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顶棚拉手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031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顶棚拉手及车辆,其中,车辆顶棚拉手包括:手柄及设置在所述手柄上的挂钩组件;所述挂钩组件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挂钩;所述挂钩包括挂钩本体和挂钩回扣,所述挂钩本体具有沿第一方向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包括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方向为与所述挂钩本体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所述挂钩回扣设置在所述凹槽的第一面上,且与所述第二面之间具有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车辆顶棚拉手上无法悬挂物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顶棚拉手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顶棚拉手及车辆。
技术介绍
现代车辆在顶棚位置一般都设置有拉手,车辆在颠簸路面行驶、急刹车、转向等工况时,车内成员可利用拉手保持自身稳定,从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害,提高车辆安全性,但传统的车辆顶棚拉手单纯只能起到辅助安全的作用,无法满足驾乘人员需要悬挂物品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顶棚拉手及车辆,以解决车辆顶棚拉手上无法悬挂物品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顶棚拉手,包括:手柄及设置在所述手柄上的挂钩组件;所述挂钩组件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挂钩;所述挂钩包括挂钩本体和挂钩回扣,所述挂钩本体具有沿第一方向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包括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方向为与所述挂钩本体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所述挂钩回扣设置在所述凹槽的第一面上,且与所述第二面之间具有间隙。可选的,所述挂钩本体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挂钩本体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可选的,所述挂钩回扣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挂钩回扣靠近所述第二面的一端设置有垂直于所述圆柱形结构轴线的凸起。可选的,所述挂钩设置在所述底座的第一面上,所述底座的第二面设置在所述手柄上。可选的,所述底座的第二面设置有粘贴胶。可选的,所述底座采用软质材料制作。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顶棚拉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提供了一种车辆顶棚拉手,包括手柄、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挂钩,其中,挂钩上设置有挂钩回扣,通过在车辆顶棚拉手上设置有挂钩组件,在车辆内提供悬挂物品的位置,提高了驾乘过程的便利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挂钩组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顶棚拉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顶棚拉手与车辆的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取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技术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述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车辆顶棚拉手100,包括:手柄10及设置在所述手柄10上的挂钩组件;所述挂钩组件包括底座20和设置在所述底座20上的挂钩30;所述挂钩30包括挂钩本体31和挂钩回扣32,所述挂钩本体31具有沿第一方向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包括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方向为与所述挂钩本体31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所述挂钩回扣32设置在所述凹槽的第一面上,且与所述第二面之间具有间隙。其中,挂钩30可采用注塑材料制作,比如:橡胶、塑料等等,对此挂钩的材质本实施例不做限定,可依据挂钩上所挂物品的重量,从而选取不同硬度的材料制作。挂钩本体31上有向第一方向凹陷的凹槽,其中,凹槽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宽度,能为物品提供悬挂的位置,在凹槽的第一面上设置有挂钩回扣32,挂钩回扣32可采用注塑材料制作,在悬挂物品时,挂钩回扣32受力后可向凹槽内弯曲;在将悬挂物品从挂钩取出时,挂钩回扣32受力后可向凹槽外弯曲,挂钩回扣32的一端与凹槽的第一面连接,另一端与凹槽的第二面有间隙,悬挂的物品通过所述间隙进入凹槽内,所述间隙还应尽可能的小,防止悬挂的物品从所述间隙处轻易滑落。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提供了一种车辆顶棚拉手100,包括手柄10、底座20和设置在底座20上的挂钩,其中,挂钩上设置有挂钩回扣32,通过在车辆顶棚拉手100上设置有挂钩组件,在车辆内提供悬挂物品的位置,提高了行车过程的舒适性。可选的,所述挂钩本体31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挂钩本体31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座20上。其中,挂钩本体31还可为方形结构、圆锥形结构等等,对此挂钩本体31的形状本实施例不做限定。可选的,所述挂钩回扣32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挂钩回扣32靠近所述第二面的一端设置有垂直于所述圆柱形结构轴线的凸起。挂钩回扣32为圆柱形结构,圆柱形结构的一端与凹槽的第一面连接,圆柱形结构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圆柱形结构垂直设置,所述凸起还可环绕圆柱形结构设置。挂钩回扣32还可为条形结构、圆锥形结构等等,对此本实施例不做限定。本实施例中,当拉手在工作时,手柄10会向下翻转,挂钩也一起向下翻转,通过在挂钩回扣32上设置凸起,当挂钩上的凹槽开口朝下时,悬挂在挂钩上的物品也不会掉落。可选的,所述挂钩设置在所述底座20的第一面上,所述底座20的第二面设置在所述手柄10上。可选的,所述底座20的第二面设置有粘贴胶。粘贴胶应具有良好的粘贴能力,能稳定的粘贴在手柄10上,并能使挂钩具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一般可在底座20的第二面上设置有粘贴胶布,还可在底座20的第二面上涂上液体胶或固体胶,还可在底座20的第二面上设置有吸盘,吸盘吸附在手柄10上,从而固定挂钩组件在手柄10上的位置。可选的,所述底座20采用软质材料制作。其中,底座20可采用软质橡胶、硅胶等制作,对此软质材料本实施例不做限定,通过采用软质材料作为底座20,底座20可设置在手柄10上的任意位置,底座20可与手柄10完全贴合,提高了底座20与手柄10的粘合度。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辆顶棚拉手100。请参阅图3,图3为车辆顶棚拉手100与车辆的位置示意图。由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包含了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能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效果,此处不再一一赘述。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顶棚拉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及设置在所述手柄上的挂钩组件;/n所述挂钩组件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挂钩;/n所述挂钩包括挂钩本体和挂钩回扣,所述挂钩本体具有沿第一方向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包括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方向为与所述挂钩本体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n所述挂钩回扣设置在所述凹槽的第一面上,且与所述第二面之间具有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顶棚拉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及设置在所述手柄上的挂钩组件;
所述挂钩组件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挂钩;
所述挂钩包括挂钩本体和挂钩回扣,所述挂钩本体具有沿第一方向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包括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方向为与所述挂钩本体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
所述挂钩回扣设置在所述凹槽的第一面上,且与所述第二面之间具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顶棚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本体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挂钩本体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顶棚拉手,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玉涛李冠林杨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