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音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2927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11
隔音壳(1)具备壳主体(3)、门(4)、隔音构造(5),前述壳主体(3)在内部容纳噪声源,并且具备开口部(2),前述门(4)能够将壳主体(3)的开口部(2)封闭,前述隔音构造(5)设置于壳主体(3)和门(4)之间而能够隔音,在开口部(2)的周围,形成均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开口周围面(13),在门(4)的外周侧,设置有向壳主体(3)侧折回且壳主体(3)侧的端部均位于同一平面上的折回片(15),隔音构造(5)具有垫料(17)和吸音部件(16),前述垫料(17)设置于折回片(15)的壳主体(3)侧,并且在使开口部(2)呈关状态时,与开口周围面(13)接触,前述吸音部件(16)被比折回片(15)靠门中央侧地设置,并且在开口部(2)呈关状态时,与开口周围面(13)接触,由此厚度变得比开状态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隔音壳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防止容纳于内部的噪声源的噪声从开口部向外部泄漏的隔音壳,特别地,涉及隔音壳具备的门的隔音构造。
技术介绍
以往,由于效率高等优异的理由,螺杆压缩机被在各种各样的领域中应用。这样的螺杆压缩机中,从机械部分产生超过100dB的噪声。因此,对于螺杆压缩机,考虑对于作业者的劳动环境的照顾,一般用以将机械部分隔音为目的的箱状的隔音壳包围。此外,即使在将螺杆压缩机的周围用隔音壳的情况下,为了确保机械部分的组装作业、维护作业的便利性,需要在隔音壳设置开口部。并且,为了在维护作业等结束后将开口部封闭,在开口部设置门或盖。但是,即使设置门或盖,也无法消除从开口部泄漏的噪声。这是因为,若门的固定方法不稳定,或在门的周围、盖的周围存在些许台阶,在该门或盖的周围与主体之间产生间隙,门或盖的隔音性能变差。因此,难以发生这样的隔音性能的变差的隔音壳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中被提出。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隔音壳:前述隔音壳能够通过与关闭程度无关地稳定地将间隙密封来切实地减少噪声泄漏。上述专利文献1的隔音壳具备主体、堵塞开口部的平板状的门、设置于门的周围且为内部侧的表面的密封部件,前述主体具备开口部,在内部收纳噪声源。该隔音壳构成为具备折回部,前述折回部用于维持使开口部为关状态时的密封部件的厚度比为开状态时的厚度薄的状态,折回部和主体的框互相抵接,关状态的门和主体之间隔被确定而被维持。此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具有开关门而能够提供能够完全抑制雨水的浸入的箱体的防水构造的隔音壳。上述专利文献2的隔音壳构成为,借助被能够旋转地支承的门,箱体主体的开口部被开关,在该开口部的周围形成突条,在前述门的内表面设置被向前述突条推压的密封件,在前述箱体主体的除了门支承部的前述开口部的周围设置外密封件,在前述门沿门支承部设置内密封件,前述门被关闭的状态下,前述突条紧贴于前述密封件,除了前述门支承部的前述门的框边缘紧贴于前述外密封件,前述内密封件紧贴于前述箱体主体。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1966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063785号公报。但是,密封件(垫料)一般使用橡胶等的材质,但橡胶无法将声音的透过100%防止。因此,如专利文献1那样,将使壳的折回部和主体的框抵接的结构和密封部件组合使用对于噪声泄漏的减少有效。但是,近来,作为螺杆压缩机,尺寸更大的螺杆压缩机的需求高涨,随之壳也有大型化的倾向。即使进行这样的壳的大型化,关于从导管等的开口部漏出的声音也能够采用各种对策,因此从导管等漏出的噪声的减少比较容易。但是,另一方面,担心由于来自门的间隙的声音泄漏产生的噪声倒是随着壳的大型化而增大。与门尺寸变大成正比,门的形变量变大,在门与开口部之间形成的间隙也变长。这样,引起噪声泄漏的泄漏部的面积增大而噪声的泄漏变严重的可能性变高。此外,像专利文献2的隔音壳那样,也有使用多个密封件的方法,但有花费成本、组装时间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作出的,目的在于提供隔音壳,前述隔音壳能够在不使制造成本、组装的工夫增多的情况下,即使大型化也能够切实地防止声音从间隙向外部泄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隔音壳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即,本专利技术的隔音壳具备壳主体、门、隔音构造,前述壳主体在内部容纳噪声源,并且具备开口部,前述门能够将前述壳主体的开口部封闭,前述隔音构造设置于前述壳主体和门之间,能够将噪声源的噪声隔音,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开口部的周围,形成均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开口周围面,在前述门的外周侧,设置有向前述壳主体侧折回且壳主体侧的端部均位于同一平面上的折回片,前述隔音构造具有垫料和吸音部件,前述垫料设置于前述折回片的壳主体侧,并且在借助前述门使开口部呈关状态时,与前述开口周围面接触,前述吸音部件被比前述折回片靠门中央侧地设置,并且在借助前述门使开口部呈关状态时,与前述开口周围面接触,由此厚度变得比开状态薄。另外,优选地,可以是,前述折回片具有第1折回片和第2折回片,前述第1折回片在设置于前述门的中央部的门主体的周边缘,在向壳主体侧折回而相对于前述壳主体的表面交叉的方向上被形成,前述第2折回片在前述第1折回片的末端,在向宽度方向内侧折回而相对于前述开口周围面平行的方向上被形成,前述垫料安装于前述第2折回片,前述吸音部件形成为比从前述门主体至第2折回片的厚度厚。另外,优选地,可以是,在前述门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设置有将前述门相对于壳主体转动自如地枢轴支承的铰链,在前述门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设置有将前述门相对于壳主体固定的固定部,前述铰链在前述门的上下设置有两个,前述开口周围面与前述门的设置有铰链的位置相比,进一步延伸设置至门中央侧。另外,优选地,可以是,作为前述垫料,使用具有安装部和中空部的橡胶垫料,前述安装部被以夹持状态安装于前述第2折回片,前述中空部为内部中空。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隔音壳,在不使制造成本、组装的工夫增多的情况下,即使大型化也能够切实地防止声音从间隙向外部泄漏。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隔音壳的外观图。图2是将图1的A部扩大表示的图,是表示隔音壳的开口部的图。图3是表示隔音壳的截面构造怎样随着开口部的开关而变化的示意图(第1实施方式)。图4A是图2的B-B线处的截面,是表示设置有铰链的部分的截面构造的开门状态下的示意图(第2实施方式)。图4B是图2的B-B线处的截面,是表示设置有铰链的部分的截面构造的关门状态下的示意图(第2实施方式)。图5A是图2的C-C线处的截面,是表示未设置有铰链的部分的截面构造的开门状态下的示意图(第2实施方式)。图5B是图2的C-C线处的截面,是表示未设置有铰链的部分的截面构造的关门状态下的示意图(第2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隔音壳1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隔音壳1具有壳主体3、门4、隔音构造5,前述壳主体3在内部容纳噪声源,并且具备开口部2,前述门4能够将壳主体3的开口部2封闭,前述隔音构造5设置于壳主体3和门4之间,能够将噪声源的噪声隔音。该隔音壳1被以包围噪声源的周围的方式配备,由此,成为能够将噪声源从外部屏蔽的箱体,从噪声源发出的噪声不向外部泄漏。具体地,在隔音壳1设置有开口部2,使得能够相对于容纳于内部的噪声源的设备等从外部实施维护、各种操作。并且,在开口部2设置有能够封闭该开口部2的门4,在壳主体3和门4之间设置有能够防止噪声源的噪声从开口部2的间隙向外部泄漏的隔音构造5。另外,也包括在设置本专利技术的隔音构造5的开口部2处箱体的壁面的一部分开口的小窗那样的情况,但也包括将构成箱体多个壁面中的一个壁面卸下、将通过卸下壁面形成的开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开口部2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将通过卸下壁面形成的开口作为开口部2为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隔音壳1。接着,对构成隔音壳1的壳主体3、该壳主体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音壳,前述隔音壳具备壳主体、门、隔音构造,前述壳主体在内部容纳噪声源,并且具备开口部,前述门能够将前述壳主体的开口部封闭,前述隔音构造设置于前述壳主体和门之间,能够将噪声源的噪声隔音,其特征在于,/n在前述开口部的周围,形成均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开口周围面,/n在前述门的外周侧,设置有向前述壳主体侧折回且壳主体侧的端部均位于同一平面上的折回片,/n前述隔音构造具有垫料和吸音部件,/n前述垫料设置于前述折回片的壳主体侧,并且在借助前述门使开口部呈关状态时,与前述开口周围面接触,/n前述吸音部件被比前述折回片靠门中央侧地设置,并且在借助前述门使开口部呈关状态时,与前述开口周围面接触,由此厚度变得比开状态薄。/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004 JP 2018-1891841.一种隔音壳,前述隔音壳具备壳主体、门、隔音构造,前述壳主体在内部容纳噪声源,并且具备开口部,前述门能够将前述壳主体的开口部封闭,前述隔音构造设置于前述壳主体和门之间,能够将噪声源的噪声隔音,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开口部的周围,形成均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开口周围面,
在前述门的外周侧,设置有向前述壳主体侧折回且壳主体侧的端部均位于同一平面上的折回片,
前述隔音构造具有垫料和吸音部件,
前述垫料设置于前述折回片的壳主体侧,并且在借助前述门使开口部呈关状态时,与前述开口周围面接触,
前述吸音部件被比前述折回片靠门中央侧地设置,并且在借助前述门使开口部呈关状态时,与前述开口周围面接触,由此厚度变得比开状态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壳,其特征在于,
前述折回片具有第1折回片和第2折回片,
前述第1折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矢野宜男米田亥央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