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式污泥脱水干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33422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续式污泥脱水干化系统,包括预脱水装置,预脱水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内筒,外壳、内筒之间设有夹层,外壳的底部设有延伸至集水箱内的出水口;内筒的底部设有进泥管,内筒的侧壁设有多块滤布,内筒的上方设有排泥管,内筒的内部设有转杆,转杆上设有螺旋搅拌叶、施压叶轮,转杆由搅拌电机驱动其转动;压力脱水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传送滤带,箱体内还设有多个压滤机构,传送滤带的一端与排泥管顺接,传送滤带的另一端延伸至在箱体底部开设的排泥口处,箱体的底部对应传送滤带的下方设有排水口;排泥口的下方顺接有干化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污泥进行高效脱水、干化处理,并且结构设计简单,连续化程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式污泥脱水干化系统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式污泥脱水干化系统。
技术介绍
污泥的含水量高,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化发臭、直接掩埋会造成土地污染,尤其是含油污泥中含有大量的苯系物、酚类、蒽、芘等有恶臭的有毒物质,含油污泥若不加以处理,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需要污泥处理。污泥处理过程是对污泥进行浓缩、调治、脱水、稳定、干化或焚烧的加工过程。随着社会对环保要求的提高,污泥脱水、干化也成为污泥处理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污泥脱水、干化效率的要求也在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对污泥高效处理的连续式污泥脱水干化系统,具体方案如下:一种连续式污泥脱水干化系统,包括预脱水装置,所述预脱水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内筒,所述外壳、内筒之间设有夹层,外壳的底部设有延伸至集水箱内的出水口;所述内筒的底部设有延伸至外界的进泥管,内筒的侧壁设有多块滤布,内筒的上方设有延伸至压力脱水装置的排泥管,内筒的内部设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下部设有螺旋搅拌叶,转杆的上部设有施压叶轮,转杆由设置在外壳上方的搅拌电机驱动其转动;所述压力脱水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传送滤带,箱体内还设有针对传送滤带的多个压滤机构,传送滤带的一端与所述排泥管顺接,传送滤带的另一端延伸至在箱体底部开设的排泥口处,箱体的底部对应传送滤带的下方为锥形面,所述锥形面的最低处设有延伸至所述集水箱的排水口;所述排泥口的下方顺接有干化装置,所述干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顺接的多级传送带,壳体内设有红外线发热器,壳体的顶部设有排气管,壳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下方设有收集箱。基于上述,所述进泥管的侧面设有用于添加絮凝剂的加料口,进泥管内还设有多个用于将絮凝剂与污泥混合均匀的扰流结构;所述扰流结构包括多个扰流叶片组,每个所述扰流叶片组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泥管内壁上的多个导流叶片,相邻的两个所述导流叶片之间形成导流方向一致的导流口。基于上述,相邻的两个所述扰流叶片组的导流口的导流方向相反。基于上述,所述施压叶轮包括套筒和设置在所述套筒周围的多个压料叶片。基于上述,所述转杆上还设有支杆,所述支杆上设有用来对滤布清理的毛刷。基于上述,所述压滤机构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伸缩端设有滑动安装在所述箱体内部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与所述传送滤带对应的压辊。基于上述,所述排气管上设有翅片,排气管的外部设有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用来引入外部空气并通过排气管加热,加热后的空气通过管道进入壳体内部。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地说,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中,通过在进泥管上设置用于添加絮凝剂的加料口,进泥管内设置多个混流叶片组,此结构设计可适当絮凝剂与污泥进行混合,保证污泥中杂质的沉降效率。2、本技术中,预脱水装置可初步将污泥中的水分除去,使污泥成型,为压力脱水装置中压滤结构对污泥进行高效挤压脱水打好基础,有效提高对污泥的脱水效率。3、本技术中,通过在壳体的上方设置换热装置,可将从排气管排出的蒸汽中的热量回收利用,起到节能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中污水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扰流叶片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叶轮的俯视图。图中:1.预脱水装置;2.压力脱水装置;3.干化装置;4.集水箱;5.收集箱;10.外壳;11.出水口;12.内筒;121.滤布;13.进泥管;131.加料口;132.扰流结构;133.导流叶片;134.导流口;14.转杆;15.螺旋搅拌叶;16.施压叶轮;161.套筒;162.压料叶片;17.毛刷;18.搅拌电机;19.排泥管;20.箱体;21.传送滤带;22.压滤机构;23.排水口;24.排泥口;30.壳体;31.排气管;32.出料口;33.换热装置;34.管道;35.翅片;36.传送带;37.红外线发热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连续式污泥脱水干化系统,包括预脱水装置1,所述预脱水装置1包括外壳10,所述外壳10内设有内筒12,所述外壳10、内筒12之间设有夹层,外壳10的底部设有延伸至集水箱4内的出水口11。内筒12的底部设有延伸至外界的进泥管13,内筒12的侧壁设有多块滤布121,内筒12的上方设有延伸至压力脱水装置2的排泥管19,内筒12的内部设有转杆14,所述转杆14的下部设有螺旋搅拌叶15,转杆14的上部设有施压叶轮16,转杆14由设置在外壳10上方的搅拌电机18驱动其转动。压力脱水装置2包括箱体20,所述箱体20内设有传送滤带21,箱体20内还设有针对传送滤带21的多个压滤机构22,传送滤带21的一端与所述排泥管19顺接,传送滤带21的另一端延伸至在箱体20底部开设的排泥口24处,箱体20的底部对应传送滤带21的下方为锥形面,所述锥形面的最低处设有延伸至所述集水箱4的排水口23。所述排泥口24的下方顺接有干化装置3,所述干化装置3包括壳体30,所述壳体30内设有顺接的多级传送带36,壳体30内设有传送带36,壳体30的顶部设有排气管31,壳体30的底部设有出料口32,所述出料口32的下方设有收集箱5。为便于污泥中的杂质快速沉降,在进泥管13的侧面设有用于添加絮凝剂的加料口131,进泥管13内还设有多个用于将絮凝剂与污泥混合均匀的扰流结构132;所述扰流结构132包括多个扰流叶片组,每个所述扰流叶片组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泥管13内壁上的多个导流叶片133,相邻的两个所述导流叶片133之间形成导流方向一致的导流口134。值得注意的是,相邻的两个所述扰流叶片组的导流口134的导流方向相反,以提高污泥与絮凝剂的混合效果。为保证套筒161内污泥的脱水效率,所述施压叶轮16包括固设在转杆14上的套筒161和设置在所述套筒161周围的多个压料叶片162。考虑到套筒161内的污泥在进行脱水的过程中,污泥中的杂质经常会将滤布121堵塞,故在转杆14上还设有支杆,所述支杆上设有用来对滤布121清理的毛刷17。上述压滤机构22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伸缩端设有滑动安装在所述箱体20内部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与所述传送滤带21对应的压辊。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按污泥运动方向,压滤机构22中的压辊与褚松滤带之间的间隙逐渐缩小。考虑到节能的原则,所述排气管31上设有翅片35,排气管31的外部设有换热装置33,所述换热装置33用来引入外部空气并通过排气管31加热,加热后的空气通过管道34进入壳体30内部。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式污泥脱水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脱水装置(1),所述预脱水装置(1)包括外壳(10),所述外壳(10)内设有内筒(12),所述外壳(10)、内筒(12)之间设有夹层,外壳(10)的底部设有延伸至集水箱(4)内的出水口(11);所述内筒(12)的底部设有延伸至外界的进泥管(13),内筒(12)的侧壁设有多块滤布(121),内筒(12)的上方设有延伸至压力脱水装置(2)的排泥管(19),内筒(12)的内部设有转杆(14),所述转杆(14)的下部设有螺旋搅拌叶(15),转杆(14)的上部设有施压叶轮(16),转杆(14)由设置在外壳(10)上方的搅拌电机(18)驱动其转动;所述压力脱水装置(2)包括箱体(20),所述箱体(20)内设有传送滤带(21),箱体(20)内还设有针对传送滤带(21)的多个压滤机构(22),传送滤带(21)的一端与所述排泥管(19)顺接,传送滤带(21)的另一端延伸至在箱体(20)底部开设的排泥口(24)处,箱体(20)的底部对应传送滤带(21)的下方为锥形面,所述锥形面的最低处设有延伸至所述集水箱(4)的排水口(23);所述排泥口(24)的下方顺接有干化装置(3),所述干化装置(3)包括壳体(30),所述壳体(30)内设有顺接的多级传送带(36),壳体(30)内设有红外线发热器(37),壳体(30)的顶部设有排气管(31),壳体(30)的底部设有出料口(32),所述出料口(32)的下方设有收集箱(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式污泥脱水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脱水装置(1),所述预脱水装置(1)包括外壳(10),所述外壳(10)内设有内筒(12),所述外壳(10)、内筒(12)之间设有夹层,外壳(10)的底部设有延伸至集水箱(4)内的出水口(11);所述内筒(12)的底部设有延伸至外界的进泥管(13),内筒(12)的侧壁设有多块滤布(121),内筒(12)的上方设有延伸至压力脱水装置(2)的排泥管(19),内筒(12)的内部设有转杆(14),所述转杆(14)的下部设有螺旋搅拌叶(15),转杆(14)的上部设有施压叶轮(16),转杆(14)由设置在外壳(10)上方的搅拌电机(18)驱动其转动;所述压力脱水装置(2)包括箱体(20),所述箱体(20)内设有传送滤带(21),箱体(20)内还设有针对传送滤带(21)的多个压滤机构(22),传送滤带(21)的一端与所述排泥管(19)顺接,传送滤带(21)的另一端延伸至在箱体(20)底部开设的排泥口(24)处,箱体(20)的底部对应传送滤带(21)的下方为锥形面,所述锥形面的最低处设有延伸至所述集水箱(4)的排水口(23);所述排泥口(24)的下方顺接有干化装置(3),所述干化装置(3)包括壳体(30),所述壳体(30)内设有顺接的多级传送带(36),壳体(30)内设有红外线发热器(37),壳体(30)的顶部设有排气管(31),壳体(30)的底部设有出料口(32),所述出料口(32)的下方设有收集箱(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污泥脱水干化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飞刘庆松吴鹏刘建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通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