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热熔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2924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材热熔接装置,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上的热熔机构和一对夹持机构,一对所述夹持机构分别设置于热熔机构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管材热熔接装置,旋转滚过管材内外表面的同时对管材进行加热使其融化,可以对管材表面融化的更加均匀,熔接效果更佳;通过液压缸对内热熔片和外热熔片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可以对一定管径范围的管件进行热熔,无需频繁更换热熔头,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材热熔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材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管材热熔接装置。
技术介绍
PB管、PE-RT管等新型塑料管材由于在使用年限、抗腐蚀性等方面的优异表现,在管道施工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塑料管材的连接主要通过热熔器实现,将待连接的两管材中的一个管材端部的外侧壁,以及另一个管材端部的内侧壁分别通过与加热状态下热熔器上相配套的一对熔头的接触挤压进行熔融,然后快速将此两个端部套接在一起,冷却后即实现了两管材的连接。目前,上述通过热熔器实现塑料管材的连接方法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融接装置针对不同直径的管材需要更换不同的融接头,非常麻烦效率低下,并且融接不是很均匀,影响融接效果;2、施工过程中热熔器热板及熔头温度很高,首先极易发生操作人员烫伤的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型更高、熔接效果更好的管材热熔接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材热熔接装置,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上的热熔机构和一对夹持机构,一对所述夹持机构分别设置于热熔机构的两侧;所述热熔机构包括第一热熔齿轮、第二热熔齿轮、从动齿轮以及主动齿轮,所述第一热熔齿轮的中心与第二热熔齿轮的中心固定连接且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工作台上,所述从动齿轮分别与第一热熔齿轮以及第二热熔齿轮啮合起到托举作用,所述主动齿轮分别与第一热熔齿轮以及第二热熔齿轮啮合起到驱动作用;所述第一热熔齿轮的轮面上滑动设置有多个外热熔片,多个所述外热熔片与第一热熔齿轮互相垂直且以第一热熔齿轮的轴心为原点呈放射状设置,所述第二热熔齿轮的轮面上滑动设置有多个内热熔片,多个所述内热熔片与第二热熔齿轮互相垂直且以第二热熔齿轮的轴心为原点呈放射状设置,所述外热熔片的外侧连接有液压缸控制其滑动,所述内热熔片的内侧设置有液压缸控制其滑动,所述外热熔片的内部和内热熔片的内部均设置有电热丝。其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螺纹杆和管件夹具,所述工作台顶面两侧分别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垂直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端固定有管件夹具。其中,所述螺纹杆上套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套筒。其中,所述螺纹套筒使用不锈钢材料制作。其中,所述螺纹套筒上固定有便于旋转的把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管材热熔接装置,旋转滚过管材内外表面的同时对管材进行加热使其融化,可以对管材表面融化的更加均匀,熔接效果更佳;通过液压缸对内热熔片和外热熔片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可以对一定管径范围的管件进行热熔,无需频繁更换热熔头,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管材热熔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管材热熔接装置的第一热熔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管材热熔接装置的第二热熔齿轮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工作台;11、轴承;2、夹持机构;21、螺纹杆;22、管件夹具;23、螺纹套筒;3、热熔机构;31、第一热熔齿轮;311、外热熔片;32、第二热熔齿轮;321、内热熔片;33、从动齿轮;34、主动齿轮;35、液压缸。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管材热熔接装置,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上的热熔机构3和一对夹持机构2,一对所述夹持机构2分别设置于热熔机构3的两侧;所述热熔机构3包括第一热熔齿轮31、第二热熔齿轮32、从动齿轮33以及主动齿轮34,所述第一热熔齿轮31的中心与第二热熔齿轮32的中心固定连接且通过轴承11转动设置于工作台1上,所述从动齿轮33分别与第一热熔齿轮31以及第二热熔齿轮32啮合起到托举作用,所述主动齿轮34分别与第一热熔齿轮31以及第二热熔齿轮32啮合起到驱动作用;所述第一热熔齿轮31的轮面上滑动设置有多个外热熔片311,多个所述外热熔片311与第一热熔齿轮31互相垂直且以第一热熔齿轮31的轴心为原点呈放射状设置,所述第二热熔齿轮32的轮面上滑动设置有多个内热熔片321,多个所述内热熔片321与第二热熔齿轮32互相垂直且以第二热熔齿轮32的轴心为原点呈放射状设置,所述外热熔片311的外侧连接有液压缸35控制其滑动,所述内热熔片321的内侧设置有液压缸35控制其滑动,所述外热熔片311的内部和内热熔片321的内部均设置有电热丝。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需要融接的两段管材分别固定在两端的夹持机构2上,在滑轨内滑动螺纹杆21调整管材的位置,通过液压缸35将第一热熔齿轮31一侧的外热熔片311的位置调整到距离其中一段管材外壁的一定距离,将第二热熔齿轮32一侧的内热熔片321插入到另一段管材内,通过液压缸35使得内热熔片321距离管材内壁到合适的位置,设置好后通过拧紧螺纹套筒23将螺纹杆21锁紧固定,启动电机通过主动齿驱动第一热熔齿轮31和第二热熔齿轮32转动,同时启动外热熔片311和内热熔片321的电热丝使其滚动过程中对管材端部进行融化,融化完成后立即取下两段管材相互插入对接,完成管材的融接,简单方便对管材融化均匀,并且适用不同直径的管材,不需要频繁更换热熔头。由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管材热熔接装置,旋转滚过管材内外表面的同时对管材进行加热使其融化,可以对管材表面融化的更加均匀,熔接效果更佳;通过液压缸对内热熔片和外热熔片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可以对一定管径范围的管件进行热熔,无需频繁更换热熔头,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2包括螺纹杆21和管件夹具22,所述工作台1顶面两侧分别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垂直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螺纹杆21,所述螺纹杆21上端固定有管件夹具22。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21上套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套筒23。进一步的,所述螺纹套筒23使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进一步的,所述螺纹套筒23上固定有便于旋转的把手。请参照图1、图2和图3,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一种管材热熔接装置,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上的热熔机构3和一对夹持机构2,一对所述夹持机构2分别设置于热熔机构3的两侧;所述热熔机构3包括第一热熔齿轮31、第二热熔齿轮32、从动齿轮33以及主动齿轮34,所述第一热熔齿轮31的中心与第二热熔齿轮32的中心固定连接且通过轴承11转动设置于工作台1上,所述从动齿轮33分别与第一热熔齿轮31以及第二热熔齿轮32啮合起到托举作用,所述主动齿轮34分别与第一热熔齿轮31以及第二热熔齿轮32啮合起到驱动作用;所述第一热熔齿轮31的轮面上滑动设置有多个外热熔片311,多个所述外热熔片311与第一热熔齿轮31互相垂直且以第一热熔齿轮31的轴心为原点呈放射状设置,所述第二热熔齿轮32的轮面上滑动设置有多个内热熔片321,多个所述内热熔片321与第二热熔齿轮32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材热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上的热熔机构和一对夹持机构,一对所述夹持机构分别设置于热熔机构的两侧;/n所述热熔机构包括第一热熔齿轮、第二热熔齿轮、从动齿轮以及主动齿轮,所述第一热熔齿轮的中心与第二热熔齿轮的中心固定连接且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工作台上,所述从动齿轮分别与第一热熔齿轮以及第二热熔齿轮啮合起到托举作用,所述主动齿轮分别与第一热熔齿轮以及第二热熔齿轮啮合起到驱动作用;/n所述第一热熔齿轮的轮面上滑动设置有多个外热熔片,多个所述外热熔片与第一热熔齿轮互相垂直且以第一热熔齿轮的轴心为原点呈放射状设置,所述第二热熔齿轮的轮面上滑动设置有多个内热熔片,多个所述内热熔片与第二热熔齿轮互相垂直且以第二热熔齿轮的轴心为原点呈放射状设置,所述外热熔片的外侧连接有液压缸控制其滑动,所述内热熔片的内侧设置有液压缸控制其滑动,所述外热熔片的内部和内热熔片的内部均设置有电热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材热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上的热熔机构和一对夹持机构,一对所述夹持机构分别设置于热熔机构的两侧;
所述热熔机构包括第一热熔齿轮、第二热熔齿轮、从动齿轮以及主动齿轮,所述第一热熔齿轮的中心与第二热熔齿轮的中心固定连接且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工作台上,所述从动齿轮分别与第一热熔齿轮以及第二热熔齿轮啮合起到托举作用,所述主动齿轮分别与第一热熔齿轮以及第二热熔齿轮啮合起到驱动作用;
所述第一热熔齿轮的轮面上滑动设置有多个外热熔片,多个所述外热熔片与第一热熔齿轮互相垂直且以第一热熔齿轮的轴心为原点呈放射状设置,所述第二热熔齿轮的轮面上滑动设置有多个内热熔片,多个所述内热熔片与第二热熔齿轮互相垂直且以第二热熔齿轮的轴心为原点呈放射状设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伏弟陈晓梅陈海光高洁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亚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