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软管生产用橡胶挤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2894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橡胶软管生产用橡胶挤出机,涉及橡胶挤出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橡胶挤出机其加料口部位无与其为一体的遮挡机构,非一体的遮挡机构容易丢失或忘记重新扣合,导致外界灰尘等易从加料口进入挤压腔室内造成污染的问题。一种橡胶软管生产用橡胶挤出机,包括上壳体、母扣,所述上壳体外周面左端及右端前后两侧部位均设置有一处圆柱状凸起,且每处圆柱状凸起轴心部位均开设有一处圆形安装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通过圆形安装通孔、螺柱同紧固螺母相连接其内腔共同组成挤压腔室,故当橡胶料卡住堵塞或清洁挤压腔室内,可通过拆卸螺母,将上壳体与下壳体相分离,从而便于实现对清除卡住的橡胶料或全方位清洁挤压腔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橡胶软管生产用橡胶挤出机
本技术属于橡胶挤出机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橡胶软管生产用橡胶挤出机。
技术介绍
橡胶挤出机又称压出机,为橡胶制品生产中重要的工艺设备之一。在橡胶工业胶料加工成型中,橡胶挤出机同压延机一起并列为两大主导生产机种,用途广泛,可加工制造各种条状、管状、棒状、板状等各种异型橡胶材料。现橡胶挤出机一体成型,其壳体无法拆分,液体胶料经加料口加入,在进过挤压腔室时,其部分液体胶料会散失热量黏附在输送叶片和通道管道上,造成部分结块导致,导致卡住堵塞现象,而且其加料口部位无与其为一体的遮挡机构,非一体的遮挡机构容易丢失或忘记重新扣合,导致外界灰尘等易从加料口进入挤压腔室内造成污染。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橡胶软管生产用橡胶挤出机,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橡胶软管生产用橡胶挤出机,以解决现橡胶挤出机一体成型,其壳体无法拆分,液体胶料经加料口加入,在进过挤压腔室时,其部分液体胶料会散失热量黏附在输送叶片和通道管道上,造成部分结块导致,导致卡住堵塞现象,而且其加料口部位无与其为一体的遮挡机构,非一体的遮挡机构容易丢失或忘记重新扣合,导致外界灰尘等易从加料口进入挤压腔室内造成污染的问题。本技术橡胶软管生产用橡胶挤出机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橡胶软管生产用橡胶挤出机,包括上壳体、漏斗状加料口、圆柱状凸起、圆形安装通孔、紧固螺丝组、下壳体、螺柱、紧固螺母、轴承、转轴、绞龙叶片、橡胶软管挤出头、封闭机构、橡胶薄片、安装孔位、子扣、母扣,所述上壳体外周面左端及右端前后两侧部位均设置有一处圆柱状凸起,且每处圆柱状凸起轴心部位均开设有一处圆形安装通孔;所述下壳体顶端面左端及右端前后两侧部位均固定连接有一根螺柱,且螺柱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四根所述螺柱分别插接在四处圆形安装通孔内,且螺柱上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母位于圆柱状凸起上侧方部位;当所述紧固螺母沿螺柱锁紧状态下,所述上壳体底端面与下壳体顶端面紧密相贴其内腔共同组成挤压腔室;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共同组成的挤压腔室内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一根转轴,且转轴上设置有绞龙叶片;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右端面轴心部位安装有橡胶软管挤出头,且橡胶软管挤出头与上壳体和下壳体共同组成的挤压腔室相连通;所述上壳体外周面左端顶侧设置有与上壳体内腔相连通的漏斗状加料口,且漏斗状加料口顶端面呈环形阵列状共设置有六组紧固螺丝组;每组所述紧固螺丝组均经由两个螺纹连接在漏斗状加料口顶端面上的螺丝组成;所述漏斗状加料口顶端面上呈环形阵列状共安装有六组封闭机构,且封闭机构经由橡胶薄片、安装孔位、子扣、母扣共同组成;所述橡胶薄片顶端面相邻弧形端的两侧夹角部位均开设有一处安装孔位,且两处安装孔位与组成的紧固螺丝组的两个螺丝安装配合。进一步的,所述橡胶薄片采用六分之一圆形结构,且橡胶薄片直径与漏斗状加料口顶端面直径相一致。进一步的,所述橡胶薄片顶端面相邻弧形端的中间部位镶嵌有一个子扣,且橡胶薄片顶端面相邻子扣部位镶嵌有一个母扣,所述母扣与子扣处于同一水平线。进一步的,当六组所述封闭机构安装状态下,每相邻两张所述橡胶薄片侧端面均紧密相贴,其共同密封遮掩住漏斗状加料口顶端面开口端部位。进一步的,所述橡胶薄片厚度为五毫米,当每组所述封闭机构中子扣与母扣均处于扣接配合状态下时,所述橡胶薄片处于翻折状态,且同时漏斗状加料口顶端面开口端部位处于展露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漏斗状加料口顶端面上呈环形阵列状共安装有六组封闭机构,且六组封闭机构安装状态下,每相邻两张橡胶薄片侧端面均紧密相贴,其共同密封遮掩住漏斗状加料口顶端面开口端部位,故通过该六组封闭机构在本技术不使用状态下,封闭住漏斗状加料口,避免外界灰尘等从漏斗状加料口开口端部位进入挤压腔室内,且封闭机构中橡胶薄片顶端面相邻弧形端的中间部位镶嵌有一个子扣,且橡胶薄片顶端面相邻子扣部位镶嵌有一个母扣,母扣与子扣处于同一水平线,故在使用本技术时,可翻折橡胶薄片,使得每组封闭机构中子扣与母扣均处于扣接配合状态,从而展露开漏斗状加料口顶端面开口端部位,进行加料操作时封闭机构不会造成阻碍。本技术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通过圆形安装通孔、螺柱同紧固螺母相连接其内腔共同组成挤压腔室,故当橡胶料卡住堵塞或清洁挤压腔室内,可通过拆卸螺母,将上壳体与下壳体相分离,从而便于实现对清除卡住的橡胶料或全方位清洁挤压腔室。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内部局部剖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图3中封闭机构翻转开状态下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上壳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上壳体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下壳体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封闭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上壳体;101、漏斗状加料口;102、圆柱状凸起;103、圆形安装通孔;104、紧固螺丝组;2、下壳体;201、螺柱;202、紧固螺母;3、轴承;4、转轴;401、绞龙叶片;5、橡胶软管挤出头;6、封闭机构;601、橡胶薄片;602、安装孔位;603、子扣;604、母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橡胶软管生产用橡胶挤出机,包括上壳体1、漏斗状加料口101、圆柱状凸起102、圆形安装通孔103、紧固螺丝组104、下壳体2、螺柱201、紧固螺母202、轴承3、转轴4、绞龙叶片401、橡胶软管挤出头5、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橡胶软管生产用橡胶挤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漏斗状加料口(101)、圆柱状凸起(102)、圆形安装通孔(103)、紧固螺丝组(104)、下壳体(2)、螺柱(201)、紧固螺母(202)、轴承(3)、转轴(4)、绞龙叶片(401)、橡胶软管挤出头(5)、封闭机构(6)、橡胶薄片(601)、安装孔位(602)、子扣(603)、母扣(604),所述上壳体(1)外周面左端及右端前后两侧部位均设置有一处圆柱状凸起(102),且每处圆柱状凸起(102)轴心部位均开设有一处圆形安装通孔(103);所述下壳体(2)顶端面左端及右端前后两侧部位均固定连接有一根螺柱(201),且螺柱(201)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202);四根所述螺柱(201)分别插接在四处圆形安装通孔(103)内,且螺柱(201)上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母(202)位于圆柱状凸起(102)上侧方部位;当所述紧固螺母(202)沿螺柱(201)锁紧状态下,所述上壳体(1)底端面与下壳体(2)顶端面紧密相贴其内腔共同组成挤压腔室;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共同组成的挤压腔室内通过轴承(3)转动安装有一根转轴(4),且转轴(4)上设置有绞龙叶片(401);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右端面轴心部位安装有橡胶软管挤出头(5),且橡胶软管挤出头(5)与上壳体(1)和下壳体(2)共同组成的挤压腔室相连通;所述上壳体(1)外周面左端顶侧设置有与上壳体(1)内腔相连通的漏斗状加料口(101),且漏斗状加料口(101)顶端面呈环形阵列状共设置有六组紧固螺丝组(104);每组所述紧固螺丝组(104)均经由两个螺纹连接在漏斗状加料口(101)顶端面上的螺丝组成;所述漏斗状加料口(101)顶端面上呈环形阵列状共安装有六组封闭机构(6),且封闭机构(6)经由橡胶薄片(601)、安装孔位(602)、子扣(603)、母扣(604)共同组成;所述橡胶薄片(601)顶端面相邻弧形端的两侧夹角部位均开设有一处安装孔位(602),且两处安装孔位(602)与组成的紧固螺丝组(104)的两个螺丝安装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胶软管生产用橡胶挤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漏斗状加料口(101)、圆柱状凸起(102)、圆形安装通孔(103)、紧固螺丝组(104)、下壳体(2)、螺柱(201)、紧固螺母(202)、轴承(3)、转轴(4)、绞龙叶片(401)、橡胶软管挤出头(5)、封闭机构(6)、橡胶薄片(601)、安装孔位(602)、子扣(603)、母扣(604),所述上壳体(1)外周面左端及右端前后两侧部位均设置有一处圆柱状凸起(102),且每处圆柱状凸起(102)轴心部位均开设有一处圆形安装通孔(103);所述下壳体(2)顶端面左端及右端前后两侧部位均固定连接有一根螺柱(201),且螺柱(201)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202);四根所述螺柱(201)分别插接在四处圆形安装通孔(103)内,且螺柱(201)上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母(202)位于圆柱状凸起(102)上侧方部位;当所述紧固螺母(202)沿螺柱(201)锁紧状态下,所述上壳体(1)底端面与下壳体(2)顶端面紧密相贴其内腔共同组成挤压腔室;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共同组成的挤压腔室内通过轴承(3)转动安装有一根转轴(4),且转轴(4)上设置有绞龙叶片(401);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右端面轴心部位安装有橡胶软管挤出头(5),且橡胶软管挤出头(5)与上壳体(1)和下壳体(2)共同组成的挤压腔室相连通;所述上壳体(1)外周面左端顶侧设置有与上壳体(1)内腔相连通的漏斗状加料口(101),且漏斗状加料口(101)顶端面呈环形阵列状共设置有六组紧固螺丝组(104);每组所述紧固螺丝组(104)均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干巷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