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公路短路基段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534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高速公路短路基段路面结构,包括沥青砼面层、桥头搭板、钢筋砼过渡板、素混凝土层、胀缝拉杆、传力杆和盲沟;结构底层设置为素混凝土层;所述素混凝土层上部设有桥头搭板和钢筋砼过渡板;所述桥头搭板与素混凝土层之间在桥台处设有盲沟,盲沟包括砂砾、软式透水管和防渗土工布;所述钢筋砼过渡板之间设有传力杆,钢筋砼过渡板与桥头搭板之间以及钢筋砼过渡板与隧道路面结构之间设有胀缝拉杆;所述桥头搭板和钢筋砼过渡板上部铺设沥青砼面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桥隧之间短路基段采用刚性基层的路面结构,减少路基与桥梁、隧道之间的刚度差异,使桥(隧)—路基—桥(隧)整体刚度协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公路短路基段路面结构
本技术涉及公路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高速公路短路基段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高速公路由于交通量大、速度快,对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路面不均匀沉降是影响行车安全和舒适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不同路面结构层之间的路基段。由于不同行车基础刚度差异导致路基与桥梁、隧道之间产生路面不均匀沉降,当桥梁与隧道、桥梁与桥梁及隧道与隧道之间的路基长度较短(小于60m)时(以下统称为短路基段),行车基础刚度差异的频繁变化导致路面不均匀沉降更加明显。因此对于桥隧之间短路基段,必须减少路基与桥梁或隧道的路面差异沉降。应适当提高路面结构刚度,以使桥(隧)—路基—桥(隧)整体刚度协调,保证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高速公路短路基段路面结构,该路面结构能够有效减少路基与桥梁、隧道刚度差异频繁变化对路面不均匀沉降的影响,结构简单,质量容易保证,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这种高速公路短路基段路面结构,包括沥青砼面层、桥头搭板、钢筋砼过渡板、素混凝土层、胀缝拉杆、传力杆和盲沟;结构底层设置为素混凝土层;所述素混凝土层上部设有桥头搭板和钢筋砼过渡板;所述桥头搭板与素混凝土层之间在桥台处设有盲沟,盲沟包括砂砾、软式透水管和防渗土工布;所述钢筋砼过渡板之间设有传力杆,钢筋砼过渡板与桥头搭板之间以及钢筋砼过渡板与隧道路面结构之间设有胀缝拉杆;所述桥头搭板和钢筋砼过渡板上部铺设沥青砼面层。作为优选:素混凝土层厚度为20~40cm,素混凝土层的切缝深度不小于5cm。作为优选:桥头搭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桥头搭板长度为6m或8m,相应的厚度为34cm或42cm。作为优选:钢筋砼过渡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其长度≤10m,厚度为28~36cm。作为优选:盲沟底部设有软式透水管,软式透水管周围填充砂砾,砂砾周围铺设防渗土工布。作为优选:传力杆采用光圆钢筋。作为优选:胀缝拉杆采用螺纹钢筋。作为优选:沥青砼面层分为上下两层,总厚度为10cm或12cm,沥青砼面层采用改性沥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桥隧之间短路基段采用刚性基层的路面结构,减少路基与桥梁、隧道之间的刚度差异,使桥(隧)—路基—桥(隧)整体刚度协调,有效地控制路面不均匀沉降。同时该路面结构简单,质量容易保证,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并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路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沥青砼面层;2、桥头搭板;3、钢筋砼过渡板;4、素混凝土层;5、胀缝拉杆;6、传力杆;7、盲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作为一种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高速公路短路基段路面结构,包括沥青砼面层1、桥头搭板2、钢筋砼过渡板3、素混凝土层4、胀缝拉杆5、传力杆6和盲沟7;所述的路面结构为一种复合式结构,结构底层设置为素混凝土层4,素混凝土层4采用C20砼,厚度为20~40cm,应进行切缝处理,切缝深度不小于5cm;所述素混凝土层4上部设有桥头搭板2和钢筋砼过渡板3,桥头搭板2为C30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搭板长度为6m或8m,相应的厚度为34cm或42cm,钢筋砼过渡板3采用C40现浇钢筋混凝土板,长度≤10m,厚度为28~36cm;所述桥头搭板2与素混凝土层4之间在桥台处设一道盲沟7,包括砂砾71、软式透水管72和防渗土工布73,盲沟7设置于路基与桥台衔接处,用于排除台后下渗水体;所述钢筋砼过渡板3之间设传力杆6,钢筋砼过渡板3与桥头搭板2之间、钢筋砼过渡板3与隧道路面结构之间设胀缝拉杆5,传力杆6采用直径34mm,长70cm的光圆钢筋,横向设置间距30cm,胀缝拉杆5采用直径25mm,长70cm的螺纹钢筋,横向设置间距40cm;所述桥头搭板2和钢筋砼过渡板3上部铺设沥青砼面层1,沥青砼面层1分为上下两层,总厚度为10cm或12cm,采用改性沥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公路短路基段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沥青砼面层(1)、桥头搭板(2)、钢筋砼过渡板(3)、素混凝土层(4)、胀缝拉杆(5)、传力杆(6)和盲沟(7);结构底层设置为素混凝土层(4);所述素混凝土层(4)上部设有桥头搭板(2)和钢筋砼过渡板(3);所述桥头搭板(2)与素混凝土层(4)之间在桥台处设有盲沟(7),盲沟(7)包括砂砾(71)、软式透水管(72)和防渗土工布(73);所述钢筋砼过渡板(3)之间设有传力杆(6),钢筋砼过渡板(3)与桥头搭板(2)之间以及钢筋砼过渡板(3)与隧道路面结构之间设有胀缝拉杆(5);所述桥头搭板(2)和钢筋砼过渡板(3)上部铺设沥青砼面层(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公路短路基段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沥青砼面层(1)、桥头搭板(2)、钢筋砼过渡板(3)、素混凝土层(4)、胀缝拉杆(5)、传力杆(6)和盲沟(7);结构底层设置为素混凝土层(4);所述素混凝土层(4)上部设有桥头搭板(2)和钢筋砼过渡板(3);所述桥头搭板(2)与素混凝土层(4)之间在桥台处设有盲沟(7),盲沟(7)包括砂砾(71)、软式透水管(72)和防渗土工布(73);所述钢筋砼过渡板(3)之间设有传力杆(6),钢筋砼过渡板(3)与桥头搭板(2)之间以及钢筋砼过渡板(3)与隧道路面结构之间设有胀缝拉杆(5);所述桥头搭板(2)和钢筋砼过渡板(3)上部铺设沥青砼面层(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公路短路基段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素混凝土层(4)厚度为20~40cm,素混凝土层(4)的切缝深度不小于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公路短路基段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桥头搭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段立强朱勇骏钟振华杨迅黄艺璇刘亚赵明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