2)的拼接处还设有加强机构(6),加强机构(6)包括加强垫圈(62)和若干加强垫环(61),加强垫圈(62)和加强垫环(61)均为环形结构,加强垫圈(62)上均布若干加强垫环(61),每个加强垫环(61)内圈套接一个螺柱(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预制混凝土桩快速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头机构(2)和上接头机构(1)结构相同,所述下接头机构(2)包括下接头本体(21)、若干二号定位块(22)和若干内螺纹(23),下接头本体(21)为空心圆柱结构,下接头本体(21)的底部固定连接下桩体(8),顶部用于连接上接头机构(1),下接头本体(21)内壁设有内螺纹(23),外壁周向均布若干二号定位块(22),且下接头本体(21)与二号定位块(22)为一体成型结构,二号定位块(22)的横截面是梯形结构,且二号定位块(22)卡接至外护层(4)内壁,内螺纹(23)为梯形螺纹,内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刘永超刘洁季振华陆鸿宇王照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建城基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