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水路结构,包括水龙头、第一水路、手动开关和第二水路。第一水路的进水端和第二水路的进水端分别用于与外部市政水源连通,第一水路的出水端和第二水路的出水端分别与水龙头连通。手动开关安装于第一水路上。第二水路用于在通电状态时与水龙头导通,以及在断电状态时与水龙头断开。本申请通过将第一水路与第二水路并联设置,在第一水路上安装手动开关。当处于断电状态时,第二水路与水龙头断开,水龙头无法实现感应出水;此时可通过手动开关将第一水路与水龙头连通,实现水龙头出水。因此,采用该水路结构可以在断电状态下供水,也可在通电状态下实现感应出水。该水路结构具备两种供水模式,不受通电与断电的影响,易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路结构
本申请属于水净化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水路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商场、地铁、酒店等地方为了节约用水,多采用红外感应式电控水龙头。当感应式电控水龙头感应到物体时,与水龙头连通的水路处于通电状态,并实现与水龙头的导通,水龙头出水。然而,该感应式电控水龙头需要带电工作,一旦与电路断开之后就无法继续工作出水,这就导致感应式电控水龙头的使用存在局限性,不易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路结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感应式电控水龙头在断电状态下无法继续工作出水,而导致其使用存在局限性,不易推广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水路结构,包括:水龙头;第一水路,所述第一水路的进水端用于与外部市政水源连通,所述第一水路的出水端与所述水龙头连通;手动开关,安装于所述第一水路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水路与所述水龙头之间的导通与断开;第二水路,所述第二水路的进水端用于与所述外部市政水源连通,所述第二水路的出水端与所述水龙头连通;所述第二水路用于在通电状态时与所述水龙头导通,以及在断电状态时与所述水龙头断开。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路包括第一管道、处于常开状态的第一电磁阀和安装于所述第一管道上的第一逆止阀;所述第一管道的进水端用于与所述外部市政水源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的出水端与所述水龙头连通,所述手动开关和所述第一电磁阀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管道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水路包括用于对所述外部市政水源进行第一次净化处理的第一净化水路和用于对所述第一净化水路净化后的水源进行第二次净化处理的第二净化水路;所述第一净化水路的进水端用于与所述外部市政水源连通,所述第一净化水路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净化水路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二净化水路的出水端与所述水龙头连通。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净化水路包括第二管道,以及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管道上的电动球阀、杀菌组件、第二电磁阀与第二逆止阀;所述第二管道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一净化水路的出水端连通,所述第二管道的出水端与所述水龙头连通。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净化水路包括用于将所述外部市政水源引导至所述第二净化水路的自来水水路和用于对所述外部市政水源进行过滤处理的过滤水路;所述自来水水路的进水端用于与所述外部市政水源连通,所述自来水水路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净化水路的进水端连通,所述过滤水路的进水端用于与所述外部市政水源连通,所述过滤水路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净化水路的进水端连通。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水路包括用于对所述外部市政水源进行第一次过滤处理的第一过滤组件和用于对所述第一过滤组件过滤处理的水源进行第二次过滤处理的第二过滤组件;所述第一过滤组件的进水端用于与所述外部市政水源连通,所述第一过滤组件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组件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二过滤组件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净化水路的进水端连通。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包括第三管道,以及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三管道上的第三电磁阀与第一过滤单元;所述第三管道的进水端用于与所述外部市政水源连通,所述第三管道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组件的进水端连通。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第四管道,以及分别安装于各所述第四管道上的第四电磁阀、第二过滤单元与第三逆止阀,各所述第四管道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组件的出水端连通,各所述第四管道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净化水路的进水端连通。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滤组件还包括第五管道,以及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五管道上的第五电磁阀与第四逆止阀;所述第五管道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组件的出水端连通,所述第五管道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净化水路的进水端连通。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路结构还包括用于排出所述第一净化水路中残余水流的第六管道和安装于所述第六管道上的第六电磁阀;所述第六管道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一净化水路的出水端连通,所述第六管道的出水端用于与外部出水口连通。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本申请通过将第一水路与第二水路并联设置,在第一水路上安装手动开关。当处于断电状态时,第二水路与水龙头断开,水龙头无法实现感应出水;此时可通过手动开关将第一水路与水龙头连通,实现水龙头出水。因此,采用该水路结构可以在断电状态下供水,也可在通电状态下实现感应出水。该水路结构具备两种供水模式,不受通电与断电的影响,易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示范性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水路结构的等效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水路的等效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净化水路的等效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过滤水路的等效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过滤组件的等效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主要标记:1-外部市政水源;2-水龙头;3-低压开关;4-第二流量计;5-第一水路;50-第一管道;51-手动开关;52-第一电磁阀;53-第一逆止阀;6-第二水路;61-第一净化水路;62-自来水水路;620-自来水管道;621-自来水电磁阀;622-自来水逆止阀;63-过滤水路;64-第一过滤组件;640-第三管道;641-第三电磁阀;642-第一过滤单元;643-PP棉滤芯;644-活性炭滤芯;645-超滤膜滤芯;65-第二过滤组件;650-第四管道;651-第四电磁阀;652-第二过滤单元;653-第三逆止阀;654-离子树脂滤芯;655-富氢磁化滤芯;656-RO滤芯;657-第五管道;658-第五电磁阀;659-第四逆止阀;6500-增压泵;66-第二净化水路;660-第二管道;661-电动球阀;662-杀菌组件;663-第二电磁阀;664-第二逆止阀;665-即热管;666-紫外杀菌灯;667-第一流量计;7-第六管道;8-第六电磁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水龙头;/n第一水路,所述第一水路的进水端用于与外部市政水源连通,所述第一水路的出水端与所述水龙头连通;/n手动开关,安装于所述第一水路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水路与所述水龙头之间的导通与断开;/n第二水路,所述第二水路的进水端用于与所述外部市政水源连通,所述第二水路的出水端与所述水龙头连通;所述第二水路用于在通电状态时与所述水龙头导通,以及在断电状态时与所述水龙头断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龙头;
第一水路,所述第一水路的进水端用于与外部市政水源连通,所述第一水路的出水端与所述水龙头连通;
手动开关,安装于所述第一水路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水路与所述水龙头之间的导通与断开;
第二水路,所述第二水路的进水端用于与所述外部市政水源连通,所述第二水路的出水端与所述水龙头连通;所述第二水路用于在通电状态时与所述水龙头导通,以及在断电状态时与所述水龙头断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路包括第一管道、处于常开状态的第一电磁阀和安装于所述第一管道上的第一逆止阀;所述第一管道的进水端用于与所述外部市政水源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的出水端与所述水龙头连通,所述手动开关和所述第一电磁阀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管道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路包括用于对所述外部市政水源进行第一次净化处理的第一净化水路和用于对所述第一净化水路净化后的水源进行第二次净化处理的第二净化水路;所述第一净化水路的进水端用于与所述外部市政水源连通,所述第一净化水路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净化水路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二净化水路的出水端与所述水龙头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净化水路包括第二管道,以及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管道上的电动球阀、杀菌组件、第二电磁阀与第二逆止阀;所述第二管道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一净化水路的出水端连通,所述第二管道的出水端与所述水龙头连通。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净化水路包括用于将所述外部市政水源引导至所述第二净化水路的自来水水路和用于对所述外部市政水源进行过滤处理的过滤水路;所述自来水水路的进水端用于与所述外部市政水源连通,所述自来水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鲁平,张学涛,张剑,途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数联天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